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發布時間: 2025-09-15 23:24:01

Ⅰ 渚濇硶鍒跺畾鐨勫湴鏂規ф硶瑙勫湪鍒跺畾鍚庢姤浠涔堝囨

榪欑嶆儏鍐甸渶瑕佹姤鍏ㄥ浗浜烘皯浠h〃澶т細甯稿姟濮斿憳浼氬囨堛
鏍規嵁銆婂娉曘嬪拰銆婂湴鏂瑰悇綰т漢姘戜唬琛ㄥぇ浼氬拰鍦版柟鍚勭駭浜烘皯鏀垮簻緇勭粐娉曘嬬殑瑙勫畾錛屼緷娉曞埗瀹氱殑鍦版柟鎬ф硶瑙勫湪鍒跺畾鍚庨渶瑕佹姤鍏ㄥ浗浜烘皯浠h〃澶т細甯稿姟濮斿憳浼氬囨堛
澶囨堟槸鐩戠潱鍦版柟鎬ф硶瑙勫悎娉曟у拰鍚堣勬х殑閲嶈佹墜孌碉紝涔熸槸緇存姢鍥藉舵硶鍒剁粺涓鐨勯噸瑕佷繚闅溿

Ⅱ 地方性法規有哪些

地方性法規,是指法定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和頒布的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實施的規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規是有立法權的地方國家機關依法制定與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
一、執行的地方性法規
1、執行的地方性法規是以執行某項特定的法律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這種地方性法規的特點是,對國家已有法律的實施作出具體規定,使其更切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
2、制定執行的地方性法規,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執行的地方性法規是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製定的。有些法律明確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為執行該項法律,可以制定實施細則和辦法。例如《選舉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本法可以制定選舉實施細則,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3、執行的地方性法規可以就執行某項法律的整個內容作出規定,也可以就執行某項法律的部分內容作出規定,還可以就執行某一項法律的某一條甚至某一條中的某一款項作出規定。《湖北省環境保護暫行條例》基本是為執行整個《環境保護法(試行)》而制定的。這個條例對《環境保護法(試行)》中規定的環境保護總的原則、保護自然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環境保護機構和職責、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獎勵和懲罰等內容,都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規定了具體執行辦法。
4、在各地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實踐中,也有個別的地方性法規是為執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而制定的。例如,《山西省貫徹執行〈國家建設徵用土地條例〉實施辦法》、《山西省貫徹執行〈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和《河南省植物檢疫實施辦法》等。嚴格地說,這類實施辦法是不應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作為地方性法規來制定的,而應作為規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來制定。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本身一般也是這樣要求的。
5、執行的地方性法規是為執行某項法律所制定的,因此,如果它所執行的法律作了修改或者廢止,它也必須隨之修改或者廢止。
二、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決定,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遵循憲法的規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制定經濟特區法規,在經濟特區的范圍內適用。但經濟特區法規在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非經濟特區范圍內不能適用,如深圳的寶安區不屬於深圳經濟特區的范圍,因此,經濟特區法規就不能在寶安區適用。但由於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制定的許多法規涉及城市管理的事項,只在城市的部分區域實施,而不能在整個城市的區域內實施,不利於對整個城市的統一管理,同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目前已經具備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條件,因此,立法法賦予了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地方性法規制定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十三條,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
(二)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除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外,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國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生效後,地方性法規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定無效,制定機關應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設區的市、自治州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規,限於本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事項。
制定地方性法規,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
第八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Ⅲ 地方性法規需不需要經過批准才生效

地方性法規不需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
法律分析
如果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不需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只需要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如果是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需要報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地方性法規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或者是指由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此時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準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八條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條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製定地方性法規,報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Ⅳ 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在制定後報什麼備案

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在制定後報什麼備案

法律分析:

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製定地方性法規,報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法律依據:

《憲法》第一百條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製定地方性法規,報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熱點內容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重點總結 發布:2025-09-16 01:26:37 瀏覽:980
法治宣傳月 發布:2025-09-16 01:25:31 瀏覽:107
實體商法 發布:2025-09-16 01:21:55 瀏覽:592
勞動法的產生 發布:2025-09-16 00:50:02 瀏覽:684
刑法實訓目的 發布:2025-09-16 00:41:25 瀏覽:686
假離婚生二胎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00:29:15 瀏覽:628
仲裁裁決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可以 發布:2025-09-16 00:28:18 瀏覽:681
民法典話 發布:2025-09-16 00:27:31 瀏覽:2
司法調解申請書 發布:2025-09-16 00:27:31 瀏覽:443
盜用公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6 00:26:12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