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經濟特區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保險條例
Ⅰ 廈門經濟特區失業保險條例(2016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保障失業人員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失業保險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下列用人單位和個人:
(一)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以及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
(二)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三)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
(四)國家機關及其勞動合同制職工;
(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
(六)有僱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
(七)境外企業駐廈門代表機構及其中方員工;
(八)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其他單位及其職工。第三條失業保險遵循社會互濟與自我保障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
失業保險實行全市統一制度、統一管理、統一調劑使用基金的辦法。
失業保險應當與本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失業保險費用由政府、單位和個人合理負擔。
失業保險應當與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和生產自救等再就業服務相結合。第四條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全市失業保險工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社保機構)按照本條例規定辦理失業保險事務。
地方稅務機關依照本條例規定負責失業保險費的徵收。第二章失業保險基金第五條失業保險基金的來源:
(一)用人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
(二)基金的利息收入;
(三)失業保險費滯納金;
(四)財政補貼;
(五)依法納入失業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第六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地方稅務機關辦理失業保險登記、申報手續。
用人單位的失業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依法向地方稅務機關辦理變更或者注銷失業保險登記手續。第七條失業保險費率及繳費基數由市人民政府規定,向社會公布,並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八條用人單位和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個人應當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第九條用人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依法在稅前列支。第十條失業保險基金用於下列支出:
(一)失業保險金、生活補助金;
(二)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療補助金、生育補助金;
(三)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失業人員的喪葬補助金和其供養的配偶、直系親屬的撫恤金;
(四)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接受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的補貼;
(五)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經費;
(六)國務院規定或者批準的與失業保險有關的其他費用。第十一條失業保險基金除預留一個月周轉金外,必須存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於平衡財政收支。第十二條失業保險基金收支的預算、決算,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組織編制,依法納入市財政預算、決算。
失業保險基金不足支付時,由市人民政府保證及時足額發放。第十三條地方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向社保機構提供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失業保險登記、申報及繳費情況。第三章失業保險待遇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應當在七日內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書面告知其按照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權利,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七日內報社保機構備案。
個人失業後,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或者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可的其他證明材料,在二個月內到社保機構辦理失業登記,向社保機構申請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金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用人單位可以幫助失業人員辦理申請失業保險金手續。
對具備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失業人員,社保機構應當在三日內核定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和標准,在《勞動就業手冊》上載明,並按時足額發放。第十五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本市城鎮戶口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用人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本市城鎮戶口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照規定同時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