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山東民間融資法規

山東民間融資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8-27 17:06:11

① 山東省地方金融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充分發揮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的作用,促進金融發展,維護金融穩定,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金融服務、金融發展和金融監管活動的地方金融組織、地方金融監管機構以及相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地方金融組織,是指依法設立,從事相關地方金融活動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民間融資機構、開展權益類交易和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的交易場所、開展信用互助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私募投資管理機構和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授權省人民政府監督管理的從事金融活動的其他機構或者組織等。

國家對金融服務、金融發展和金融監管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地方金融工作應當堅持促進發展與防範風險相結合,遵循積極穩妥、安全審慎的原則,保持金融健康平穩運行,構建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態環境,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方金融工作的組織領導,依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監管體制,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協調配合,制定扶持政策,及時研究解決地方金融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地方金融健康發展。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方金融監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服務、金融發展的綜合協調和指導工作,並依照本條例規定對地方金融組織和相關金融活動實施監管。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公安、農業、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商務、審計、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第六條地方金融組織依法開展業務,不受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的干涉。

地方金融組織應當合法經營,誠實守信,自擔風險,自我約束,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第七條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應當加強金融法律、法規以及有關知識的宣傳和輿論監督,提高公眾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防範意識,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第二章金融服務第八條地方金融組織開展業務時,應當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依法公平簽訂合同,嚴格履行法定義務,維護消費者的財產和信息安全。

地方金融組織應當建立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將合適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推介給適當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地方金融組織在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時,應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或者文字,向消費者和投資者如實披露可能影響其決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風險;未履行如實告知或者風險提示義務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從事金融性投資消費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增強風險意識,遵循盈虧自負、風險自擔原則。第九條小額貸款公司應當按照小額、分散的原則開展業務經營,重點為小型微型企業和農民、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融資服務,並可以通過發行優先股和私募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第十條融資擔保公司應當依法開展貸款擔保、票據承兌擔保、貿易融資擔保、項目融資擔保、信用證擔保等業務,提高企業融資增信服務水平。對符合國家、省規定條件的貸款擔保業務發生代償時,融資擔保公司、風險補償資金、貸款銀行等可以協商確定風險分擔比例。第十一條民間資本管理機構、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等民間融資機構應當按照核準的經營范圍和區域開展業務,促進民間資金供需規范有序對接。

民間資本管理機構應當針對實體經濟項目開展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短期財務性投資、資本投資咨詢等服務。

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應當以信息中介或者信息平台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資金供需信息以及相關資金融通的配套服務。第十二條權益類交易市場、區域性股權市場、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等地方交易場所,應當健全完善業務規則和管理制度,實行適當投資者准入管理,加強互聯互通和統一結算平台建設,創新場外交易方式,為交易場所市場參與者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第十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互助業務,應當堅持社員制、封閉性原則,完善決策科學、制衡有效的治理結構,有效保護社員合法權益,滿足社員金融需求,服務農民、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② 民間融資合法嗎

在不違法的前提下民間融資是國家所允許的,民間融資是合法的。民間借貸合同滿足以下條件就有效: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民間融資還存在很多問題,正在一步步改善中。
民間融資是相對於國家依法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融資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機構的自然人、企業及其他經濟主體(財政除外)之間以貨幣資金為標的的價值轉移及本息支付。民間融資是游離於國家正規金融機構之外的、以資金籌借為主的融資活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③ 民間融資是不是合法

民間融資在法律框架下通常被視為合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民間借貸合同只要滿足三個條件就具備法律效力。這些條件分別為: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以及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味著借貸雙方在簽訂合同時應具備完全的民事責任能力。意思表示真實意味著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其意願是自由且無任何強迫、誤導的情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意味著借貸活動不得涉及非法目的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不違背公序良俗則是指借貸活動不得違反社會公德和倫理道德

因此,只要民間融資活動符合上述條件,就可以被認為是合法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民間融資合法,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資金安全、利息約定、還款能力等都需雙方慎重考慮。此外,一些地方性或區域性民間融資可能還受到當地法律法規的特殊約束,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熱點內容
公務員法和勞動法 發布:2025-08-27 21:04:46 瀏覽:680
2018年515日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8-27 21:03:52 瀏覽:81
民間道德院 發布:2025-08-27 20:57:30 瀏覽:92
法律效力區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發布:2025-08-27 20:57:07 瀏覽:280
經濟法楊紫烜第五版電子版 發布:2025-08-27 20:55:24 瀏覽:15
法律知識七進上半年總結 發布:2025-08-27 20:54:40 瀏覽:655
律師考試視頻 發布:2025-08-27 20:53:40 瀏覽:597
公司邀請民法典 發布:2025-08-27 20:51:30 瀏覽:540
二輪土地合同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7 20:32:59 瀏覽:79
經濟法企業學說 發布:2025-08-27 20:29:22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