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起重機械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起重機械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9-07 19:09:38

A. 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定

為加強和規范特種設備使用環節的管理,總局制定了《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定》,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關於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定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特種設備使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人員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依據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制定本制度,

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公司特種設備的管理,具體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及廠內專用機動車輛。

第三條公司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和節能全面負責。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節能責任制度。

第四條公司定期限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進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第二章特種設備的使用

第五條使用特種設備時,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條例和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

規的規定,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第六條公司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當核對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第七條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後30日內,及時向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於或者附著於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第八條公司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製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六)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能效測試報告、能耗狀況記錄以及節能改造技術資料。

第九條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並定期自行檢查。分廠及車間應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公司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並作出記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

設備管理部門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並作出記錄。

鍋爐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鍋爐水(介)質處理,並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的水(介)質處理定期檢驗。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第十條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後,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特種設備不符合能效指標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

第十一條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應當及時予以報廢,並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

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並及時報告有關負責人。

第十二條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以下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

第十三條公司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第十四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有關負責人報告。

第三章特種設備維護、保養管理

第十五條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應符合國家法規、規范和技術要求。

第十六條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由使用部門、操作人員負責,並做好記錄。

第十七條特種設備維護、保養應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其中電梯應至少每15天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第十八條特種設備檢查實行班組日檢、車間周檢、公司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月檢的三級檢查制度,並做好檢查記錄。有關部門必須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和附屬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

第十九條對特種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合理保養,計劃檢修,鞏固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指標的實現。

第二十條發現故障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詳細記錄,及時上報,並結合設備檢修計劃予以消除。

第二十一條定期檢查維護,並主動向操作工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第二十二條設備執行"定人定機"的專人負責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第二十三條認真做好設備重點部位的維護保養工作。

第二十四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工作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第二十五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立即整改,或報告主管領導處理。

第五章特種設備應急救援

第二十六條對特種設備公司應制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應急救援是指對威脅人員生命或造成公司財產損失的緊急情況,所採取的一系列搶險救治工作。

第二十七條全體員工在公司發生事故時,應積極參加緊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八條發生事故或人員傷亡,知情人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或其他通信方式,將事故情況報告部門領導;部門領導應迅速報告公司領導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

第二十九條員工在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採取可能的緊急措施後撤離作業

第三十條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各有關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後,應迅速趕赴現場,根據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其它有效辦法指揮救援工作,不論採取何種措施進行緊急救援,應首先採用減少人員傷亡、減輕傷員痛苦的各種措施。 第三十一條事故應急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必須聽從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各就各位地對事故進行必要的救援工作,並注意自我保護,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和使用防護器具,避免自身傷害。

第三十二條當事故性質嚴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應向市各應急救援部門和附近生產經營單位、社區求援。

第五章特種設備事故處理

第三十三條特種設備事故按設備損壞程度分為爆炸事故,嚴重損壞事故和一般損壞事故。

第三十四條爆炸事故是指鍋爐、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在使用過程中或壓力試驗中,受壓部件發生破壞,設備中介質蓄積的能量迅速釋放,內壓瞬間降至外界大氣壓力以及管道泄漏引發的各類爆炸事故。

第三十五條嚴重損壞事故是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結構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損壞等導致設備停止運行而必須進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因泄漏而引起的火災,人員中毒以及壓力管道遭到破壞的事故,也屬嚴重損壞事故。

第三十六條一般損壞事故是指鍋容管特在使用中輕微損壞而不需要停止運行修理,以及壓力管道發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災害的事故。

第三十七條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後,事故部門應迅速向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設備部門和公司主管領導報告。如屬於嚴重損壞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的程序和內容向特種設備監察部門等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八條事故發生後,發生事故的部門應積極採取措施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並在事故現場採取加攔繩,張貼"嚴禁入內","嚴禁破壞事故現場"標志,設人監督等措施,保護好事故現場。

第三十九條屬於一般損壞事故發生後,由分廠領導對事故發生前設備狀況,事故傷亡、設備損壞及經濟損失情況,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質等進行調查分析,確定事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建議。事故調查結束後,由事故調查組填寫事故調查報告書。

第四十條屬於嚴重損壞事故、爆炸事故,由公司領導、設備部門以及事故有關人員聯合成立事故調查小組,確定事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建議。事故調查結束後,由事故調查組填寫事故調查報告書。對造成員工重大傷亡事故或重大財產損失事故且構成犯罪的責任人,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本制度由公司設備管理部門提出。

第四十二條本制度由公司設備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B. 關於特種設備橋門式起重機使用單位管理規章制度目錄怎麼寫

給你一個,自己去修改吧。
起重機安全管理制度
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起重機操作人員崗位職責
起重機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起重機定期報檢制度
起重機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起重機交接班制度
起重機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 為了切實貫徹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的精神,為加強本單位起重機械的安全管理工作,預防起重機械事故,保障人身和設備安全,特製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起重機械」實指本單位內各類起重機、電動葫蘆、升降機等。
第三條 起重機械使用單位必須購置有安全技術監督檢驗合格證書的產品。安裝前應到本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
第四條 安裝、修理起重機械必須由取得許可證書的起重機械安裝、修理單位進行。
第五條 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應先具備下列條件,並向本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申請取得起重機械准用證後方可使用。
具體條件如下:
一、 起重機械經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檢驗合格;
二、 起重機械作業人員本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後簽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
三、 建立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其內容包括:
1. 司機守則;
2. 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3. 起重機械維護、保養、檢查和檢驗制度;
4. 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5. 起重機械作業和維修人員安全培訓、考核制度;
第六條 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應建立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其內容包括:
1. 設備出廠技術文件;
2. 安裝、修理記錄和驗收資料;
3. 使用、維護、保養、檢查和試驗記錄;
4. 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證書;
5. 設備及人身事故記錄;
6. 設備的問題及評價。
第七條 起重機械使用單位要經常檢查起重機械的運行和完好狀況,包括年度檢查、每月檢查、每周檢查和每日檢查。
第八條 經檢查發現起重機械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處理,嚴禁帶病運行。
第九條 起重機械使用單位必須檢驗有效期前一個月向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在用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檢驗。在用起重機械安全定期監督檢驗周期為兩年,升降機安全定期監督檢驗周期為一年。
第十條 起重機械的司機,掛鉤工、指揮工、維修工必須進行專業和技術培訓,並經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領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後,方可上崗操作。
第十一條 基建項目中起重機械設備必須按三同時要求進行,設備管理部門要嚴格監督采購前設備論證程序執行。
第十二條 起重機械得報廢,需按設備報廢審批許可權辦理注銷手續,並報本單設備科及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 凡違反本規定者,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封停設備或限期整改等處理;對造成嚴重後果的,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四條 本規定自頒發之日執行,執行過程中的問題由設備科負責解釋。
附:起重機械年檢、月檢、周檢、日檢項目如下:
一、 每年對在用起重機械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其中載荷試驗可以結合吊運相當於額定起重量的重物進行,其按額定速度進行起升、運行、回轉、變幅等機構安全性能檢查。
停用一年以上的起重機械,使用前也應做全面檢查。
起重機械遇四級以上地震或發生重大設備事故,露天作業的起重機械經九級以上的風力後,使用前都應做全面檢查。
二、 每月至少檢查下列項目:
1. 安全裝置、制動器、離合器等有無異常情況;
2. 吊鉤、抓鬥等吊具有無損傷;
3. 鋼絲繩、滑輪組、索道、吊鏈等有無損傷;
4. 配電線路、、集電裝置、配電盤、開關、控制器等有無異常情況;
5. 液壓保護裝置、管道連接是否正常。
停用一月以上的起重機械使用前也應做上列檢查。
三、 每周應檢查下列檢查:
1. 接觸器、控制器觸頭的接觸情況;
2. 制動器的調整和閘帶的磨損情況;
3. 連軸器上的鍵的聯接及螺釘堅固情況;
4. 鋼絲繩的纏繞情況是否跳槽;
5. 雙制動的起升機構,每個制動器的制動力矩的大小是否一致。
四、 每天作業前應檢查下列項目:
1. 各類極限位置限制器、制動器、離合器、控制器及電梯廳門聯鎖開頭,緊急報警裝置,升降機的安全鉤或其它防斷繩裝置的安全性能等;
2. 軌道的安全狀況;
3. 鋼絲繩的安全狀況。
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1、安全管理人員上崗必須穿著統一制服、佩戴規定裝備、統一的工作證。
2、上崗時要認真檢查設備設施,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查明情況,排除險情,並及時報告本部門領導,確保起重機械的安全。特殊事件通知相關部門。
3、熟悉本崗位任務和工作程序,操作過程中要勤檢、勤觀察,注意發現施工現場人、事、物,預防事故的發生,力爭做到萬無一失。
4、愛護設施設備、公共財物,對起重機械的一切設施、財物等不得損壞及亂用,熟悉消防系統及消防器材的安裝位置,掌握各種滅火器的使用方法,遇到突發事件能正確進行處理。
5、執勤期間,對崗位內發生的各種情況要認真處理,並做好記錄。
6、遇有緊急,突發性重大事情,要及時向主管領導請示報告。
7、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按時交接班,不遲到、早退,不能誤崗、漏崗。
8、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起重機操作人員崗位職責
1、遵守國家法令,學習熟悉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執行上級安全規章制度和規范要求。
2、須經起重機械維修和操作專業技術培訓,取得相關特殊作業人員操作許可證後,才能持證上崗。
3、作業人員資格證件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復審培訓。
4、每天運行前,應做一次簡單的檢查,在確定無故障的情況下,方可正常運行,做好每天運行記錄。
5、遵守執行十不弔規定要求,不準冒險作業和強行操作。
6、熟悉和掌握起重機械性能,建立起重機械運行、維修記錄。建立起重機械服務規范、安全生產制度、規范操作規程等檔案。配合專業維修單位對起重機械定期保養、維護。
7、拒絕冒險和違章作業,遇危及安全情況的應拒絕開機,拉閘關機,立即匯報上級處理。
8、經常檢查機械運轉情況和各保險設施的狀況,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嚴禁帶病運轉、危及安全生產。
9、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酒後操作,確保安全生產。
10、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服從分配,完成本職工作。
11、起重機械運行時如出現故障,應立即排除並解救被困人員,立即報專業維修人員修理,並做好維修記錄。
12、每日工作完畢,須將起重機械停在基站,切斷電源,同時做好記錄。
起重機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起重機使用單位必須制定並嚴格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包括技術檔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規檢查,日常維護保養,定期報檢在用的技術安全使用和運營的管理制度。必須保證起重機技術檔案的完整准確。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起重機製造單位提供的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或改造重大維修的技術文件資料和土建資料。
2、起重機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3、起重機的日常使用的記錄。
4、起重機及安全保護裝置等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5、起重機運行故障和事故處理記錄。
起重機安全技術檔案應做到一機一檔,並指定專人保管,工作崗位變動時,應認真做好交接工作。
起重機定期報檢制度
1、起重機械安全檢驗合格標志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2、起重機械停用一年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後也應該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檢驗。
3、起重機械經較長時間停用,超過一年時間的,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安全檢驗。
4、申請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有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起重機械管理檔案保存。
5、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起重機械,必須經檢驗檢測機構按照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實施監督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1)首次啟用或停用一年後重新啟用的;
(2)經大修、改造後的;
(3)發生事故後可能影響設備安全技術性能的;
(4)自然災害後可能影響設備安全技術性能的;
(5)轉場安裝和移位安裝的;
(6)國家其他法律法規要求的。
起重機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1、起重機機械操作管理人員應接受相關知識的培訓,取得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後方可獨立上崗。
2、起重機機械操作和管理人員應具備年滿18周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一定的機電基礎知識,身體健康,視力在0.7以上,無色盲,視力應滿足具體工作的要求,無高血壓、心臟病、精神病等疾病;熟悉國家有關起重機械的法律法規、操作規程及本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初步了解起重機械的構造、動作原理、性能特徵;操作人員應熟悉起重機械的各個安全裝置的功能和位置,熟練掌握操縱方法和各種安全操作技術,並熟練掌握起重機的各種指揮動作和信號;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工作踏實和良好的安全意識。
3、培訓的方式包括單位內部的崗位培訓、起重機械生產單位的使用和管理培訓,以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舉辦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上崗資格培訓。
4、安全管理人員要對作業人員進行定期的崗位培訓,各種形式的培訓考核均應以記錄,各種資格證書原件(或復印件)由人事部門統一保管,以方便管理和閱讀。
5、作業人員應不斷地學習新的相關知識,以適應法律法規的變化和技術發展,人事部門應及時安排起重機械作業人員的換證考核工作,在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有效期屆滿前二個月應與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取得聯系,以便及時辦理復審和考核。對於資格證書過期或復審不合格的不得再安排相應的崗位。
起重機交接班制度
1、起重機工作完畢,交班駕駛員應做到
a.將吊鉤上升到接近上限位置,停在規定地點,小車停在操縱室一邊,各遙控器撥到零位,斷開閘刀開關。
b. 交班前應有15-20分鍾的清掃和檢查時間,檢查設備的機械和電氣部分是否完好,同時做好衛生清潔工作。
c. 詳細記錄當班工作情況、設備運行情況及設備存在的問題或立即排除故障等。
2、接班駕駛員應做到
a.認真聽取上一班司機的記述工作情況和查閱交接班日報記錄。
b.檢查起重機操作系統是否靈活可靠和制動器的制動性能是否良好
c.固定鋼絲繩是否牢靠,捲筒鋼絲繩排列是否正確。
d.使用前進行空載運行檢查,特別是限位開關,緊急開關,行程開關等是否可靠安全,如有發現問題必須修復後方可使用。
e.上述檢查中,雙方認為正常無誤後,與交接班人員共同在工作記錄上簽字,交班人員方可離開。

熱點內容
貴州省花溪區人民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9-07 22:46:09 瀏覽:610
刑事訴訟法證詞 發布:2025-09-07 22:46:00 瀏覽:511
法律碩士在職雙證學費 發布:2025-09-07 22:44:24 瀏覽:261
勞動法單休工資核對 發布:2025-09-07 22:42:47 瀏覽:811
合同法75條適用訴訟時效 發布:2025-09-07 22:25:34 瀏覽:747
王立峰法學 發布:2025-09-07 22:20:34 瀏覽:506
中外刑法對比 發布:2025-09-07 22:08:46 瀏覽:855
國際經濟法哪本比較好 發布:2025-09-07 22:07:49 瀏覽:924
南海區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9-07 21:49:36 瀏覽:252
二學歷模擬題黑龍江勞動法 發布:2025-09-07 21:49:27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