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條例
① 國家對新冠疫苗接種的政策
法律分析:1.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員,盡力緩解輸入性疫情防控的壓力,降低本土病例發生和國內疫情暴發的風險。
2.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各人群當中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法律依據:《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疫苗,是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製品。 疫苗分為兩類。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
② 廣東省衛健委新冠疫情補償辦法
廣東省衛健委對於新冠疫情的補償辦法主要包括工傷賠償、抗疫補貼以及相關的經費保障政策。
工傷賠償:
- 對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應認定為工傷,並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 具體的賠償標准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執行,這可能包括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按月支付的傷殘津貼等。
抗疫補貼:
- 對於直接參與疫情防控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國家提供了相應的補貼。
- 具體標准包括: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的工作相關人員,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發放補助;參加疫情防治的其他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發放補助。
經費保障政策:
- 廣東省財政廳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轉發了財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經費保障政策的通知,並提出了結合廣東省實際的執行意見。
- 這些政策包括落實患者救治費用補助政策和疫情防治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等措施,以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進行。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信息,建議直接咨詢廣東省衛健委或查閱其官方網站發布的相關文件。
③ 新冠居家辦公有工資嗎
如果居家隔離時,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居家工作,則職工在此期間應享受與正常工作相同的工資收入;如符合需要隔離條件的員工拒絕自我隔離,仍要求返崗工作,企業可以向衛生行政管理等部門尋求幫助,並請求協助進行強制隔離。如果用人單位在家隔離時安排員工在家工作,員工在此期間應享受與正常工作相同的工資收入;如果符合隔離條件的員工拒絕自我隔離,仍需返崗,企業可向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尋求幫助,並要求協助強制隔離。被隔離觀察期間的,單位應當支付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當然,如果職工的獎金與該職工或單位的業績相關,則在單位業績不佳或停工、停產的情形下,按照單位的規章制度不予發放獎金的,單位向職工發放工資不包括相關獎金是合理的。有的。依據我國相關通知的規定,新型冠狀病毒需要隔離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在疫情期間只要勞動者沒有做出不合法的事情,那麼就不應該扣工資,而對於只要因為疫情不能上班就不能扣工資,從而還應該要如實的發放勞動者該有的工資,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辦理。
法律依據: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及實施條例,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以及前述人等的密切接觸者均應進行醫學觀察及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因此,為嚴防新冠肺炎傳播,用人單位可以在統計掌握職工出行情況、健康狀況等信息的基礎上,安排符合情況的職工進行居家自我隔離,並就居家自我隔離的期限、工資或生活費進行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