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供應使用條例
① 河南省供用電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供用電行為,維護供用電秩序,保障供用電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用電人和供電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供用電及其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電力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供用電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解決供用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納入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責任范圍。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電力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力規劃建設、電力設施安全運行、電能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電力供應和使用的相關工作。
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國家規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力安全、電能質量和供電服務質量實施監管。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電力供應和使用的有關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的推廣應用。
供電企業應當制定能源效率評價和電力負荷控制管理措施;推廣和採用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優化供電方式。
鼓勵用電人使用節能的用電設備和電器,合理用電、節約用電。第六條供電企業與用電人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危害供用電設施、危及電網安全和違法用電的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第二章用電人權益保護第八條供電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履行電力普遍服務義務,接受社會監督,提高供電服務水平,依法保障用電人能夠按照國家規定的質量和價格獲得供電服務。第九條供電企業不得有下列損害用電人權益的行為:
(一)無正當理由拒絕向用電人供電;
(二)不按照核準的電價標准和用電計量裝置的記錄計收電費;
(三)不按照規定序位限電、停電;
(四)為用電人指定電力設計、施工和設備材料供應單位;
(五)不按照規定的電能質量供電;
(六)其他損害用電人權益的行為。第十條供電企業應當在其營業場所公示用電辦理程序、服務規范、收費項目和標准,向社會公布服務電話和電力監管機構投訴電話。第十一條供電企業應當及時處理供電故障,盡快恢復正常供電。因天氣、交通等特殊原因無法及時到達現場的,應當向用電人作出解釋。第十二條供電企業應當根據用電人申請,依法為用電人辦理用電計量裝置的安裝、移動、更換、拆除、加封、啟封和表計接線等業務。
對用於結算的用電計量裝置應當依法進行檢定,並按照規定的周期和計量檢定規程進行校驗和不定期檢查。第十三條用電人對用於結算的用電計量裝置准確性有異議的,可以委託法定的或者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檢定,供電企業應當配合。
經檢定,異議成立的,檢定費用由供電企業承擔;異議不成立的,檢定費用由用電人承擔。第十四條供電企業應當加強對用電人安全用電的指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展用電檢查。
供電企業對用電人的用電安全情況進行檢查時,檢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出示有效的檢查證件。進入居民室內檢查的,應當經居民同意。用電安全檢查涉及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應當保密。
現場檢查結束後,檢查人員應當向用電人出具《用電檢查結果通知書》。現場檢查確認有危害供用電安全、擾亂供用電秩序或者違法用電行為的,檢查人員應當予以制止,並按照合同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處理。第十五條用電人對供電企業中斷供電有異議的,可以向供電企業查詢,也可以向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接到投訴的部門應當及時調查,並在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恢復供電的決定。用電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十六條用電人對供電需求、供電質量、電價執行、電費收取等有異議的,有權向供電企業查詢;供電企業應當自受理查詢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答復。逾期不答復或者用電人對答復有異議的,用電人可以向當地電力行政管理、價格主管部門或者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