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綜合行政執法局規章制度

綜合行政執法局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8-22 12:49:42

『壹』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哪三項制度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是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三項制度。
行政執法要堅持的基本原則如下:
1、合法性原則;
2、合理性原則;
3、正當程序原則;
4、效率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
6、責任原則。
這三項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對於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履行職責,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三項制度工作的責任感,突出工作重點,扎實推進三項制度,強化組織保障,確保全面完成任務。行政執法是指行政主體依照行政執法程序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具體事件進行處理並直接影響相對人權利與義務的具體行政法律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執行法律,行政法規或履行國際條約時所採取的具體辦法和步驟,是為了保證行政法規的有效執行,而對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體的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八條 國家在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農業等領域推行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制度,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機關行使。第二十一條 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並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
(二)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並取得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
(三)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貳』 鞍山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水平,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市區內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活動。第三條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以下簡稱市城管執法部門)是市人民政府實施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的部門,負責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工作。
規劃、城建、房產、公用事業、民政、工商、環保、公安等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分工,配合做好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第四條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應當堅持執法與教育、疏導、服務相結合,遵循合法、合理、公正、公開的原則。第五條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人員(以下簡稱市城管執法人員)執行公務時,應當主動宣傳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規范執法,文明執法,自覺接受社會和有關國家機關的監督。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支持、配合市城管執法部門和人員依法行使職權。第六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保障機制,將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經費列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第二章執法職責第七條市城管執法部門集中行使下列具體職權:
(一)城市規劃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二)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滲拆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依法強制拆除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或者設施;
(三)市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四)房產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五)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六)公用事業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七)城市客運(含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八)民政殯葬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戶外搭靈棚、設靈堂,高音播放或者吹奏哀樂、拋撒紙錢,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九)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侵佔道路無照商販的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十)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在人口集中地區焚燒瀝青、油氈、橡膠、皮革、垃圾產生有毒有害煙塵、惡臭氣體的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權;對施工雜訊、社會生活雜訊、加工行業雜訊污染的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十一)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機動車亂停亂放侵佔人行道的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十二)法律、法規確定的其他行政處罰權和行政強制。第八條經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決定,市城管執法部門新確定和調整的行政處罰職責,由市人民政府向社會公布。第九條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後,原行政管理部門不得再行使。再行使的,其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無效。
行政管理部門不因行政處罰權的相對集中行使而改變或者放棄其他應當依法履行的行政管理和監督職責。第三章執法規范第十條市城管執法部門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程序實施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執法行為。第十一條市城管執法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制度,及時發現、糾正和查處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為。第十二條市城管執法部門查處違法案件時,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處罰決定;適用一般程序進行處罰的,應當自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處罰決定。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辦案期限的,經市城管執法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第十三條市城管執法部門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在法定幅度內實施行政處罰;對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未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第十四條市城管執法部門依法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正確適用法律法規,選擇法定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做衫當事人的損失。
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的,可以不採取叢胡棗行政強制措施。第十五條市城管執法部門依法作出涉及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和依法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作出決定時,應當告知當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叄』 河北省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推進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規范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行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應當遵循職權法定、權責統一、程序合法、高效便民、公正公開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

機構編制、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服務等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推進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加強業務指導,支持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應當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做好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第五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縣鄉財政體制統籌預算安排,保障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必需經費,合理配置執法設施設備,提高行政執法效能。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整合城市管理、市場監管、治安交通、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等各類信息系統,建立一體化的綜合監管執法指揮和信息化網路平台,提高監管執法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開展對鄉鎮和街道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公眾的守法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宣傳典型案例,營造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第二章執法機構第八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要求,整合鄉鎮和街道現有站所、分局和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下放的執法力量,組建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機構,以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名義依法開展執法工作。

依法依規實行派駐體制的行政執法機構,單獨履行監管職責,但應當按照規定納入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統一指揮協調工作機制。第九條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配備與執法工作實際相適應的行政執法人員。第十條鄉鎮和街道行政執法人員的錄用,應當採取公開考試、嚴格考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的辦法。

鄉鎮和街道行政執法人員經公共法律知識和專業法律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取得行政執法資格和行政執法證件後,方可上崗執法。第十一條鄉鎮和街道行政執法人員應當依法履職盡責,自覺遵守行政執法工作制度,秉公執法、規範文明、清正廉潔,維護行政執法機關公信力。第三章執法范圍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將基層管理迫切需要的縣級人民政府部門的行政處罰權交由能夠有效承接的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行使。

省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要求制定向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賦權的指導清單。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從賦權指導清單中選取執法事項下放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實施,並制定下放事項清單,向社會公布。下放事項清單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賦權指導清單、下放事項清單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變化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實際承接能力定期組織評估,根據評估情況適時進行調整。調整後取消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賦權事項,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核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後,依法由原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繼續行使。

行政處罰權由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依法相對集中行使的,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不再繼續行使。第十三條賦權指導清單外由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實施的行政處罰,擬採取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方式下放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實施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審核,報省人民政府決定。第十四條賦權指導清單外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可以依法委託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行使行政處罰權,並向縣級人民政府備案。

『肆』 行政執法制度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執法程序的主要制度:

一、聽證制度;

二、信息公開制度;

三、說明理由制度;

四、閱覽卷宗制度;

五、行政協助制度;

六、管轄制度;

七、證據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伍』 深圳經濟特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規范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行為,促進依法行政,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深圳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以下簡稱綜合執法)是指市、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相對集中行使有關城市管理領域的行政處罰權,對有關違法行為統一實施行政執法的行為。第三條深圳經濟特區范圍內的綜合執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以下簡稱市綜合執法部門)是綜合執法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
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以下簡稱區綜合執法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綜合執法。
街道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隊(以下簡稱街道執法隊)以區綜合執法部門的名義開展綜合執法。第五條公安、教育、文化、建設、衛生、環境保護、市場監督、交通及其他行政部門(以下統稱有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助綜合執法部門實施本條例。第六條綜合執法部門應當遵循合法、合理、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處罰與教育、管理與疏導、執法與服務相結合,嚴格、規范、文明執法,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第七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支持、配合綜合執法,發現違反城市管理的行為,有權進行勸阻、制止或者舉報。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發揮基層自治組織、志願者組織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協助綜合執法。第二章職責范圍和管轄第八條納入綜合執法職責范圍的事項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城市管理行政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
(二)與市容管理密切相關且屬於現場易於判斷、不需要專業設備和技術檢測手段即可定性的事項。第九條綜合執法的職責范圍包括:
(一)根據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對違反城市容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城市照明和燈光夜景設施、愛國衛生、養犬等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
(二)根據林業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對違反林業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
(三)根據道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對擅自佔用城市市政道路、人行道等設置非交通設施、擺攤設點、銷售商品的行為進行查處;
(四)根據戶外廣告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對違法設置戶外廣告設施的行為進行查處;
(五)根據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對未經批准焚燒固體廢棄物的行為進行查處;
(六)根據畜禽屠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對私設屠宰場、非法屠宰畜禽的行為進行查處;
(七)根據文化市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對未經批准在室外進行營業性演出的行為進行查處;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或者國務院、省、市人民政府決定的其他職責。第十條市綜合執法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務院、省、市人民政府的決定,研究制定全市綜合執法的規章制度、管理目標、考核標准和年度工作任務,並組織檢查落實;
(二)辦理全市跨區案件,重大或者復雜案件以及市人民政府交辦的案件;
(三)指導、檢查、監督區綜合執法部門開展工作,對區綜合執法部門進行考核。根據工作需要統一組織區綜合執法部門開展執法活動;
(四)加強綜合執法部門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業務培訓,提高綜合執法人員素質。第十一條區綜合執法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務院、省、市人民政府的決定,落實完成有關綜合執法的具體要求和任務;
(二)辦理本行政區域內跨街道的案件,重大、復雜案件或者市綜合執法部門以及區人民政府交辦的案件;
(三)指導、檢查、監督街道執法隊的執法業務,對街道執法隊進行業務考評;
(四)參加市綜合執法部門組織的執法活動。根據工作需要統一組織街道執法隊開展執法活動。第十二條街道執法隊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務院、省、市人民政府的決定,履行綜合執法的具體職責;
(二)配合、協助市、區綜合執法部門組織的綜合執法活動;
(三)依法處理納入綜合執法范圍的違法行為;
(四)辦理區綜合執法部門交辦的案件。

『陸』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

法律分析:有關於行政執法的三項制度,具體就是指的行政執法的的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的記錄制度,還有重大執法決定的法制審核制度。

法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二)基本原則。

堅持依法規范。全面履行法定職責,規范辦事流程,明確崗位責任,確保法律法規規章嚴格實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行使權利,不得違法增加辦事的條件、環節等負擔,防止執法不作為、亂作為。

堅持執法為民。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貼近群眾、服務群眾,方便群眾及時獲取執法信息、便捷辦理各種手續、有效監督執法活動,防止執法擾民、執法不公。

堅持務實高效。聚焦基層執法實踐需要,著力解決實際問題,注重措施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便於執法人員操作,切實提高執法效率,防止程序繁瑣、不切實際。

堅持改革創新。在確保統一、規范的基礎上,鼓勵、支持、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因地制宜、更新理念、大膽實踐,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機制,更好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防止因循守舊、照搬照抄。

堅持統籌協調。統籌推進行政執法各項制度建設,加強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做到各項制度有機銜接、高度融合,防止各行其是、重復建設。

熱點內容
新鄉市衛濱區法院 發布:2025-08-22 14:40:36 瀏覽:897
勞動合同法和合同法的區別 發布:2025-08-22 14:08:09 瀏覽:9
海商法的調整對象簡答 發布:2025-08-22 14:02:10 瀏覽:908
魔法學院九 發布:2025-08-22 14:00:26 瀏覽:627
汽車企業的法律顧問 發布:2025-08-22 14:00:18 瀏覽:549
商法txt 發布:2025-08-22 14:00:15 瀏覽:634
刑法原則6 發布:2025-08-22 13:59:36 瀏覽:741
同學當法官 發布:2025-08-22 13:54:57 瀏覽:320
法律職業道德講座 發布:2025-08-22 13:54:57 瀏覽:167
明法典還是民法典 發布:2025-08-22 13:50:38 瀏覽: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