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刑事法規定有幾條

刑事法規定有幾條

發布時間: 2025-08-09 03:28:44

㈠ 刑事訴訟法立案條款多少


法律分析:

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立案的條款為第一百零九條至第一百一十四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

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第一百一十一條 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 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第一百一十四條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㈡ 刑事訴訟法144條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是,【查封、凍結財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當查封、扣押;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調換或者損毀。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查封、扣押財物、文件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偵查人員認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報的時候,經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查封、凍結財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禁止重復凍結原則】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㈢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證據的規定有幾條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證據的規定有十六條:

1、《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全款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意見;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2、《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全款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3、《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全款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4、《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全款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5、《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全款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6、《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全款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7、《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全款

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8、《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全款

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全款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

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對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依法予以排除。申請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的,應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

10、《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全款

在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的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證明。

現有證據材料不能證明證據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提請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出庭說明情況。有關偵查人員或者其他人員也可以要求出庭說明情況。經人民法院通知,有關人員應當出庭。

11、《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全款

對於經過法庭審理,確認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對有關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12、《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全款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1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13、《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全款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14、《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全款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15、《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全款

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採取以下一項或者多項保護措施:

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採取不暴露外貌、真實聲音等出庭作證措施;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對人身和住宅採取專門性保護措施;其他必要的保護措施。

證人、鑒定人、被害人認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請求予以保護。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依法採取保護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16、《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全款

證人因履行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費用,應當給予補助。證人作證的補助列入司法機關業務經費,由同級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有工作單位的證人作證,所在單位不得剋扣或者變相剋扣其工資、獎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3)刑事法規定有幾條擴展閱讀

證據種類:

1、書證、物證

是以物品或者文字為表現形式的實物證據。物證是用於犯罪或與犯罪相關聯的,能夠證明犯罪行為和有關犯罪情節的物品或痕跡,如作案工具、贓款贓物、血跡、指紋、腳印等。

書證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進行聯絡的往來書信;貪污犯罪分子塗改的單據、賬本等。

物證的特點是,不具有任何主觀的東西,而只以其客觀存在來證明案件的事實。對物證必須妥善地加以保管,以保持物證的原有的形態。如果不能保持原來形態或者物證有可能滅失的,行政機關必須採取措施予以保全。

2、證人證言

是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司法機關或有關人員作的陳述。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

刑訴法對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向司法機關作證規定了義務,即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證人不能隨意指定,也不能由他人代替。

行政處罰法規定,在行政機關對行政處罰案件進行調查時,「被調查人應當如實回答詢問」。這是因為,行政機關在處理行政處罰案件時,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因此,在行政機關調查時,被調查人必須據實陳述所了解的真實情況,不作偽證。

3、當事人的陳述

是指當事人向執法人員所作的關於案件真實情況的敘述和承認。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

因此,當事人的陳述與申辯,行政機關必須認真聽取,並製作詢問筆錄;同時,行政機關對於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成立的,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證據。

4、「被害人陳述」

是直接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人,就受害情況及案件的有關其他情況向司法機關或有關人員所作陳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

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本人的犯罪行為向司法機關所作的供述,或稱口供,或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否認自己有犯罪行為或者承認犯罪,但認為應當減輕處罰、免除處罰所作的辯解。

6、視聽資料

是指能夠作為證據的錄音、錄像、電腦儲存的數據等,是一種被固定、被保全的證據。它比較可靠,更接近於真實情況。但是視聽資料必須經過審查,才能認定作為證據。

7、鑒定意見

是鑒定人運用自己具有的專門知識對案件中專門性問題所進行的分析、鑒別和判斷。它是一種獨立的證據。如法醫鑒定、指紋鑒定、筆跡鑒定、化學物品鑒定、精神病鑒定等。

8、現場筆錄

是書證的一種,是指行政機關執法人員在現場,對當場實施行政處罰的現場情況的記錄。如交通民警對違反交通管理的司機進行罰款,交通民警開具的罰款單據。

又如工商管理人員對這反工商管理的個體商販進行處罰時,現場記明其違法事實、沒收商販的違法物品的數量、質量等情況。

現場筆錄上應當有執法人員和當事人的簽名。現場筆錄可以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行政訴訟法將其規定為一種獨立的證據,以防止在訴訟中出現「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的情況。

9、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筆錄

是指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或者專門人員為了解案件的事實,對事實發生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驗、檢查。如查處非法出版物,執法人員對該出版物的印刷場所進行勘驗、檢查,對印刷的非法出版物或者印刷工具進行勘驗、檢查等。

勘驗應當製作筆錄,勘驗筆錄是對客觀事實的反映,能夠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是一種獨立的證據。

10、電子數據

是電子化技術形成的文字,數字等等,如電子郵件、聊天記錄等等;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4日發布的一份司法解釋顯示,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可以視為民事案件中的證據。

11、視聽資料

是以模擬信號的方式在介質上進行存儲的數據,例如錄像、錄音資料等等。

㈣ 刑事訴訟法第16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規定具體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的規定具體如下:
1、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可以拘留的情況具體如下:
1、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4、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三百二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根據自願、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刑事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法官助理、書記員署名,並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沒有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應當及時作出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六十九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七十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㈤ 鍒戜簨璇夎兼硶絎鍏鍗佷簲鏉

鍥炲叕瀹夋満鍏沖逛簬宸茬粡絝嬫堢殑鍒戜簨妗堜歡錛屽簲褰撹繘琛屼睛鏌ワ紝鏀墮泦銆佽皟鍙栫姱緗瀚岀枒浜烘湁緗鎴栬呮棤緗銆佺姜杞繪垨鑰呯姜閲嶇殑璇佹嵁鏉愭枡錛屽苟浜堜互瀹℃煡鏍稿疄銆
涓銆佷睛鏌ラ樁孌電殑鑱岃矗涓庝換鍔
鏍規嵁鍒戜簨璇夎兼硶絎鍏鍗佷簲鏉$殑瑙勫畾錛屽叕瀹夋満鍏沖湪鍒戜簨妗堜歡絝嬫堝悗錛岄栬佺殑浠誨姟鏄榪涜屼睛鏌ャ備睛鏌ユ槸鍒戜簨璇夎肩▼搴忎腑鐨勪竴涓閲嶈佺幆鑺傦紝鍏剁洰鐨勫湪浜庢煡鏄庢堜歡浜嬪疄錛屾敹闆嗚瘉鎹錛屼互紜瀹氱姱緗瀚岀枒浜烘槸鍚︽湁緗鍙婂叾緗璐h交閲嶃傚叕瀹夋満鍏抽渶瑕佸叏闈銆佸㈣傚湴鏀墮泦銆佽皟鍙栦笌妗堜歡鏈夊叧鐨勮瘉鎹鏉愭枡錛屾棦鍖呮嫭璇佹槑鐘緗瀚岀枒浜烘湁緗鐨勮瘉鎹錛屼篃鍖呮嫭璇佹槑鍏舵棤緗鎴栫姜杞葷殑璇佹嵁銆
浜屻佽瘉鎹鐨勬敹闆嗕笌鏍稿疄
鍦ㄤ睛鏌ヨ繃紼嬩腑錛屽叕瀹夋満鍏沖簲褰撴敞閲嶈瘉鎹鐨勬敹闆嗕笌鏍稿疄宸ヤ綔銆傝瘉鎹鐨勬敹闆嗗簲褰撻伒寰娉曞畾紼嬪簭錛岀『淇濊瘉鎹鐨勭湡瀹炴у拰鍚堟硶鎬с傚悓鏃訛紝瀵逛簬鏀墮泦鍒扮殑璇佹嵁鏉愭枡錛屽叕瀹夋満鍏抽渶瑕佽繘琛屽℃煡鏍稿疄錛屾帓闄ら潪娉曡瘉鎹鍜岃櫄鍋囪瘉鎹錛岀『淇濆彧鏈夌﹀悎娉曞畾瑕佹眰鐨勮瘉鎹鎵嶈兘浣滀負瀹氭堢殑渚濇嵁銆
涓夈佷繚闅滅姱緗瀚岀枒浜虹殑鍚堟硶鏉冪泭
鍒戜簨璇夎兼硶絎鍏鍗佷簲鏉¤繕寮鴻皟浜嗗湪渚︽煡榪囩▼涓搴斿綋淇濋殰鐘緗瀚岀枒浜虹殑鍚堟硶鏉冪泭銆傚叕瀹夋満鍏沖湪渚︽煡鏃訛紝搴斿綋涓ユ牸閬靛畧娉曞緥紼嬪簭錛屽皧閲嶇姱緗瀚岀枒浜虹殑浜烘牸灝婁弗錛屼笉寰楅噰鍙栭潪娉曟墜孌佃幏鍙栬瘉鎹鎴栦鏡鐘鐘緗瀚岀枒浜虹殑鍚堟硶鏉冪泭銆傛ゅ栵紝鐘緗瀚岀枒浜哄湪渚︽煡闃舵典篃鏈夋潈榪涜岃京鎶ゅ拰鐢寵瘔錛屽叕瀹夋満鍏沖簲褰撳厖鍒嗕繚闅滃叾杈╂姢鏉冪殑琛屼嬌銆
緇間笂鎵榪幫細
鍒戜簨璇夎兼硶絎鍏鍗佷簲鏉℃槸鍏瀹夋満鍏沖湪鍒戜簨妗堜歡渚︽煡闃舵靛簲褰撻伒寰鐨勫熀鏈娉曞緥鍘熷垯鍜岃佹眰銆傚叕瀹夋満鍏沖湪渚︽煡榪囩▼涓闇瑕佸叏闈銆佸㈣傚湴鏀墮泦銆佽皟鍙栬瘉鎹鏉愭枡錛屽苟榪涜屽℃煡鏍稿疄錛屼互紜淇濇堜歡澶勭悊鐨勫叕姝c佸叕騫沖拰楂樻晥銆傚悓鏃訛紝鍏瀹夋満鍏寵繕搴斿綋鍏呭垎淇濋殰鐘緗瀚岀枒浜虹殑鍚堟硶鏉冪泭錛岄伒瀹堟硶寰嬬▼搴忥紝灝婇噸鍏朵漢鏍煎皧涓ュ拰杈╂姢鏉冦傝繖浜涜勫畾鏈夊姪浜庣淮鎶ょぞ浼氬叕騫蟲d箟錛屼績榪涙硶娌誨緩璁俱
娉曞緥渚濇嵁錛
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鍒戜簨璇夎兼硶銆
絎鍏鍗佷簲鏉¤勫畾錛
鍏瀹夋満鍏沖逛簬宸茬粡絝嬫堢殑鍒戜簨妗堜歡錛屽簲褰撹繘琛屼睛鏌ワ紝鏀墮泦銆佽皟鍙栫姱緗瀚岀枒浜烘湁緗鎴栬呮棤緗銆佺姜杞繪垨鑰呯姜閲嶇殑璇佹嵁鏉愭枡錛屽苟浜堜互瀹℃煡鏍稿疄銆

㈥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犯罪以後自首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犯罪以後自首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是處理犯罪後自首的一般規定,是處罰總原則。
在下列情況下,對自首的犯罪分子一般應考慮從輕或減輕處罰:
1、犯罪不是特別嚴重或情節不是特別惡劣,從全案分析不存在法定或酌定的加重情節;
2、犯罪人主觀惡性不深,比較容易改造;
3、犯罪人自首比較主動、悔罪比較明顯,交待罪行屬實,反之,不能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犯罪較輕,就是暫且不考慮犯罪人的情況和他犯罪以後認罪態度、是否自首等情況,只根據其犯罪事實、犯罪性質、情節及其對會的危害程度,應當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
對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於自首又立功的,依法「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應當」表明只能無條件的遵照執行,沒有靈活性,審判機關必須對他減輕或免除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㈦ 鍒戜簨璇夎兼硶絎鍗佸叚鏉

鍒戜簨璇夎兼硶絎鍗佸叚鏉$殑鍐呭瑰備笅錛
1銆佸逛簬鐘緗宸茶繃榪借瘔鏃舵晥鏈熼檺鐨勬儏褰錛屼笉榪界┒鍒戜簨璐d換錛
2銆佹儏鑺傛樉钁楄交寰銆佸嵄瀹充笉澶э紝涓嶈や負鏄鐘緗鐨勬儏褰錛屼笉浜堣拷絀訛紱
3銆佺姱緗瀚岀枒浜恆佽鍛婁漢姝諱骸鐨勬儏鍐典笅錛屼笉榪界┒鍒戜簨璐d換錛
4銆佺粡鐗硅鄲浠ゅ厤闄ゅ垜緗氱殑鎯呭艦錛屼笉榪界┒錛
5銆佷緷鐓у垜娉曞憡璇夋墠澶勭悊鐨勭姱緗錛屾病鏈夊憡璇夋垨鑰呮挙鍥炲憡璇夌殑鎯呭喌錛屼笉榪界┒鍒戜簨璐d換銆傚逛簬宸茬粡榪界┒鐨勬堜歡錛屽簲褰撴挙閿妗堜歡錛屾垨鑰呬笉璧瘋瘔錛屾垨鑰呯粓姝㈠$悊錛屾垨鑰呭e憡鏃犵姜銆
鍒戜簨璇夎兼硶絎鍗佸叚鏉$殑閫傜敤鑼冨洿錛
1銆侀傜敤瀵硅薄錛氬垜浜嬭瘔璁兼硶絎鍗佸叚鏉′富瑕侀傜敤浜庡垜浜嬫堜歡鐨勪睛鏌ャ佽搗璇夈佸″垽絳夊悇涓闃舵電殑娉曞緥紼嬪簭錛
2銆侀傜敤鏈哄叧錛氳ユ潯嬈鵑傜敤浜庡叕瀹夋満鍏熾佷漢姘戞瀵熼櫌銆佷漢姘戞硶闄㈢瓑鍥藉跺徃娉曟満鍏沖湪澶勭悊鍒戜簨妗堜歡鏃剁殑娉曞緥渚濇嵁錛
3銆侀傜敤鍘熷垯錛氭槑紜浜嗗垜浜嬭瘔璁間腑搴斿綋閬靛驚鐨勬硶寰嬪師鍒欙紝濡傚悎娉曟с佸叕姝fс佸強鏃舵х瓑錛
4銆侀傜敤鏁堝姏錛氳勫畾浜嗚ユ潯嬈懼湪鍒戜簨璇夎間腑鐨勬硶寰嬫晥鍔涳紝鍖呮嫭瀵規堜歡鐨勬寚瀵間綔鐢ㄥ拰瀵圭浉鍏充漢鍛樼殑綰︽潫浣滅敤銆
緇間笂鎵榪幫紝鍒戜簨璇夎兼硶絎鍗佸叚鏉¤勫畾浜嗕緷娉曚笉榪借瘔鐨勫師鍒欙紝鍖呮嫭瀵逛簬宸茶繃榪借瘔鏃舵晥鏈熼檺銆佹儏鑺傝交寰銆佺姱緗瀚岀枒浜烘諱骸銆佺壒璧︿護鍏嶉櫎鍒戠綒浠ュ強娌℃湁鍛婅瘔鎴栨挙鍥炲憡璇夌殑鎯呭喌涓嶈拷絀跺垜浜嬭矗浠匯傚逛簬宸茬粡榪界┒鐨勬堜歡錛屽簲褰撻噰鍙栫浉搴旀帾鏂斤紝濡傛挙閿妗堜歡銆佷笉璧瘋瘔銆佺粓姝㈠$悊鎴栧e憡鏃犵姜銆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
銆婂垜浜嬭瘔璁兼硶銆
絎鍗佸叚鏉
鏈変笅鍒楁儏褰涔嬩竴鐨勶紝涓嶈拷絀跺垜浜嬭矗浠伙紝宸茬粡榪界┒鐨勶紝搴斿綋鎾ら攢妗堜歡錛屾垨鑰呬笉璧瘋瘔錛屾垨鑰呯粓姝㈠$悊錛屾垨鑰呭e憡鏃犵姜錛
錛堜竴錛夋儏鑺傛樉钁楄交寰銆佸嵄瀹充笉澶э紝涓嶈や負鏄鐘緗鐨勶紱
錛堜簩錛夌姱緗宸茶繃榪借瘔鏃舵晥鏈熼檺鐨勶紱
錛堜笁錛夌粡鐗硅鄲浠ゅ厤闄ゅ垜緗氱殑錛
錛堝洓錛変緷鐓у垜娉曞憡璇夋墠澶勭悊鐨勭姱緗錛屾病鏈夊憡璇夋垨鑰呮挙鍥炲憡璇夌殑錛
錛堜簲錛夌姱緗瀚岀枒浜恆佽鍛婁漢姝諱骸鐨勶紱
錛堝叚錛夊叾浠栨硶寰嬭勫畾鍏嶄簣榪界┒鍒戜簨璐d換鐨勩

熱點內容
離岸公司有法律行為嗎 發布:2025-08-11 20:26:12 瀏覽:235
60歲以上用工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1 20:20:04 瀏覽:732
法院和郵政合作 發布:2025-08-11 20:18:28 瀏覽:943
公司承諾函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11 20:12:39 瀏覽:29
法院u盤 發布:2025-08-11 20:11:30 瀏覽:623
司法所法制宣傳總結 發布:2025-08-11 19:47:35 瀏覽:511
交不起法院罰金 發布:2025-08-11 19:43:13 瀏覽:124
法律對共同飲酒責任的規定 發布:2025-08-11 19:27:00 瀏覽:223
金融詐騙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11 19:26:58 瀏覽:609
司法服裝 發布:2025-08-11 19:25:24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