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築垃圾運輸管理條例
A.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19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鄉環境,保障公民健康,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務院《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區域的生活垃圾的減量、投放、收集、運輸、利用、處置以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具體區域,由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按照穩步推進原則確定,並向社會公布。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
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建築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糞便、動物屍骸、綠化垃圾、市政污泥等固體廢棄物的管理規定另行制定。第四條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遵循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市場運作的原則,通過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分類利用、分類處置,逐步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確定並落實生活垃圾管理目標,制定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政策和措施,統籌生活垃圾處置設施規劃布局和建設,保障生活垃圾管理的資金投入。第六條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主管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
區、縣(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區、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農村生活垃圾的管理部門由區、縣(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確定。
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本條例規定,做好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第七條市和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生活垃圾管理聯席會議制度,綜合協調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項。第八條市和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生活垃圾管理階段性目標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階段性目標計劃應當包括環衛設施建設計劃、減量措施計劃、低價值可回收物利用以及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分類利用、分類處置實施計劃等內容。第九條單位和個人應當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自覺遵守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的規定,減少生活垃圾產生,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按照「誰產生、誰負責、誰付費」的原則,履行生活垃圾產生者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勸阻、投訴和舉報。第十條市容環衛、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商務、文化旅遊、教育等部門和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眾團體應當做好垃圾分類與減量的宣傳和動員工作。
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和互聯網等媒體和戶外廣告載體應當進行普及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的公益宣傳。
商場、集貿市場、機場、車站、碼頭、旅遊景點、公園、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等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管理者,應當採取各種形式進行垃圾分類與減量的宣傳教育。第二章規劃和設施管理第十一條市和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和改革、規劃和自然資源、建設、生態環境、商務等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編制生活垃圾治理規劃,並納入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生活垃圾治理規劃應當結合生活垃圾產生量預測和成分特點,確定生活垃圾管理事業的發展方向,統籌生活垃圾處置流量、流向,明確生活垃圾處置結構和設施總體布局。
市容環衛、規劃和自然資源等部門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要求,及時調整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規劃。第十二條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的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設施用地,未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用途。第十三條市和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生活垃圾治理規劃,合理安排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設施建設計劃。
建設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設施應當符合生活垃圾治理規劃和有關技術標准。第十四條市和縣(市)市容環衛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規劃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根據生活垃圾治理規劃,設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場所,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場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