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工資支付條例
❶ 上海企業工資支付辦法2016 加班和病假工資還能不能打七折
依然有打七折的規定。
上海市計算加班費的工資基數,按照勞動者全部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工資等)打七折,是針對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均無約定的情形而言,該規定依然有效。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
滬人社綜發〔2016〕29號
二、本辦法所稱工資是指企業根據國家和本市的規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工資等。
九、企業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當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勞動者在依法享受婚假、喪假、探親假、病假等假期期間,企業應當按規定支付假期工資。
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為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正常出勤月工資,不包括年終獎,上下班交通補貼、工作餐補貼、住房補貼,中夜班津貼、夏季高溫津貼、加班工資等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按以下原則確定:
(一)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有明確約定的,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實際履行與勞動合同約定不一致的,按實際履行的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
(二)勞動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未明確約定,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有約定的,按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約定的與勞動者崗位相對應的月工資確定。
(三)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對勞動者月工資均無約定的,按勞動者正常出勤月依照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的70%確定。
加班工資和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❷ 2016年假有雙倍工資嗎不滿八個小時不算雙倍工資嗎
春節調休或休息日加班不能補休按200%支付工資報酬,不滿八小時按實際工作小時工資計算。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2016年春節期間,法定休假日(2月8日至10日,即農歷初一至初三)用人單位安排工作的,應當按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隨同法定休假日一並放假的休息日或者調休安排工作的,應當按同等時間安排補休,不能補休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勞動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❸ 關於國務院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有什麼規定
嚴格執行《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及實施細回則,本工程工資性
工程款合同價佔比為 20% % (不得低於 20% ),每月 5 25 日前足額支付 工資性工答程進度款數額為
元(合同價* * 佔比÷工期月)。發包人連續兩次未按時足額支付工資性工程進度款的,總包單
位有權停工,直至工資性工程進度款撥付到位,停工期間所產生損失由發包人承擔。(該項
目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設立及管理詳見發承包雙方按規定簽訂的《建設工程農民工工資專用
帳戶資金託管協議》)。
❹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2016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工資支付,保障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基金會、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條例執行。第三條省人民政府按照規定製定最低工資標准,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在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准中確定本市的最低工資標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公布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工資指導線,並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指導和服務。第四條工資支付實行按時足額、優先支付原則。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確定其工資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工資支付預警機制、信用監督機制和應急處置機制。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
工商、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和銀行,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工資支付行為實施監督。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組織依法維護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檢舉工資支付的違法行為。第二章工資支付第七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工資支付制度,並書面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
工資支付制度包括如下事項:
(一)工資的分配形式、項目、標准及其確定、調整辦法;
(二)工資支付的周期和日期;
(三)加班、延長工作時間和特殊情況下的工資及支付辦法;
(四)工資的代扣、代繳及扣除事項;
(五)其他有關事項。
勞動者有權向用人單位查詢有關工資支付制度的內容。第八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中依法約定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約定的工資不得低於所在地政府公布的本年度最低工資標准。
未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用人單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實際支付的工資高於當地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實際支付的工資視為與勞動者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第九條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與本單位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就工資支付有關事項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協議。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以貨幣形式按照確定的工資支付周期足額支付工資,不得拖欠或者剋扣。
實行月、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月、周、日、小時確定。
實行計件工資制或者以完成一定任務計發工資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計件或者完成工作任務情況約定,但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
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年終或者考核周期屆滿時應當結算並付清工資。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以委託他人代領,但應當出具委託書。
用人單位委託銀行代發工資的,應當在約定的工資支付日將勞動者的工資足額存入其本人賬戶。第十二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工資支付周期和支付日期。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支付勞動者工資;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當日結清並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從勞動者工資中代扣下列款項:
(一)勞動者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二)勞動者個人應當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三)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或者雙方約定應當代扣的其他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