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

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9-01 19:33:16

㈠ 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和規范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科技成果轉化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職務科技成果,是指執行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等單位的工作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
本條例所稱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發展新產業等活動。第三條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規律,遵循「自願、互利、公平、誠實信用」原則,維護國家利益,保障參與各方的合法權益。第四條科技成果完成單位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採用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等方式實施轉化。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外,不需行政機關審批或者備案。
科技成果完成單位對其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可以規定或者與科技人員約定獎勵和報酬的方式、數額和時限並自主實施,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向境外組織或者個人轉化科技成果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第五條職務科技成果實施轉化的,科技成果完成人享有知情權,可以按照與單位的協議,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並有權依照規定或者約定獲得獎勵、報酬。
職務科技成果完成人在完成科技成果後,應當向所在單位報告,並對科技成果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等工作予以配合。第六條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管理、指導和協調,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並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本市建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議事協調機制,研究、協調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制定、落實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目標和措施。第七條市科技部門應當依照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做好科技成果轉化的促進、協調和服務工作。
市教育、發展改革、經濟信息化、商務、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審計、國有資產監督、稅務、工商、知識產權等部門應當依法履行工作職責,加強協作配合,做好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工作。第二章組織實施第八條本市設立和國家在本市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以下統稱「研發機構、高等院校」)應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專業化隊伍建設,可以設立或者確定專門機構負責下列工作:
(一)受理科技成果研發信息披露報告;
(二)分析科技成果應用價值;
(三)自行或者指導、協助科技成果完成人開展科技成果後續試驗、開發;
(四)申請、管理和保護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
(五)制訂、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方案;
(六)與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的其他工作。
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可以委託獨立的專業服務機構,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本市鼓勵其他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根據需要,加強本單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專門化、專業化建設。第九條研發機構、高等院校應當依法通過協議定價、在技術交易市場掛牌交易、拍賣等方式,確定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的價格。第十條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可以通過下列方式,將科技成果作價投資:
(一)以本單位名義將科技成果作價投資;
(二)通過資產劃撥等方式將科技成果轉移至本單位獨資設立的負責資產管理的法人,並以該法人名義將科技成果作價投資;
(三)單位與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對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所形成股份或者出資比例的分配作出事先約定的,以本單位和相關人員名義將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第十一條本市支持企業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經費投入力度。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儀器設備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
本市國有企業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經費投入,按照本市有關規定,在經營業績考核中視同於利潤。第十二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引導企業圍繞市場需求和長遠發展進行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支持企業開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的集成應用,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
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應用類科技項目和其他相關科技項目,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發揮企業在研究開發方向選擇、項目實施和成果應用中的主導作用。市場導向明確的科技項目,由企業獨立實施或者聯合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共同實施。

㈡ 誰能告訴我滬府發[2004]52號文的具體內容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滬府發〔2004〕52號
滬府發〔2004〕52號
為了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上海實施科教興市戰略行動綱要》,加快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優化高新技術產業結構,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鏈,特製定本規定。

一、市政府頒布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指導目錄。法人和自然人可按照市政府頒布的指導目錄,申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的認定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

市政府有關部門在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聯合設立「一門式」服務窗口,提供政策咨詢服務,協調解決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二、本市實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製度。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常年受理並負責組織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的認定。對經認定的軟體、集成電路、創新葯物等項目,國家863計劃等各項科研項目,以及獲得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資助的項目,簡化成果轉化認定程序。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若發現其轉化內容與項目申請書有嚴重違背或在規定期限內未實施轉化的,撤銷該項目的認定資格,並停止其繼續享受有關優惠政策的待遇。

三、本市實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製度。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公室常年受理並負責組織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對已經認定的軟體、集成電路等企業,簡化認定程序。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按規定享受有關優惠政策。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向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集中。

四、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以各種形式實施技術和管理要素參與分配。單位職務成果進行轉化的,可根據不同的轉化方式,約定成果完成人應當獲得的股權、收益或獎勵。

以股權投入方式進行轉化的,成果完成人可享有不低於該項目成果所佔股份20%的股權。

以技術轉讓方式將成果提供給他人實施轉化的,成果完成人可享有不低於轉讓所得的稅後凈收入20%的收益。

自行實施轉化或以合作方式實施轉化的,在項目盈利後3-5年內,每年可從實施該項成果的稅後凈利潤中提取不低於5%的比例,用於獎勵成果完成人;企業自主開發的非本企業主導經營領域的成果,在項目盈利後3-5年內,每年可從實施該項成果的稅後凈利潤中提取不低於10%的比例,用於獎勵成果完成人。

高等院校、科研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點內容
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就是 發布:2025-09-01 23:54:34 瀏覽:303
勞動法病修假 發布:2025-09-01 23:51:23 瀏覽:951
涵江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9-01 23:41:19 瀏覽:458
國家勞動法工傷賠償標准 發布:2025-09-01 23:35:27 瀏覽:126
勞動法職工產假最新規定 發布:2025-09-01 22:59:01 瀏覽:238
司法部全國兩會會議精神 發布:2025-09-01 22:57:20 瀏覽:560
人在幾歲開始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1 22:51:58 瀏覽:147
北京市實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細則 發布:2025-09-01 22:51:56 瀏覽:299
廣東傑思特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01 22:50:32 瀏覽:731
重慶南川區法院 發布:2025-09-01 22:49:21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