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政法規怎麼備案

行政法規怎麼備案

發布時間: 2025-09-04 18:50:17

Ⅰ 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不需要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嗎

需要。根據中國人大網信息查詢: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需要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後由總理簽署總理令公布。在我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芹念制定憲法、法律,國務院培坦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省會市配首桐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特區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組成部門、直屬機構、省級政府、省會市和較大市的政府以及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政府可以制定規章

Ⅱ 法律法規報批准和備案的區別

法律效力從法理上說,立法主體的權力位階順序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省級人民代表大會——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省會市的人民代表大會——省會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會——較大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的部委——省級人民政府——省會市的人民政府——較大市的人民政府。以此為標准,我國法律位階的一般關系就很容易確定了,即:憲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省級人大的法規——省級人大常委會的法規——省會市人大的法規——省會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較大市人大的法規——較大市人大常委會的法規);行政規章(部委規章——省級政府規章——省會市政府規章——較大市政府規章)。但部門規章與省級地方政府規章之間效力又如何?

關於備案制度《立法法》第八十九條: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



關於下位法報上位法的制定機關備案的制度,有三原則:1.各級人大不接受備案2.全國人大常委不接受規章的備案3.報請批準的規范性文件由批准機關報其他上位法制定機關備案根據上面那個圖以省級規章為例:省級規章上位法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省級法規,由於憲法是人民制定的,無法備案,各級人大不接受備案,全國人大常委不接受規章備案,剩下的只有國務院和省級人大常委。

Ⅲ 法規規章備案規定

第一條為了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加強對法規、規章的監督和管理,根據憲法和國務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法規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按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總稱。
本規定所稱規章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門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序所制定的規定、辦法、實施細則、規則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地方人民政府規章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按照規定程序所制定的普遍適用於本地區行政管理工作的規定、辦法、實施細則、規則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發布的內部的具體工作制度、文件,對具體事項的布告、公告以及行政處理決定,不適用本規定。第三條地方性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地方人民政府規章,都應當報國務院備案。
地方性法規按法律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國務院備案。
國務院部門規章,由本部門報國務院備案;幾個部門聯合制定的規章,由主辦部門負責報國務院備案。
地方人民政府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一報國務院備案。第四條規章應當於發布之日起三十日內報國務院備案。
地方性法規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地方性法規備案工作的通知》的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第五條國務院法制局具體負責法規、規章的備案審查和管理工作。第六條報送國務院備案的法規、規章,由國務院法制局負責就下列幾個主要方面進行審查:
(一)地方性法規是否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
(二)規章是否同法律、行政法規相違背;
(三)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規章相互之間是否矛盾;
(四)規章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及規范化要求。第七條國務院法制局對地方或者部門報送國務院備案的法規和規章,在審查過程中,認為需要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意見的,被徵求意見的機關應當在限期內回復。
國務院各部門在工作中如發現地方性法規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違背或者同部門規章有矛盾的,地方人民政府在工作中如發現國務院部門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違背的,應當及時向國務院法制局反映。第八條法規、規章經審查發現的問題,分別按下列規定處理:
(一)地方性法規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由國務院提出處理意見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處理;
(二)地方性法規同國務院部門規章之間有矛盾的,由國務院提出處理意見提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處理;
(三)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違背的,由國務院予以撤銷、改變或者責令改正;
(四)地方人民政府規章同國務院部門規章之間或者國務院部門規章相互之間有矛盾的,由國務院法制局進行協調;以協調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由國務院法制局提出意見,報國務院決定;
(五)規章在制定程序及技術上的問題,由國務院法制局提出處理意見,並轉告原報機關處理。
規章的原報機關在接到本條第三項、第四項和第五項的有關處理決定或者意見的三十日內,應將處理結果報國務院法制局。第九條根據本規定第八條第一款第四項作出的處理結果,可以作為最高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向國務院送請解釋或者裁決要求的答復。第十條國務院法制局應當就法規、規章的制定情況以及備案工作情況於每年第一季度內向國務院提出上一年的年度報告。
國務院各部門、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於每年一月底前將上年所制定的規章的目錄報國務院法制局備查。第十一條對於不報規章備案或者不按時備案者,國務院法制局應當通知原報機關,限期報送;拒不報送的,由法制局向國務院匯報,給予通報批評,並限期改正。

Ⅳ 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規章應報什麼機關備案

法律分析: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以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第六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以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熱點內容
司法會計書 發布:2025-09-05 01:24:11 瀏覽:854
蚌埠盧律師 發布:2025-09-05 01:20:00 瀏覽:1
三庄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05 01:04:08 瀏覽:426
為了你大法官 發布:2025-09-05 00:24:37 瀏覽:542
揚州法院拍賣 發布:2025-09-05 00:24:02 瀏覽:737
司考行政法講義 發布:2025-09-05 00:22:57 瀏覽:826
勞動法哪一條說的開除賠償 發布:2025-09-05 00:12:05 瀏覽:502
司法警察顏色 發布:2025-09-05 00:03:05 瀏覽:135
中通物流公司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4 23:49:16 瀏覽:720
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 發布:2025-09-04 23:42:15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