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侵權法律法規
① 良心口碑劇《花間提壺方大廚2》被撕「抄襲」!影視IP時代的改編究竟尷尬了誰
文學IP影視化後,原IP小說內容被爆「抄襲」這樣的事件,在近兩三年的IP大潮中似乎變得很常見,其頻率之縮短已經到了讓每一部IP的影視化作品都要在上檔之前接受嚴峻考驗的地步。隨後暴露出來的問題看上去越來越多……
IP影視化讓很多文學作品有機會被更多人群看到,卻也讓其中一些「貓膩」暴露在更多人的視野中。這一現象究竟是讓更多圍觀的吃瓜群眾不得不對如今文學與影視行業的內容創作越發失望,還是讓創作者因為大眾對「原創」標尺的缺少認知而陷入尷尬局面呢?
骨朵作為吃瓜群眾,今日(5月31日)一大早就在微博圍觀了一場「撕X」之戰,是關於最近話題度正熱絡的IP改編網劇《花間提壺方大廚2》,其部分原創內容涉嫌「抄襲」。戲台原本不大,看戲的人因為本劇第一季的成功而變多,當事人下場發聲,戲碼逐漸升級。
那就讓骨朵帶來大家來回顧一下事件的起因與事態的發展究竟到了怎樣地步吧。
《花間提壺方大廚2》編劇原創內容涉嫌抄襲網文,良心之作晚節不保?
事出端午小長假網友紛紛得閑補劇的時候,這部風頭正勁號稱「良心劇」的小成本IP改編網劇《花間提壺方大廚》口碑爆棚,時值第二季播出,很多網友放假將第二季補完,卻發現其中有些重要橋段非常眼熟。
在《方大廚2》的第八集中出現了「方一勺以菜入畫治癒太子妃厭食症」橋段,與2014年起點女生網小說《食味記》情節非常相似,甚至連台詞都有不少的重合度。《食味記》乃熙禾所寫古代穿越言情小說,與《方大廚》風格同屬美食題材「種田文」,網友表示早在看《食味記》時光憑文字就能看到流口水。
另外,在《方大廚2》的第十三集男女主角洞房之前「以嘗盡酸甜苦辣咸代表同甘共苦」的橋段與2006年1月出版的小說《酥糖公子》情節台詞都有明確「撞梗」。《酥糖公子》乃是楚惜刀於2004年起寫於晉江小說網,同時也在起點網發布過的作品。
雖然網劇比電視劇的送審條件更為簡化,但視頻平台在接受作品之前,也會以一些「需要矛盾沖突」的標准來審核。所以當《方大廚》第一季與第二季一起拍攝完成後送審,男女主甜蜜日常進行了劇情的大半之後,最後以沖突矛盾為結局收尾,故而必須注入原創情節。先前這兩個「撞梗」的重要情節皆為《方大廚2》中的原創故事情節,並非原著IP內的情節。
此事一經揭發,網友紛紛心疼原著作者耳雅,因為《方大廚》雖然是耳雅小說改編,但在影視化過程中,作品的片頭片尾並沒有任何地方提及「由耳雅同名小說改編」,卻在編劇被質疑抄襲時,吃瓜群眾誤以為原著小說抄襲。為此,耳雅本人也在上午一連四條微博先澄清自己並未參與編劇工作、後穩定網友心情。
《方大廚》因為第一季的成功,口碑躥升之後,廣大網友對第二季寄予過高的厚望,卻因為商業影視作品不得不加入原創劇情後,導致內心有所落差,也是情有可原。很多影視劇的橋段常有重復,只是台詞重復率高,就不得不使人有所疑慮了。加之網友扒出編劇本身為起點網小說版權購買者,故而對起點網的小說比較了解,而疑似被抄襲兩部作品皆為起點網作品,太過巧合。
這部劇的男主角雷牧在受到部分網友的激烈抨擊之後,也與網友「正面杠」,以一句「覺得方大廚不好的人,可能還真的是生活的失敗者」成功激怒網友。很快,網友也扒出男主角與編劇是夫妻關系,故而認為男主的「懟網友」行為實屬盲目護妻,矛盾便愈發激烈。
《方大廚》出品方新聖堂影業合夥人、本劇製片人朱先慶對此事表示已經進入調查階段,骨朵也向新聖堂影業求證此事,相關人士表示明天(6月1日)將在「網劇方大廚」的官方微博發出相關公告。
《方大廚》為編劇原創內容涉嫌抄襲多部小說。這其中的過程是先由網友發現抄襲內容,網路之間傳播後,疑似被侵權者得知並直接發微博「手撕」抄襲者。
先前較多案例多為IP原著抄襲其它網路小說,被抄襲者大多會以「和解」讓此類事件不了了之,一來避免「以大欺小」之說,二來很多小說「抄襲」之事難以用現有法律界定,一來二去除了「互懟撕X」,對彼此來說無非是耗錢傷神之事。
就在大家版權意識漸長的當下,雖然遇到此類事件都會第一時刻想起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但暫且只有瓊瑤起訴於正的《宮鎖連城》套用《梅花烙》小說和劇本一案勝訴,《錦綉未央》涉嫌抄襲兩百多部小說一案正在進行、尚未有結果,大多數所謂的「被抄襲」作者都還在前期進行法律咨詢的狀態。
編劇抄襲事件在業內被公開「手撕」的並不多見,此次《方大廚2》被曝編劇抄襲,也使得編劇抄襲網路小說的現象浮出水面。與IP抄襲一致,編劇抄襲同樣是侵權行為,一經查實,當事者也應承擔相應責任。
影視化讓IP的商業化更加凸顯,而重要橋段的被抄襲,堵死了原作IP被改編成劇的可能性,這種商業利益的劫奪也讓抄襲更多地呈現在公眾面前,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此類事件也將得到更公正的論斷。還IP清白雖任重道遠,但對原作者的著作權保護以及良好創作氛圍的建立將會有更大的推動。
對於此次「抄襲」事件,骨朵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