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醫療機構規章制度
1. 中醫診所規章制度
一、人員
(一)至少有1名執業醫師,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內並經注冊後在醫療、預容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3年,身體健康;
2. 具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經注冊依法執業,身體健康。
(二)開展中葯飲片調劑活動的,至少有1名具備資質的中葯技術人員。
二、房屋
(一)房屋相對獨立;
(二)診療區域布局合理,符合衛生學布局與流程;
(三)至少設置候診區、就診區;
(四)面積滿足功能需要,並應當根據開展的診療范圍不同具備下列條件:
1. 開展中葯飲片和中成葯調劑服務的,服務區域應當相對獨立;
2. 開展中醫非葯物療法的,應當設置獨立的治療室。
三、設備
(一)基本設備:診桌、診椅、脈枕、紫外線消毒設備、污物桶等;
(二)有與開展診療范圍相適應的其他設備(包括中醫診療設備)。
四、有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技術操作規程,並成冊可用。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中醫葯技術操作符合中醫醫療技術相關性感染預防與控制等有關規定。
2. 中醫坐堂醫診所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衛生廳(局)、中醫葯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葯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2號),加強對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衛生部制定了《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試行)》和《中醫坐堂醫診所基本標准(試行)》,並將《中醫坐堂醫診所基本標准(試行)》作為衛生部1994年印發的《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試行)》(衛醫發〔1994〕第30號)的第五部分。現將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試行)和基本標准(試行)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在試行過程中,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反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衛生部。
附件:1.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試行)
2.中醫坐堂醫診所基本標准(試行)
衛 生 部
中醫葯局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
附件1
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管理,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的中醫葯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葯品零售葯店申請設置的中醫坐堂醫診所,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全國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中醫坐堂醫診所的監督管理。
第四條申請設置中醫坐堂醫診所的葯品零售葯店,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葯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二)具有獨立的中葯飲片營業區,飲片區面積不得少於50平方米;
(三)中葯飲片質量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品種齊全,數量不少於400種。
第五條設置中醫坐堂醫診所,必須按照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由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中醫坐堂醫診所基本標准》以及本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設置審批和執業登記。《中醫坐堂醫診所基本標准》由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另行制定。
第六條中醫坐堂醫診所的法定代表人由葯品零售葯店法定代表人擔任。
第七條中醫坐堂醫診所登記注冊的診療科目應為《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醫科」科目下設的二級科目,所設科目不超過2個,並且與中醫坐堂醫診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范圍相對應。
第八條中醫坐堂醫診所的命名由識別名稱和通用名稱依次組成。識別名稱:葯品零售葯店名稱和地名,通用名稱:中醫坐堂醫診所。
第九條中醫坐堂醫診所聘用的醫師,應當是取得醫師資格後經注冊連續在醫療機構從事5年以上臨床工作的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坐堂醫診所可以作為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的第二執業地點進行注冊,但至少有1名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的第一執業地點為該診所。
第十條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可以在中醫坐堂醫診所執業,其他類別的執業醫師不得在中醫坐堂醫診所執業。
第十一條中醫坐堂醫診所只能提供中葯飲片處方服務,不得超出執業范圍;同一時間坐診的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不得超過2人。
第十二條中醫坐堂醫診所執業,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規范,加強對中醫從業人員的教育,預防醫療事故,確保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
第十三條中醫坐堂醫診所須建立健全以下規章制度:
(一)人員職業道德規范與行為准則;
(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
(三)人員聘用、培訓、管理、考核與獎懲制度;
(四)技術規范與工作制度;
(五)醫療事故防範與報告制度;
(六)醫療質量管理制度;
(七)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八)就診患者登記制度;
(九)財務、收費、檔案、信息管理制度;
(十)其他有關制度。
第十四條中醫坐堂醫診所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中醫病歷書寫、處方管理的有關規定。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規范使用有關部門統一印製的收費票據。
第十五條中醫坐堂醫診所應當在顯著位置公示診療科目、診療手段、診療時間以及收費標准等。
第十六條中醫坐堂醫診所發生醫療事故,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七條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負責對中醫坐堂醫診所實施日常監督與管理,建立健全監督考核制度,實行信息公示和獎懲制度。
第十八條縣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應當建立社會民主監督制度,定期收集接受服務公民的意見和建議,將接受服務公民的滿意度作為考核中醫坐堂醫診所和中醫從業人員的重要標准。
第十九條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規章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葯管理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
中醫坐堂醫診所基本標准(試行)
一、中醫坐堂醫診所由中葯飲片品種不少於400種的葯店設置,只允許提供中葯飲片處方服務。
二、人員
至少有1名取得醫師資格後經注冊連續在醫療機構從事5年以上臨床工作的中醫類別中醫執業醫師。
三、房屋
設置的診室必須獨立隔開,不超過2個。每個診室建築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
四、設備
設有診察桌、診察床、診察凳和與開展診療科目相應的設備設施。
五、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技術操作規程,並成冊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