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① 揚州市農貿市場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農貿市場管理,維護農貿市場秩序,促進農貿市場健康發展,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中心城區以及縣(市)中心城區農貿市場的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農貿市場,是指有固定場所和相應設施,以食用農產品現貨零售為主的集市型交易市場。
本條例所稱農貿市場開辦者,是指為場內經營者提供場地、設施和服務,從事農貿市場經營和管理活動的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條例所稱場內經營者,是指在農貿市場內獨立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農貿市場監督管理工作,並設立以市場監督管理、商務、城市管理、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公安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農貿市場管理協調機構,具體負責農貿市場監督管理的指導、協調等工作。第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主管農貿市場監督管理工作,其他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農貿市場監督管理相關工作。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導、督促農貿市場開辦者落實經營管理責任。第六條市、縣(市)人民政府在編制城鄉規劃時應當科學布局,為農貿市場建設預留空間。
市、縣(市)人民政府商務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編制農貿市場建設專項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七條市人民政府商務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制定農貿市場建設標准。第八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相關政策,扶持、促進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提升改造。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對促進農貿市場發展、管理農貿市場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經營規范第九條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與承租其攤位、商鋪的場內經營者訂立合同,就經營、管理等事項作出約定,明確雙方權利義務。
農貿市場開辦者、場內經營者可以依法成立行業組織,開展行業自律,促進行業規范有序發展。第十條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設置適當的經營區域,用於本地農民臨時銷售自產食用農產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農貿市場外的公共場地擺設食用農產品臨時攤點。第十一條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按照下列要求,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一)建立並落實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二)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三)查驗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並留存相關復印件不少於六個月;
(四)對無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的食用農產品,應當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檢驗或者檢測合格後方可入場銷售;
(五)定期對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
(六)經營動物、動物產品的農貿市場應當符合相關動物防疫條件,依法建立並落實清洗消毒和無害化處理制度,遵守區域隔離、定期休市的相關規定;
(七)定期檢查食品安全事故防範措施落實情況,及時消除質量安全隱患;
(八)發現存在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情形的,應當及時制止,並報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第十二條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按照下列要求,履行公共安全責任:
(一)按照標准配置消防設施、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並保持完好有效;
(二)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做好農貿市場建築物、構築物、特種設備等安全管理工作;
(四)定期進行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向從業人員通報並在農貿市場內公布;
(五)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開展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保障應急疏散通道暢通;
(六)按照規定安裝符合技術標準的視頻安防監控設施,並確保正常運行;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安全責任。第十三條農貿市場開辦者應當按照下列要求,履行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
(一)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人的有關規定,及時清掃場地,保持場內整潔有序;
(二)設置符合標準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督促場內經營者分類投放垃圾,按照要求對垃圾進行分類和處理;
(三)對超出店(攤)范圍經營、亂潑亂倒、亂搭亂建等損害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予以勸阻、制止;
(四)設置病媒生物預防控制設施,落實專人負責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確保市場內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
② 國家規定通信基站離居民有多遠
截至2019年11月,國家法規中並未規定通信基站跟居民之間的距離,但部分城市規定了在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22米內不能設置超過國家規定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通信基站。
以揚州市為例,《揚州市公用移動通信基站設置管理辦法》中規定:
第六條 基站建設應滿足無線電覆蓋范圍要求,達到國家通信行業的服務質量標准,並符合以下條件:
(一)基站選址應符合城市市容景觀要求,不得設置在城市的歷史保護建築物、標志性建築物上,新建基站在居住區選址的,應優先考慮設置在非居住建築物上;
(二)天線的朝向和布局應與建築物及周邊環境相協調,盡量採用小型化、隱蔽化的建設方案;
(三)在居民區、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域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內,禁止設置、使用超過國家規定電磁輻射環境標準的基站;
(四)基站的設計與安裝,應當按照國家建築方面的有關規定進行,不得危及相關建築及其周邊的安全;
(五)經營者應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避免對其他無線電通信系統造成有害干擾。
(2)揚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規定:
第三十五條建設固定台址的無線電台(站)的選址,應當符合城鄉規劃的要求,避開影響其功能發揮的建築物、設施等。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修改城鄉規劃,安排可能影響大型無線電台(站)功能發揮的建設項目的,應當考慮其功能發揮的需要,並徵求所在地無線電管理機構和軍隊電磁頻譜管理機構的意見。
設置大型無線電台(站)、地面公眾移動通信基站,其台址布局規劃應當符合資源共享和電磁環境保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