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電法律法規
供電企業和用戶應當在供電前根據用戶需要和供電企業的供電能力簽訂供版用電合同。
第三十權三條
供用電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供電方式、供電質量和供電時間;
(二)用電容量和用電地址、用電性質;
(三)計量方式和電價、電費結算方式;
(四)供用電設施維護責任的劃分;
(五)合同的有效期限;
(六)違約責任;
(七)雙方共同認為應當約定的其他條款。
第三十四條
供電企業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量、質量、時間、方式,合理調度和安全供電。 用戶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量、條件用電,交付電費和國家規定的其他費用。
第三十五條
供用電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辦理。
⑵ 關於供電有哪些法律法規
主要內容包括:《電力法》、《合同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專電力設施保護屬條例》、《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和《電力監管條例》。
為了保障和促進電力事業的發展,維護電力投資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保障電力安全運行,制定了《電力法》。
(2)安全用電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電力供應與使用:
第二十四條國家對電力供應和使用,實行安全用電、節約用電、計劃用電的管理原則。
電力供應與使用辦法由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製定。
第二十五條供電企業在批準的供電營業區內向用戶供電。
供電營業區的劃分,應當考慮電網的結構和供電合理性等因素。一個供電營業區內只設立一個供電營業機構。
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供電營業區的設立、變更,由供電企業提出申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力管理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力管理部門發給《供電營業許可證》。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供電營業區的設立、變更,由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審查批准並發給《供電營業許可證》。
⑶ 關於供電有哪些法律法規
1. 《電力法》:為了保障和促進電力事業的發展,維護電力投資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保障電力安全運行,我國制定了《電力法》。
2. 《合同法》:在電力供應與使用過程中,合同法規定了供電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確保雙方公平交易。
3. 《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該條例實行安全用電、節約用電、計劃用電的管理原則,以保障電力供應與使用的正常運行。
4.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該條例規定了電力設施的保護措施,防止電力設施受到損害,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
5. 《電網調度管理條例》:為了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提高電力供應的效率,制定了《電網調度管理條例》。
6. 《電力監管條例》:該條例規定了電力監管機構的設置和職責,確保電力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有效監管。
以上法律法規共同構成了我國電力行業的法律體系,為電力行業的發展和電力供應的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⑷ 《電力法》對安全用電有哪些規定
《電力法》對安全用電的規定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1. 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用電管理工作,各級電力管理部門和安全監管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安全用電管理的工作部門。
2. 供電企業和用戶應遵守國家及電力管理部門的電力法律、法規,執行電力供應與使用政策,並做好安全預防措施。
3. 用戶應加強對用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執行國家及電力管理部門頒布的電力法律、法規,並接受和配合供電企業依法開展的用電檢查和對承裝、承修、承試單位的監督。
4. 受電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單位應具備規定的資質,並遵守相關電力工程設計資質證書、承裝(修)電力設施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的要求。
5. 受電工程的技術標准及設備選型應符合電網運行要求以及規劃、規章和國家電力行業技術標准。
6. 任何單位和個人應保證電力線廊道暢通,不得在電力設施周圍進行可能危及線路安全的活動。
7. 電力設施產權單位應採取安全防護措施,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8.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舉報危害電力安全的行為,各級電力管理部門應依法查處。
以上是《電力法》中部分關於安全用電的規定,旨在加強電力安全管理,保障電力設施安全運行和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