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規章制度
Ⅰ 公共場所的安全管理規定
公共場所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關注公共場所的安全問題。下面是我為您分享了公共場所安全管理規定,一起來看看吧!
公共場所安全管理規定
一、公共場所須有專人負責管理,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各公共場所結合各自特點,制訂出有關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二、公共場所必須保持通道暢通,必旦芹須配備相應種類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和設施。並設置應急通道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器具。
三、公共場所配備的消防器材和設施,必須由專人管理,確保消防器材完好,並掌握所配消防器材和設施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消防器材不得挪用、玩弄和損壞,違者處罰。
四、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電源管理,切實執行安全用電規定,嚴禁亂接拉電源,嚴禁各種違章用電。嚴禁超負荷用電,不得擅自拉接臨時電線。
五、嚴密火源管理,切實執行安全用火規定,嚴禁各種違章用火、玩火。
六、組織大型活動,必須具備各項安全措施,進行安全檢查、整改隱患,貫徹“安全第一”的原則,組織執勤人員,做好值勤工作,維持秩序,處理違章或應急事件。
七、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或各類刀具、凶器等管制器具進入公共場所,貴重物品、現金、有價證券等要妥善保管,謹防在公共場所丟失、失竊。
八、進入公共場所應文明禮貌,遵守各公共場所的各項規章制度。嚴禁在公共場所哄鬧、肇事、打架斗毆、偷竊賭博、酗酒、流氓、有傷風化、損壞公私財物等違紀違法行為。
公共場所安全管理制度
1、 學校內的公共場所為:學生宿舍、教學區、辦公區、家屬宿舍區、飲食文化娛樂場所、體育運動健身場所。
2、 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物品進入公共場所。
3、 嚴禁在校內進行賭博、酗酒、打架斗毆、聚眾滋事和一切帶有黃、賭、毒性質的活動。不準上班時沖搭間在校內公共場所進行打撲克牌、打麻將等娛樂活動。
4、 任何人不得擾亂學校教學、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準聚眾起鬨喧鬧;午休及晚上22:30以後不準開放高音設備和進行高雜訊作業。
5、 禁止攀折花木、踐踏草坪、損壞公共設施、塗抹污染建築物;不準在非公告欄張貼未經批准內容的通告、宣傳品、廣告;校外單位及學生社團張貼廣告宣傳品必須經校辦公室批准,保衛處備案,在制定的地方或宣傳欄內張貼。
6、 未經學校總務部門批准,任何單位、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在校內加蓋房屋或修建、設置臨時或永久性建築。更不準擅自在原有建築物上加蓋或改變原有房屋結構。
7、 學校各部門因教學、工作需要建蓋或者改造的建設項目,必須由使用部門申請,經基建部門審查,學校批准後按照學校有關程序辦理。工程竣工時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驗收方可使用。
8、 嚴禁隨意扒拆、變動和翻越圍牆。
9、 校園內禁止流動商販和學生組織的經商活動。未散遲拿經學校辦公室和保衛部門批准, 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邀請外單位或個人在校內舉 辦產品促銷和銷售活動。
10、 在校內舉辦的集會、演講、報告等活動的組織者必須事先 向校辦或有關部門提出申請, 申請中應註明活動的目的、 人數、 時間、 地點、責任人姓名及相關安全措施情況,組織者必須提前 24小時到 保衛科登記備案,即會前保衛科組織人員對集會場所進行安全檢查。 集會、演講、報告內容不得違反憲法; 不得干擾學校正常的教學、科 研、 工作和生活秩序; 不得宣傳封建迷信; 不得進行非法的宗教活動。
11、 校園內部得練習駕駛機動車;校內嚴禁車輛超速行駛、亂 停亂放,嚴禁在教學區鳴笛;校外機動車輛在學校上下班前後 20分 鍾不得入校。
12、 任何人不得私藏或攜帶管制刀具、槍支彈葯、和其他致人 傷害的凶器及危險、劇毒化學物品。
13、 校園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14、 禁止攜帶寵物進入校園或者在校園內溜放,校園內不準飼 養家禽污染環境衛生。
公共場所安全防範知識
1、在操場、食堂、教室、閱覽室、實驗室、辦公室等場所要注意保管好隨身攜帶的物品;短暫離開時,要將貴重物品帶走。
2、請不要把手機、手提電腦等貴重物品及大額現金放在書包內,並用書包佔位。
3、發現物品丟失或可疑人員時要及時與場所管理人員聯系,並報告保衛處。
Ⅱ 南京市公共場所治安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維護公共場所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的合法權益,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公共場所,是指下列進行文娛、體育、貿易和旅行游覽等活動而形成的群眾聚集場所:
(一)文化宮(館、站)、青(少)年宮、俱樂部、群眾藝術館、書場、影劇院、影視放映點、歌舞廳、音樂茶座、游藝廳(室)、游樂場,以及舉辦撞球、康樂球和電子游藝活動的場所;
(二)體育場(館)、游泳池(場、館)、溜冰場和營業性的射擊場;
(三)酒吧、飯館、茶社;
(四)博物館(院)、展覽館;
(五)各類市場和大型商場(店);
(六)民用航空站、車站、碼頭、公用停車場;
(七)公園、廣場、風景游覽區;
(八)臨時舉辦大型訂貨會、展覽會、展銷會、物資交流會的場所;
(九)宗教節慶活動的場所;
(十)其他供群眾聚集進行社會活動,應當進行治安管理的場所。
以上公共場所中處於繁華地區治安情況復雜的,列為重點公共場所進行管理。重點公共場所的確定,由市公安局申報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三條 公共場所的治安實行綜合治理,堅持打擊和防範並舉,治標和治本兼顧,重在治本的方針。第四條 公共場所按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實行治安責任制。公共場所主辦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該公共場所的治安責任人。個體工商戶主辦的公共場所,業主為治安責任人。治安責任人必須對所管理范圍內的安全負責,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第五條 各級公安機關在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主管公共場所的治安管理工作,對轄區內公共場所的治安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體育、衛生、城管、城建、園林、環保、交通、商業、旅遊、廣播電視、公用事業等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協同公安機關加強公共場所的治安管理。
公共場所主辦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負責督促該單位實施本條例。第六條 公民在公共場所活動,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有權協助維護公共場所的治安秩序,制止和揭發公共場所中的違法犯罪行為,並受法律保護。第二章 公共場所的治安審核第七條 公共場所應當具備下列安全條件:
(一)建築物和各項設施堅固安全,有方便疏散的太平門、出入口、通道,並保持暢通;
(二)按規定配備有效的消防設施;
(三)電器設備符合安全標准;夜間開放的,應當有充足的照明設備和停電時的應急措施;
(四)具有相應的符合標準的營業面積及適用的停車場地;
(五)游覽船必須配備救生、消防設備,停靠的碼頭應當有安全設施;
(六)按有關規定設有可存放現金、有價證券、貴重物品和槍支彈葯、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專櫃、專庫;
(七)其他必要的安全設施與條件。第八條 公共場所的售票處、財會室、機房、播映室、配電房、鍋爐房、庫房、貴重物品儲藏室、物品寄存處等要害部位應當有防衛、報警裝置。無關人員不得進入的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記或者護欄。第九條 公共場所應當建立群眾性治安保衛組織。
規模較大、治安情況復雜的營業性公共場所,可以選配相應的聯防或者糾察人員,也可以委託保安服務公司,或者按規定由單位解決編制、經費,報經公安機關批准,建立治安派出所、民警值班室、治安辦公室,負責維護治安秩序。第十條 開辦本條例第二條第一款第(一)、(二)、(三)項所列的公共場所,應當經區、縣公安機關安全檢查合格,並發給《治安安全合格證》後,有關部門方可批准開業。
公共場所營業單位歇業、停業、轉業應當向批准發證的公安機關辦理注銷手續;租賃、分立、兼並時,應當向原批准發證的公安機關重新申領《治安安全合格證》。第十一條 開辦本條例第二條第一款第(四)項所列的公共場所,必須將庫房、閱覽室、展室、停車場地的面積和消防設施及報警器材的配置等方案,以及防衛、值班制度報區、縣公安機關備案。第十二條 開辦本條例第二條第一款第(五)項所列的公共場所,必須將設場地點、停車場地、房屋建築、亭棚搭設、水電線路、消防設施配置等方案,報區、縣公安機關審核。
Ⅲ 公共場所對禁止吸煙有哪些規定
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經營管理者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和執行本單位禁止吸煙的制度;
(二)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
(三)在禁止吸煙場所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四)不得在本單位禁止吸煙區內設置煙灰缸等器具或設置附有煙草廣告的標志或物品;
(五)配備專(兼)職禁煙勸導員和巡查員,對在禁煙區的吸煙者進行勸阻。
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可以根據需要在本單位非禁止吸煙場所劃定吸煙區或設置吸煙室,吸煙區或吸煙室應當遠離人員密集區域和行人必經的主要通道,並應當設置明顯的指引標識以及吸煙有害健康的警示。
公共場所經營者或管理者應當加強禁止吸煙宣傳,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煙區或者吸煙室。
任何人不得在禁止吸煙場所或者區域內吸煙或者攜帶點燃的卷煙、雪茄煙、煙斗。
在禁煙區發現吸煙的,可以這樣做:
(一)要求吸煙者停止吸煙;
(二)向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投訴,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勸導吸煙者停止吸煙;
(三)對不履行控制吸煙職責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向區愛衛辦舉報和投訴。
本區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各相關主管部門應當積極開展有關吸煙有害健康、控制吸煙的社會宣傳,鼓勵創建無煙單位。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網路、報紙、期刊等媒體發布煙草廣告。
禁止未成年人吸煙。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和煙絲。對難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經營者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經營者應當在營業場所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煙、雪茄煙和煙絲的標志。
拓展資料:
《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是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重點立法項目,2014年10月底形成草案送審稿上報國務院。該條例規定所有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
下列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一)醫療機構的醫療活動場所;
(二)商場、超市、書店;
(三)各類學校(含托兒所、幼兒園)、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學活動場所、食堂、學生宿舍及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室內活動區域;
(四)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網吧)、舞廳、音樂廳等場所的室內區域;
(五)體育場館及非經營性運動健身場所的觀眾區、比賽區或運動區;
(六)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咖啡館、酒吧、茶座(樓);
(七)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店、足浴店(按摩中心);
(八)對社會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
(九)公共汽車、計程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十)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的辦公室、會議室、圖書室、車間、餐廳等;
(十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止吸煙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