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控煙條例
A. 各個國家對吸煙的政策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年的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規定這一天世界各地既不吸煙也不售煙,並要求各國廣泛宣傳戒煙的意義。各個國家對吸煙的政策如下:
1、中國:2018年5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昨天宣布啟動「京津冀控煙協同發展項目」,以打造2022年無煙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聯手推進三地無煙環境。
2、美國:2009年6月2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家庭吸煙預防和煙草控製法》的法案,食品和葯物管理局有權降低煙草製品尼古丁含量,有權禁止將香煙製成糖果口味來吸引年輕人,並有權禁止給煙草製品貼上「低焦油」或「輕度」等誤導性標簽。煙草公司也將被要求用「吸煙有害」等字樣覆蓋香煙盒上的廣告畫。甚至美國違例吸煙者最高罰款達500美元,累犯者可能被判監禁。
3、英國:英國政府是通過立法禁煙的,從2007年7月1日起,英格蘭地區的所有公共場合都實行禁煙。在禁煙區吸煙者將被罰款50英鎊;沒有貼出「禁止吸煙」標志的場所將被罰款200至1000英鎊;禁煙場所的經營業主如不制止吸煙行為,將被處以最高2500英鎊的罰款。
4、法國:法國在各個地方都開辟「禁煙室」,規定室內必須安裝密封的防煙設備,對違反規定的要罰款40至80法郎。禁止在報刊雜志刊登煙草廣告,煙廠必須在煙盒上印上「吸煙致癌」的警告。從2008年1月1日起,法國公共場所開始全面禁煙。
為落實禁煙令,法國有逾17萬名「香煙警察」在公共場所巡邏。這些「香煙警察」由警察、憲兵和軍隊巡邏兵組成,一旦發現有人違反禁煙令,「香煙警察」有權對違令者處以68歐元的罰款,而違規的公共場所將被處以雙倍罰款。
5、日本:禁止中小學生吸煙,違者開除學籍。為有效防止未成年人吸煙,日本煙草協會開發了一種智能IC卡。購買香煙時,只需將卡片放在自動販賣機的特定位置,購買者的成年人身份就能得到識別和確認。從2008年7月開始,沒有這種卡的人就無法再在自動販賣機上購買香煙。
6、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從1986年12月1日起,將不吸煙列為國民守則內容,1990年開始禁止所有的香煙廣告宣傳,違者最高可被罰款2500美元或入獄6個月。學校不錄取吸煙的學生,汽車司機吸煙要吊銷駕駛執照等。新加坡禁煙法規定,凡在公共場所扔一個煙頭者罰款500新加坡元或打4板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界無煙日
B. 全國18個城市已制定地方性控煙法規 一線城市誰最嚴
全國性控煙條例「呼之欲出」 各國控煙有何招數
2016年11月11日,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的決定,新規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圖為在上海市閔行區公眾場合拍攝的戒煙標示。(東方IC)
中國網新聞11月29日訊(記者李智 戚易斌)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司長毛群安表示,中國目前已經有近20個城市制定了公共場所無煙的法律法規,全國的公共場所控煙條例正在立法進程之中,有望今年公布實施。
早在2014年11月,衛生計生委就起草了《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我國首次擬制定行政法規在全國范圍全面控煙。但從我國多年的控煙歷程來看,執行難、屢禁不止一直是一大弊病,如何讓法律法規得到真正落實,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我國控煙立法腳步未停
11月21日至24日,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發布了《2030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上海宣言》,呼籲各國政府承諾將健康促進融入可持續發展議程。
在大會新聞發布會上,毛群安表示,通過立法的形式來嚴格控制公共場所吸煙,這本身就是健康的促進。吸煙行為要真正得到糾正,需要公眾對煙草危害充分認識,需要吸煙人的自覺。不吸煙的人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公共場所的無煙環境。
毛群安說,中國政府加大對公眾進行煙草危害的宣傳,同時也在通過立法以及煙草製品稅價的改革等方式,來履行世衛組織倡導的煙草框架公約的要求。
在今年9月舉行的第十一屆亞太控煙大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表示,我國目前已有18個城市制定了地方性控煙條例,控煙立法執法成效顯著。
2011年4月20日,法國尼斯,香煙盒和香煙廣告標示出健康警示。(BEBERT BRUNO 視覺中國)
國外如何控煙
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已將控煙作為社會管理的重要工作。
美國
美國政府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就開始推行禁煙運動。1965年,美國公共衛生署長公布報告,闡明吸煙對人體的危害,直接導致強制香煙以及其他煙草製品的盒子上必須加上健康警示的法規。
目前,美國首都華盛頓和26個州、約700個城市頒布了全面禁煙法律,禁止在工作場所、餐館和酒吧吸煙,禁令覆蓋美國約一半人口。作為美國控煙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紐約甚至設置了購煙年齡下限。2013年11月,紐約出台規定不得向未滿21歲人群出售香煙。
法國
據法國衛生部門調查,煙草中毒每年奪走6萬法國人的生命。早在1991年,法國就頒布了《埃萬法》,規定全面禁止香煙廣告、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必須在香煙盒上註明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並印上「吸煙有害健康」的警告文字。
為保障人民的健康,法國政府近兩年來仍然在不斷加大禁煙力度,通過煙草漲價、加強法律制約和擴大禁煙區等措施,使禁煙成果逐漸顯現:煙草消費下降,煙民數量減少。
英國
2007年7月,英國《健康法》生效。英國全國禁止在任何室內工作場所、公共建築物內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吸煙。辦公大樓須在顯眼位置張貼禁煙標志,同時禁止設立員工吸煙區,煙民必須在建築外吸煙。
此外,英國還加強了罰款力度。在室內工作場所吸煙者最高可被罰款200英鎊(約合1700元人民幣)。對僱主來說,如果他們不阻止員工在工作場所吸煙,最高可被罰款2500英鎊(約合2.2萬元人民幣)。
日本
在發達國家中,日本的控煙管理起步較晚,但成果卻顯著有效。在日本,隨時都能在公共場所的地面上或牆壁上發現「禁止吸煙」的相關標識。日本煙民如果在室外抽煙的話,一般都會自己攜帶煙缸,並處理好自己的煙蒂。
2003年,日本國會實施《健康增進法》,明確規定在學校、政府大樓、醫療機關、商場、車站、公園等公共場所要採取禁煙措施。同時全國各地自治體相繼實行《路上吸煙禁止條例》,禁止路上吸煙,違反者會被罰款1500日元左右(約合92元人民幣)。2008年,東京開始推進計程車無煙化。2009年,車站包括站台開始禁煙。煙民們的空間不斷被壓縮。
2016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北京「鳥巢」掛出巨幅禁煙宣傳畫。(東方IC)
宣傳教育是控煙工作重點
從各國的經驗看,控煙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是控煙規定本身是否完備和嚴厲,另一方面是整個社會的控煙環境。
中國控煙目前遭遇了執法力量不足、社會環境不完善的困境。因此,控煙成功還需要一場深入全民的控制吸煙宣傳教育,讓人們意識到拒絕吸入二手煙是維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
引導公民主動不吸煙,積極監督、制止公共場所吸煙行為,形成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執法制度環境,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國家疾控中心控煙辦副主任姜垣表示,不吸煙的公眾應該是控煙的第一道執法者,場所經營者是第二道執法程序,最後才是衛生監管部門。
C. 禁煙的各國措施
法國:為落實禁煙令,法國有17萬名以上的「香煙警察」在公共場所巡邏。這些「香煙警察」由警察、憲兵和軍隊巡邏兵等組成,一旦發現有人違反禁煙令,「香煙警察」有權對違反者處以68歐元(約合707元人民幣)的罰款,而違規的公共場所將被處以雙倍罰款。
英國:在公共場所內吸煙者一旦被發現,將被處以50英鎊的罰款,隨地亂扔煙頭者將被罰款80英鎊。對於酒吧、俱樂部等法定禁煙場所,如果沒有貼出「禁止吸煙」標志,負責人將被罰款200英鎊到1000英鎊,對吸煙者違反禁煙令不聞不問的業主或僱主還將面臨高達2500英鎊的罰款。而零售商若向未成年人售煙將有可能被處以高達2500英鎊的罰款。
德國:德國所有火車、公共汽車和計程車上禁煙;聯邦政府各部門以及學校、醫院、儲蓄所等公共場所原則上也不許吸煙;各州餐館必須對不吸煙的人提供保護;煙草銷售的對象年齡由目前規定的16歲提高到18歲以上。截至目前,德國5600個火車站中已有2500個禁止吸煙。從2008年7月1日起,在德國16個州的酒吧和餐館吸煙將被視為違法。
朝鮮:朝鮮實行禁煙的重要措施之一便是 「剝奪煙民的大學深造權利」。這也就意味著那些未成年吸煙者或學生吸煙者將失去進大學深造的機會,朝鮮所有大學的大門將對煙民們關閉。
新加坡:新加坡幾乎所有室內公共場所都是無煙區。對違反禁煙令者,新加坡有一套處罰辦法:在禁煙區吸煙將被罰款200新元(約合135美元),阻撓禁煙令執行將被處以1000新元(約合675美元)的罰款或監禁6個月。新加坡禁煙法規定,凡在公共場所扔煙頭者罰款500新元或施以4下鞭刑。
美國:美國全國7000多個政府機關內一律禁止吸煙。美國各州政府有不同的控煙政策,紐約於2003年3月30日開始推行嚴格的禁煙令,大幅度增加對每包煙的賦稅,除了極少數獲得許可的酒吧、俱樂部外,絕大部分餐館和酒吧等公共場所嚴禁吸煙。
挪威:挪威禁止在所有提供食物的設施內吸煙,任何人若是在酒廊、咖啡廳或是餐館內吸煙,店家必須為觸犯條例的每一名煙客繳付罰款,甚至可能被迫停止營業。
巴西:政府制訂了禁煙計劃,禁止醫務人員在辦公室吸煙。聖保羅市政府頒發了一項法令,規定凡在出租汽車、公共汽車、圖書館、醫院、會議室、電影院和電梯內吸煙者,處以罰款,最高罰款達3000克魯賽羅。
匈牙利:吸煙者必須交納「吸煙稅」,徵集的稅金全部做消防用。摘自《網路知識》
D. 求各國關於吸煙的政策,要詳細。
部分國家禁言政策:
泰國:
根據泰國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發布的海灘禁煙令,從2018年2月1日起,泰國禁止在15個府的24個海灘吸煙,以整治海灘環境污染問題,其中包括著名海灘度假勝地華欣、芭堤雅、蘇梅島、攀牙、普吉、甲米等地區。根據規定,違者將面臨最高10萬泰銖的罰款或不超過一年的監禁,或兩者並罰。
菲律賓、新加坡:
2017年5月,杜特爾特簽署行政命令,在全國室內外公共場所禁煙。這項行政令規定,無論室內室外,凡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違者將被處以最高4個月的監禁及5000比索(1比索約合0.12元人民幣)的罰金。
此外,禁煙令同樣適用於各類公共交通工具。部分公共場所內可以設置「吸煙區」,但必須遵守距離出入口10米以上、安裝通風設備以及面積不超過10平方米。此外,吸煙區與禁煙區之間必須有緩沖區。民眾還可以收集證據向衛生部檢舉違法吸煙者。
(4)美國控煙條例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禁煙政策
葡萄牙於2008年通過並實施一項禁煙法令,除一些酒店、酒吧指定的吸煙區外,其他所有帶屋頂和四面牆的室內場所都禁止吸煙。該法令主要針對的是封閉場所,對於開放的公共場所涉及不多。
根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數據,歐盟28個成員國中有17個已經實施全面禁煙措施,其中愛爾蘭、英國、希臘、西班牙的禁煙措施最為嚴苛,幾乎所有的封閉場所、公共交通和工作場所都禁止吸煙。到目前為止,在歐盟成員國中,只有在斯洛伐克的酒吧內可以吸煙,其他國家都明令禁止。
E. 美國禁酒令的失敗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美國禁酒令失敗,告訴我們不能以強制性方式來實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