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
『壹』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方面的表現
合法履行自己的權利時不侵害他人的權利,維護國家和民族的統一,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第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第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第五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第五十五條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第五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貳』 36維護國家安全,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社會主義法治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依
法律主觀: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法制耐枯旦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黨敗銀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是我國憲法確立的項重要原則。其基本要求有四個方面:一是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二是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四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應當在繼續加強立法工作的同時,把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昌擾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客觀要求,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改革開放29年來,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經過各方面共同的、不懈的努力,我國立法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繼1982年我國通過了建國以來最好的一部憲法之後,又通過了四個憲法修正案,使憲法不斷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229件現行有效的法律和170多件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國務院制定了700多件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7400多件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了660多件現行有效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憲法為統帥,由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七個法律部門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位階層次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有法可依。加強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工作,就是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使憲法和法律真正成為推進依法治國的准繩,真正成為全社會一體遵循的行為規范。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要重點抓好以下四個環節。一是依法執政。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依法執政,要求黨的各級組織和幹部帶頭貫徹實施憲法和法律,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為全社會做出表率;督促、支持和保障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在法制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重大決策、重大政策與憲法和法律之間的關系,善於使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志相統一並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於運用國家政權處理國家事務。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二是依法行政。就是要使政府的組織、政府的權力、政府的運行、政府的行為和活動,都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都受憲法和法律的規范和約束。確保行政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同憲法和法律保持統一和協調,注重配套法規規章的制定和實施,充分發揮我國法律體系的整體功能。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核心的現代行政執法觀念,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形成職責許可權明確、執法主體合格、適用法律有據、救濟渠道暢通、問責監督有力的政府工作機制。三是公正司法。司法權威是法制權威的重要體現。要堅持以公正樹權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司法的職能作用,維護公平,伸張正義。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為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四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以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新時期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指導思想。黨員、幹部特別是立法、執法、司法、監督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真正樹立並自覺實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帶動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大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依法辦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 公民和組織應當履行下列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於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