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法規名詞解釋
Ⅰ 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
關於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是為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3年4月25日發布,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2、《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該法經過2010年7月29日國家旅遊局第9次局長辦公會議、2010年11月8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辦公會審議通過,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為了加強旅遊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旅遊者人身、財物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而制定該辦法。
3、《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該法經過2001年12月12日國務院第50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為了規范旅行社組織中國公民出國旅遊活動,保障出國旅遊者和出國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而制定該辦法。
Ⅱ 旅遊相關法律規(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
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 這是我國旅遊行業的基本法律,規定了旅遊活動的基本原則、旅遊者、旅遊規劃和促進、旅遊經營、旅遊服務合同、旅遊安全、旅遊監督管理、旅遊糾紛處理以及法律責任等方面的內容。
《旅行社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 這兩部法規主要規范了旅行社的設立、經營、管理以及監督等方面的內容,旨在保護旅遊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權益,維護旅遊市場秩序。
《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
- 該辦法規定了旅行社責任保險的投保、理賠以及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旨在通過保險機制為旅遊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
- 該辦法主要規范了邊境旅遊的組織、管理以及安全等方面的內容,適用於我國與鄰國接壤地區的邊境旅遊活動。
《導遊人員管理條例》:
- 該條例規定了導遊人員的資格考試、執業資格、執業行為以及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內容,旨在提高導遊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
《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 該標准規定了旅遊飯店的星級劃分、評定條件以及評定程序等方面的內容,為旅遊者提供了選擇飯店的參考依據。
《旅遊投訴暫行規定》:
- 該規定明確了旅遊投訴的受理范圍、處理程序以及處理時限等方面的內容,為旅遊者提供了維護自身權益的途徑。
其他相關法律法規:
-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國民航旅客、行李國際運輸規則》以及道路交通類的法規等,這些法律法規在旅遊活動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旅遊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法律保障。
此外,旅遊執法大隊作為旅遊行業的重要監管機構,負責宣傳貫徹執行旅遊法規、進行旅遊市場檢查、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受理旅遊投訴以及承擔旅遊突發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等職能。旅遊者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向當地的旅遊執法大隊尋求幫助。
Ⅲ 我國現行主要的旅遊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主要的旅遊法規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一、全國性旅遊法規
《旅行社管理條例》:該條例旨在規范旅行社的經營行為,保障旅遊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權益,促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導遊人員管理條例》:該條例對導遊人員的資格認證、執業行為、教育培訓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以確保導游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該條例主要對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以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
《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該規定要求旅行社繳納一定數額的質量保證金,以保障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因旅行社服務質量問題而遭受的損失能夠得到賠償。
《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該辦法對旅館業的治安管理進行了詳細規定,以確保旅館業的安全和秩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評定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規定》:該規定對旅遊涉外飯店的星級評定標准、程序和方法進行了明確,以推動旅遊飯店業的標准化和規范化發展。
《旅遊投訴暫行規定》:該規定為旅遊者提供了投訴渠道和程序,以保障旅遊者的合法權益。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該條例對娛樂場所的經營行為、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以確保娛樂場所的合法、安全和有序運營。
《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對旅遊安全管理的職責、制度、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以保障旅遊活動的安全進行。
二、地方性旅遊法規
此外,還有大量的地方政府制定的有關地方旅遊的法規,這些法規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對旅遊活動進行更加具體和細致的規定和管理。
三、國家旅遊局的行政法規
《關於嚴格禁止在旅遊業務中私自收受回扣和收取小費的規定》:該規定旨在規范旅遊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防止腐敗和不正當競爭現象的發生。
綜上所述,我國現行主要的旅遊法規涵蓋了旅行社、導游、風景名勝區、旅館業、旅遊飯店、旅遊投訴、娛樂場所、旅遊安全以及地方旅遊等多個方面,為旅遊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Ⅳ 旅遊協會法規(旅遊協會管理辦法)
旅遊協會法規(旅遊協會管理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宗旨與定位:
- 旅遊協會以「親近大自然,在游歷中增長知識,在自然中陶冶情操」為宗旨,致力於通過舉辦旅遊活動及學術交流,增加旅遊知識,提高組織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 旅遊協會作為非官方組織,負責協調旅遊行業各單位關系,參與政策落實、工作檢查以及文化旅遊活動的組織等工作。
規章制度:
- 特色要求:旅遊區需具備自身特色,以吸引遊客。
- 安全保障:建立完備的安全保障制度,確保遊客安全。
- 服務區建設:提升服務區質量,讓遊客滿意。
- 導游服務:導游需具備熱情和耐心,介紹景點時需有特色,避免乾巴巴講解,同時需引導遊客購買貨真價實的商品。
- 遊客意見反饋:及時與遊客溝通,收集並處理遊客意見,不僅僅依賴表格收集數據。
- 特色建設:加強特色文化、飲食、娛樂設施的建設。
主要職能:
- 研究與規劃:研究擬定旅遊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規劃,組織擬定旅遊業的法規、規章及標准並監督實施。
- 政策協調:協調各項旅遊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特別是假日旅遊、旅遊安全、旅遊緊急救援及旅遊保險等工作。
- 市場開發:研究擬定國際旅遊市場開發戰略,組織國家旅遊整體形象的對外宣傳和推廣活動。
- 市場監管:培育和完善國內旅遊市場,監督、檢查旅遊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受理旅遊者投訴,維護旅遊者合法權益。
- 資源普查與規劃:組織旅遊資源的普查工作,指導重點旅遊區域的規劃開發建設。
- 對外交流與合作:研究擬定旅遊涉外政策,負責旅遊對外交流合作,代表國家簽訂國際旅遊協定。
- 教育培訓:組織指導旅遊教育、培訓工作,制訂旅遊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制度和等級制度並監督實施。
會員管理:
- 旅遊協會對會員單位進行管理,包括收繳會費等。不繳納會費的會員單位可能會被要求退出,但不會有其他官方處罰,因為旅遊協會屬於非官方組織。
國際聯系與合作:
- 旅遊協會在國際上代表旅行社行業同有關的各種旅遊組織和企業建立聯系,進行合作,確保旅行社業務在經濟、法律和社會領域得到協調、贏得信譽、受到保護和發展。
其他事項:
- 旅遊協會還需負責處理與旅遊相關的其他事項,如與12345熱線的銜接,接收並處理涉及旅遊領域的舉報、投訴、咨詢、求助、意見建議等訴求。
以上內容構成了旅遊協會法規(旅遊協會管理辦法)的主要框架,旨在規范旅遊協會的運行,促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Ⅳ 旅遊法規的名詞解釋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旅遊法規的名詞解釋,歡迎大家分享。
旅遊法規名詞解釋
1、旅遊法:旅遊法是調整旅遊活動領域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旅遊法的制定;即旅遊立法,是有立法權的`機關通過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廢止旅遊法律法規的活動
3、旅遊法律關系;旅遊法律關系是指由旅遊法律規范所確認和調整的,在旅遊活動中所形成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4、旅行社分社;旅行社設立的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以設立社名義開展旅遊業務經營活動的分枝和機構。
5、旅行社門事部;旅行社門市部是指旅行社在注冊地的市、縣行政區域以內設立的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為設立社招徠遊客並提供咨詢、宣傳等服務的收客網點。
6、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是指由旅行社繳納、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管理,用於保障旅遊者權益的專用款項。
7、旅行社責任保險;旅行社責任保險,是指旅行社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向保險公司支付保險費,保險公司對旅行社在從事旅遊業務經營活動中,致使旅遊者人身、財產遭受損害應由旅行社承擔的責任,賠償保險金責任的行為。
8、要約和承諾;①訂立合同的必經階段,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當事人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人成為受要約人。②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9、無效合同;已成立的合同由於違反法定的事由而導致法律不予認可其效力或者不認可其約束力的情形。
10、可撤消合同;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因意思表示不真實,法律允許撤銷權人通過行使撤銷權而使已經生效的合同歸於無效。
11、仲裁;亦稱公斷,指糾紛發生後,仲裁機構根據當事人之間的仲裁協議,以中間人的身份,按照一定程序,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
12、旅遊投訴;旅遊投訴,是指旅遊者、海外旅行商、國內旅遊經營者為維護自身和他人的旅遊合法權益,對損害其合法權益的旅遊經營者和有關服務單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投訴,請示處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