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條例
『壹』 外交特權豁免放棄的條件
就外交代表來說,我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對其享有的
民事管轄豁免的例外情形作了以下規定:
(1)外交代表以私人身
份進行的遺產繼承的訴訟;
(2)外交代表在中國境內從事公務范
圍以外的職業或者商業活動的訴訟。可見,外交代表在職務范圍以
外進行的民事和商事活動,一般不享有司法管轄豁免。
在強制執行問題上,外交代表原則上免受強制執行,但對前述兩種訴訟,如果
強制執行不構成對其人身和寓所的侵犯,則可以採取強制執行措
施。
該條例還規定在下述情況下,外交代表也不享有民事司法管轄豁免:
《民事訴訟法》第一,外交代表的管轄豁免由派遣國政府明
確表示放棄,我國即可行使管轄權;
《民事訴訟法》第二,外交代
表如果主動提起訴訟,對與本訴直接有關的反訴,不得援用管轄豁
免。
此外,放棄民事管轄豁免,不等於對判決的執行也放棄豁免。
放棄對判決執行的豁免,須由派遣國另行作出明確表示,在派遣國放棄了民事管轄豁免,又另行放棄判決執行的豁免時,才可以採取執行措施。
外交特權與豁免:
為了便於外交代表或者具有特殊身份的外交
官員有效地執行職務,各國根據其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國際
慣例,或者根據平等互惠原則,給予駐在本國的外交代表和以外交
官員的身份來本國執行職務的人員以特別權利和優惠待遇。
其中包
括民事上的司法豁免權,即外交代表和有特殊身份的外交官員的民
事行為及其財產免受駐在國法院管轄。
比如,不受駐在國法院的審
判,不受強制執行,以及沒有以證人身份作證的義務等。此外,某
些外國組織和國際組織也享有司法管轄豁免。
『貳』 外交特權有哪些
法律分析:外交特權是國際法上給予外國使館及外交官的特別保護和待遇的總稱。使館的特權主要表現在館舍不可侵犯、公文檔案不可侵犯;外交官的特權主要表現在人身和名譽不可侵犯、司法管轄豁免、捐稅和勞務豁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第一條 為確定外國駐中國使館和使館人員的外交特權與豁免,便於外國駐中國使館代表其國家有效地執行職務,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使館外交人員原則上應當是具有派遣國國籍的人。如果委派中國或者第三國國籍的人為使館外交人員,必須徵得中國主管機關的同意。中國主管機關可以隨時撤銷此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