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政策法規內容
Ⅰ 和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
1、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行政許可辦法
2、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3、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法
4、文化和旅遊部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5、文化和旅遊部 導游管理辦法
(1)旅遊政策法規內容擴展閱讀:
以下是規范性文件,非法律法規,均來自於文化和旅遊部:
1、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加強旅遊誠信建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的通知
2、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游市場監管的通知
3、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換發電子導游證相關事宜的補充通知
4、辦公室關於加強出境旅遊管理規范出境旅遊經營的緊急通知
5、國家旅遊局關於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
6、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領隊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Ⅱ 河南省關於旅遊規劃有哪些政策法規
旅遊區開發建設首先需要進行規劃。旅遊總體規劃是旅遊發展規劃的延續,是其戰略目標和宏觀布局的具體化,因而要與旅遊發展規劃相銜接,充分體現旅遊發展規劃的目的和思想。尤其是被列為重點的旅遊區,更要優先規劃開發,並保持與旅遊發展規劃的高度一致。一些還沒有編制旅遊發展規劃的地區,根據旅遊發展的需要,當地政府及主管部門也會提出優先開發某個或某些旅遊區,就更需要先期進行規劃,以便科學地、有計劃地、有步驟地開發建設。
旅遊總體規劃的准備階段首先要落實規劃的專業費用,這些費用一般由政府及主管部門和開發者提供。其次要組織由相關人員組成的規劃小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實施辦法》規定:「風景名勝區規劃應在所屬人民政府領導下,由城鄉建設部門或風景區管理機構會同文物、環保、旅遊、農林、水利、電力、交通、郵電、商業、服務等有關部門組織編制。風景名勝區規劃文件的編制,可委託國內有資質的規劃、設計、科研單位或大專院校協助進行。要指定技術總負責人,負責組織、協調、匯總規劃。」此外,還要准備必要的旅遊區內詳細二手資料,包括基礎圖件(1:5000—1:50000地形圖、行政區圖、外部交通圖等)、歷史沿革資料、地方誌、基本地理資料(土壤、水文、地質、動植物、氣候、地貌、人口等文字與圖件)、各項其他規劃資料(國土、城鎮、農、林工業規劃)、基礎設施資料(交通、管線等)、原有的旅遊規劃文件、旅遊文學作品(詩詞、游記、散文)、政策法規等等。
2.調查評價階段
這一階段是收集一手資料,對二手資料進行補充、修正,並綜合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對旅遊地的基本情況和開發條件進行評價,提出評價意見。
首先是進行旅遊資源調查。對旅遊區的資源調查要比旅遊發展規劃中的調查詳細得多,要求旅遊醫的絕大部分都被調查過,對於一些面積廣大、條件惡劣的部分,可以藉助遙感圖協助調查,有條件的還可以用直升機來協助調查。要詳細記錄旅遊區內的景點、景物,對一些重要的景點、景物還要進行拍照、攝像,製作幻燈片。
其次是環境條件調查,主要調查與旅遊開發有關的內容,包括自然與社會經濟兩方面。
自然環境有:(1)有關地震、斷層、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2)有關水域特徵,如水位、水溫、水量、潮汐、泥沙量、凌汛、水質污染等;(3)有關氣候特徵。如溫度、濕度、降水量、風向、風速、冰凍、季節期、有害氣體等(4)有關土壤、植被、水質、大氣污染情況及污染源的狀況等;(5)有關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地方病、有害動植物等;(6)工礦企業、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倉庫堆積、生活服務、交通運輸等方面的排污、放射性、易燃易爆、電磁輻射等狀況。
社會經濟條件的調查大致有如下一些內容:(1)社會經濟文化狀況.包括人口、民族、經濟發展水平、物資供應、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質等;(2)內外交通情況;(3)服務設施狀況,包括游覽、食宿、購物、文娛、醫療、郵政、銀行、廁所等;(4)基礎設施狀況,包括供水、排水、供電、通訊、環衛、污水處理、防災安全設施等;(5)管理工作狀況,包括管理體制、機構設置、立法工作等。
最後是對區內旅遊開發的可能性進行評價,這是旅遊總體規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其評價結果將作為旅遊總體規劃的重要依據。評價要選用科學的方法,對旅遊資源、開發現狀、開發前景進行評估、鑒定,並分出等級。旅遊區評價一定要進行對比分析,即與相類似的旅遊區對比。這樣既可以避免妄自尊大,造成過大的投資和不切實際的開發;也可以避免過低估計,得不到應有的效益。
Ⅲ 旅遊政策法規
旅遊政策法規,是由崔巍,楊春暉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旅遊法規方面的教材。
內容簡介:
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旅遊教育的保障,而旅遊教育的壯大又依賴於旅遊教材的支撐。20年來我國已先後出版了數十套旅遊法規方面的教材,為旅遊法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科研不斷創新,新教材必須吸收這些成果的精華,把最新的研究動態介紹給讀者。為此,我們組織了一批長期從事旅遊法學課程教學和科研的老師為高等職業院校旅遊專業學生編寫了《旅遊政策法規教程》,由湖南工學院陳國生袁鵬任主編,湖南工業科技職工大學教務處陳曉亮、長沙環境保護職業學院易兵和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李玲任副主編。我們深諳質量和特色是一本教材的生命的道理,因此,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我們堅決貫徹高職教育的改革要求,切實做到「基礎適度夠用、加強實踐環節、突出職能教育」,把握高職旅遊管理類專業課程建設的特點,融先進性、創新性、兼容性、實用性和科學性於一體,充分體現現代職業教育新理念。
這本教材取材廣泛,涵蓋了旅遊法學的主要分支學科,並緊密結合國際國內旅遊法學研究發展的實際,從較高的理論起點闡述了現代旅遊法學的一般規律,以最新的旅遊法規條例和旅遊法學研究成果展現旅遊法學體系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巧,著力突出理論的全面性、知識的豐富性、結構的合理性、內容的科學性和敘述的生動性,是一本系統、科學、實用的旅遊法規教材。本書尤其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盡可能地將旅遊市場法律法規操作程序生動地介紹給大家,每章還附有復習與思考題,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學習,完整、系統地掌握旅遊市場法律法規知識,為今後涉足旅遊業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礎。
Ⅳ 出遊政策
旅遊政策是國家政權為了實現旅遊發展的目的,根據旅遊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旅遊發展的具體情況,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辦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第一條為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組織到境外的游覽、度假、休閑等形式的旅遊活動以及為旅遊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經營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國家發展旅遊事業,完善旅遊公共服務,依法保護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的權利。
第四條旅遊業發展應當遵循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國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在有效保護旅遊資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遊資源。利用公共資源建設的游覽場所應當體現公益性質。
第五條國家倡導健康、文明、環保的旅遊方式,支持和鼓勵各類社會機構開展旅遊公益宣傳,對促進旅遊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六條國家建立健全旅遊服務標准和市場規則,禁止行業壟斷和地區壟斷。旅遊經營者應當誠信經營,公平競爭,承擔社會責任,為旅遊者提供安全、健康、衛生、方便的旅遊服務。
第七條國務院建立健全旅遊綜合協調機制,對旅遊業發展進行綜合協調。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旅遊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明確相關部門或者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旅遊業發展和監督管理進行統籌協調。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旅遊行業組織,實行自律管理。
第九條旅遊者有權自主選擇旅遊產品和服務,有權拒絕旅遊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旅遊者有權知悉其購買的旅遊產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
旅遊者有權要求旅遊經營者按照約定提供產品和服務。
第十條旅遊者的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應當得到尊重。
第十一條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享受便利和優惠。
第十二條旅遊者在人身、財產安全遇有危險時,有請求救助和保護的權利。
旅遊者人身、財產受到侵害的,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十三條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范。
第十四條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或者在解決糾紛時,不得損害當地居民的合法權益,不得干擾他人的旅遊活動,不得損害旅遊經營者和旅遊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第十五條旅遊者購買、接受旅遊服務時,應當向旅遊經營者如實告知與旅遊活動相關的個人健康信息,遵守旅遊活動中的安全警示規定。
旅遊者對國家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暫時限制旅遊活動的措施以及有關部門、機構或者旅遊經營者採取的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措施,應當予以配合。
旅遊者違反安全警示規定,或者對國家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暫時限制旅遊活動的措施、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第十六條出境旅遊者不得在境外非法滯留,隨團出境的旅遊者不得擅自分團、脫團。
入境旅遊者不得在境內非法滯留,隨團入境的旅遊者不得擅自分團、脫團。
Ⅳ 旅遊政策法律與法規目錄
旅遊政策法律與法規的目錄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章:旅遊法規概述
- 法的基本知識
- 旅遊法概述
- 旅遊法律關系
第二章:旅遊行政管理法規
- 行政管理概述
- 旅遊行政管理體制
- 旅遊行政管理行為
第三章:旅行社經營管理法規
- 旅行社的界定
- 旅行社的設立與審批
- 旅行社的經營要求
- 旅行社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導遊人員管理法規
- 導遊人員基本制度
- 導遊人員的權利與義務
- 導遊人員的行政管理
第五章:旅遊住宿業管理法規
- 旅遊飯店管理法規概述
- 旅遊飯店的權利與義務
- 旅遊飯店星級評定製度
- 綠色旅遊飯店
第六章:旅遊資源與環境管理法規
- 旅遊資源法規概述
- 旅遊資源的調查與評價
- 旅遊資源的管理與保護
- 旅遊環境的法律保護
第七章:旅遊糾紛處理法規
- 旅遊糾紛概述
- 旅遊糾紛的調解
- 旅遊投訴
- 旅遊糾紛的仲裁
- 旅遊糾紛的訴訟
第八章:旅遊交通運輸管理法規
- 旅遊交通運輸法規概述
- 航空運輸管理法規
- 鐵路運輸管理法規
- 公路運輸管理法規
- 水路運輸管理法規
第九章:旅遊安全管理法規
- 旅遊安全管理概述
- 旅遊安全事故的處理
- 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 外國旅遊者重大傷亡事故的處理
第十章:旅遊合同管理法規
- 旅遊合同概述
- 旅遊合同的訂立與效力
- 旅遊合同的履行、擔保與變更
- 旅遊合同的撤銷與終止
- 旅遊合同的爭議與責任
第十一章:食品安全管理法規
- 食品安全概述
- 食品安全的管理要求
- 食品安全監督要求
- 食品安全事故處置
第十二章:國際旅遊管理法規
- 國際旅遊管理法規概述
- 出入境管理法規
- 世界遺產的國際保護
第十三章:旅遊產業政策
- 旅遊產業政策的概念與特徵
- 旅遊產業政策的制定
- 旅遊產業政策的內容
此外,還可能包括案例點評、練習思考題、附錄、參考文獻以及後記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