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小區網路布線的政策法規
① 通信管理局對光纖入戶工程施工有何規定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發出通知,要求貫徹落實此前出台的《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及《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兩項國家標准。
根據通知,自2013年4月1日起,在公用電信網已實現光纖傳輸的縣級及以上城區,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築的通信設施應採用光纖到戶方式建設,同時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鄉鎮、農村地區新建住宅區與住宅建築實現光纖到戶。
(1)國家對小區網路布線的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住建部下發《提速降費指導意見》,將清理光纖入戶亂收費現象。
該通知明確了本系統的任務:加強寬頻網路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加大光纖到戶國家標準的實施監督檢查力度,支持現有住宅小區光纖改造。此外,要在規劃編制中明確要求,保障寬頻網路建設通行;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和監督,依法依規辦理相關手續;將通信設施納入城市地下綜合管廊。
落實光纖入戶工程設施建設,保障用戶自由選擇權;加強設計把控,強化施工圖審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光纖到戶國家標準的貫徹實施。
支持光纖入戶改造,對違規收費要堅決清理整治;將光纖到戶改造納入小區整改內容,物業服務單位不得無故阻礙通信設施建設;嚴格執行補償標准,不得侵害寬頻網路設施所有權人的合法利益。
提速降費只是一種手段,要想實現物美價廉的帶寬,關鍵是要改善宏觀發展環境、降低各類帶寬宏觀和微觀成本、堅持技術創新之路。而布線作為寬頻發展的基礎,在這其中更應該發揮自身作用,讓大眾最終受益。
② 小區規定只能裝移動寬頻算違法嗎
違法的
2013年4月,住建部就聯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總則1.0.3規定
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的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平等接入、用戶可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要求。
1.0.4在公用電信網路已實現光纖傳輸的縣級及以上城區,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築的通信設施應採用光纖到戶方式建設。
廣東、河南、河北等多個省份也出台了規范條件或暫行規定,不過各地對寬頻壟斷行為的判罰主體和處罰標准並不一致。例如,2014年9月1日施行的《廣東省信息化促進條例》規定,電信、互聯網、廣播電視等業務經營者不得與項目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等簽署排他性、壟斷性協議,或者以其他方式實施排他性、壟斷性行為。
《廣東省信息化促進條例》條例將監管的許可權授予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2015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河北省《電信設施建設和保護條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確認用戶對於電信運營商具有自主選擇權,「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通過與項目開發者、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用戶簽訂排他性協議等方式,阻礙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進入區域提供服務,限制用戶選擇其他依法開辦的電信接入業務。」
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住宅區寬頻網路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也對住宅小區寬頻壟斷行為作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處罰主體為通信管理部門「電信業務經營者直接或間接投資新建住宅區寬頻網路設施建設,造成住宅區寬頻接入服務壟斷的;
在既有住宅區光纖到戶改造中未執行共建共享有關規定的;與住宅區建設單位、業主、物業服務企業等簽訂排他性協議,壟斷住宅區寬頻接入服務的,由通信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將相關責任主體記入黑名單並予以通報。」
(2)國家對小區網路布線的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物業管理條例》規定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1、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2、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3、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4、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5、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6、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7、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8、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9、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
③ 小區寬頻服務被物業壟斷合法嗎
很多業主收房後興沖沖入住,正准備在家裡高速上網來一部大片或者打一場網路對抗賽時,卻發現網速超級慢!想換一家網路服務商,卻被告知小區只能用這個服務商的網路!相信很多購房者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為什麼我們不能隨意更換自己喜歡的網路服務商?這可能是由於你們小區的網路服務被物業「壟斷」了!
先來說說物業為什麼會壟斷小區的網路服務: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住宅小區寬頻壟斷行為其實從一開始就埋下了禍根,「有時房地產開發商為節省建設成本,會簽約一家電信公司讓其布線,按照誰建設誰受益原則,小區建成後也就只允許布線的電信公司入駐。」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新建小區物業公司要求寬頻服務提供商繳納進場費,交了錢才可以進入小區,甚至可以壟斷小區內寬頻服務,不交錢就進不去。」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小區寬頻壟斷合不合法?
對此,電信行業專家馬繼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壟斷經營的現象廣泛存在,主要以新建住宅小區和一些大學校園為主。「問題的根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運營商出於KPI考核壓力,不願意失去任何一個小區的寬頻經營權;另一方面,現在房地產業作為熱門行業,掌握業主資源的開發商或物業公司處於強勢地位,在多家運營商競爭的情況下,物業公司就容易出現『價高者得,坐收漁利』的現象。」
事實上,對於小區寬頻壟斷問題,上至國務院、住建部、工信部,下至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關規定,嚴禁小區寬頻接入服務壟斷。
早在2013年4月,住建部就聯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明確要求:「住宅區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公平接入,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要求。」
而廣東、河南、河北等多個省份也相繼出台了規范條件或暫行規定,不過各地對寬頻壟斷行為的判罰主體和處罰標准並不一致。例如,2014年9月1日施行的《廣東省信息化促進條例》規定,電信、互聯網、廣播電視等業務經營者不得與項目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等簽署排他性、壟斷性協議,或者以其他方式實施排他性、壟斷性行為。
《廣東省信息化促進條例》條例將監管的許可權授予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2015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河北省《電信設施建設和保護條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確認用戶對於電信運營商具有自主選擇權,「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通過與項目開發者、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用戶簽訂排他性協議等方式,阻礙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進入區域提供服務,限制用戶選擇其他依法開辦的電信接入業務。」
而今年3月16日,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住宅區寬頻網路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也對住宅小區寬頻壟斷行為作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處罰主體為通信管理部門,「電信業務經營者直接或間接投資新建住宅區寬頻網路設施建設,造成住宅區寬頻接入服務壟斷的;在既有住宅區光纖到戶改造中未執行共建共享有關規定的;與住宅區建設單位、業主、物業服務企業等簽訂排他性協議,壟斷住宅區寬頻接入服務的,由通信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將相關責任主體記入黑名單並予以通報。」
壟斷經營行為的處罰措施威懾力不足,運營商或代理商的違規成本小也是造成小區寬頻市場壟斷經營行為屢禁不絕的原因。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4-1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