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8-14 23:20:39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第一條為確定外國駐中國使館和使館人員的外交特權與豁免,便於外國駐中國使館代表其國家有效地執行職務,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使館外交人員原則上應當是具有派遣國國籍的人。如果委派中國或者第三國國籍的人為使館外交人員,必須徵得中國主管機關的同意。中國主管機關可以隨時撤銷此項同意。第三條使館及其館長有權在使館館舍和使館館長交通工具上,使用派遣國的國旗或者國徽。第四條使館館舍不受侵犯。中國國家工作人員進入使館館舍,須經使館館長或者其授權人員的同意。中國有關機關應當採取適當措施,保護使館館舍免受侵犯或者損害。
使館的館舍、設備及館舍內其他財產和使館交通工具免受搜查、徵用、扣押或者強制執行。第五條使館館舍免納捐稅,但為其提供特定服務所收的費用不在此限。
使館辦理公務所收規費和手續費免納捐稅。第六條使館的檔案和文件不受侵犯。第七條使館人員在中國境內有行動和旅行的自由,中國政府規定禁止或者限制進入的區域除外。第八條使館為公務目的可以與派遣國政府以及派遣國其他使館和領事館自由通訊。通訊可以採用一切適當方法,包括外交信使、外交郵袋和明碼、密碼電信在內。第九條使館設置和使用供通訊用的無線電收發信機,必須經中國政府同意。使館運進上述設備,按中國政府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十條使館來往的公文不受侵犯。
外交郵袋不得開拆或者扣留。
外交郵袋以裝載外交文件或者公務用品為限,應予加封並附有可資識別的外部標記。第十一條外交信使必須持有派遣國主管機關出具的信使證明書。外交信使人身不受侵犯,不受逮捕或者拘留。
臨時外交信使必須持有派遣國主管機關出具的臨時信使證明書,在其負責攜帶外交郵袋期間,享有與外交信使同等的豁免。
商業飛機機長受委託可以轉遞外交郵袋,但機長必須持有委託國官方證明文件,註明所攜帶的外交郵袋件數 。機長不得視為外交信使 。使館應當派使館人員向機長接交外交郵袋。第十二條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不受逮捕或者拘留。中國有關機關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外交代表的人身自由和尊嚴受到侵犯。第十三條外交代表的寓所不受侵犯,並受保護。
外交代表的文書和信件不受侵犯。外交代表的財產不受侵犯,但第十四條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十四條外交代表享有刑事管轄豁免。
外交代表享有民事管轄豁免和行政管轄豁免,但下列各項除外:
(一)外交代表以私人身份進行的遺產繼承的訴訟;
(二)外交代表違反第二十五條第三項規定在中國境內從事公務范圍以外的職業或者商業活動的訴訟。
外交代表免受強制執行 , 但對前款所列情況,強制執行對其人身和寓所不構成侵犯的,不在此限。
外交代表沒有以證人身份作證的義務。第十五條外交代表和第二十條規定享有豁免的人員的管轄豁免可以由派遣國政府明確表示放棄。
外交代表和第二十條規定享有豁免的人員如果主動提起訴訟,對與本訴直接有關的反訴,不得援用管轄豁免。
放棄民事管轄豁免或者行政管轄豁免,不包括對判決的執行也放棄豁免。放棄對判決執行的豁免須另作明確表示。第十六條外交代表免納捐稅,但下列各項除外:
(一)通常計入商品價格或者服務價格內的捐稅;
(二)有關遺產的各種捐稅,但外交代表亡故,其在中國境內的動產不在此限;
(三)對來源於中國境內的私人收入所征的捐稅;
(四)為其提供特定服務所收的費用。第十七條外交代表免除一切個人和公共勞務以及軍事義務。第十八條使館運進的公務用品、外交代表運進的自用物品,按照中國政府的有關規定免納關稅和其他捐稅。
外交代表的私人行李免受查驗,但中國有關機關有重大理由推定其中裝有不屬於前款規定免稅的物品或者中國法律和政府規定禁止運進 、 運出或者檢疫法規規定管制的物品的,可以查驗。查驗時,須有外交代表或者其授權人員在場。第十九條使館和使館人員攜運自用的槍支、子彈入境,必須經中國政府批准,並且按中國政府的有關規定辦理。第二十條與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國公民,享有第十二條至第十八條所規定的特權與豁免。
使館行政技術人員和與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國公民並且不是在中國永久居留的,享有第十二條至第十七條所規定的特權與豁免,但民事管轄豁免和行政管轄豁免,僅限於執行公務的行為。使館行政技術人員到任後半年內運進的安家物品享有第十八條第一款所規定的免稅的特權。
使館服務人員如果不是中國公民並且不是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其執行公務的行為享有豁免,其受雇所得報酬免納所得稅。其到任後半年內運進的安家物品享有第十八條第一款所規定的免稅的特權。
使館人員的私人服務員如果不是中國公民並且不是在中國永久居留的,其受雇所得的報酬免納所得稅。

② 外交特權與豁免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外交特權與豁免的相關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外交人員國籍要求

    原則:使館外交人員原則上應當是具有派遣國國籍的人。

    例外:如果委派中國或者第三國國籍的人為使館外交人員,必須徵得中國主管機關的同意。並且,中國主管機關有權隨時撤銷此項同意。

  2. 使館館舍不受侵犯

    保護:使館館舍享有不受侵犯的權利,這意味著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進入或破壞使館館舍。

    進入許可:中國國家工作人員如需進入使館館舍,必須經使館館長或者其授權人員的同意。

  3. 保護義務

    採取措施:中國有關機關應當採取適當措施,保護使館館舍免受侵犯或者損害,確保使館及其人員的安全與尊嚴。

法律依據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第二條,上述關於外交人員國籍要求以及使館館舍不受侵犯的規定得到了明確的法律支持。這一條例為外交特權與豁免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確保了外交人員在執行職務時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維護了國家間的友好交往與合作。

③ 外交特權有哪些

法律分析:外交特權是國際法上給予外國使館及外交官的特別保護和待遇的總稱。使館的特權主要表現在館舍不可侵犯、公文檔案不可侵犯;外交官的特權主要表現在人身和名譽不可侵犯、司法管轄豁免、捐稅和勞務豁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第一條 為確定外國駐中國使館和使館人員的外交特權與豁免,便於外國駐中國使館代表其國家有效地執行職務,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使館外交人員原則上應當是具有派遣國國籍的人。如果委派中國或者第三國國籍的人為使館外交人員,必須徵得中國主管機關的同意。中國主管機關可以隨時撤銷此項同意。

熱點內容
嫁律師 發布:2025-08-15 01:35:54 瀏覽:818
勞動法如果公司搬遷賠錢嗎 發布:2025-08-15 01:30:11 瀏覽:155
江寧司法 發布:2025-08-15 01:28:02 瀏覽:910
關於道德的英語小故事 發布:2025-08-15 01:21:56 瀏覽:556
公司代發工資法律風險 發布:2025-08-15 01:06:44 瀏覽:524
互聯網買賣方面法規 發布:2025-08-15 01:03:42 瀏覽:69
2016勞動法辭工 發布:2025-08-15 00:38:52 瀏覽:308
初級經濟法基礎完整筆記全部 發布:2025-08-15 00:27:51 瀏覽:689
經濟法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發布:2025-08-15 00:26:58 瀏覽:612
光谷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5 00:21:17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