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防疫期間條例

防疫期間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8-20 19:01:50

㈠ 浙江省動物防疫條例(201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
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依照有關進出境動物檢疫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
本條例所稱動物產品,是指動物的肉、生皮、原毛、絨、臟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頭、角、筋以及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條例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本條例所稱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第四條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動物防疫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加強動物防疫隊伍和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動物疫病防控責任制度。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動物防疫法和國務院規定設立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本條例規定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職責,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設立前,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行使。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商務、衛生、環境保護、水利、林業、漁業、城鄉規劃、質量技術監督、工商、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動物防疫相關工作。第六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動物疫病防控需要,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防控公共服務機構,配備動物防疫管理人員,加強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並按照規定職責組織做好本轄區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督促村(居)民依法履行動物防疫義務,配合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級人民政府的職責,將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滅、檢疫、監督管理和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動物防疫知識培訓等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八條對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滅過程中強制撲殺的動物、銷毀的動物產品和相關物品,以及因依法實施強制免疫造成動物應激死亡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予以補償。具體補償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財政主管部門會同獸醫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另行制定。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動物防疫知識和法律法規宣傳普及。
對在動物防疫工作、動物防疫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動物疫病的預防第十條動物疫病的監測、預警、免疫、消毒等預防措施,法律、行政法規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一條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和省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制定本行政區域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實施方案,組織本轄區內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做好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
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義務,按照獸醫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動物飼養情況,建立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病種的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評估制度。
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未達到規定要求的,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獸醫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職責採取相應的整改措施,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進行整改。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畜家禽防疫條例第三章 畜禽傳染病的撲滅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畜家禽防疫條例第三章關於畜禽傳染病的撲滅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立即隔離與報告:一旦發現畜禽感染或疑似感染傳染病,發現者必須立即採取隔離等防疫措施,並向當地畜禽防疫機構報告,接受其防疫指導和監督檢查,以防止疫情擴散。

  2. 緊急撲滅與封鎖:當出現嚴重的或當地新發現的畜禽傳染病時,畜禽防疫機構需立即查明疫源,並採取緊急撲滅措施。同時,由當地縣級以上農牧部門劃定疫區,報請同級人民政府發布封鎖令,並向更高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如果疫區范圍跨越兩省,則由農牧漁業部劃定疫區並發布封鎖令,向國務院備案。

  3. 禁止購買與運出:在封鎖期間,禁止從疫區購買、運出畜禽和畜禽產品

  4. 撲殺與銷毀:縣級以上農牧部門有權對疫區患病畜禽及其同群畜禽採取撲殺、銷毀等防疫措施

  5. 解除封鎖程序:解除封鎖的程序與發布封鎖令的程序相同,確保疫區的安全恢復。

  6. 人畜共患病處理:當發生人畜共患的傳染病時,農牧部門必須及時通知衛生部門,雙方共同採取撲滅疫病的措施,以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㈢ 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防疫條例第一章 總 則

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廣西壯族自治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國務院《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本條例適用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活動。動物包括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動物產品是指動物的肉、生皮、原毛、絨、臟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頭、角、筋以及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奶、蛋等。病害動物產品是指染疫、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經檢驗檢疫可能危害人畜健康的動物產品。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免疫、監測、檢驗、隔離、撲殺、銷毀、消毒、無害化處理等綜合性預防、控制和撲滅活動,以及對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無害化處理是指運用焚毀、化制、掩埋或者其他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方法將病害動物、病害動物產品或者附屬物進行處理,以消除其所攜帶的病原體、病害因素的措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需要,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公共服務機構,加強鄉鎮動物疫病預防組織和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並按照規定做好本轄區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群眾協助做好本轄區內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本轄區內動物疫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商務、衛生、環境保護、水利、工商、公安、交通運輸、林業、質量技術監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動物防疫的相關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及其派駐鄉、鎮或者特定區域的機構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動物防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劃,建立健全動物疫病可追溯體系和動物防疫物資儲備制度,加強死亡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公共設施建設,將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滅以及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動物衛生監督、無害化處理運行、村級動物防疫工作等動物防疫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動物防疫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教育;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做好動物防疫知識的技術咨詢和技術培訓工作。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動物防疫知識的宣傳,增強全社會對動物疫病疫情的防範意識。


(3)防疫期間條例擴展閱讀

《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防疫條例》經2001年9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九屆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通過;根據2004年6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屆人大常委會第8次會議《關於修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防疫條例〉的決定》修正;2012年11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1次會議修訂。該《條例》分總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死亡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的無害化處理,法律責任,附則6章44條,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㈣ 廣東省動物防疫條例(2019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山樑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動物防疫,是指對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對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統一領導,建立健全動物防疫公共服務體系和動物疫病防控責任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鄉鎮和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將村級動物防疫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健全村級動物防疫隊伍經費和裝備保障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儲備閉胡預防、控制、撲滅動物疫病所需的葯物、器械等應急防疫物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公安、交通運輸、衛生、市場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縣級以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向鄉鎮派駐動物防疫監督工作人員實施動物防疫和動物防疫監督。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設置的原則建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動物疫病防控需要,組織相關機構及人員做好動物防疫知識宣傳、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服務工作,並協助開展重大動物疫情控制和撲滅處理等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動物防疫信息平台,加強動物防疫信息採集、傳輸、匯總、分析和評估工作。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和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控合作機制,共同制定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控方案,組織對易感動物和相關職業人群進行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監測,及時通報相關信息,並採取防控措施。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相關人畜共患傳染病病種的監測方案,根據監測方案開展監測工作,並及時通報異常情況。
省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衛生主管部門應當針對高發人畜共患傳染病設立省級監測點,收集和分析疫情資料,掌握流行規律。第十一條發生人畜共患傳染病動物疫情時,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要求,及時採取控制和撲滅措施;衛生主管部門應當開展風險評估,並根據評估情況進行監測,採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第十二條患有人畜共患傳染病的人員不得直接從事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等活動。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或者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實行動物疫病的區域化管理。
無規定動物疫病區核心區、緩沖區和生物安全通道所在地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做好相關區域的組織、管理和協調工作,並在技術、設施、設備、人員及經費等方面予以保障。
鼓勵和支持動物養殖企業、動物飼養場建立生物安全隔離區。第十四條動物防疫監督管理工作應當遵循風險控制和可追溯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加強畜禽標識管理,完善信息採集傳輸、數據分析處理設施,建立動物防疫風險管理體系和動物產品追溯管理體系。第十五條從事動物飼養、屠宰、經營、隔離、運輸以及動物產品生產、經營、加工、貯藏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做好免疫、消毒和疫情報告等工作。其中,規模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還應當對其飼養的動物開展動物疫病檢測。第十六條省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根據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制定和組織實施強制免疫計劃;並可以根據動物疫病流行情況增加實施強制免疫的動物疫病病種和區域,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第十轎唯攔七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轄區內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做好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
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義務,按照獸醫主管部門的要求做好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等工作。
犬貓等動物飼養者應當對其飼養的動物做好狂犬病免疫等防疫工作。
鄉鎮、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無主犬貓的疫病防控等管理工作。

熱點內容
法院開庭要帶什麼 發布:2025-10-13 06:36:38 瀏覽:496
深圳勞動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13 06:36:35 瀏覽:910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崗位匯編 發布:2025-10-13 06:34:29 瀏覽:620
紅古區司法局 發布:2025-10-13 06:26:15 瀏覽:464
刑事訴訟法自考資料 發布:2025-10-13 06:22:26 瀏覽:582
北碚法學會 發布:2025-10-13 06:09:07 瀏覽:89
公司公車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05:55:01 瀏覽:782
南京大學2018法律碩士面試成績 發布:2025-10-13 05:44:19 瀏覽:929
物業管理條例培訓目的 發布:2025-10-13 05:43:39 瀏覽:479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含義 發布:2025-10-13 05:43:01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