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

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9-25 19:43:43

❶ 山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條例保護;本條例未作規定的,受法律和其他法規的保護。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切實加強領導,協調、督促有關行政部門做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工作,具體工作由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第四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技術監督、物價、衛生等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配合,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的開展情況。第六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採取措施,方便消費者提起訴訟,及時受理、審理消費者權益爭議案件。第七條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大眾傳播媒介對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公益活動,有責任進行宣傳報道。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部門對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九條消費者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利。第十條經營者應當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本條例規定的義務。第十一條經營者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文明經商、文明服務,尊重消費者的人格和民族風俗習慣。第十二條經營者不得違背消費者意願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商品或者強迫消費者接受不公平的交易條件。對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消費者有權拒絕。第十三條經營者應當嚴格執行價格管理的法律、法規。
經營者不得通過約定等方式聯合限定商品價格,或者多收服務費用。第十四條供水、供電、供熱、供氣、通信等公用企業,應當保證服務質量,合理收取費用,不得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十五條從事醫療、美容、保健、娛樂、洗染、攝影等項目服務的經營者,應當具備相應的技術、設備條件,按規定標明服務項目和收費標准,保證服務質量。第十六條從事汽車旅客運輸的經營者,應當按規定收費,無正當理由不得中途停運或者中途讓旅客換乘其他車輛。第十七條依法經有關行政部門認定為不合格的商品,消費者要求退貨的,經營者應當按購貨憑證上標明的商品價格負責退貨,不得收取折舊費和其他費用。第十八條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上門服務或者提供運輸工具;不能上門服務或者提供運輸工具的,應當承擔運輸等合理費用。第十九條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賂償損失的要求,經營者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第二十條從事來料加工、以舊換新或者修配項目服務的經營者,應當保證質量,合理收費,按期交貨。第二十一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得有下列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欺詐行為:
(一)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二)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
(三)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表示價銷售商品;
(四)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
(五)夥同或者指使他人冒充顧客作誘導;
(六)作虛假的現場演示或者說明;
(七)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作虛假的宣傳;
(八)利用郵購等方式騙取預付款、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
(九)以虛假的有獎銷售方式銷售商品;
(十)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
(十一)銷售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商品;
(十二)其他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欺詐行為。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行政區域可以建立消費者協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消費者協會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的各項職能,並保障其必要的辦公條件和經費。
消費者協會不得以攤派等方式籌措經費,但是社會組織和個人自願支持、資助消費者協會依法開展工作的除外。

❷ 雲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2002)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是指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個人和單位。
本條例所稱經營者,是指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生產者、銷售者和服務者。第三條 消費者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權利。消費者應當尊重經營者的勞動,依法行使權利。
經營者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四條 本條例由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相互配合,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五條 省、州(地、市)、縣(市、區)依法成立消費者協會或者其他消費者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消費者協會履行法定職能的需要為其配備相應的人員,安排必需的工作經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消費者組織的領導,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第六條 消費者協會除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
(二)根據消費者的反映,對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價格、計量、安全、衛生、性能及信譽等情況進行社會調查,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三)涉及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可以向有關單位和經營者查詢,有關單位和經營者應當給予答復。無正當理由拒不答復的,可以通報或者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披露。第二章 經營者的義務第七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僱傭、指使他人或者與他人合謀進行欺騙性的銷售或者服務誘導;
(二)作虛假的現場演示、說明或者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
(三)以不合格商品或者國家、省明令淘汰並禁止銷售的商品、處理品冒充合格商品;
(四)銷售過期、失效、變質、受污染的商品及其他可能損害消費者人身健康的商品;
(五)利用明碼標價或者採取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等手段進行價格欺詐;
(六)銷售商品、提供服務與商品或者服務的說明、樣品、標准不一致;
(七)偽造企業名稱、地址和商品的產地、名優標志,冒用他人名稱、地址、注冊商標、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或者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以及不按規定用中文標明商品的名稱、產地、廠名和標識銷售商品、提供服務;
(八)銷售注水、未經檢疫合格、偽造變造檢疫標記的畜禽食品,或者銷售未經法定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商品,偽造、變造進口商品檢驗檢疫結果的商品;
(九)騙取消費者預付款而不向預付款人提供約定或者承諾的商品、服務;
(十)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對銷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務作虛假宣傳;
(十一)使用不符合法定標準的計量、計價器具;
(十二)其他欺詐性行為。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強迫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不得強迫消費者接受其規定的不合理條件。提供可選擇性商品和服務的,應當事先徵得消費者同意。第九條 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應當符合規定的質量、數量、安全、衛生標准,提供必要的警示標志、技術指導、使用演示或者說明書、保修憑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商品檢驗合格證明,明示有效期限、服務項目、收費價格。第十條 經營者發現或者有事實證明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然可能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應當立即中止、停止出售該商品或者提供該項服務;商品已售出的,應當採取緊急措施告知消費者,並召回該商品進行修理、更換或者銷毀,同時應當向有關行政部門和行業協會報告。
經營者應當採取前款規定措施而未採取的,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要求經營者立即中止、停止出售該商品或者提供服務,對已售出的商品採取召回措施。
消費者協會發現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提出相應的建議。第十一條 經營者按照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對商品承擔包修、包換、包退(以下簡稱三包)責任的,應當出具三包憑證並履行承諾。三包憑證應當明確註明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並指定具備條件的維修單位。
實行三包的商品有質量問題的,經營者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予以退貨、更換或者修理。經營者承諾的三包時限超過規定時效的,依經營者的承諾。

熱點內容
法院被執行人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25 23:02:20 瀏覽:611
當法官的原因 發布:2025-09-25 23:01:33 瀏覽:929
2014年二級建造師法規教材 發布:2025-09-25 23:01:30 瀏覽:621
新舊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5 22:40:09 瀏覽:120
廈門戶籍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5 22:40:07 瀏覽:615
有關人事需要了解的勞動法內容 發布:2025-09-25 22:27:10 瀏覽:1
路橋司法拍賣 發布:2025-09-25 22:26:29 瀏覽:340
定海針律師 發布:2025-09-25 22:18:50 瀏覽:890
通過微信公眾號普及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25 22:08:07 瀏覽:850
初一政治手抄報關於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25 22:04:07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