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醫療差錯處理條例

醫療差錯處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8-07 21:44:03

⑴ 醫療過錯參與度如何分級評定

目前,較為一致的觀點是採用五等級法對患者所訴醫療損害中醫療過錯行為進行參與度評定,具體為:
1、醫療過錯參與度100%。在該情形下,所訴醫療損害完全屬於醫療過錯所致,與就診人自身體質、所患疾病及其他行為無關聯,法學上為必然因果關系,也叫直接因果關系;
2、醫療過錯參與度75%。在該情形下,所訴醫療損害主要是醫療過錯所致,就診人自身體質、所患疾病及其他行為增加了所訴醫療損害出現的可能性。法學上為相當因果關系。
3、醫療過錯參與度為50%。在該情形下,所訴醫療損害是醫療過錯和就診人自身體質、所患疾病以及其他行為共同作用所致結果,且雙方的作用強度難以區分,即出現所謂「原因競爭」,法學上為素因競和之因果關系;
4、醫療過錯參與度25%。在該情形下,所訴醫療損害主要是就診人自身體質、所患疾病及其他行為所致,但醫療過錯對損害結果的出現起到誘發、促進、加重等作用,法學上為事實之因果關系;
5、醫療差錯參與為0%。所訴醫療損害完全是就診人自身體質、所患疾病及其他行為所致,與醫療差錯無關聯或不存在醫療差錯,法學上為無因果關系或無自然關聯。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條
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⑵ 請問醫療損害賠償法律適用依據是什麼

醫療侵權損害賠償法律適用依據我國《立法法》的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作為行政法規,它無權規定人民法院對醫療事故賠償責任的審判工作。同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關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規定注重醫療事故的行政處理與監督,屬醫療行政部門處理醫療事故的行政程序規范。雖然也規定醫療機構因醫療事故而應承擔的相應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但這種規范不屬於民事實體法規范,而屬行政法律規范。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相關規定,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它將醫療糾紛簡單地框定為醫療事故,對未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差錯、非醫療過失的醫療意外排除在醫療賠償范圍之外,這顯然有悖於民法的公平、公正基本原則

熱點內容
區級法院性質 發布:2025-10-13 19:21:10 瀏覽:477
池子中信銀行法院 發布:2025-10-13 19:12:53 瀏覽:321
法律援助業務系統 發布:2025-10-13 19:12:02 瀏覽:161
簽法院文書 發布:2025-10-13 19:06:27 瀏覽:107
南京法律援助電話多少 發布:2025-10-13 19:06:17 瀏覽:515
刑律師 發布:2025-10-13 18:56:30 瀏覽:72
法規的約束力的例子 發布:2025-10-13 18:45:46 瀏覽:125
稅法行政法不協調 發布:2025-10-13 18:44:48 瀏覽:282
個體工商戶實際經營者責任法律 發布:2025-10-13 18:22:07 瀏覽:588
生命醫學立法 發布:2025-10-13 18:18:57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