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工廠規章制度
『壹』 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給你一份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管理辦法,可以用來參考:
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工作培訓材料
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資質
申請材料的填寫及行政審查要點
山東省農業廳科教處
二○○六年八月
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資質
申請材料的填寫要求及行政審查要點
一、農業部《加工審批辦法》執行中的關鍵問題
(一)加工審批的范圍。根據農業部《加工辦法》第二條的規定,目前屬於審批范圍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活動應當包括利用進口大豆、玉米、油菜籽作原料所進行的榨油、飼料加工活動和利用國內生產的轉基因生物(主要是轉基因抗蟲棉)作原料進行的軋花、榨油加工活動。鑒於轉基因抗蟲棉在我國已經進入大面積商業化生產階段,故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採取分步實施的辦法,先對利用進口轉基因生物作原料的加工活動進行審批,近期暫不實施對轉基因抗蟲棉的加工審批。
(二)《加工許可證》的發放。加工企業一址一證。對擁有多個分公司的加工企業,應針對加工地址發放《加工許可證》,跨省的分公司到屬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首次申請時,同一個企業所有種類的加工原料或同一種原料涉及不同的貿易商和不同的產地,只需申請辦理一個《加工許可證》即可。若首次領取的《加工許可證》尚未到期,而企業因更換名稱需要重新換發許可證時,可以簡化申報材料和審批手續,按附表1所列內容填寫許可證換發申請表。
(三)專家小組現場考察。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需要決定專家小組現場考察的有關事宜。
1.酌情決定是否進行專家現場考察。在企業首次申請《加工許可證》或者在改變加工地址、設立分廠重新申請時,應當進行專家小組現場考察。但在許可證有效期內,企業因更換名稱或改變加工轉基因生物原料需要換發或再次申請許可證時,可以酌情決定是否進行現場考察,其中對硬體條件基本沒變且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好的企業,可以不再組織考察。
2.專家小組的組成。對每一份申請,其專家考察小組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加工產品所屬類別,從省直以及加工企業所在市縣有關單位選定3名以上權威性較強的專家組成,並授權其中一名專家為考察組長,全權負責考察工作。
3.現場考察的內容。考察企業的生產條件、倉儲設施、加工廢棄物的滅活處理設備、原料加工轉換污染處理控制措施等是否符合轉基因生物安全控制的要求,核查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記錄。考察結束後,應當向省農業廳轉基因管理辦公室提交考察報告,考察組長在《申請表》上簽署意見。
4.考察時限。專家小組在接受任務後一個月內完成考察工作,其考察時限不包括在20天行政審查時間內。
(四)對轉基因生物與非轉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轉換污染處理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認定。企業採取裝備兩條生產線,或者只有一條生產線但具備可行的污染處理控制措施且現場檢查其措施落實情況到位,都可認定該企業轉基因生物原料和非轉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轉換污染處理控制措施符合安全控制的要求。
(五)重新申請辦理和申請換發《加工許可證》的規定。
1.《加工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年。期滿後繼續從事加工的,持證單位和個人應當在期滿前六個月,重新申請辦理《加工許可證》;
2.超出原《加工許可證》規定的加工范圍的、改變加工地址的(包括異地加工和設立分廠),應當重新申請辦理《加工許可證》;
3.從事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的單位和個人變更名稱的,應當申請換發《加工許可證》。
二、加工資質審查的要點
(一)申報材料審查的要點
1.申報材料的齊全性和真實可靠性;
2.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的素質是否滿足工作需要,每位安全管理小組成員的崗位職責與企業《應急預案》中的相應內容是否一致;
3.查看農業轉基因生物產品標識樣本,對照《申請表》所列產品名稱審查是否都已辦理標識審查認可手續;
4.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可行性和落實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審查:
(1)崗位責任制度的內容。審查原料采購、運輸、儲藏、加工(包括轉基因生物與非轉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轉換污染處理控制措施)、銷售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能夠保證具有活性的轉基因生物原料不流入環境,是否在一旦發生擴散等突發事件時能夠做到可追溯。
(2)原料采購、運輸、貯藏、加工、銷售管理記錄的檔案是否齊全。
(3)《企業農業轉基因生物擴散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體現「預防為主」的原則,明確原料采購、運輸、儲存、加工和廢棄物處理環節的安全控制措施,明確企業應對轉基因生物擴散等突發事件時的應急組織機構與各崗位的職責,明確應急報告、應急處理的具體規定。
(4)查看培訓記錄,了解企業對職工開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法規和加工安全知識的培訓是否具有針對性,關鍵崗位的人員是否參加了培訓。
(二)專家小組現場考察的要點
1.生產條件、倉儲設施、加工廢棄物的滅活處理設備是否符合安全控制要求,是否能夠保證具有活性的轉基因生物不流失到環境中去。
2.轉基因生物與非轉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轉換污染處理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安全控制要求。
3.核查關鍵環節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比如:查看原料采購發運及接受情況記錄、運輸人員與倉儲保管員在原料進倉的交接記錄、卸車產生下腳料交接記錄、加工車間散落原料和下腳料搜集記錄、雜料廢棄物焚燒記錄、產品銷售記錄、原料加工轉換實施污染處理控制措施的記錄等。
4.與企業法人和倉庫保管、生產車間、加工廢棄物滅活處理等關鍵崗位上的人員座談,了解企業應對轉基因生物擴散突發事件工作機制的建立情況,了解職工對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三、企業申報材料的填寫要求
(一)《申請表》填寫注意事項
1、產品名稱(種類):應寫出所有系列的詳細商品名稱,比如:色拉油、調和油、毛油、一級大豆油、豆粕等。
2、用途:食用、飼料加工、加工精品油。
3、產品流向:簡要說明國內外主要銷售地,並在後邊的銷售管理檔案中列出產品銷售的具體單位名稱(成品油經銷商、毛油精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
4、申請單位意見:法人代表對申報材料真實可靠性的聲明。
(二)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安全管理制度文本
企業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進行安全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在轉基因生物原料采購、運輸、儲藏、加工、銷售等環節,通過加強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確保具有活性的轉基因生物不被擴散流失到生產環境中去。企業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都要圍繞這個目的而制定。
1.崗位責任制度。主要包括原料采購、運輸、儲藏、加工、轉基因生物與非轉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轉換污染處理控制、銷售六個環節的安全管理制度。這些環節的安全崗位應與「(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小組人員名單」所分管的崗位相對應。每項制度一般包括:工作職責、責任人、工作內容、安全措施、工作記錄。
2.原料采購、運輸、貯藏、加工、銷售管理檔案。指上述各主要管理環節與安全有關的活動檔案記錄,比如:原料采購發運及接受情況記錄、運輸人員與倉儲保管員在原料進倉的交接記錄、卸車產生下腳料交接記錄、加工車間散落原料和下腳料搜集記錄、雜料廢棄物焚燒記錄、產品銷售記錄(概括寫出成品油經銷商、毛油精加工企業的名稱和總量)、轉基因生物與非轉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轉換實施污染處理控制措施的記錄。
3.企業農業轉基因生物擴散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此《預案》是在一旦發生農業轉基因生物擴散等突發事件時,企業應該採取的應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總則
1.1 概念界定
1.2 編制目的
1.3 工作原則
1.4 編制依據
2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2.1 決策機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決策機構。
2.2 組織機構:指企業負責處理轉基因生物擴散突發事件的應急工
作機構,如: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技術指導組、協調落實組
、物質保障組,具體職責要明確詳細。
2.2.1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
2.2.2技術指導組
2.2.3 協調落實組
2.2.4物質保障組
2.5應急聯動機制。指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工作聯動、外部與農業
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聯動。
3 預防和預警機制
3.1 預防
3.1.1原料采購階段的安全控制措施
3.1.2 原料運輸過程的安全控制措施
3.1.3原料儲存環節的安全控制措施
3.1.4原料加工環節的安全控制措施
3.1.5加工廢棄物處理環節的安全控制措施
3.1.6轉基因與非轉基因生物原料加工轉換的安全控制措施
3.2 重點監控環節
4 預警
4.4.1 內部事件報告
4.4.2 事件確認
4.4.3 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事件
5 應急行動
5.1 應急響應
5.2 應急處理措施
5.3 應急結束
6 後期處置
6.1善後處置
6.2調查總結
7 應急保障
7.1 通信保障
7.2 應急隊伍保障
7.3 經費保障
7.4 技術保障
7.5 監督檢查
7.6 責任與獎懲
8 預案管理
(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小組人員名單和專業知識、學歷證明。在名單中應注意明確每位安全管理小組成員的崗位職責,每個工作小組的職責,這些內容應與企業《應急預案》中的相應內容一致起來。
(四)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法規和加工安全知識培訓紀錄。一般包括:培訓內容、組織部門、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參加人員、培訓結果。注意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培訓,要實事求是地記錄培訓情況。
(五)農業轉基因生物產品標識樣本。根據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的規定,目前共有五類十七種產品列入了首批實施標識管理的目錄,企業生產銷售的產品只要屬於這個目錄范圍,就應到當地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標識審查認可手續,申請加工許可證時就應提供所有產品的標簽標識樣本。其中屬於散裝油批發的應在發貨單上註明「本產品由轉基因生物加工而成」,並提醒零售商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標識審查認可手續。
(六)加工原料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復印件。按照農業部9號令的規定,利用進口轉基因生物作為加工原料的,其貿易商需對每個批次的進口原料申請辦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申請加工許可的企業應提交上一年度所有批次加工原料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復印件)。
(七)專用生產線、封閉式倉儲設施、加工廢棄物滅活處理設備和設施的照片及產權證明。上述設備和設施是對加工硬體條件提出的要求,為保證材料審查的可靠性,我省在農業部《加工辦法》規定申請材料的基礎上,要求申請者提供這些硬體的實物照片和產權證明,以便初審確認後決定是否組織專家小組現場考察。產權證明是指設備購置發票(復印件),實在找不全就提供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或者出入境植物檢驗檢疫部門對倉儲、加工等環節防疫措施出具的《考核報告》。
四、加工企業應如何配合行政監管
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資質的審批工作也是幫助申請企業進一步理解《條例》有關安全管理規定的過程,其根本目的是確保具有活性的轉基因生物原料不被流失到環境中,確保生態環境的安全。《條例》第21條、23條、24條、25條、41條,《進口安全管理辦法》第16條等,對從事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的單位加強安全管理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為使轉基因生物加工資質能夠順利通過省級審批,避免和消除加工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下面,提請加工企業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以配合監管。
(一)建立企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小組。加工企業要成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小組,由相對固定的且具備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知識的人員負責管理工作,真正掌握加工環節安全管理的有關要求,對重點崗位的安全性控制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認真落實重點崗位的安全職責。企業應針對加工轉基因生物原料安全管理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度,建立應對轉基因生物擴散等突發事件的應急工作機制,對重點崗位責任人要加強業務培訓,認真落實好各項安全控制措施。
(三)做好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的檔案記錄。加工企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貫穿於從采購到銷售的整個過程,應當按照批準的品種、安全管理要求組織加工,做好各關鍵管理環節的工作記錄,以便在一旦出現轉基因生物擴散等安全事故時可以追溯事故原因,在行政人員檢查時可以證明企業有能力或者已按要求落實了安全管理措施。
(四)及時報告轉基因生物加工情況。企業應自覺接受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加工過程中發生基因安全事故時,應當立即採取安全補救措施,並向所在地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每年5月、11月底分兩次分別向所在地縣級、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供進口、加工和產品流向的報告;
(五)做好與標識管理制度的銜接。企業銷往市場的轉基因生物產品應當根據農業部《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的規定,及時到當地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轉基因標識審查認可手續,並按規定在產品標簽或發貨單上加以標注。
『貳』 肉雞養殖場規章制度
為了養殖場的工作秩序,節約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實施科學、規范、制度化管理,明確員工權力與職責,特製定本制度,請遵照執行。
個人負責制
養殖場在公司領導與管理指導下,負責具體工作的實施,實行個人負責制,賦予一定的權力,承擔相應的責任,權責統一。
1、養殖場人員實行個人負責制,賦予權力,承擔責任。
2、養殖場主管負責場部對全體員工和日常事務的管理,對公司負責,及時匯報養殖場情況。
3、各崗位員工堅守崗位職責,做好本質工作,不得擅自離崗。
4、做好養殖場的安全防盜措施和工作。
5、晚上輪班,看護好場部的牲畜和其他物品。
6、做好每日考勤登記,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幫填寫。
7、分工與協作統一,在一個合作團隊下,開展各自的工作。
8、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監督員的職責
1、遵守檢驗檢疫有關法律和規定,誠實守信,忠實履行職責。
2、負責養殖場生產、衛生防疫、葯物、飼料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實施。
3、負責對養殖用葯品、飼料的采購的審核以及技術員開具的處方單進行審核符合要求方可簽字發葯。
4、監管養殖場葯物的使用,確保不使用禁用葯,並嚴格遵守停葯期。
5、應積極配合檢驗檢疫人員和公司實施日常監管和抽樣。
6、如實填寫各項記錄,保證各項記錄符合公司和其他管理和檢驗檢疫機構的要求。
7、監督員必須持證上崗。
8、發現重要疫病和事項,及時報告公司和檢驗檢疫部門。
技術員的職責
1、技術員負責病蟲防治、監督員負責葯品發放和疫情匯報。
2、依各個季節不同病害,採取本場實際情況採取主動積極的措施進行防護。
3、技術員應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開出當日處方用葯,監督員根據當日處方用葯與配葯一起准備葯品,監督員應准備好葯品交付當日班長,並按當日處方使用方法和劑量全程監督施葯。
4、技術員應每日觀察害蟲發生情況,對病蟲害應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對異常牲畜要進行鏡檢以確定病蟲害,遇到無法確定的情況應當日匯報給公司,公司請權威部門予以確定,並把確定的情況及時告訴技術員。
5、如發生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項時,應及時做好隔離措施。
6、監督員應監督技術員的病蟲害發現情況,同時應將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項報告公司及檢驗檢疫局部門。
采購員管理制度
1、采購員采購葯品物品,必須喲地方簽字,采購單要上交一份到公司財務辦公室存檔備案。
2、合理科學管理備用金,不能拿備用金做其他用途使用,更不能拿去做私人事情。
3、采購葯品、物品及時入庫,辦好相關手續。
4、采購員的差旅費報銷規定:(1)乘車費、業務洽談費全額報銷(皆不包括打的和馬仔費);(2)餐費標准:縣城及縣轄區各鄉鎮為5元/餐(人);區、市等較發達城市10元/餐(人);(3)住宿標准:縣城及縣轄區各鄉鎮為20元/晚(人);區、市等較發達城市35元/晚(人)。
料管理制度
1、飼料需來自無農葯全生態的農家生產的玉米、水稻、黃豆等
2、飼料中不得添加國家禁止使用的葯物或添加劑。
3、飼料進倉應由采購人員與倉庫管理員當面交接,並填寫入庫單,倉管員還必須清點進倉飼料數量及質量。
4、倉管員應保持有倉庫的衛生。庫內禁止放置任何葯品和有害物質,飼料必須隔牆離地分品種存放。
5、建立飼料進出倉庫記錄,詳細記錄每天進出倉情況。
6、飼料調配應由技術員根據實際情況配製和投量。
7、調配間、攪拌機及用具應保持清潔,做到不定時的消毒,調配間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養殖用具管理制度
為保障養殖順利進行,安全生產,特建立如下管理制度,希望全體養殖人員遵守執行。
1、不準喝酒、不準打架斗毆、不準拉幫結派,一經發現,嚴肅處理,直至開除。
2、吸煙應遠離易燃物品,同時不影響工作,不影響環境衛生。
3、服從領導指揮,認真完成本職工作。
4、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解決。對每位員工提出的好建議進行鼓勵並獎勵。
5、保持養殖場環境衛生,不許將生活垃圾亂扔,應採取措施,生活垃圾要選好地址統一堆放,定期銷毀。
6、保持水槽,食槽,牲畜舍清潔,工具擺放有序。
7、養殖場物品實行個人負責制,注意保管、保養,丟失按價賠償。如因丟失影響生產,另行處罰。
8、實行請假銷假制度。有事提前請假,以便調整安排,以不耽誤生產為原則。
全體員工應團結配合,扎實工作,以場為家,以場為榮。
衛生防疫管理制度
1、生活區的垃圾具備防護措施,及時清理,保持清潔。
2、養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凈。
3、外來人員不得隨時進入養殖區。
4、發現局部發生疫病時,養殖用具食料槽,飲水槽專用,並進行消毒,做好發病食料槽,飲水槽的有效隔離。
5、病、死牲畜當天燒毀或深埋,用過的葯品外包裝等統一放置並定期銷毀。
6、購進的種牲畜經過檢疫,防止病原體傳入。
7、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和疾病防疫葯品投放。
葯物管理制度
1、建立完整的葯品購進記錄。記錄內容包括:葯品的品名、劑量、規格、有效期、生產廠商、供貨單位、購進數量、購貨日期。
2、葯品的質量驗收:包括葯品外觀性質檢查、葯品內外包裝及標識的檢查,主要內容有:品名、規格、主要成分、批准文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等。
3、搬運、裝卸葯品時應輕拿輕放、嚴格按照葯品外包裝標志要求堆放和採取措施。
4、葯品倉庫專倉專用、專人專管。在倉庫內不得堆放其他雜物,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品。葯品按劑量或用途及儲存要求分類存放,陳列葯品的貨櫃或廚子應保持清潔和乾燥。地面必須保持整潔,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
5、葯品出庫應開《葯品領用記錄》,詳細填寫品種、劑型、規格、數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員、何處使用,需在技術員指導下使用,並做好記錄,嚴格遵守停葯期。
6、不向無葯品經營許可證的銷售單位購牲畜用葯物,用葯標簽和說明書符合農業部規定的要求,不購進禁用葯、無批准文號、無成分的葯品。
7、用葯施行處方管理制度,處方內容包括:用葯名稱、劑量、使用方法、使用頻率、用葯目的,處方需經過監督員簽字審核,確保不使用禁用葯和不明成分的葯物,領葯者憑用葯處方領葯使用。
有毒有害物質防護措施
1、日常重視四周衛生,及時把死、病清除到無害化處理場所深埋,及時隔離、防護清除生活垃圾。
2、嚴格執行專人管理、專庫存放制度,制定完整進倉和領用記錄,記錄需用相關人員簽名。
3、值班人員遵守相關守則、制度,防止外來人員投毒、投害。
4、下列有毒有害物質禁止進入養殖場,汞、甲基汞、砷、無機砷、鉛、鎘、銅、硒、氟、組胺、甲醛、六六六、滴滴涕、麻痹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葯物。
獎懲制度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將得到一定的獎勵
1、對養殖場的疾病防治得力,挽救養殖場重大損失的;
2、進行自主創新,節約成本,成效顯著的;
3、進行立體綜合養殖,效益明顯的;
4、管理措施有力,使養殖場連續18個月沒有發生事故的,等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將受到一定的懲罰
1、弄虛作假的,如考勤、采購作假的;
2、經常遲到早退的(一個月累計≥3次);
3、無故曠工的(一個月累計≥18小時);
4、打架斗毆的,情節嚴重的交司法處理;
5、監守自盜或與他人合夥,使公司養殖場經受損失的,嚴重的交司法處置;
6、私自宰殺養殖場牲畜,照價賠償,並追究法律責任;
7、出現養殖場無人看管時間超過35分鍾的情況的等等。
『叄』 速凍粘玉米加工時的規章制度,加工過程中應注意什麼我想寫幾條。
你就從人、機、料、法、環幾個方面去寫,就很全面了!
人:人員的技能要求,人員衛生要求;
機:機器的操作方法、機器的衛生等;
料:要用什麼樣的原料,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
法:用什麼方法去做這種產品,用什麼方法去監控過程;
環:加工環境是否符合要求?
『肆』 員工食堂管理規章制度是什麼
為強化職工餐廳管理,提高餐廳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使餐廳工作細化量化,現結合福源澱粉公司實際情況制定職工餐廳管理制度如下:
一、餐廳管理方式
1、職工餐廳實行個人承包,隸屬於公司辦公室管理,由辦公室負責監督考核。
2、公司提供現有的食堂設施及用具,做到水、電到位。並按規定按時收取電費。未經公司允許,承包人不得擅自改變餐廳設施。
3、公司辦公室有權對餐廳飯菜質量、價格、成本、衛生、進貨渠道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管理,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責令餐廳整改。
4、招待用餐由總經理簽字審核後方可到財務入賬。
二、職工餐廳崗位設置
職工餐廳工作人員由承包人決定,保證廣大幹部職工正常用餐。
三、餐廳管理規定
1、保證飯菜衛生。首先要保證食品供貨來源,由辦公室對餐廳進貨貨源進行檢查監督,重要物品進行招標供貨,以保證食品的衛生可靠。所進食品如魚、肉、蛋等和蔬菜要干凈、新鮮,生熟肉食必須要分開存放,飯菜內不得有蠅蟲等物。
2、職工用餐後,服務人員應及時對碗筷進行消毒和清洗,再次使用不得出現油污。
3、職工餐廳應嚴格執行公司的規章制度及食堂管理辦法,保證按時開飯,做到飯熟水開,在公司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經營,如有夜間值班職工需要,十二點前應隨時為職工服務。
3、每天飯菜要多樣,堅持頓頓有飯菜譜。早餐要有稀飯、玉米粥,各種小菜。間隔,配備豆汁、老豆腐以及各種小吃,如油條、花捲、餅類等;午、晚餐要主食花樣不少於三種,菜類要有高、中、低檔的品種,要有湯類,並配有檔次的炒菜。
4、堅持為員工服務的宗旨,飯菜價格制定合理,公司來客招待要飯菜價格明確,每月向公司對本食堂的經營管等情況進行一次書面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