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新紀律條例
①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哪些特點和意義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特點:
1、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
2、用紀律保障黨的性質、先進性和純潔性。
3、體現全面從嚴治黨、用紀律保障黨的宗旨。
4、用《條例》維護黨章權威。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意義:
新修訂的《條例》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是對黨章規定的具體化,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對於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切實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黨員新紀律條例擴展閱讀:
2018年8月26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下簡稱《條例》)全文公布,從今年10月1日起實施。
《條例》不僅為黨員幹部的政治紀律劃明諸多「紅線」,還對黨員的網路生活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嚴重違紀者甚至會被開除「黨籍」。黨員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也不得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參考資料:
網路-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中紀委-《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修訂前後對照表
共產黨員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主任權威解讀新條例
② 黨紀條例六大紀律具體規定
黨紀條例六大紀律具體規定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
首先,政治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立場、言論和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准則。這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例如,黨員必須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反對一切派別組織和小集團活動。若黨員發表危害黨的言論或破壞黨的團結統一,將會受到相應的紀律處分。
其次,組織紀律規范了黨的各級組織之間、黨組織與黨員之間以及黨員與黨員之間的關系。它要求黨員必須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執行黨的決定,並履行黨員義務。如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或侵犯黨員權利,將會受到紀律處分。
再者,廉潔紀律是黨組織和黨員在從事公務活動或其他活動中應遵守的廉潔用權規則。它要求黨員必須廉潔奉公,不得利用職權謀取私利,不得違規收受財物或接受宴請。若黨員濫用職權或謀取不正當利益,將會面臨紀律處分。
此外,群眾紀律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要求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密切聯系群眾,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不得侵害群眾利益或欺壓群眾。如黨員侵害群眾利益或漠視群眾訴求,將會受到相應的紀律處罰。
另外,工作紀律是黨組織和黨員在黨的各項具體工作中應遵循的行為規則。它要求黨員必須認真負責地開展工作,不得濫用職權或玩忽職守。如黨員在工作中出現失職或違反外事工作紀律等行為,將會面臨紀律處分。
最後,生活紀律雖然未在上述文章中明確提及具體內容,但它通常指的是黨員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包括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要求。黨員應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綜上所述,黨紀條例的六大紀律是黨員必須嚴格遵守的行為准則。這些紀律規定不僅涵蓋了黨員的政治、組織、廉潔、群眾和工作方面,還延伸到了黨員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嚴格遵守這些紀律規定,黨員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和使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③ 新《條例》規定黨的紀律處分工作應當堅持哪些原則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黨的紀律處分工作應當堅持哪些原則,是在《條例》第四條明確規定的: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條 黨的紀律處分工作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
(二)黨紀面前一律平等。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嚴肅、公正執行紀律,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受紀律約束的黨組織和黨員。
(三)實事求是。對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准繩,准確認定違紀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恰當予以處理。
(四)民主集中制。實施黨紀處分,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經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擅自決定和批准。上級黨組織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作出的處理決定,下級黨組織必須執行。
(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處理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應當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
④ 中國共產紀律處分條例共多少條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共158條。
該條例是由中共中央印發的,旨在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以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條例的修訂體現了黨中央對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堅定決心,為紀檢監察機關嚴格執紀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分為總則、分則和附則三編。總則部分闡述了條例的指導思想、原則和適用范圍,明確了黨的紀律處分工作的基本原則,如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黨紀面前一律平等,實事求是,民主集中制,以及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等。這些原則為實施黨紀處分提供了根本遵循,確保了紀律處分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分則部分詳細規定了各種違紀行為的情形和相應的處分種類、幅度。例如,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包括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和開除黨籍五種。同時,條例還明確了各種違紀行為的界定和處理方式,為紀檢監察機關在執紀過程中提供了具體指導。
附則部分則對條例的實施和解釋等問題進行了規定。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由中央紀委負責解釋。這一規定確保了條例的權威性和實施過程中的統一性。
總的來說,《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修訂和施行,對於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明確規定各種違紀行為的情形和相應的處分措施,條例為全體黨員樹立了嚴明的紀律標桿,也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和保證黨的各項任務順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⑤ 黨的紀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中國共產黨黨紀條規有:《黨章寬絕猛》、《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宏雹紀律處分條例》第一條為了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慎橋規的貫徹執行,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⑥ 《條例》中對違反哪些六大紀律的行為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
《條例》中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違反群眾紀律、違反工作紀律和違反生活紀律這六大紀律的行為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
1、違反政治紀律行為
發表危害黨的言論等行為、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等行為、損害中央權威、妨礙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實施行為、對抗組織審查行為、組織和參加迷信活動行為、叛逃及在涉外活動中損害黨和國家尊嚴利益行為、違反政治規矩等行為。
2、違反組織紀律行為
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等行為、侵犯黨員權利行為、違反組織工作原則等行為、違規辦理因私出國(境)證件和在國(境)外擅自脫離組織等行為。
3、違反廉潔紀律行為
以權謀私行為、違規接受禮品禮金和服務等行為、違規從事營利活動行為、違反工作生活待遇規定等行為、違反佔有、使用公款公物等行為、違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規定行為、權色交易等行為。
4、違反群眾紀律行為
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漠視群眾利益行為、侵佔群眾知情權等行為。
5、違反工作紀律行為
黨組織失職行為、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行為、失泄密行為、違反外事工作紀律等行為。
6、違反生活紀律行為
生活奢靡行為、違反家庭倫理和社會公德等行為。

(6)黨員新紀律條例擴展閱讀
1、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2、黨的紀律處分工作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二)黨紀面前一律平等。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嚴肅、公正執行紀律,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受紀律約束的黨組織和黨員。
(三)實事求是。對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准繩,准確認定違紀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恰當予以處理。
(四)民主集中制。實施黨紀處分,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經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擅自決定和批准。上級黨組織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作出的處理決定,下級黨組織必須執行。
(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處理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應當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黨員網—《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⑦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哪6類違紀行為作出處分
六新修訂抄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襲條例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作出處分。
2015年8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對巡視對象執行黨章黨紀黨規、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進行監督,緊扣黨的政治、組織、廉潔、群眾、工作和生活「六大紀律」,進一步延伸了巡視監督「四個著力」內涵。

(7)黨員新紀律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三條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黨組織和黨員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第八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