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條例不需人大

條例不需人大

發布時間: 2025-08-16 18:59:03

條例屬於法規還是規章

一、條例屬於法規還是規章
1、條例屬於法規。條例不是法律,法律是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效力適用於整個國家范圍。管理條例屬於規范性法律文件,但位階較低,一般是省市政府制定的,只在特定區域內有效。條例屬於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屬於規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文件的性質,在實施過程中與法律的效力一致,法院在審理案件中應當把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同法律一樣列為法律依據。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六條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中的法律項目應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相銜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立法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
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六十七條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第六十八條
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二、法規和規章的區別
1、位階不同,即法律地位和等級不同;
2、立法許可權不同,法規許可權更高;
3、立法程序不同,法規為享有立法權部門制定;
4、司法實踐中的法律效力不同,法規可作為判決依據。

❷ 條例必須經過人大審議才算通過嗎

這要看是誰制定的,如果是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那肯定需要人大審議,也只能是地方人大審議。如果是行政機構制定的,那一般是不需要審議的。但是所有的條例都有制定程序。

❸ 地方性法規需不需要經過批准才生效

地方性法規不需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
法律分析
如果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不需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只需要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如果是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需要報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地方性法規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或者是指由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此時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八條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條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製定地方性法規,報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❹ 法律和條例分別是誰簽發的

你好,法律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簽發主席令發布的。法律依據《立專法法》
第二十五屬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條例是由國務院總理簽發國務院令公布的,有關國防建設的行政法規,可以由國務院總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同簽署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公布。法律依據《立法法》
第七十條 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有關國防建設的行政法規,可以由國務院總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同簽署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公布。

❺ 條例與法律有什麼不同

我國的法律體系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其中,法律由全國人大或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效力低於法律。地方性法規由省級人大或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城市人大經省級人大批准制定,其效力低於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由中央各部委制定,效力低於地方性法規。

條例這一術語在法律中具有特殊意義。它並不是法律的一種類型,而是法律文件的一種名稱。條例通常由國家制定或批准,用來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的組織、職權等,具有法的效力。條例的制定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且其效力從屬於法律。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則是特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規。自治區的自治條例需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需報省級人大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這些條例在民族自治區域內具有法律效力,是自治區域內規范行為、維護權益的重要依據。

條例作為一種規范性文件,不僅體現了國家對於某些特定事項的規定,也反映了國家對特定區域內的特殊治理需求。它們為地方事務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南,同時也有助於維護國家法律體系的完整性和統一性。

❻ 條例是法規還是規章

條例是法規,具體如下:
1、條例不是法律,法律是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效力適用於整個國家范圍;
2、管理條例屬於規范性法律文件,但位階較低,一般是省市政府制定的,只在特定區域內有效;
3、條例屬於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屬於規范性文件,具有法律文件的性質,在實施過程中與法律的效力一致,法院在審理案件中應當把行政法規、司法解釋同法律一樣列為法律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七條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條例,法規,法律三種的區別是什麼
1、制訂的機關不同,法律的制訂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的,法規的制訂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級主管機構來完成,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於法規的效力,條例是法律的表現形式之一;
3、空間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間效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

❼ 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不需要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嗎

需要。根據中國人大網信息查詢: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需要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後由總理簽署總理令公布。在我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芹念制定憲法、法律,國務院培坦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省會市配首桐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特區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省級政府、省會市和較大市的政府以及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政府可以制定規章。

❽ 自治區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或由自治區政府制定的地方規章需要全國人常批准嗎

自治區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需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需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政府制定的地方規章不需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十九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

第七十五條 部門規章應當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
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

第六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熱點內容
華亭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20:53:16 瀏覽:674
最高人民法院海事文書樣式 發布:2025-08-16 20:45:54 瀏覽:576
保齡球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16 20:45:54 瀏覽:951
全面從嚴冶黨尊崇法律知識答題目的 發布:2025-08-16 20:40:46 瀏覽:223
蔣國富律師 發布:2025-08-16 20:40:37 瀏覽:455
一個詞形容道德 發布:2025-08-16 20:35:03 瀏覽:511
養老金是什麼刑事訴訟法79條 發布:2025-08-16 20:34:51 瀏覽:619
電子保單與紙質保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6 20:33:19 瀏覽:80
分析主義法學 發布:2025-08-16 20:32:36 瀏覽:981
勞動法中的競業限制規定 發布:2025-08-16 20:27:35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