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金條例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十一條制訂本細則。第一章國庫的組織機構和人員管理第一節國庫的組織機構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機構,按照國家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財政體制設立,原則上一級財政設立一級國庫。國庫設總庫、分庫、中心支庫和支庫。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經理總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經理分庫;省轄市、自治州和成立一級財政的地區,由市、地(州)分、支行經理中心支庫;縣(市)支行(城市區辦事處)經理支庫。
計劃單列城市分行可設置分庫,其國庫業務受省分庫領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的分庫、中心支庫、支庫,按照行政區劃名稱定名。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省(自治區、市)分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地區(市)中心支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縣支庫」。第三條支庫以下的國庫經收處業務,由專業銀行的分支機構辦理,負責收納報解財政庫款。經收處的業務工作,受支庫領導。第四條各級國庫的工作機構,按「條例」第九條的規定設立。總庫設司,分庫設處,中心支庫設科,支庫設股(或專人)。第五條國庫的業務工作,實行垂直領導。各級國庫的工作,直接對上級國庫負責。下級國庫應定期向上級國庫報告工作情況,上級國庫可以對下級國庫直接布置檢查工作。第二節國庫的人員管理第六條各級國庫均應配備與其工作任務相適應的專職人員。總庫配備30人;分庫一般配備5至9人;中心支庫一般配備3至5人;支庫一般配備2至3人。國庫業務量較小的地區,人員配備可以適當減少;國庫業務量較大的地區也可適當增加。
各級國庫主任,副主任的配備,按「條例」第七條的規定執行。分庫的正、副處長、中心支庫的正副科長、支庫的正副股長,按現行幹部管理許可權辦理正式任免手續。各級國庫人員編制,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單列逐級下達。第七條各級國庫要配備政治素質好、有中等專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專業知識的人員,現職人員沒有達到上述水平的,應當通過培訓盡快達到。要保持國庫人員的相對穩定。第八條國庫工作人員要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嚴守國家機密,維護財經紀律,執行國庫制度,熱愛國庫工作,加強調查研究,刻苦鑽研業務,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科學文化和業務水平。第九條各級國庫領導要關心幹部的培養教育,定期組織業務技術培訓,交流經驗,表彰先進。國庫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術職稱,應根據國庫業務的特點,參照銀行的有關規定辦理。第二章國庫的職責和許可權第十條國庫工作是國家預算執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辦理國家預算收支的重要基礎工作。組織管理國庫工作是人民銀行的一項重要職責。各級國庫在實現國家預算收支任務中,要充分發揮執行作用、促進作用和監督作用。
國庫的基本職責要求如下:
(一)准確及時地收納各項國家預算收入。根據國家財政管理體制規定的預算收入級次和上級財政機關確定的分成留解比例,正確、及時地辦理各級財政庫款的劃分和留解,以保證各級財政預算資金的運用。
(二)按照財政制度的有關規定和銀行的開戶管理辦法,為各級財政機關開立帳戶。根據財政機關填發的撥款憑證,辦理同級財政庫款的支撥。
(三)對各級財政庫款和預算收入進行會計帳務核算。按期向上級國庫和同級財政、徵收機關報送日報、旬報、月報和年度決算報表,定期同財政、徵收機關對帳,以保證數字准確一致。
(四)協助財政、徵收機關組織預算收入及時繳庫;根據徵收機關填發的憑證核收滯納金;根據國家稅法協助財稅機關扣收個別單位屢催不繳的應繳預算收入;按照國家財政制度的規定,監督庫款的退付。
(五)組織管理和檢查指導下級國庫經收處的工作,總結交流經驗,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六)辦理國家交辦的同國庫有關的其他工作。第十一條國庫要認真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財經制度,正確地按照國庫制度和預算管理規定辦事。國庫的主要許可權如下:
(一)各級國庫有權督促檢查國庫經收處和其他徵收機關所收之款,是否按規定及時全部繳入國庫,發現拖延或違法不繳的,應及時查究處理。
(二)各級財政機關要正確執行國家財政管理體制規定的預算收入劃分辦法和分成留解比例。對於擅自變更上級財政機關規定的分成留解比例的,國庫有權拒絕執行。
(三)各級財政、徵收機關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退庫范圍、項目和審批程序辦理退庫。對不符合規定的,國庫有權拒絕執行。
(四)監督財政存款的開戶和財政庫款的支撥,對違反財政制度規定的,國庫有權執行。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強令國庫辦理違反國家規定的事項,國庫有權拒絕執行,並及時向上級報告。
(六)國庫的各種繳庫、退庫憑證的格式、尺寸、各聯的顏色、用途以及填寫內容,按照本細則的規定辦理,對不符合規定的繳退庫憑證或填寫不準確、不完整的憑證,國庫有權拒絕受理。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2020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統一組織國家財政收支,健全國家金庫制度,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國家金庫(以下簡稱國庫)負責辦理國家預算資金的收入和支出。在執行任務中,必須認真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財經制度,發揮國庫的促進和監督作用。第三條中國人民銀行具體經理國庫。組織管理國庫工作是人民銀行的一項重要職責。第四條各級國庫庫款的支配權,按照國家財政體制的規定,分別屬於同級財政機關。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同級國庫的領導,監督所屬部門、單位、不得超越國家規定的范圍動用國庫庫款。第二章國庫的組織機構第六條國庫機構按照國家財政管理體制設立,原則上一級財政設立一級國庫。中央設立總庫;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分庫;省轄市、自治州設立中心支庫;縣和相當於縣的市、區設立支庫。支庫以下經收處的業務,由專業銀行的基層機構代理。第七條各級國庫的主任,由各該級人民銀行行長兼任,副主任由主管國庫工作的副行長兼任。不設人民銀行機構的地方,國庫業務由人民銀行委託當地專業銀行辦理,工作上受上級國庫領導,受委託的專業銀行行長兼國庫主任。第八條國庫業務工作實行垂直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庫及其所屬各級支庫,既是中央國庫的分支機構,也是地方國庫。第九條各級國庫應當設立專門的工作機構辦理國庫業務。機構設置按照本條例第六條規定,四級國庫分別為司、處、科、股。人員應當穩定,編制單列。業務量不大的縣支庫,可不設專門機構,但要有專人辦理國庫業務。第三章國庫的職責許可權第十條國庫的基本職責如下:
(一)辦理國家預算收入的收納、劃分和留解。
(二)辦理國家預算支出的撥付。
(三)向上級國庫和同級財政機關反映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四)協助財政、稅務機關督促企業和其他有經濟收入的單位及時向國家繳納應繳款項,對於屢催不繳的,應依照稅法協助扣收入庫。
(五)組織管理和檢查指導下級國庫的工作。
(六)辦理國家交辦的同國庫有關的其他工作。第十一條國庫的主要許可權如下:
(一)督促檢查各經收處和收入機關所收之款是否按規定全部繳入國庫,發現違法不繳的,應及時查究處理。
(二)對擅自變更各級財政之間收入劃分范圍、分成留解比例,以及隨意調整庫款賬戶之間存款余額的,國庫有權拒絕執行。
(三)對不符合國家規定要求辦理退庫的,國庫有權拒絕辦理。
(四)監督財政存款的開戶和財政庫款的支撥。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強令國庫辦理違反國家規定的事項,國庫有權拒絕執行,並及時向上級報告。
(六)對不符合規定的憑證,國庫有權拒絕受理。第十二條各級國庫應加強會計核算工作,嚴密核算手續,健全賬簿報表,保證各項預算收支數字完整、准確。第十三條國庫工作人員要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嚴格保守國家機密。對堅持執行國家方針、政策和財經制度,敢於同違反財經紀律行為作斗爭的,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對打擊報復國庫人員的,要嚴肅處理。第四章庫款的收納與退付第十四條國家的一切預算收入,應按照規定全部繳入國庫,任何單位不得截留、坐支或自行保管。第十五條國家各項預算收入,分別由各級財政機關、稅務機關和海關負責管理,並監督繳入國庫。繳庫方式由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另行規定。第十六條國庫收納庫款以人民幣為限。以金銀、外幣等繳款,應當向當地銀行兌換成人民幣後繳納。第十七條預算收入的退付,必須在國家統一規定的退庫范圍內辦理。必須從收入中退庫的,應嚴格按照財政管理體制的規定,從各該級預算收入的有關項目中退付。第五章庫款的支撥第十八條國家的一切預算支出,一律憑各級財政機關的撥款憑證,經國庫統一辦理撥付。第十九條中央預算支出,採取實撥資金和限額管理兩種方式。中央級行政事業經費,實行限額管理。地方預算支出,採用實撥資金的方式;如果採用限額管理,財政應隨限額撥足資金,不由銀行墊款。第二十條各級國庫庫款的支撥,必須在同級財政存款余額內支付。只辦理轉賬,不支付現金。第六章附則第二十一條本條例實施細則,由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共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