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路管理條例
『壹』 安徽省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安全保護,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安全保護活動。
本條例所稱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網中的地位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按技術等級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公路包括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村道的安全保護活動,適用《安徽省農村公路條例》和本條例的有關專門規定。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安全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公路安全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從事公路管理、養護所需經費,以及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職能所需經費,納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專用公路的公路安全保護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按照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路安全保護工作,其所屬的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機構具體負責公路行政執法工作,公路公益服務機構具體負責除經營性收費公路以外的公路養護和通行保障等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部門按照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以及與公路安全保護相關的治安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公路安全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五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和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做好鄉道、村道的安全保護工作。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公路安全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大公益宣傳力度,發揮行業協會、村(居)民委員會、社區、學校等宣傳作用,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識、安全意識和公德意識。
對公路安全保護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公路線路保護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公路規劃的規定,對公路、公路用地、公路建築控制區依法進行規劃控制。第八條公路初步設計批准部門應當將公路初步設計文件等資料,及時抄送公路沿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關管理部門。第九條新建、改建、擴建公路確需穿越集鎮、村莊的,應當同步建設排水設施,防止環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確定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起不少於一米的公路用地;公路兩側無邊溝的,應當確定自路緣石或者坡腳線外緣起不少於一米的公路用地。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節約用地和保護環境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國土資源等主管部門依法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的范圍。
新建、改建公路的建築控制區的范圍,自公路初步設計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內劃定並公告;已經建成但尚未劃定建築控制區的公路,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一年內劃定。
公路建築控制區與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航道保護范圍、河道管理范圍或者水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重疊的,按照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規定協商劃定。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在依法劃定的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外緣設置標樁、界樁。第十三條臨近公路規劃和新建村鎮、開發區以及農貿市場等,應當與公路保持規定的距離,並在公路一側與公路垂直布局,避免在公路兩側對應建設。第十四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批臨近公路建築控制區的建設項目,應當按照規定明確建築物與公路的控制距離。第十五條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建築控制區范圍內設置的照明、通信、標志、管線、信號燈等設施,以及在公路和公路兩側種植的綠化物,不得遮擋公路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
前款規定的設施和綠化物,其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加強管理和維護,影響公路通行的,應當及時修復、處理;影響交通安全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第十六條在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非公路標志的,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申請,並提供申請書、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申請書的內容包括設置理由,標志的顏色、外廓尺寸和結構,設置地點,設置時間以及保持期限。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許可決定。在城市規劃區公路用地范圍內批准設置非公路標志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徵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