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紀處分條例暫行規定
⑴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的「有關規定」 有哪些
第六十六條 不按照有關規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組織請示報告重大問題、重要事項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不按要求報告或者不如實報告個人去向,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
→《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中辦發〔2010〕16號)
2
第六十八條 黨員領導幹部違反有關規定組織、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等,情節嚴重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關於領導幹部不得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組織的通知》(組通字〔2002〕19號)
3
第七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對批評、檢舉、控告進行阻撓、壓制,或者將批評、檢舉、控告材料私自扣壓、銷毀,或者故意將其泄露給他人的;
(二)對黨員的申辯、辯護、作證等進行壓制,造成不良後果的;
(三)壓制黨員申訴,造成不良後果的,或者不按照有關規定處理黨員申訴的;
(四)有其他侵犯黨員權利行為,造成不良後果的。
對批評人、檢舉人、控告人、證人及其他人員打擊報復的,依照前款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
黨組織有上述行為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依照第一款規定處理。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中紀發〔1993〕8號)
→《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中發〔2004〕19號)
4
第七十四條 在幹部、職工的錄用、考核、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和徵兵、安置復轉軍人等工作中,隱瞞、歪曲事實真相,或者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違反有關規定為本人或者其他人謀取利益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弄虛作假,騙取職務、職級、職稱、待遇、資格、學歷、學位、榮譽或者其他利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發〔2002〕7號)
→《關於堅決防止和查處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和違紀違法行為的通知》(中組發〔2001〕9號)
5
第七十五條 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的規定,採取弄虛作假或者其他手段把不符合黨員條件的人發展為黨員,或者為非黨員出具黨員身份證明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違反有關規定程序發展黨員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中國共產黨章程》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中共中央辦公廳 2014年1月)
6
第七十六條 違反有關規定取得外國國籍或者獲取國(境)外永久居留資格、長期居留許可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或者開除黨籍處分。
→《關於加強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出國(境)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辦發〔1999〕23號)
→《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出國(境)管理的通知》(中紀發〔2004〕26號)
7
第七十七條 違反有關規定辦理因私出國(境)證件、前往港澳通行證,或者未經批准出入國(邊)境,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處分。
→《關於加強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出國(境)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辦發〔1999〕23號)
→《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出國(境)管理的通知》(中紀發〔2004〕26號)
8
第七十八條 駐外機構或者臨時出國(境)團(組)中的黨員擅自脫離組織,或者從事外事、機要、軍事等工作的黨員違反有關規定同國(境)外機構、人員聯系和交往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共產黨員在涉外活動中違犯紀律黨紀處分的暫行規定》(1988年5月23日)
9
第八十七條 違反有關規定取得、持有、實際使用運動健身卡、會所和俱樂部會員卡、高爾夫球卡等各種消費卡,或者違反有關規定出入私人會所,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關於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的通知》(中紀發〔2013〕3號)
→《關於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嚴肅整治「會所中的歪風」的通知》(群組發〔2013〕31號)
10
第八十八條 違反有關規定從事營利活動,有下列行為之一,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經商辦企業的;
(二)擁有非上市公司(企業)的股份或者證券的;
(三)買賣股票或者進行其他證券投資的;
(四)從事有償中介活動的;
(五)在國(境)外注冊公司或者投資入股的;
(六)有其他違反有關規定從事營利活動的。
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其他特定關系人的經營活動謀取利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違反有關規定在經濟實體、社會團體等單位中兼職,或者經批准兼職但獲取薪酬、獎金、津貼等額外利益的,依照第一款規定處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決定》(中發〔1984〕27號)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經貿委《關於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脫鉤的規定》的通知(中辦發〔1993〕17號)
→《關於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個人證券投資行為若干規定》(中辦發〔2001〕10號)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黨政機關領導幹部不兼任社會團體領導職務的通知》(中辦發〔1998〕17號)
→《關於退出現職、接近或者達到退休年齡的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有關問題的意見》(中組發〔2008〕11號)
11
第八十九條 黨員領導幹部離職或者退(離)休後違反有關規定接受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和業務范圍內的企業和中介機構的聘任,或者個人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相關的營利活動,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處分。
黨員領導幹部離職或者退(離)休後違反有關規定擔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獨立董事、獨立監事等職務,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留黨察看處分。
→《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關於領導幹部離職和退(離)休後從業行為的規定》(2000年12月27日)
→《關於規范中管幹部辭去公職或者退(離)休後擔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獨立董事、獨立監事的通知》(中紀發〔2008〕22號)
12
第九十條 黨員領導幹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違反有關規定在該黨員領導幹部管轄的區域或者業務范圍內從事可能影響其公正執行公務的經營活動,或者在該黨員領導幹部管轄的區域或者業務范圍內的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中擔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級職務的,該黨員領導幹部應當按照規定予以糾正;拒不糾正的,其本人應當辭去現任職務或者由組織予以調整職務;不辭去現任職務或者不服從組織調整職務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黨政領導幹部任職迴避暫行規定》(中辦發〔2006〕19號)
13
第九十一條 黨和國家機關違反有關規定經商辦企業的,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決定》(中發〔1984〕27號)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經貿委《關於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脫鉤的規定》的通知(中辦發〔1993〕17號)
14
第九十五條 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違反有關規定佔用公物歸個人使用,時間超過六個月,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佔用公物進行營利活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將公物借給他人進行營利活動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國管資〔2009〕168號)
15
第九十六條 違反有關規定組織、參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請、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或者用公款購買贈送、發放禮品,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定》(中發〔1997〕13號)
16
第九十七條 違反有關規定自定薪酬或者濫發津貼、補貼、獎金等,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紀發〔2012〕4號)
17
第一百條 違反有關規定配備、購買、更換、裝飾、使用公務用車或者有其他違反公務用車管理規定的行為,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中辦發〔1994〕14號)
18
第一百零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超標准、超范圍向群眾籌資籌勞、攤派費用,加重群眾負擔的;
(二)違反有關規定扣留、收繳群眾款物或者處罰群眾的;
(三)剋扣群眾財物,或者違反有關規定拖欠群眾錢款的;
(四)在管理、服務活動中違反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的;
(五)在辦理涉及群眾事務時刁難群眾、吃拿卡要的;
(六)有其他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
→《關於切實做好當前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1〕42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印發《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發改價格〔2006〕532號)
19
第一百零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一)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造成不良影響的;
(二)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
(三)對待群眾態度惡劣、簡單粗暴,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損害群眾利益的。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1〕5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01年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1〕28號)
→《關於切實做好當前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1〕42號)
20
第一百一十八條 黨員領導幹部違反有關規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一)干預和插手建設工程項目承發包、土地使用權出讓、政府采購、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介機構服務等活動的;
(二)干預和插手國有企業重組改制、兼並、破產、產權交易、清產核資、資產評估、資產轉讓、重大項目投資以及其他重大經營活動等事項的;
(三)干預和插手批辦各類行政許可和資金借貸等事項的;
(四)干預和插手經濟糾紛的;
(五)干預和插手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的使用、分配、承包、租賃等事項的。
→《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關於領導幹部利用職權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等市場經濟活動,為個人和親友謀取私利的處理規定》(中紀發〔2004〕3號)
→《違反規定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領域行為處分規定》(監察部2010年第22號令)
21
第一百一十九條 黨員領導幹部違反有關規定干預和插手司法活動、執紀執法活動,向有關地方或者部門打招呼、說情,或者以其他方式對司法活動、執紀執法活動施加影響,情節較輕的,給予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黨員領導幹部違反有關規定干預和插手公共財政資金分配、項目立項評審、政府獎勵表彰等活動,造成重大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2015年)
22
第一百二十一條 在考試、錄取工作中,有泄露試題、考場舞弊、塗改考卷、違規錄取等違反有關規定行為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令第18號)等。
⑵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的「有關規定」 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具體條文中提及的「有關規定」,是指一旦實施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的具體行為,是否構成違紀的前提性規定。也就是說是否構成違紀要以是否違反了有關規定為前提條件。這些規定主要是指現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比如《關於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個人證券投資行為若干規定》《關於領導幹部不得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組織的通知》,再比如,《關於進一步制止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規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等等。採取援引有關規定這種方式,主要是因為這些規定的內容很豐富,不可能在條例中一一列舉。同時,隨著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發展,也可能會出台一些新的規定或者修訂相關的規定。採用概括表述的方式,能夠更好地適應管黨治黨的需要。
「有關規定」速查
如果你好奇「有關規定」到底都包含些啥,下面這本書可以幫你了解。它是由中央紀委法規室編寫、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共收錄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條文中的「有關規定」索引和46個有關規定的內容全文,准確實用便捷,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理解和貫徹執行《條例》的權威工具書。
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2010年5月26日)
中共中央紀委 中共中央組織部 總政治部關於領導幹部不得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組織的通知(2002年4月4日)
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2004年9月22日)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控告申訴工作條例(1993年8月22日)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2014年1月14日)
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試行)(2008年2月29日)
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試行)(2009年7月16日)
黨政工作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試行)(2009年7月16日)
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辦法(試行)(2009年7月16日)
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2014年5月28日)
中共中央組織部 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 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 公安部 人事部關於加強國家工作人員因私事出國(境)管理的暫行規定(2003年1月14日)
中共中央紀委 中共中央組織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監察部 人事部 商務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員幹部出國(境)管理的通知(2004年12月16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摘錄)(2010年6月3日)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制止黨政機關和黨政幹部經商、辦企業的規定(1986年2月4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個人證券投資行為若干規定(2001年4月3日)
中共中央紀委 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退出現職、接近或者達到退休年齡的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有關問題的意見(2008年4月10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清理黨和國家機關幹部在公司(企業)兼職有關問題的通知(1989年2月5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黨政機關領導幹部不兼任社會團體領導職務的通知(1998年7月2日)
中共中央紀委 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規范中管幹部辭去公職或者退(離)休後擔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獨立董事、獨立監事的通知(2008年6月25日)
中共中央紀委關於省、地兩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個人經商辦企業的具體規定(試行)(2001年2月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經貿委關於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脫鉤的規定(1993年10月9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黨政機關興辦經濟實體和黨政機關幹部從事經營活動問題的通知(1992年6月26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軍隊武警部隊政法機關不再從事經商活動的通知(1998年7月25日)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2013年11月18日)
中共中央紀委關於嚴禁元旦春節期間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等年貨節禮的通知(2013年11月21日)
中共中央紀委 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關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剎住中秋國慶期間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的通知(2013年9月3日)
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2013年12月1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2014年7月12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的通知(2014年9月19日)
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2013年9月13日)
節慶活動管理辦法(試行)(2012年5月29日)
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管理辦法(試行)(2010年10月27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繼續從嚴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項目建設的通知(2003年1月7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問題的通知(2007年3月1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2013年7月14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意見(2010年9月15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2005年3月24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2011年6月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在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及其控股企業深入實行廠務公開制度的通知(2002年6月3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在農村普遍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1998年4月18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2004年6月22日)
中共中央紀委 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事部關於受黨紀處分的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年度考核有關問題的意見(1998年4月8日)
中共中央紀委 監察部關於領導幹部利用職權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等市場經濟活動,為個人和親友謀取私利的處理規定(2004年2月3日)
農村基層幹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2011年5月23日)
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2015年3月30日)
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工作暫行規定(2004年4月8日)
⑶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03全文)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2003全文)如下:
第一編總則
第一章指導思想、原則和適用范圍
第一條為了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黨的紀律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
第三條黨章是最根本的黨內法規,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黨組織和黨員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遵守黨章,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第四條黨的紀律處分工作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二)黨紀面前一律平等。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嚴肅、公正執行紀律,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受紀律約束的黨組織和黨員。
(三)實事求是。對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准繩,准確認定違紀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恰當予以處理。
(四)民主集中制。實施黨紀處分,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經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擅自決定和批准。上級黨組織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作出的處理決定,下級黨組織必須執行。
(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處理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應當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
第五條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第六條本條例適用於違犯黨紀應當受到黨紀責任追究的黨組織和黨員。
第二章違紀與紀律處分
第七條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第八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第九條對於違犯黨的紀律的黨組織,上級黨組織應當責令其作出檢查或者進行通報批評。對於嚴重違犯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黨組織,上一級黨的委員會在查明核實後,根據情節嚴重的程度,可以予以:
(一)改組;
(二)解散。
第十條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
(3)黨紀處分條例暫行規定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簡稱:紀律處分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的黨內法規。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制定,旨在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等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形勢發展,該條例已不能完全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為此,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⑷ 政務處分的類型和輕重
法律分析:黨紀重處分必須搭配政務重處分。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和撤職、開除屬於重處分。根據《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暫行規定》規定,受到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處分的,如果擔任公職,應當依法給予其撤職等政務處分;嚴重違犯黨紀、嚴重觸犯刑律的公職人員必須依法開除公職。實踐中,開除公職的黨員一般都開除黨籍,不存在搭配問題。重處分之間的匹配重點是政務撤職與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和開除黨籍的匹配。首先,要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將「紀嚴於法、紀在法前」精神體現在具體實踐中。對具有黨員身份的監察對象給予開除公職處分的,必然匹配開除黨籍處分。但給予開除黨籍處分的,未必一定開除公職。其次,撤銷黨內職務與撤職處分的匹配。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一條規定,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是指撤銷受處分黨員由黨內選舉或者組織任命的黨內職務;對於在黨外組織擔任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依照規定作出相應處理。對於應當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但本人沒有擔任黨內職務的,應當給予其嚴重警告處分;同時,在黨外組織擔任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據此,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時,一般應當搭配撤職處分。根據2010年《關於公務員紀律懲戒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給予公務員撤職處分,撤銷其現任所有職務,並在撤銷職務的同時降低級別和工資。撤職時按降低一個以上(含一個)職務層次另行確定職務,一般不得確定為領導職務。根據以上規定,撤銷黨內職務匹配撤職時,撤職處分至少要降低一個職務層次。第三,留黨察看處分與撤職處分的匹配。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十二條第三款「黨員受到留黨察看處分,其黨內職務自然撤銷」的規定,結合撤銷黨內職務搭配撤職至少降低一個職務層次的結論,可以推出留黨察看處分匹配撤職時,撤職處分也要至少降低一個職務層次。鑒於由撤銷黨內職務到留黨察看的黨紀處分是依次加重,所以與撤職處分匹配時也要考慮兩者的影響不同。但由於實踐中案件情況較為復雜,具體如何匹配,還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到精準運用。從公開的案例看,實踐中存在留黨察看二年匹配撤職時,撤職處分降低二個職務層次的情況,也有降低三個職務層次的;有留黨察看一年匹配撤職時,撤職處分降低一個職務層次的情況,也有降低二個職務層次的。因此,在不違反相關精神和規定的情況下,根據不同案件情況,給予留黨察看一年匹配撤職,撤職處分應當至少降低一個職務層次;給予留黨察看二年匹配撤職,則一般至少降低二個職務層次。第四,開除黨籍與撤職處分的匹配。實踐中,開除公職的黨員一般都開除黨籍,開除黨籍未必一定開除公職。結合具體案情,有些黨員領導幹部違紀行為情節嚴重,影響黨員形象,給予其開除黨籍處分,不再同時給予開除處分的,應當給予撤職處分。鑒於開除黨籍處分較留黨察看處分更重,因此,匹配開除黨籍處分的撤職處分,應至少降低三個職務層次為宜,如果不夠降低三個職務層次的,可以降到最低級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第三條 監察機關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監督,依法給予違法的公職人員政務處分。
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應當按照管理許可權,加強對公職人員的教育、管理、監督,依法給予違法的公職人員處分。
監察機關發現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應當給予處分而未給予,或者給予的處分違法、不當的,應當及時提出監察建議。
⑸ 黨紀處分條例中較大損失的標準是什麼
1 一般損失事故
經濟損失小於1萬元的事故。
2 較大損失事故
經濟損失大於1萬元(含專1萬元)但小於10萬元的屬事故。
3 重大損失事故
經濟損失大於10萬元(含10萬元)但小於100萬元的事故。
4 特大損失事故
經濟損失大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事故。
⑹ 2015年10月12日修定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文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中文名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條例修訂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條例全文
第一編總則
第一章指導思想、任務和適用范圍
第一條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依據黨章和憲法、法律,結合黨的建設的實踐制定。
第二條本條例的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發揚黨的優良作風,保護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全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的高度統一,保證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
第三條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凡違犯黨的紀律應當給予黨的紀律處分的,都適用本條例。
第二章實施黨紀處分的原則
第四條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處理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准確地認定錯誤性質,區別不同情況,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恰當地給犯錯誤的黨員和黨組織以紀律處分。
第五條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黨的各級組織必須維護黨的紀律。對於違犯黨的紀律的黨員和黨組織,必須依照本條例嚴肅處理,不得姑息遷就。
第六條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對違犯黨紀行為的處理,必須經黨委或者紀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決定和批准。
第七條堅持黨員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黨內不允許有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黨員。任何黨員違犯了黨的紀律,都必須受到追究;應當受到黨的紀律處分的,都必須依照本條例給予相應的處分。
第八條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處理違犯黨紀的黨員和黨組織,要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
第三章違犯紀律與紀律處分
第九條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黨的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黨內法規、黨的政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危害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的行為,依照本條例應當給予黨的紀律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第十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第十一條對黨組織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改組;
(二)解散。
第十二條警告。受到警告處分的黨員,一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第十三條嚴重警告。受到嚴重警告處分的黨員,一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第十四條撤銷黨內職務。指撤銷受處分黨員的由黨內選舉或者組織任命擔任的黨組織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職務。對於在黨內擔任兩個以上領導職務的,黨組織在作處分決定時,應當明確撤銷其一切職務還是某個職務。如果決定撤銷某個職務,則必須從其擔任的最高職務開始依次撤銷。對於在黨外組織擔任領導職務的,可以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在受處分後二年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原任的職務。對於應當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但是本人沒有擔任黨內職務的,一般給予其嚴重警告處分,並可以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
第十五條留黨察看。留黨察看處分,分為留黨察看一年、留黨察看二年。對於受到留黨察看處分一年的黨員,可以視其具體表現情況,再延長一年留黨察看期限。留黨察看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二年。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在留黨察看期間,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留黨察看期間,確已改正錯誤的,期滿後按期恢復其黨員的權利;堅持錯誤不改的,開除其黨籍;又犯有其他應受黨紀處分的錯誤的,也應當開除黨籍。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黨內職務自然撤銷。對於在黨外組織擔任領導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恢復黨員權利後二年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原任的職務。
第十六條開除黨籍。受到開除黨籍處分的,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另有規定不準重新入黨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改組。適用於嚴重違犯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黨組織的領導機構。受到改組處分的黨組織領導機構中的成員,除應當受到撤銷黨內職務以上(含撤銷黨內職務)處分者外,均作為自然免職。由上級黨組織任命或者由相應的黨員大會、黨員代表大會選舉新的領導機構成員。
第十八條解散。適用於全體或者多數黨員嚴重違犯黨的紀律的黨組織。對於受到解散處分的黨組織中的黨員,應當逐個審查。錯誤嚴重,喪失共產黨員條件的,開除黨籍;不起黨員作用,不符合共產黨員條件的,不予登記,宣布除名;符合共產黨員條件的,應當予以重新登記,對其中犯有錯誤的,還應當根據其錯誤性質、情節,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給予處分。
第十九條對於違犯黨紀應當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但是具有免予處分條件的黨員,可以免予處分。對犯錯誤黨員免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