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開發區條例
❶ 江西省開發區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開發區建設,規范開發區管理和服務,促進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發揮開發區功能優勢和開放引領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開發區的規劃與建設、設立與整合、管理與服務以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指的開發區,包括國家級開發區和省級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是指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開發區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園。第三條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應當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規劃引領、集群發展、節約集約、特色發展的原則,全面推進開發區的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提升開發區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管理水平,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將開發區建設成為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引領區、開放型經濟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集聚區、高水平營商環境的示範區。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開發區工作的領導,將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促進開發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議事協調機制,解決開發區建設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落實目標責任制和獎懲制度,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省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統籌負責全省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指導、協調、管理和服務工作。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科技、商務主管部門按照規定職責,分別負責全省工業園區和產業園、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具體指導、管理和服務工作。省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開發區的相關工作。
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開發區主管部門負責落實本行政區域內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和相關管理工作。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按照增強開發區功能優勢、加快轉型升級,形成經濟增長新動能的要求,組織編制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開發區的數量規模、產業布局、發展方向和管理體制。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組織編制本市開發區發展規劃,科學確定開發區的空間布局、產業定位、建設運營模式和保障措施。
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和設區的市開發區發展規劃,編制本開發區發展規劃,明確戰略目標、空間布局、產業特色、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並報派出開發區管理機構的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第六條開發區發展規劃應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水資源開發利用相關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相銜接。第七條開發區應當加強產業集群建設,明確主攻產業方向,通過強化產業鏈條、扶持重大項目、支持科技研發等措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集聚發展。
鼓勵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高、質量效益高、產業關聯度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進入開發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第八條禁止在開發區建設下列項目:
(一)採用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的;
(二)生產國家和省明令淘汰產品的;
(三)國家和省明令禁止的其他項目。第九條開發區用地應當納入所在地市、縣(市、區)用地統一供應管理,依據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合理確定用地結構。
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的新增工業和生產性服務用地計劃原則上安排在開發區。第十條開發區應當依法合理、節約集約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提升土地產出率。
對開發區內的閑置用地依法處置。
對開發區內的低效等存量建設用地,可以按照有關規定通過收購儲備、流轉、協議置換、合作經營、自主開發等方式進行再開發。
允許工業用地使用權人按照有關規定經批准後對土地進行再開發,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需補辦出讓手續的,可採取規定方式辦理並按照市場價繳納土地出讓價款。第十一條開發區應當統籌地上地下有序開發,推行建設多層標准廠房,充分利用地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