新聞法規相關的案例
⑴ 有關於汽車回收相關 法律,法規 要求 新聞 示例
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
(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第41次常務會議通過,2001年6月16日國務院令第307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規范報廢汽車回收活動,加強對報廢汽車回收的管理,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報廢汽車(包括摩托車、農用運輸車,下同),是指達到國家報廢標准,或者雖未達到國家報廢標准,但發動機或者底盤嚴重損壞,經檢驗不符合國家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或者國家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
本辦法所稱拼裝車,是指使用報廢汽車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後橋、車架(以下統稱"五大總成")以及其他零配件組裝的機動車。
第三條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負責組織全國報廢汽車回收(含拆解,下同)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報廢汽車回收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經濟貿易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報廢汽車回收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本行政區域內報廢汽車回收活動實施有關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 國家鼓勵汽車報廢更新,具體辦法由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會同財政部制定。
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報廢汽車回收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組織各有關部門依法採取措施,防止並依法查處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
第六條 國家對報廢汽車回收業實行特種行業管理,對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實行資格認定製度。
除取得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的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活動。
不具備條件取得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或者未取得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活動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舉報。
第七條報廢汽車回收企業除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企業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依照稅法規定為一般納稅人;
(二)拆解場地面積不低於5000平方米;
(三)具備必要的拆解設備和消防設施;
(四)年回收拆解能力不低於500輛;
(五)正式從業人員不少於2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不少於5人;
(六)沒有出售報廢汽車、報廢"五大總成"、拼裝車等違法經營行為記錄;
(七)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保護標准。
設立報廢汽車回收企業,還應當符合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關於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要求。
第八條 擬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業務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經濟貿易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經濟貿易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按照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條件對申請審核完畢;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經審核符合條件的,頒發《資格認定書》;不符合條件的,駁回申請並說明理由。
申請人取得《資格認定書》後,應當依照廢舊金屬收購業治安管理辦法的規定向公安機關申領《特種行業許可證》。
申請人持《資格認定書》和《特種行業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業務。
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貿易管理部門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取得資格認定的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報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備案,並由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予以公布。
第九條 經濟貿易管理、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必須嚴格依照本辦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依據各自的職責對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業務的申請進行審查;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不得頒發有關證照。
第十條 報廢汽車擁有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辦理機動車報廢手續。公安機關應當於受理當日,向報廢汽車擁有單位或者個人出具《機動車報廢證明》,並告知其將報廢汽車交售給報廢汽車回收企業。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要求報廢汽車擁有單位或者個人將報廢汽車交售給指定的報廢汽車回收企業。
第十一條 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憑《機動車報廢證明》收購報廢汽車,並向報廢汽車擁有單位或者個人出具《報廢汽車回收證明》。
報廢汽車擁有單位或者個人憑《報廢汽車回收證明》,向汽車注冊登記地的公安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報廢汽車回收證明》樣式由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或者偽造、變造《報廢汽車回收證明》。
第十二條 報廢汽車擁有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及時將報廢汽車交售給報廢汽車回收企業。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將報廢汽車出售、贈予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給非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自行拆解報廢汽車。
第十三條 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對回收的報廢汽車應當逐車登記;發現回收的報廢汽車有盜竊、搶劫或者其他犯罪嫌疑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報廢汽車回收企業不得拆解、改裝、拼裝、倒賣有犯罪嫌疑的汽車及其"五大總成"和其他零配件。
第十四條 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必須拆解回收的報廢汽車;其中,回收的報廢營運客車,應當在公安機關的監督下解體。拆解的"五大總成"應當作為廢金屬,交售給鋼鐵企業作為冶煉原料;拆解的其他零配件能夠繼續使用的,可以出售,但必須標明"報廢汽車回用件"。
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拆解報廢汽車,應當遵守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採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
第十五條 禁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利用報廢汽車"五大總成"以及其他零配件拼裝汽車。
禁止報廢汽車整車、"五大總成"和拼裝車進入市場交易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交易。
禁止拼裝車和報廢汽車上路行駛。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經濟貿易管理部門依據職責,對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實施經常性的監督檢查,發現報廢汽車回收企業不再具備規定條件的,應當立即告知原審批發證部門撤銷《資格認定書》、《特種行業許可證》,注銷營業執照。
第十七條 公安機關依照本辦法以及廢舊金屬收購業治安管理辦法和機動車修理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業治安管理辦法的規定,對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治安狀況實施監督,堵塞銷贓渠道。
第十八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職責,對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經營活動實施監督;對未取得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擅自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活動的,應當予以查封、取締。
第十九條 報廢汽車的收購價格,按照金屬含量折算,參照廢舊金屬市場價格計價。
第二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六條的規定,未取得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資格認定,擅自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非法回收的報廢汽車、"五大總成"以及其他零配件,送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拆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2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或者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經營單位的,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買賣或者偽造、變造《報廢汽車回收證明》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情節嚴重的,由原審批發證部門分別吊銷《資格認定書》、《特種行業許可證》、營業執照。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將報廢汽車出售、贈予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給非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單位或者個人的,或者自行拆解報廢汽車的,由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明知或者應知是有盜竊、搶劫或者其他犯罪嫌疑的汽車、"五大總成"以及其他零配件,未向公安機關報告,擅自拆解、改裝、拼裝、倒賣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沒收汽車、"五大總成"以及其他零配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由原審批發證部門分別吊銷《資格認定書》、《特種行業許可證》、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出售不能繼續使用的報廢汽車零配件或者出售的報廢汽車零配件未標明"報廢汽車回用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利用報廢汽車"五大總成"以及其他零配件拼裝汽車或者出售報廢汽車整車、"五大總成"、拼裝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報廢汽車整車、"五大總成"以及其他零配件、拼裝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或者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屬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由原審批發證部門分別吊銷《資格認定書》、《特種行業許可證》、營業執照。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的規定,報廢汽車上路行駛的,由公安機關收回機動車號牌和機動車行駛證,責令報廢汽車擁有單位或者個人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注銷登記,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拼裝車上路行駛的,由公安機關沒收拼裝車,送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拆解,並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負責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審批發證的部門對不符合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發給有關證照的,對部門正職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其中,對承辦審批的有關工作人員,還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不得繼續從事審批工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負責報廢汽車回收監督管理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發現不再具備條件的報廢汽車回收企業不及時撤銷有關證照的,發現有本辦法規定的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部門正職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政府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降級直至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縱容、包庇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的;
(二)向有違反本辦法規定行為的當事人通風報信,幫助逃避查處的;
(三)阻撓、干預有關部門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依法查處,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三十條 軍隊報廢汽車的回收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⑵ 有哪些新加坡法律嚴格的例子
1、新加坡政府規定,若公務員違法貪污,他的全部公積金立即自動取消。因此,公務員一般不敢冒失去公積金的危險而違法貪污,尤其是工作時間很長的公務員更不敢輕易違法。這項制度對於制止貪污、保持公務員的廉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在交通、公共安全、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方面,新加坡制定了許多嚴密的法規。交通法規的規定相當細致,如乘坐小車時,坐在前座的司機和乘客都要繫上安全帶,否則將罰款30新元;行人不按規定穿越馬路,罰20新元等等。
3、根據新加坡法律規定,入境遊客隱瞞居住地址不報的行為將被處罰最高2萬新元(約合10萬人民幣),或最高兩年監禁,嚴重的則兩罰並處。
(2)新聞法規相關的案例擴展閱讀:
新加坡不僅制訂了覆蓋全社會的法律體系,而且重視執法和司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販毒、吸毒、色情、強奸、貪污、偷盜、搶劫等罪行採取果斷、嚴厲的措施。不管是新加坡人,還是外國人,不論是政府官員,或是平民百姓,違者一律照章處罰。
新加坡的執法隊伍相當強大,警察隊伍素質精良,大多數為法律專業畢業,訓練有素,以身作則,深受人民尊敬。一旦有人觸犯法律,具有現代化裝備的武裝警察便能迅速趕到現場,或罰款、或拘留、或坐牢、或處刑。
⑶ 分析今日說法的案例20個,多了不給分。
1、
2018年4月,河南省濟源市公安局接到線報,一個名叫呂家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行為,疑似是網路傳銷組織。
警方立即展開調查。經過深入調查,警方發現這竟然是涉案人數達38萬人,覆蓋全國18個省市,涉案金額達到18億元的特大傳銷案件。警方提醒,傳銷像賭博,害人害己,大家切勿被犯罪分子各種誇大、虛假的宣傳手段所迷惑。
(《今日說法》 20190412 暴富神話「呂家傳」)
2、
前不久,媒體報道了一名女子感冒不就醫,只喝如新果汁試圖治癒,結果突然死亡的事件。新聞還披露,女子是如新公司的經銷商,平時就有服用公司產品的習慣。一次感冒竟引發致命後果,滿桌的保健品,不菲的價格。一個忠實的產品推廣者,一款沒有經過備案的果汁。能「治病」的果汁,《今日說法》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410 能「治病」的果汁)
3、2018年9月9日的《今日說法》節目關注了一起未成年人網路成癮的案件,在福建泉州的一個小區內,一名14歲少年因沉迷網路,對母親、繼父限制其打游戲產生不滿,趴在16樓窗外的空調上長達6小時,這期間他多次做出危險舉動並試圖自殘,最終被消防員救下。少年還多次偷刷家長的銀行卡,來供他玩游戲。
這屬於極端案例,但不容忽視的是,互聯網正在改變傳統的親子關系,很多家長在這種變化的過程中,並沒有做到及時轉變。記者調查發現,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中普遍存在:父母手裡捧著手機,嘴上卻督促孩子快去做作業,不要玩游戲。
4、2017年8月,央視《今日說法》報道,一名滴滴代駕司機王某在代駕過程中發生車禍意外身亡,王某家人認為,王某作為滴滴出行公司網路平台上的代駕司機,發生此事,滴滴出行公司應該負有一定的賠償責任。
然而,在起訴滴滴索要賠償時,竟牽扯出包括滴滴出行公司在內的4家公司——滴滴出行公司相關人士解釋,滴滴代駕平台的實際運營方是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而王某是和一家叫做江蘇邦芒服務外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邦芒公司」)簽訂的勞務合同,滴滴代駕平台只是提供信息,代駕司機是在為勞務公司工作。
而江蘇邦芒公司認為,實時運營等大數據均由代駕公司掌握,他們只是作為線下的招募公司,而且招募公司也有很多家,因此也不承認自己是王某的老闆。直到浙江外企德科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企德科公司」),主動承認與王某之間存在勞務關系,並表示願意承擔七成責任。
5、
2018年3月28日,一名男子被發現倒在小區樓梯間里,已經沒了氣息,而報案女子卻神色異常,前言不搭後語。
辦案人員隨即對該女子展開調查,發現該女子和死者竟是情人關系,女子家中的斑斑血跡和酒瓶碎片更揭露了案件真相。死者的死因真相大白了,可他牽扯在內的另一起毒品案件卻突然中斷了線索,辦案民警重新尋找線索,最終在茶山之中找到了毒品的秘密。
(《今日說法》 20190321 毒戰)
6、2018年10月13日晚,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臨安分局的民警接到報案,在轄區某廣場內一名男童走失,警方隨即趕往現場。男童在親人面前被人拐走,贖金索要200萬,電話里的聲音令人揪心。變換路線,躲避監控,卻無意間泄露了蹤影。該如何解救被綁孩童,子夜搜救,《今日說法》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322 子夜搜救)
7、2018年11月18日,午夜公路,槍聲大作,犯罪嫌疑人鋌而走險。沖撞、拒捕,警察要抓的究竟是什麼人;面對警方他們如此激烈地反抗,這些人到底犯了什麼事兒。而在警方第二次鳴槍之後,發生了更危急的情況。鳴槍示警,《今日說法》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323 鳴槍示警)
8、
毫無徵兆,年輕女子小美不告而別,手機不通,去向不明。警方通過排查、追蹤,在監控錄像中發現一名身份不明的中年女子將小美帶離住處。關鍵時刻一個手機號碼讓中年女子身份水落石出,尋線追蹤,警方終於找到了小美的下落。
不辭而別,《今日說法》為您講述。(《今日說法》 20190324 不辭而別)
9、共築愛巢,一對戀人貸款來買房,然而婚前反目,昔日戀人「勞燕分飛」。兩年增值40萬,雙方為房對薄公堂互不相讓。「婚房」爭奪戰,《今日說法》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325 「婚房」爭奪戰)
10、2018年12月14日下午17:00,廣東省揭陽市產業園人民醫院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CT影像顯示,在這個病人的肚子里有一堆圓形的異物堵在結腸的部位。如此蹊蹺的事情,竟牽出一個驚人的詐騙案。被「吃掉」的翡翠,《今日說法》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326 被「吃掉」的翡翠)
11、
上海的沈女士是一名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工作、生活一直很安穩。2016年9月一個突來的電話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靜。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她竟成了別人企業的財務負責人,一張會計從業資格證,竟被用於幾百家企業注冊。被冒名的苦惱,《今日說法》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327 被冒名的苦惱)
12、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的一個十字路口發生驚人一幕。車禍現場,一隻小手引起警察的注意。一輛變形的電動車,地上躺著的一男一女。監控視頻還原了事發過程。案件真相大白,法院開庭審理。一起車禍,兩個家庭,他們將何去何從?盲區,《今日說法》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328 盲區)
13、
2017年的夏天,永嘉警方發現了一條新的毒品線索,此前因為警方對毒品的高壓管控,本地的吸毒人員基本上都是去外地買毒,而那段時間,幾個被警方打擊的吸毒人員交代,他們最近卻是從永嘉本地一個綽號叫「美女」的人那裡拿到的「貨」,警方馬上展開了調查。
而各方面的證據顯示,這個「美女」是個小心謹慎的慣犯,永嘉警方抽絲剝繭,兩地追蹤,終於將「美女」抓捕歸案。
(《今日說法》 20190330 追緝「美女」(上))
14、1998年10月9日,4顆毒奶糖毒死兩名青少年,49歲村民李錦蓮被認定為兇手,曾先後被江西省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直到20年後,案情反轉,村民李錦蓮才被宣布無罪。
(《今日說法》 20190401 「李錦蓮案」調查(上))
15、2017年1月5日,位於福建省泉州市的一處百年老洋房,驚現昏厥男子。發現男子的地方人稱99間房,是泉州華僑陳氏家族上世紀20年代在村裡興建的養老院。
老洋房因長期無人維護,已經荒廢。當時報警的村民就住在老洋房附近,沒有人認識這個昏厥男子。兩家醫院接力救治,無名男子病情危急。是意外還是事故,監護責任誰來承擔,專家給出結論。誰釀的苦酒,《今日說法》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404 誰釀的苦酒)
16、
2018年年底,黑龍江省訥河市龍河鎮先鋒村外的一塊稻田地上,多頭牲畜離奇死亡,暴屍荒野,獸醫在牲畜的胃中發現了有害物質,刑偵人員認定這些牲畜都是被人蓄意毒殺的,隨即成立11·30專案組全力展開調查。原本小小的鄰里糾紛卻引起當事人的報復心理,蓄意投毒,欲蓋彌彰,終究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今日說法》 20190411 出頭)
17、2018年4月,河南省濟源市公安局接到線報,一個名叫呂家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行為,疑似是網路傳銷組織,警方立即展開調查。經過深入調查,警方發現這竟然是涉案人數達38萬人,覆蓋全國18個省市,涉案金額達到18億元的特大傳銷案件。警方提醒,傳銷像賭博,害人害己,大家切勿被犯罪分子各種誇大、虛假的宣傳手段所迷惑。
(《今日說法》 20190412 暴富神話「呂家傳」)
18、2018年1月,恩施市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在工作中發現,一名男子正在當地悄悄販賣冰毒。據吸毒人員反映,該男子所售冰毒貨源穩定,價格很低,引起了辦案人員的關注,這反映出在恩施隱藏著一個秘密販毒網路,於是一場收網行動就此展開。
(《今日說法》 20190413 收網(上))
19、有人發現村子裡來了一個奇怪的人,他給小朋友們發雪糕吃,卻等大家吃完雪糕再把所有的雪糕棍和包裝紙都收走。警察找到這個怪人卻發現他自稱是虎子的親生父親,這個人究竟是誰?和虎子被綁架的事情有沒有關系?本期《鄉村警察故事》繼續為您講述。
(《今日說法》 20190408 鄉村警察故事)
20、我國明令禁止進口二手車貿易,但這些二手走私豪車,如今卻在互聯網平台上公開售賣、招攬顧客,令人驚詫。
央視《今日說法》欄目曾在2014年播出過一期名為《十億走私網》的節目,講述了廣西和廣東海關聯手破獲幾個汽車走私集團的故事。其中一個集團的走私路徑,正是由香港經越南芒街,到廣西防城港,再到東莞黃江鎮。走私者白天在越南那邊找人把車裝上小船,晚上趁夜色偷運到河對岸的中國,最核心的走私過程只需要幾分鍾時間。
⑷ 有關法律的身邊事件
有關法律的身邊事件,舉兩個例子供參考:
案例一:中考前一天,五名社會青年沖進某校初三(3)班教室毆打初三學生林某,林某情急之中掏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威脅社會青年,其一名社會青年沖過去毆打林某時被劃傷,後經搶救無效死亡。公安機關以林某攜帶管制刀具,對其進行了拘留。其家長承擔也事賠償責任。
案例二:某中學生林某因與同年級同學鍾某發生矛盾後斗毆,當晚8時許鍾某糾集同學挾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內,將林某打倒在地。後來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對其中的王某等人亂刺後逃離現場,王某被刺後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11月17日,法院以林某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