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捕魚處罰條例
A. 新漁業法處罰條例 請問禁漁期間販買捕魚人的魚,已經被拘留十五天,可能會被判刑十個月,我可以申訴嗎
B. 2021年漁業處罰條例明細
法律分析:為了加強漁業資源的保護、增殖、開發和合理利用,發展人工養殖,保障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漁業生產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製定本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水、灘塗、領海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一切其他海域從事養殖和捕撈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等漁業生產活動,都必須遵守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
第二十九條 依照《漁業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處以罰款的,按下列規下執行:
(一)炸魚、毒魚的,違反關於禁漁區、禁漁期的規定進行捕撈的,擅自捕撈國家規定禁止捕撈的珍貴水生動物的,在內陸水域處五十元至五千元罰款,在海洋處五百元至五萬元罰款;
(二)敲(舟古)作業的,處一千元至五萬元罰款;
(三)未經批准使用魚鷹捕魚的,處五十元至二百元罰款;
(四)未經批准使用電力捕魚的,在內陸水域處二百元至一千元罰款,在海洋處五百元至三千元罰款;
(五)使用小於規定的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行捕撈的,處五十元於一千元罰款。
第三十條 依照《漁業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處以罰款的,按罰款一千元以下執行。
第三十一條 依照《漁業法》第三十條規定需處以罰款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內陸漁業非機動漁船,處五十元至一百五十元罰款;
(二)內陸漁業機動漁船和海洋漁業非機動漁船,處一百元至五百元罰款;
(三)海洋漁業機動漁船,處二百元至二萬元罰款。
第三十二條 依照《漁業法》第三十一條規定需處以罰款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內陸漁業非機動漁船,處二十五元至五十元罰款;
(二)內陸漁業機動漁船和海洋漁業非機動漁船,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罰款;
(三)海洋漁業機動漁船,處五十元至三千元罰款;
(四)外海漁船擅自進入近海捕撈的,處三千元至二萬元罰款。
第三十三條 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以及塗改捕撈許可證的,沒收違法所得,吊銷捕撈許可證,可以並處一百元至一千元罰款。
C. 捕魚治安管理處罰法怎麼處罰
非法進行捕撈時,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對非法捕撈者可以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侵犯的客觀要件:
1.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林、方法捕撈水產品的行為。為了保護水產資源,1979年2月10日國務院公布了《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明確規定了保護的對象,對捕撈的時間、水域、工具、方法等提出了具體要求,並作了一系列禁止性規定。
2.1979年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第11條第2款規定:「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禁止滅絕性的捕撈和破壞。」
3.1986年1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對漁業生產的領導、管理、監督、養殖業和捕撈業的管理,漁業資源的增殖和保護以及法律責任等方面,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1987年10月14日國務院批准發布的《漁業法實施細則》進一步具體劃分了近海漁場與外海漁場,強調了國家對捕撈業實行捕撈許可證制度,規定了對非法捕撈水產品的具體處罰方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條【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