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試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試題

發布時間: 2025-08-18 01:20:56

① 衛生政策法規專業知識歷年試題-2020天津醫療衛生(2020.2.3)

1.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將醫療事故分為四級的根據是:

A.行為主體特定性

B.醫療活動的違法性

C.診療護理的過失性

D.對患者人身造成的危害程度

E.醫療過失同損害後果的因果關系:

2. 依據《侵權責任法》,醫務人員實施手術前應當向患者說明的事項是

A.醫療糾紛處理方式

B.隱私保密要求

C.替代醫療方案

D.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

E.復印病歷資料范圍

3. 女,30歲。因患子宮肌瘤在縣醫院接受手術治療,術後患者因對手術效果不滿意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認為醫院存在《侵權責任法》規定的過錯推定情形,判決醫院敗訴。該推定情形是:

A.未盡到說明義務

B.未盡到與當時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

C.偽造病歷資料

D.泄露患者隱私

E.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4. 內科醫生李某,在春節探家的火車上遇到一位產婦臨床,因車上無其他醫務人員,李某就協助孕婦分娩。在分娩過程中,因牽拉過度,導致新生兒左上肢臂叢神經損傷。李某的行為屬於:

A.屬於違規操作,構成醫療事故

B.屬於非法行醫,不屬醫療事故

C.屬於超范圍執業,構成醫療事故

D.屬於見義勇為,不構成醫療事故

E.雖造成不良後果,但不屬於醫療事故

5. 突發事件發生後,應當及時向毗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通報的機構是:

A.國務院

B.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C.突發事件發生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D.突發事件發生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E.國務院辦公廳

6.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條例》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應對傳染病做到:

A.早發現、早觀察、早隔離、早治療

B.早報告、早觀察、早治療、早康復

C.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D.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康復

E.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參考答案與解析

1.【參考答案】D。解析:《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根據患者人身造成的危害程度(D對),將醫療事故分為三級,後來進行了大幅度修訂,出台了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將醫療事故由三級增加為四級。醫療活動的違法性(B錯)、診療護理的過失性(C錯)和醫療過失同損害後果的因果關系(E錯)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所包含的內容。

2.【參考答案】C。解析:C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危險、替代醫療方案(C對)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3.【參考答案】C。解析:《侵權責任法》規定,患者有損傷,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的情形包括: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②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③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法院經審理認為醫院存在過錯推定情形,判決醫院敗訴,偽造病歷資料(C對)符合該推定情形。。

4.【參考答案】E。解析:《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了6種情形不屬於醫療事故:①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而採取緊急醫學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內科醫生王某在火車上且無其他醫務人員的緊急情況下協助產婦分娩,導致新生兒左上肢臂叢神經損傷,雖造成不良後果,但不屬於醫療事故(E對));②在醫療活動中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③在現有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④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⑤因患方原因延誤診療導致不良後果的;⑥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後果的。

5.【參考答案】D。解析:突發事件發生後,突發事件發生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D對),應當及時向毗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6.【參考答案】C。解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C對),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② 國家公共突發事件處理應急條例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制定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突發事件發生後,國務院設立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負責對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負責領導、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突發事件的調查、控制和醫療救治工作。

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醫療衛生人員,給予適當補助和保健津貼。對因參與應急處理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

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分類指導、快速反應的要求,制定全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全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當包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組成和相關部門的職責、突發事件的監測與預警、突發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等內容。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當根據突發事件的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補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做好傳染病預防和其他公共衛生工作,防範突發事件的發生。

國家建立統一的突發事件預防控制體系。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突發事件監測與預警系統。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定機構負責開展突發事件的日常監測,並確保監測與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

國家建立突發事件舉報制度,公布統一的突發事件報告、舉報電話。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突發事件隱患,有權向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舉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履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職責,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職責的情況。

接到報告的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報告的同時,應當立即組織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並及時報告調查情況。

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發生突發事件的情況,及時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以及軍隊有關部門通報。

突發事件發生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向毗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通報。接到通報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必要時應當及時通知本行政區域內的醫療衛生機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已經發生或者發現可能引起突發事件的情形時,應當及時向同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通報。

國家建立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制度。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向社會發布突發事件的信息。信息發布應當及時、准確、全面。

突發事件發生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突發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事件的類型,提出是否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建議。

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督察和指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予以配合。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突發事件的實際情況,做好應急處理准備,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

交通工具上發現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需要採取應急控制措施的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其負責人應當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點,並向交通工具的營運單位報告。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必須接診治療,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突發事件現場等採取控制措施,宣傳突發事件防治知識,及時對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損害的人群採取應急接種、預防性投葯、群體防護等措施。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街道、鄉鎮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力量,團結協作,群防群治,協助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報告、人員的分散隔離、公共衛生措施的落實工作,向居民、村民宣傳傳染病防治的相關知識。

在突發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學觀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在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構採取醫學措施時應當予以配合;拒絕配合的,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必要資金,保障因突發事件致病、致殘的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在突發事件發生期間,散布謠言、哄抬物價、欺騙消費者,擾亂社會秩序、市場秩序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醫療衛生機構參與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軍隊的相關規定執行。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③ 衛生政策法規專業知識歷年試題-2020天津醫療衛生(2020.7.30)

1. 醫療機構不需要變更登記的是:

A.改變名稱、場所

B.改變主要負責人

C.改變診療科目、床位

D.改變主治醫師

2. 除了下哪一項以外,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A.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B.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C.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D.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後果

3. 對於兒童預防接種的管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

B.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

C.兒童離開原居住地期間由現居住地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接種單位負責對其實施接種

D.兒童入托、入學時,托幼機構、學校不需查驗預防接種證

4. 下列不屬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徵的是:

A.突發性

B.肯定性

C.復雜性

D.危害性

5. 關於獻血管理部門的職責,錯誤的是:

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獻血工作,統一規劃並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獻血工作

B.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獻血工作

C.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推動獻血工作

D.新聞媒介應當開展獻血的社會義務性宣傳

6.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身體狀況不符合獻血條件的,本人應當說明情況後可以採集血液

B.血站、醫療機構可以將無償獻血的血液出售給單采血漿站或者血液製品生產單位

C.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D.公民臨床用血時需要交付用於血液的成本費、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

參考答案與解析

1.【參考答案】D。解析:(1)該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登記與校驗的知識點。(2)醫療機構改變名稱、場所、主要負責人、診療科目、床位,必須向原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不包括主治醫師,故此題選D。

2.【參考答案】D。解析:(1)該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置的知識點。(2)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①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②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③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除了D選項其他都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故此題選D。

3.【參考答案】D。解析:(1)該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傳染病防治法-預防接種制度的知識點。(2)兒童預防接種的管理: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A對),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B對);兒童離開原居住地期間,由現居住地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接種單位負責對其實施接種(C對);兒童入托、入學時,托幼機構、學校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D錯),故此題選D。

4.【參考答案】B。解析:(1)該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特徵的知識點。(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較於一般的事件,主要有以下特徵:突發性、特定性(B錯)、復雜性、危害性,因此此題選B。

5.【參考答案】D。解析:(1)該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獻血法-獻血管理部門的知識點。(2)獻血管理部門:①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獻血工作,統一規劃並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獻血工作(A對)。②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監督管理獻血工作(B對)。③各級紅十字會依法參與、推動獻血工作(C對)。④新聞媒介應當開展獻血的社會公益性宣傳。(D錯)。

6.【參考答案】C。解析:(1)該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獻血法-血站的知識點。(2)身體狀況不符合獻血條件的,血站應當向其說明情況,不得採集血液(A錯);血站、醫療機構不得將無償獻血的血液出售給單采血漿站或者血液製品生產單位(B錯);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C對);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於血液的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D錯),故此題選C。

④ 醫療衛生的錯題知識

1. 省級人民政府接到突發事件,應當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門報告的時限:()
A.1小時
B.2小時
C.6小時
D.24小時

2. 醫療機構發現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應當:()
A.在1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B.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C.在4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D.在6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3. 突發事件發生後,應當及時向毗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通報的機構是:()
A.國務院
B.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C.突發事件發生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D.突發事件發生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4.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傳染病做到:()
A.早發現、早觀察、早隔離、早治療
B.早報告、早觀察、早治療、早康復
C.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D.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康復

5. 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醫療機構的應急反應措施是:()
A.評價應急處理措施效果
B.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事件的處理
C.督導、檢查應急處理措施的落實情況
D.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

6. 某地相繼發生多例以急性發病、高熱、頭痛等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因不明的疾病,被確定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地鄉衛生院以床位緊張為由,拒絕收治此類患者。縣衛生局經調查核實後,決定給予鄉衛生院行政處罰。應予什麼處罰:()
A.限期整改
B.責令改正
C.責令檢測
D.警告
1.【參考答案】A。中公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的知識點。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1小時(A對)內,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綜上所述,本題選A。
2.【參考答案】B。中公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的知識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突發事件監測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B對)。綜上所述,本題選B。
3.【參考答案】D。中公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的知識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向毗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通報」(D對)。綜上所述,本題選D。
4.【參考答案】C。中公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的知識點。「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C對)。綜上所述,本題選C。
5.【參考答案】D。中公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的知識點。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醫療機構應當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D對),即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必須接診治療,實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並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時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對疑似病人及時排除或確診。綜上所述,本題選D。
6.【參考答案】B。中公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衛生法規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的知識點。某地相繼發生多例以急性發病高熱頭痛等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屬於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醫療機構未依照規定及時採取控制措施的、未履行突發事件監測職責的、拒絕接診病人的、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調度的,由衛生行政部門門責;黑龍江令整改、通報批評、給予警告。某診所拒絕接受患者,未明說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B對)。綜上所述,本題選B。
更多知識盡在黑龍江中公教育-黑龍江醫療衛生招聘

⑤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原則

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同時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突發事件發生後,及時作出反應,採取正確的、果斷的措施,處理所發生的事件,不可優柔寡斷、玩忽職守。應該積極主動地作出反應,立即了解情況,組織調查,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突發公共衛生時間原則應以:
一、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提高全社會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範意識,落實各項防範措施。對各類可能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同時要做好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行分級管理。同時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三、反應及時,措施果斷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突發事件發生後,及時作出反應,採取正確的、果斷的措施,處理所發生的事件,不可優柔寡斷、玩忽職守。應該積極主動地作出反應,立即了解情況,組織調查,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四、依靠科學,加強合作
應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要重視開展防範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訓,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通力合作、資源共享,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廣泛組織、動員公眾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法律依據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突發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第二十二條
接到報告的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報告的同時,應當立即組織力量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並及時報告調查情況。
第五十二條
在突發事件發生期間,散布謠言、哄抬物價、欺騙消費者,擾亂社會秩序、市場秩序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烏魯木齊物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18 02:09:13 瀏覽:156
傳道德內容 發布:2025-08-18 02:09:09 瀏覽:726
濱城區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18 02:08:28 瀏覽:905
民法與經濟法關系論文 發布:2025-08-18 01:53:45 瀏覽:752
合同與契約的區別及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8 01:53:40 瀏覽:659
2018年勞動法對產檢假相關規定 發布:2025-08-18 01:52:15 瀏覽:290
立法程序為 發布:2025-08-18 01:42:26 瀏覽:101
中級經濟法履約保證金比例 發布:2025-08-18 01:33:08 瀏覽:434
消費者義務的法規 發布:2025-08-18 01:28:13 瀏覽:644
勞動局條例 發布:2025-08-18 01:27:33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