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職場法規問答

職場法規問答

發布時間: 2025-09-09 00:07:47

❶ 哪些法律小常識,有助於在職場工作中保護自己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與「剝削」和解的職場生活都是不可避免的日常。對於「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在面對「無良」老闆提出的無理要求時,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默默舔傷,以期博得老闆的認可,升職加薪。但是,僅是一味地忍耐,很多時候並沒有辦法充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看一下,通過掌握哪些法律小常識,可以在職場中更好地保護自己!

經濟補償金額以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為基礎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雙倍經濟補償

對於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要求單位支付賠償金,標準是經濟補償金的二倍

❷ 被辭退和辭職有什麼區別職場應該知道的勞動法規有哪些

員工與用人單位產生勞務關系,由於各種原因而解除勞動合同,是員工離去用人單位的統稱。造成「辭職」的原因有「主動辭職」、「處於被動離職」「被用工單位辭退「、被用人公司辭退」、「企業裁人」、「企業破產倒閉」等多種因素。「主動辭職」無經濟補償金,不可以領取失業金;「處於被動離職」,主要是因為用人公司違反勞動合同法,導致員工「處於被動離職」,

假如允許辭職不主動提離職,企業會跟你商議給一些賠償。、辭退這兩個類似,不符合是嚇退,通常會一些賠償;解僱就嚴重了,一定是違規違紀了,並沒有賠償。.辭職就不用說了吧?自己辭職的,並沒有賠償。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頭腦活一些,嘴巴甜一些,手腿勤勞些,做事利落些,為人處事率真隨和些,業績增長些,工作敬業些,觀念超前的些,認真學習些,應當就沒有問題。

❸ 知道哪些法律小常識,可以在職場工作中保護自己

1.關於試用期,你不得不知道一些法律小常識。

4.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規定:

勞動者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不視為違約。

熱點內容
少數民族地區法治建設 發布:2025-09-09 05:37:08 瀏覽:299
公司法律工作者證明 發布:2025-09-09 05:32:44 瀏覽:956
法律碩士非法學有什麼用 發布:2025-09-09 05:21:41 瀏覽:166
借款案件中常用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09 05:17:17 瀏覽:460
新婚姻法對出軌的處理 發布:2025-09-09 05:17:14 瀏覽:49
法律方面合同法 發布:2025-09-09 05:15:49 瀏覽:543
家政服務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9 05:15:14 瀏覽:384
依法治理領導小組 發布:2025-09-09 05:03:30 瀏覽:726
朝陽法院立案查詢 發布:2025-09-09 04:56:58 瀏覽:217
法律知識考試報道 發布:2025-09-09 04:55:33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