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

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8-21 02:06:46

① 西寧市控制吸煙條例(2021修正)

第一條為保障公眾健康,創建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減少和消除煙草煙霧危害,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控制吸煙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市控制吸煙工作實行政府主導、單位負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共同治理的原則。第四條市、區(縣)人民政府負責公共場所的控制吸煙工作,保障控制吸煙工作的經費投入,將控制吸煙工作納入城市社會管理事務並實行目標責任考核。
市、區(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具體負責協調、指導和監督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按照本條例規定的職責開展控制吸煙工作,組織開展控制吸煙工作的宣傳、教育和實施的監測評估,定期向社會公布本市控制吸煙執行情況。第五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依照各部門職責,負責下列場所的宣傳教育和監督管理,並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進行處罰:
(一)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控制吸煙工作;
(二)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各類學校及教育機構的控制吸煙工作;
(三)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公共交通工具及其有關場所的控制吸煙工作;
(四)市場監管主管部門負責各類市場、商品批發和零售營業場所、餐飲業的控制吸煙工作和對禁止煙草製品廣告的監督管理;
(五)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大型商場、超市經營場所的控制吸煙工作;
(六)公安、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園林、民政等主管部門分別負責賓館、互聯網服務營業場所、娛樂、文化、體育場所、旅遊景點和社會福利機構的控制吸煙工作;
(七)其他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由市、區(縣)人民政府指定的主管部門負責。
相關主管部門控制吸煙工作的具體職責分工,由市人民政府根據前款規定予以明確並公布。
機場、鐵路的管理機構根據國家規定負責本行業相關場所的控制吸煙工作。第六條市、區(縣)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當經常組織開展控煙公益宣傳教育,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控煙環境。
市、區(縣)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應當積極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公益宣傳,主動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
學校應當將控制吸煙的宣傳教育納入學校健康教育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控制吸煙宣傳活動。
控制吸煙宣傳教育中應當包含倡導家庭無煙的內容。
每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所在的星期為本市控制吸煙宣傳周,集中開展控制吸煙宣傳活動。倡導煙草製品銷售者在5月31日停止售煙一天。第七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創建無煙單位,對無煙單位以及在控制吸煙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
各單位應當將創建無煙環境納入日常管理工作。
鼓勵單位、社會組織、志願者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和支持控制吸煙工作。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教師、醫務人員應當帶頭控制吸煙。第八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室內工作場所、室內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
下列室外場所禁止吸煙:
(一)學前教育機構、中小學、未成年人培訓機構等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教學、活動服務的教育或活動場所的室外區域;
(二)第(一)項規定以外的學校、培訓機構的室外教學區域;
(三)為孕婦、兒童提供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的室外區域;
(四)體育場館、運動健身場所的室外觀眾坐席、比賽賽場區域;
(五)政府根據舉辦大型活動的需要,臨時增設的禁止吸煙場所;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場所。第九條禁止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應當將禁止吸煙工作納入本單位的日常管理,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禁止吸煙管理制度;
(二)在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識和有關主管部門舉報、投訴電話標牌;
(三)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禁止吸煙工作,開展經常性檢查;
(四)勸阻吸煙者停止吸煙;不聽勸阻的,要求其離開該場所;對不聽勸阻且不離開的,向有關主管部門舉報。
鼓勵場所經營者、管理者採用煙霧報警、濃度監測等技術手段,加強對本場所禁煙的管理。第十條在禁止吸煙的經營場所內吸煙,因不聽勸阻而被要求其離開該場所的,不得向經營者索回已經花銷的費用;已經接受服務但未付費的,不得拒絕付費。

② 公共場所對禁止吸煙有哪些規定

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和執行本單位禁止吸煙的制度;

(二)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四)不得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區內設置煙灰缸等器具或設置附有煙草廣告的標志或物品;

(五)配備專(兼)職禁煙勸導員和巡查員,對在禁煙區的吸煙者進行勸阻。

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可以根據需要在本單位非禁止吸煙場所劃定吸煙區或設置吸煙室,吸煙區或吸煙室應當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指引標識以及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

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加強禁止吸煙宣傳,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煙區或者吸煙室。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吸煙或者攜帶點燃的卷煙、雪茄煙、煙斗。

在禁煙區發現吸煙的,可以這樣做:

(一)要求吸煙者停止吸煙;

(二)向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投訴,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勸導吸煙者停止吸煙;

(三)對不履行控制吸煙職責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向區愛衛辦舉報和投訴。

本區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各相關主管部門應當積極開展有關吸煙有害健康、控制吸煙的社會宣傳,鼓勵創建無煙單位。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網路、報紙、期刊等媒體發布煙草廣告。

禁止未成年人吸煙。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和煙絲。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經營者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經營者應當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和煙絲的標志。

拓展資料: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是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重點立法項目,2014年10月底形成草案送審稿上報國務院。該條例規定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

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醫療活動場所;

(二)商場、超市、書店;

(三)各類學校(含托兒所、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活動場所、食堂、學生宿舍及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室內活動區域;

(四)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網吧)、舞廳、音樂廳等場所的室內區域;

(五)體育場館及非經營性運動健身場所的觀眾區、比賽區或運動區;

(六)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咖啡館、酒吧、茶座(樓);

(七)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足浴店(按摩中心);

(八)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九)公共汽車、計程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十)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的辦公室、會議室、圖書室、車間、餐廳等;

(十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場所。

③ 《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全文內容在哪能找到

第一條 為了控制吸煙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的身體健康,凈化公共場所衛生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下列場所為禁止吸煙場所:

(一)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禮堂、會議廳(室);

(二)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候診區、診療區和病房區等室內區域;

(三)托兒所、幼兒園;

(四)各類教育機構的教學場所及其他青少年活動場所;

(五)檔案館,圖書館的閱覽室,展覽館、科技館、博物館、美術館及其他各類展館的展示廳;

(六)使用空調設備的商場(店)、書店,金融機構、郵電機構的經營場所、營業廳;

(七)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售票廳;

(八)影劇院、錄像廳(室)的播放廳,音樂廳的觀(聽)眾廳;

(九)室內體育館(場)的觀眾廳和比賽廳,各類健身場館;

(十)本條例第三條的部分區域禁止吸煙的場所,以及前述禁止吸煙場所所在單位其它場所,在條件成熟時,可由市人民政府確定為禁止吸煙的場所。

第三條 本市下列場所為部分區域禁止吸煙場所:

(一)歌舞廳、游戲機室、音樂茶座;

(二)擁有100個以上餐位的室內餐廳和擁有5 O個以上餐位的使用空調設備的室內餐廳;

(三)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部分區域禁止吸煙的場所。

部分區域禁止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應將場所明確劃分為禁止吸煙區域(室)和吸煙區域(室),並分別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志和允許吸煙標志。

禁止吸煙區域不得配置煙灰缸(盒),允許吸煙區域應當配置煙灰缸(盒)並放置「吸煙有害健康」的標牌。吸煙區域應通風換氣良好或安裝通風換氣裝置,以減少吸煙危害。

第四條 賓館、旅店、招待所、培訓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經營場所,應當按照規定設置無煙客房或者無煙樓層。

第五條 按照本規定第三條的規定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設置明顯的標志;

(三)與非吸煙室、非吸煙區隔離;

(四)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

第六條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和禁止吸煙區域內吸煙或攜帶燃著的香煙、雪茄或煙斗。

禁止孕婦和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吸煙。

禁止在孕婦在場時吸煙。

禁止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在其學生在場時吸煙。

第七條 香煙銷售者不得向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和呈明顯懷孕狀況的婦女出售香煙;銷售者懷疑擬購買人屬於前述情況之一時,在出售香煙前,應當向擬購買人詢問。

香煙銷售者必須在出售香煙場所的明顯位置張貼或懸掛有吸煙有害健康內容的公示。

下列情形之一,視為香煙銷售者知道或應當知道擬購買人為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

(一)身穿中、小學或幼兒園學生校服的年輕或年幼者;

(二)香煙銷售者知道其為平時由成年人陪同上學或放學的年輕或年幼者;

(三)香煙銷售者拆開盒裝香煙按支出售的;

(四)擬購買人明確表示其為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五)有證據表明香煙銷售者與擬購買人為街坊、朋友或其子女、親威等關系,且擬購買人為十八歲以下未成年人的。

第八條 每年5月31日的「世界無煙日」,香煙銷售者(含個體攤檔)停售香煙一天。

第九條 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計算機信息網路、報紙、期刊等媒體發布煙草廣告。

禁止設置戶外和對外展覽的櫥窗煙草廣告。

禁止免費派贈香煙產品。

第十條 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是全市控制吸煙工作的主管部門。

本市各區、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對各自管轄范圍內的禁止吸煙工作實施監督和管理。

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委託本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對轄區范圍內的禁止吸煙和部分區域禁止吸煙場所的吸煙行為行使勸阻、制止和處罰權。

第十一條 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負責協調城管、公安、教育、文化、衛生、新聞等部門和有關社會團體、行業協會,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配合開展控制吸煙工作。

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應定期免費播放或刊登公益性廣告、向公共宣傳吸煙有害健康。

第十二條 禁止吸煙場所、部分區域禁止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禁止吸煙的管理制度;

(二)在禁止吸煙場所或禁止吸煙區域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志;設置吸煙區域(室)的,還應當設置明顯的允許吸煙標志,吸煙區域(室)應通風換氣良好或安裝合格的通風換氣裝置;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或禁止吸煙區域(室)不放置煙具和附煙草廣告的物品;

(四)對禁止吸煙場所或禁止吸煙區域(室)的吸煙行為予以勸阻、制止或令其離開該場所,對本單位員工,可按本單位管理制度進一步給予處罰:

(五)禁止吸煙場所或部分區域禁止吸煙場所可以設禁止吸煙檢查員,負責履行前項的職責。

第十三條 在本市禁止吸煙場所和禁止吸煙區域(室)內的任何人均享有下列權利:

(一)要求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行為;

(二)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執行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二、三、四項的規定;

(三)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舉報。

第十四條 在各類公務活動中不吸煙、不備煙、不敬煙。

第十五條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的行政執法人員對違反本條例的吸煙行為應當予以勸阻、制止,對經勸阻、制止無效者,處以1OO元一500元罰款。

第十六條 對違反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孕婦和未成年人,須接受時間不短於半小時的戒煙教育,未成年人還應由其所在的學校通知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第十七條 對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八條的規定者,由執法部門處以1000元至3000元的罰款。

第十八條 對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負有責任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停止發布煙草廣告,有非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並處以違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對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三款的規定者,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責令停止派贈行為,並對派贈單位處以500元的罰款。

第十九條 對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不履行職責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執法部門應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者,可處以1000元至5000元的罰款。

第二十條 對在禁止吸煙場所、部分區域禁止吸煙場所阻礙經營者或管理者、禁止吸煙檢查員或行政執法人員履行勸阻、制止吸煙職責或執行公務者,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使用暴力、威脅方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或者當事人要求有關行政部門履行職責而有關行政部門拒不履行的,可以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被行政處罰的當事人逾期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二條 鼓勵創建無吸煙單位,市人民政府對無吸煙單位及在控制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予以表彰或獎勵,表彰或獎勵的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條 禁止吸煙標志及有關禁止吸煙告示由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統一印製並制定張貼要求。

第二十四條 本條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④ 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第一條 為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保障公民健康,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杭州市市區和各縣(市)政府所在地城鎮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本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活動遵循加強引導、限定場所、單位負責、嚴格管理的原則。第四條 市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
各區、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
工商、煙草專賣、教育、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交通、旅遊、體育、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門和有關社會團體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做好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 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醫療活動場所;
(二)托兒所、幼兒園;
(三)各類學校、教育培訓機構的室內教學活動場所、食堂、學生宿舍及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室內活動區域;
(四)影劇院、音樂廳、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院)、美術館、陳列館、展覽館、科技館等科教、文化、藝術場所的室內區域;
(五)體育場館及非經營性運動健身場所的觀眾區、比賽區或運動區;
(六)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七)會議室;
(八)公共汽(電)車、計程車、軌道交通、船舶等公共交通工具內部;
(九)公共電梯內部和地下人行通道;
(十)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場所。公園、廣場舉行集會等重大活動時禁止吸煙。第六條 下列公共場所室內區域可按本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要求劃定吸煙區或者設置專用吸煙室,吸煙區或者專用吸煙室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
(一)經營性洗浴中心(含浴室)、足浴、按摩保健、美容美發場所的服務區域;
(二)歌舞、游藝娛樂場所的服務區域;
(三)商店(場)、超市、商品交易市場的營業區域;
(四)錄像廳、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營業區域;
(五)體育場館及非經營性運動健身場所除觀眾區、比賽區或運動區以外的其他區域;
(六)公共汽(電)車、計程車、軌道交通、船舶、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區域或售票區域;
(七)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的辦公室;
(八)單位的辦事大廳、營業廳、禮堂、食堂等場所,但第五條規定的禁止吸煙場所除外;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控制吸煙場所。
經營性住宿場所應當設置無煙樓層或者無煙客房。
擁有五十個以上餐位的經營性餐飲場所和對社會開放的棋牌房應當設置無煙包廂。第七條 本條例第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公共場所劃定吸煙區或者設置專用吸煙室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具備獨立的通向戶外的通風設施;
(二)與非吸煙區、非吸煙室有效隔離;
(三)遠離人群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
(四)設置明顯的標識;
(五)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設置統一的控制吸煙宣傳標識。第八條 在本條例規定的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任何人不得吸煙或者攜帶燃燒的卷煙、雪茄煙或者煙斗。第九條 禁止吸煙場所和控制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禁止吸煙或者控制吸煙的管理制度;
(二)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識;
(三)不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設置吸煙器具;
(四)不在本單位設置附有煙草廣告的標識和物品;
(五)對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的吸煙者,勸其停止吸煙或者離開該場所、區域;對不聽勸阻者,報告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第十條 劃定吸煙區或者設置專用吸煙室的公共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加強禁止吸煙的宣傳,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煙區或者專用吸煙室。鼓勵創建無煙單位。第十一條 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的任何人可以行使以下權利:
(一)要求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
(二)要求該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勸阻吸煙者吸煙或者勸其離開該場所、區域;
(三)向衛生行政部門舉報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第十二條 禁止在公共場所設置煙草廣告,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網路、報紙、期刊等媒體發布煙草廣告。第十三條 全社會都應當支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公務員、醫務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應當積極參與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衛生、工商、煙草專賣、教育、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交通、旅遊、體育、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門應當積極開展有關吸煙有害健康、控制吸煙的社會宣傳。

⑤ 成都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責令改正,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未及時履行勸阻義務的,給予警告,並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成都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成都人大官網(年8月30日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 2022年9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批准)
第一條 為了減少吸煙造成的危害,維護公眾健康權益,創造良好公共環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世歲市行政區域內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及其監督管理活動。本條例所稱公共場所,是指公眾可以進出的場所或者供集體使用的場所,含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公用電梯等。本條例所稱吸煙,是指吸入、呼出煙草的煙霧或者電子煙霧,以及持有點燃的煙草製品的行為。第三條 本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遵循政府主導、分類管理、場所負責、個人自律、社會監督的原則。第四條 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將控制吸煙工作納入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公共場所控歲睜制吸煙相關工作。第五條 市和區(市)縣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市和區(市)縣教育、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住建、城市管理、交通運輸、公園城市、商務、文廣旅、市場監管、體育、機關事務、煙草專賣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本行業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第六條 公共場所的室內區域禁止吸煙,但本條例第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場所除外。民用機場、鐵路車站的控制吸煙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也禁止吸煙:(一)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校外培訓機構以及兒童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公共場所;(二)婦幼保健院(所)、兒童醫院;(三)體育場館、演出場所的觀眾坐席和比賽、演出區域;(四)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五)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區域;(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室外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舉辦大型活動等工作需要,劃定臨時禁止吸煙的室外區域。第七條 下列場所可以設置吸煙區:(一)餐飲娛樂服務場所、住宿休息服務場所的室內區域;(二)本條例第六條第二款規定以外的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設置吸煙區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避開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二)設置明顯的吸煙區標識以及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標識;(三)設置收集煙灰、煙蒂的環衛設施;(四)符合消防安全標准。在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場所設置吸煙區的,除應當符合前款規定條件外,還應當具備將煙霧與禁止吸煙區域有效隔離的條件。第八條 禁止吸煙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建立控制吸煙管理制度,履行下列義務:(一)做好該場所禁止吸煙的宣傳工作;(二)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標識並保持標識完整清晰,標識應當包括警示標語、違法吸煙的法律責任以及投訴舉報電話等;(三)不得設置附有煙草廣告的標識和物品;(四)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內設置煙缸等與吸煙有關的器具;(五)及時對違法吸煙者進行勸阻,對不聽勸阻的,向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第九條 任何個人都應當遵守控制吸煙規定,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應當自覺聽從禁止吸煙場所經營者、管理者以及他人的引導和勸阻。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要求在禁止吸煙場所內的吸煙者停止吸煙,有權要求禁止吸煙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履行勸阻違法吸煙者吸煙等控制吸煙義務,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舉報和投訴。第十條 國家機關、醫療衛生機構以及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教學、活動和服務的場所內不得銷售煙草製品(含電子煙等新型煙草搜雀睜製品,下同)。禁止利用自動售貨機或者其他自動售貨形式,銷售或者變相銷售煙草製品。第十一條 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戶外發布煙草廣告。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公益廣告,宣傳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煙草製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發布的遷址、更名、招聘等啟事中,不得含有煙草製品名稱、商標、包裝、裝潢以及類似內容。第十二條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應當遵守控制吸煙有關規定,帶頭開展控制吸煙工作。公務活動承辦單位不得提供煙草製品。領導幹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等應當發揮控制吸煙引領作用,積極參與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第十三條 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製品。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經營者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未出示的,不得向其銷售煙草製品。煙草製品經營者應當在其營業場所顯著位置設置吸煙有害健康和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製品的標識。禁止在幼兒園、中小學校、青少年宮周邊設置煙草製品銷售點。中小學校應當將煙草危害和二手煙危害等吸煙有害健康相關知識納入健康教育課程,採取有效措施預防並制止學生吸煙。教師不得在學生面前吸煙。第十四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應當結合各自工作對象的特點,組織開展控制吸煙工作。居(村)民委員會、物業服務人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控制吸煙工作。鼓勵行業協會、志願者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依法開展控制吸煙宣傳活動,勸阻違法吸煙行為。第十五條 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開展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宣傳教育工作,積極營造無煙環境。市和區(市)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事機構應當將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評價考核內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控制吸煙監測、評估、指導工作,並制定控制吸煙宣傳教育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控制吸煙宣傳活動。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應當定期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公益宣傳活動。第十六條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規定開展戒煙醫療服務,為吸煙者提供戒煙咨詢和診療服務。第十七條 控制吸煙工作的監督管理按照下列規定實施:(一)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學校、托兒所、幼兒園和文化教育、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二)民政部門負責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及其作為主管部門的社會組織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三)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客運汽車、城市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車站以及相關公共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四)公園城市部門負責公園、園林等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五)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餐飲服務、商品批發零售、葯品批發零售等公共場所內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並加強煙草廣告監督管理;(六)商務部門負責商業綜合體、商場、超市、農貿市場、按摩保健、洗浴、足浴等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七)文廣旅部門負責文化、營業性娛樂場所、賓館、旅店、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旅遊、文博單位以及其職責范圍內有關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八)體育部門負責運動、健身等公共體育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九)住建部門負責寫字樓、商住樓等物業服務區域內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十)城市管理部門負責其管轄范圍內公共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十一)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負責其管理范圍內國家機關辦公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十二)煙草專賣部門負責煙草銷售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十三)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對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以及本款第一項至第十二項規定以外其他公共場所的控制吸煙監督管理工作。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事項,納入綜合行政執法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實施。第十八條 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受理有關公共場所控制吸煙的投訴舉報,並按照許可權轉交有關部門及時處理。第十九條 公共場所經營者、管理者違反本條例第八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之一的,有關部門按照第十七條規定的職責,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公共場所經營者、管理者,違反本條例第八條第五項規定,未及時履行勸阻義務的,給予警告,並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第二十條 個人違反本條例規定,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且不聽勸阻的,有關部門按照第十七條規定的職責,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在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公共場所吸煙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煙草專賣部門責令改正,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製品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予以處理。第二十二條 對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理。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二十四條 因特殊情況設置室內吸煙區的具體要求,由市人民政府作出規定。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9月26日成都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1996年10月14日四川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批準的《成都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同時廢止。

⑥ 幼兒園控煙工作制度

下面是為大家整理推薦的幼兒園控煙管理制度,請看:

幼兒園控煙管理制度【1】

一、積極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各項控煙活動,認真抓好我園控煙工作,幼兒園控煙規章制度。

二、幼兒園黨、政、工、團等組織齊抓共管學校的控煙工作。

1.幼兒園內任何地方均不設煙具,不向外來客人敬煙。

2.幼兒園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使不吸煙成為教職員工的自覺行動。並充分利用校園網、電子屏幕、晨會活動、健康教育、版報等各種形式,經常開展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教育,讓幼兒知道吸煙有害身體健康,管理制度《幼兒園控煙規章制度》。

三、堅持做好「5·31」世界無煙日的系列宣傳活動。

1.通過校園網、多媒體電子屏幕、宣傳畫、樂樂小報、家園版報等多種宣傳形式,廣泛宣傳吸煙的危害,教育引導全體教師、幼兒和家長珍愛生命,拒絕煙草。

2.告家長一封戒煙信,開展小手牽大手禁煙活動。

3.對全園的教職工開展一次有關控煙的健康教育活動。

4.對全園幼兒開展有關控煙的晨會活動,進行禁煙健康教育。

5.製作一期控煙的.樂樂小報。

四、配備專人擔任控煙專管員來檢查控煙情況。

1.在校園的醒目處張貼禁煙標志。

2.幼兒園的教室、活動室、會議室、教師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3.安排專人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勸阻吸煙者。對違反控煙制度者,除批評教育外,還將與各類評比掛鉤。

4.幼兒園將是否吸煙作為教師師德教育評定的內容之一,與各類獎勵評定相結合。

5.將創建無吸煙學校與幼兒園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6.各組室控煙情況與評選「文明組室」結合起來,實行一票否決制。

幼兒園控煙管理制度【2】

為了貫徹執行《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為了消除和減少煙草煙霧的危害,創造良好的校園衛生環境。結合本園實際制定如下制度。

一、幼兒園成立控煙工作領導小組,定期開展控煙知識的宣傳教育。

二、園內實行24小時全日制禁煙,任何人(包括外來人員)都不得在校園內吸煙。

三、園內、辦公室等場所設置醒目的禁煙標志。

四、利用網站、櫥窗、家長園地定期宣傳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教育,將吸煙危害健康的知識融入到教學活動中。

五、嚴格遵守「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班級老師負責本班級家長的禁煙工作,外來人員的禁煙工作

⑦ 有沒有什麼有關禁止吸煙的法律條文,或者規章制度

我國目前頒布的關於禁止吸煙的法律有《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

禁止吸煙的公共場合有

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影劇院、歌舞廳、音樂廳、錄像放映廳、游藝廳。

(二)會議廳、禮堂。

(三)圖書館、檔案館、科技管、博物館、展覽館、文化館等室內活動場所。

(四)托兒所、幼兒園

(五)中小學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其他各類學校的室內教學、活動場所。

(六)商店、書店、郵電業、金融業的營業廳。

(七)醫療機構的掛號區、候診區、診療區和病房區。

(八)電梯間和公共交通工具內,汽車站、海港客運站的候車廳、售票廳。

(九)市人民政府確定其他公共場所。

(7)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主要內容有幾個方面:

一是明確界定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並明確了室外全面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

二是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其中,特別提出了幾類群體要起到示範帶頭作用,比如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教師和醫務人員,要帶頭控煙;教師不要在學生面前吸煙;醫務人員不要在患者面前吸煙等。

三是預防未成年人吸煙。其中規定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製品,規定學校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煙草危害的宣傳,預防未成年人吸煙。

參考資料:網路-國務院關於公共場所嚴禁吸煙的規定

⑧ 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2013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減少與防止煙草煙霧的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特區內控制吸煙(以下簡稱控煙)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控煙工作實行政府主導、分類管理、場所負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原則。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區政府)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控煙工作,將控煙工作納入城市發展規劃,並作為政府績效考核的內容。
衛生行政部門是控煙工作的主管部門。
教育、文體旅遊、市場監督、交通運輸、城管、公安、口岸、監察等相關部門按規定職責,做好控煙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市、區政府應當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教育工作,使公眾了解煙草煙霧的危害,倡導不吸煙的文明意識,積極營造無煙環境。第六條市、區政府應當對控煙的宣傳教育、監督管理、行為干預、人員培訓、科學研究、監測評估等工作所需經費予以保障。第七條鼓勵、支持深圳市控制吸煙協會等社會組織、志願者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控煙工作或為控煙工作提供幫助和支持。
有關行政部門可以通過志願者服務或者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控煙工作。第二章控煙場所第八條室內工作場所、室內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但本條例第九條規定的除外。
下列室外場所禁止吸煙:
(一)主要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教學、活動服務的教育或活動場所的室外區域;
(二)第(一)項規定以外的學校、培訓機構的室外教學區域;
(三)主要為孕婦、兒童提供服務的公園、醫療衛生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的室外區域;
(四)第(三)項規定以外的醫療衛生機構、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旅遊景點等場所非吸煙點的其它室外區域。
(五)體育場館、運動健身場所的室外觀眾坐席、比賽賽場區域;
(六)政府根據舉辦大型活動的需要,臨時增設的禁止吸煙場所;
(七)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場所。第九條下列場所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為限制吸煙場所:
(一)酒吧、歌舞廳等歌舞娛樂場所;
(二)茶藝館、按摩、洗浴(包括桑拿、水療、水會、足浴)等休閑服務場所。
限制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標識。
限制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應當劃定或設置非吸煙區(室),並設置非吸煙區(室)的標識。第十條限制吸煙場所期限屆滿後禁止吸煙,並由市衛生行政部門向社會公告。
鼓勵限制吸煙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在期限屆滿前自行禁止吸煙。第十一條場所經營者或者管理者設置吸煙點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室外區域;
(二)不得靠近人群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
(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四)設置明顯的指引標識;
(五)配置煙灰缸等盛放煙灰的器具,並設置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標識。第十二條市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條例的規定,向社會公布禁止吸煙場所和限制吸煙場所的具體范圍。第三章控煙措施第十三條禁止吸煙場所的經營者和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建立禁止吸煙的管理制度,開展控煙宣傳教育,並配備控煙檢查員;
(二)不得配置與吸煙有關的器具或者附有煙草廣告的物品;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的入口及其他顯著位置設置禁止吸煙標識和監督投訴電話;
(四)對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的,場所工作人員應當要求其熄滅點燃的煙草製品;不熄滅的,應當勸其離開;不服從勸阻且不離開該場所的,應當向有關部門報告。第十四條在禁止吸煙的經營場所內吸煙,因不聽勸阻而被要求其離開該場所的,不得向經營者索回已經花銷的費用;已經接受服務但未付費的,不得拒絕付費。第十五條任何個人或者單位有權要求吸煙者停止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有權要求禁止吸煙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履行控煙職責,並向有關部門投訴。有關部門應當對被投訴的禁止吸煙場所進行調查、核實。第十六條煙草製品銷售者應當在其售煙場所的明顯位置設置吸煙有害健康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製品的標識。
煙草製品銷售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製品。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對不能出示身份證件的,不得向其出售煙草製品。

⑨ 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制度

1.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制度規定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醫療機構的室內區域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區域;檔案館、少年宮、念館等科教、文化、藝術場所;商業、金融業、郵政業和電信業的營業廳;計程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內及其售票廳、室內站台;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體育館、健身場,體育場的比賽區和座席區。

2.第三條 下列公共場所可以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吸煙室或者吸煙區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餐飲、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經營場所的服務區域;公園、游樂場等公共場所;

3.第四條 賓館、旅店、招待所、培訓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務的經營場所,應當按照規定設置無煙客房或者無煙樓層。

4.第五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辦公、會議等工作場所和食堂、通道、電梯、衛生間等內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除前款規定以外的單位內部的禁止吸煙公共場所,並做好相關管理工作。

5.2014年11月24日,衛生計生委起草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送審稿明確,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此外,體育、健身場館的室外觀眾坐席、賽場區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區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煙。

(9)有煙草控制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減少和消除煙草煙霧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根據憲法及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公共場所,是指公眾可以進出或者使用的場所、工作期間使用的場所、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條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遵循政府與社會共同治理的原則,政府主導,單位負責,個人自律,社會監督。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公共場所控制吸煙規劃並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績效考核。

第五條 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職責范圍內負責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所需經費予以保障。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八條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本單位控制吸煙工作。

第九條 國家和社會應當支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工作。鼓勵志願者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控制吸煙工作或者為控制吸煙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章 禁止吸煙的范圍和措施

第十條 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

第十一條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全面禁止吸煙:

(一)托幼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學校、活動中心、教育培訓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

(二)高等學校的室外教學區域;

(三)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婦產醫院的室外區域;

(四)體育、健身場館的室外觀眾坐席、賽場區域;

(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區域;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的室外場所。

第十二條 下列公共場所的室外區域可以設立吸煙點,吸煙點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沒有設立吸煙點的公共場所室外區域屬於全面禁止吸煙的場所:

(一)除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婦產醫院以外的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養老機構的室外區域;

(二)除兒童福利機構以外的其他社會福利機構的室外區域;

(三)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游樂園的室外區域;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可以設置吸煙點的室外場所。

第十三條 室外設置吸煙點,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消防安全標准;

(二)設置明顯的引導標識;

(三)遠離通風口、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通道;

(四)在顯著位置設置醒目的吸煙危害健康警示標識或者圖片。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舉辦公眾活動的場所,可以規定臨時的禁止吸煙措施和范圍。

第十五條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和索要煙具,自覺聽從勸阻;在非禁止吸煙場所吸煙應當合理避讓不吸煙者,不亂彈煙灰,不亂扔煙頭。在禁止吸煙的經營場所內吸煙,因不聽勸阻而被要求離開該場所的,無權向經營者索回已經消費的費用;已經接受服務但未支付費用的,應當支付費用。

第十六條 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控制吸煙職責:

(一)建立控制吸煙的管理制度,配備監督員,做好控制吸煙宣傳教育和監督管理工作;

(二)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入口處及其他顯著位置設置符合本條例第十八條要求的禁煙標識,保持標識完整、清晰;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不得放置煙具和設置煙草廣告;

(四)對違法吸煙行為予以勸阻,對不聽勸阻的要求其離開。對不聽勸阻且不離開的,向有關監督管理部門舉報;對不聽勸阻並擾亂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機關報案。鼓勵場所經營者、管理者採用煙霧報警、濃度監測、視頻圖像採集等技術手段,加強對本場所的管理。

第十七條 個人在禁止吸煙場所(區域)內發現吸煙行為及其他違反本條例行為的,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吸煙者立即停止吸煙;

(二)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進行勸阻;

(三)向監督管理部門舉報不履行控制吸煙職責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

第十八條 禁煙標識應當大而清晰,至少包括禁止吸煙的圖形警示標識、違法吸煙的罰款數額、投訴舉報的電話號碼等內容。

國務院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禁煙標識及其張貼規范。

第三章 宣傳教育和戒煙服務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當經常組織有關單位開展控煙公益宣傳教育,組織發放控煙宣傳材料,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活動,明確告知公眾吸煙和接觸煙草煙霧對健康的危害、禁止吸煙的范圍、對違法吸煙行為的處罰等信息,告知禁止吸煙場所(區域)的經營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的控制吸煙職責。

第二十條 煙草製品生產者應當在煙草製品包裝上印製帶有說明煙草使用具體危害的文字和圖形警示,向公眾警示教育煙草煙霧危害。其中圖形警示面積不得小於包裝面積的二分之一。

第二十一條 在各類公務和大型公共活動中,主辦方不得提供、使用或者贈予煙草製品。不得使用或者變相使用財政性資金購買煙草製品。

第二十二條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結合各自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控煙宣傳教育活動,並將控煙宣傳教育納入本單位初任培訓、崗位培訓、任職培訓等教育培訓活動,鼓勵吸煙職工戒煙。

第二十三條 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控煙,形成不吸煙、不敬煙、不送煙的社會風尚,倡導家庭無煙。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教師、醫務人員應當帶頭控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在公務活動中吸煙,教師不在學生面前吸煙,醫務人員不在病人面前吸煙。國家和社會應當在每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第二十四條 廣播、電影、電視、報刊、雜志、網路等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控煙公益宣傳教育,主動發揮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

第二十五條 全面禁止所有的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

第二十六條 電影、電視劇及其他節目中不得出現煙草的品牌標識和相關內容,以及變相煙草廣告;不得出現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的鏡頭;不得表現未成年人買煙、吸煙等將煙草與未成年人相聯系的情節;不得出現有未成年人在場的吸煙鏡頭等。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制訂戒煙門診工作規范,指導設置戒煙服務咨詢電話。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開展控煙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患者對吸煙和接觸煙草煙霧危害的認識,為吸煙的患者提供簡短戒煙服務。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設立戒煙門診,為吸煙者提供專業的戒煙診療服務。

熱點內容
依法治軍的必要性 發布:2025-08-21 05:05:30 瀏覽:225
微信虛假信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04:53:47 瀏覽:254
用規章制度寫一篇作文 發布:2025-08-21 04:53:46 瀏覽:276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的解釋 發布:2025-08-21 04:53:02 瀏覽:619
大一經濟法總結 發布:2025-08-21 04:44:04 瀏覽:352
公務員法的法律責任狹義上講 發布:2025-08-21 04:31:00 瀏覽:228
中央立法特色 發布:2025-08-21 04:30:25 瀏覽:456
環境刑法案例 發布:2025-08-21 04:16:54 瀏覽:228
河北金牌律師 發布:2025-08-21 04:16:53 瀏覽:902
刑法全文2013 發布:2025-08-21 04:04:31 瀏覽: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