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燃煤污染防治條例
1. 哈爾濱市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控制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防治環境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排放大氣污染物的排污單位、排放水污染物的工業排污單位和污水集中處理單位等固定污染源的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重點污染物,是指國家作為約束性指標進行總量控制的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和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對本地區環境質量有突出影響的其他污染物。
本條例所稱總量控制,是指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將一定期限內固定污染源產生的重點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環境質量容許限度內而實行的一種污染控制方式。第四條市人民政府對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工作負總責,縣(市)人民政府在各自轄區范圍內負相應責任。
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促進排污單位減少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政策措施,鼓勵排污單位採取減少排放等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第五條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並負責市區內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排污權儲備交易機構負責總量指標的技術核算、總量指標儲備和回購等工作。第二章總量指標核定第六條市、縣(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環境功能區劃、環境質量狀況和上級政府下達的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制定本地區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工作實施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七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國家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規劃每五年核定一次排污單位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以下簡稱總量指標)。排污單位應當符合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逐步削減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重新核定總量指標:
(一)區域、流域或者行業總量指標發生變化的;
(二)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發生變化的;
(三)環境功能區調整的。第九條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排污單位總量指標由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核定。
本條例實施前和總量指標使用有效期滿後重新核定總量指標時,已經建成投產並通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排污單位(以下統稱現有排污單位)的總量指標,由市、縣(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許可權核定。第十條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排污單位總量指標,應當根據環境影響評價結果核定。
現有排污單位的總量指標,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標准、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產業布局、污染物排放現狀、環境統計、排污申報等情況,採用排放績效、排污系數、標準定額等方法予以核定。
核定總量指標不得超過區域總量和行業總量,不得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排污單位核定總量指標。
總量指標具體核定的技術規范由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據國家、省的相關規定製定並公布實施。第十一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將核定的總量指標在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網站進行公示,並書面通知排污單位。
排污單位對核定的總量指標有異議的,應當自公示之日起三日內向核定總量指標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並提供相關佐證材料。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復核申請之日起十日內出具總量指標復核意見。第三章總量指標取得第十二條現有排污單位總量指標應當採取定額出讓方式取得,經市人民政府確定並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暫免繳納總量指標使用費。
新建項目的總量指標以及改建、擴建項目的新增總量指標,應當通過交易方式取得。第十三條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總量指標政府儲備庫,調控本市總量指標交易市場和保障重大項目建設。
政府儲備的總量指標來源:
(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核定總量指標時預留的部分;
(二)政府投入資金進行污染治理,完成總量指標後結余的部分;
(三)收回或者回購的總量指標;
(四)其他途徑取得的總量指標。
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支持政策的項目,其總量指標由市人民政府從政府儲備總量指標中劃撥。實行劃撥的具體項目范圍由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相關要求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2. 自家田裡焚燒秸稈違法嗎
違法,多地有出台相關的條例,禁止焚燒秸稈。
各地實施方案舉例:
1、2016年10月8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黑龍江省禁止野外焚燒秸稈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實施方案》。
2、2016年4月28日,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了《2016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實施方案》。
3、2017年9月29日,哈爾濱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哈爾濱市禁止野外焚燒秸稈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實施方案》。
4、2018年5月,四川省自貢市召開秸稈禁燒工作部署會,正式啟動今年秸稈禁燒工作,試行全域、全時禁燒。
5、2018年起,江西將建立秸稈禁燒獎罰機制,獎罰資金每年總計9200萬元。其中,對於未發現火點、黑斑的縣(市、區),將按一定標准予以獎補。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在人口集中地區對樹木、花草噴灑劇毒、高毒農葯,或者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在人口集中地區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內,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時段和區域內燃放煙花爆竹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2)哈爾濱市燃煤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焚燒秸稈的行為處罰介紹:
1、公民焚燒個人或他人田間、路邊、地邊、村邊、渠邊、坑邊等農作物秸稈,造成大氣污染的,由環保部門依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規定進行處罰。
2、故意焚燒他人農作物秸稈、造成財產損失的,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以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行為,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3、對於不聽勸阻,故意焚燒農作物秸稈,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之規定,以阻礙執行職務的行為,處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4、故意焚燒地里的秸稈、垃圾,不慎引起火災,引起火勢蔓延,給公共消防安全造成危險的,依照《消防法》第六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構成過失引起火災,給予行政處罰。
5、故意焚燒農作物秸稈,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重大損失的,由公安機關依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以放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過失造成前者情形的,由公安消防部門依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之規定,以失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