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學生安全條例

中學生安全條例

發布時間: 2025-10-13 07:36:52

㈠ 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安全管理,保護學生、教職工的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創造良好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學校的安全管理、校內及學校周邊安全、安全事故處置等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學校,包括幼兒園、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

本條例所稱學校安全,包括學生(含入園幼兒,下同)、教職工的人身安全、學校房屋、設施設備安全以及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應當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屬地管理、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統籌解決學校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公辦學校安全工作所必需的經費;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保障學校安全工作所必需的經費。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學校安全工作,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以及學校的其他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所管理學校的安全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公安、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文化旅遊、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廣播電視、行政審批、城市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學校安全的有關工作。第七條鄉(鎮)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開發區管理機構等派出機關應當依法履行學校安全工作職責。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協助當地人民政府開展學校安全工作。第八條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和其他有關社會組織應當按照規定協助政府和有關部門開展學校安全工作。第九條學校應當履行安全工作主體責任。學校主要負責人對學校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教職工應當履行相應崗位安全責任。

學校應當根據不同受教育階段、不同年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教學規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第十條學生應當遵守所在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自覺接受學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學生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學生的監護責任,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並將有效的聯系方式告知學校。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學校安全的宣傳教育。學校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思想政治、憲法法律和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學生、教職工安全意識。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校安全知識宣傳,播出或者刊登有關的公益廣告。第二章安全管理職責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安、衛生健康、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市場監督管理、應急管理等部門參與的學校安全保障和風險防控機制,並將學校安全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學校主管部門負責所管理學校的下列安全工作:

(一)建立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和預防控制機制,制定學校安全應急預案;

(二)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學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三)指導、監督學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應急機制和安全事故處置預案;

(四)指導學校開展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定期組織對學校負責人、安全保衛人員進行安全培訓;

(五)指導學校聘用法律顧問協助處理安全事故糾紛;

(六)指導學校開展房屋、設施設備安全檢查鑒定,及時督促整改安全隱患;

(七)依照國務院《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履行校車安全管理的相關職責;

(八)協調政府其他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協助當地人民政府組織對學校安全事故的救援和調查處理;

(九)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和暴力工作;

(十)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學校安全工作。

㈡ 學生自我安全保護條例

1、來自於校園的外部:包括校處的各類暴力事件,如打架、勒索、涉黑的各類活動和交通事故傷害事故等;2、來自於校園的內部:包括由於各種疏忽而造成的各種的傷害事故,如運動損傷、電傷、溺水,也包括學生在營業性的網吧開展各種活動而造成的各種損傷。二、基本的自我保護方法、技能、要求:希望每一名同學都能夠提高安全意識,珍愛自己的身體,警鍾長鳴,不斷提高預見事故的能力,嚴格要求自己,講究安全秩序。為了有效地保護自己,在這里向同學們提供幾條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自我保護方法、措施和要求:1、記住可信賴的成年人的名單、電話,這樣在遇到侵害時,可以及時尋求他們的幫助。2、遭遇勒索時,記住勒索人的樣貌,找到機會馬上報告老師以至於警察。3、學會拒絕不正當要求,堅決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比如讓我們去打群架、賭博、去網吧、去看不良錄像等等,我們堅決不要去,並勸說朋友也不要去。4、上學、放學時,應與同學結伴而行,身上不要裝過多的錢,不要攜帶珍貴物品。5、遭到壞人劫持、傷害等暴力侵害時,要大聲呼救,並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反擊。6、不在校園內追逐、打鬧、互相推拉,不在教學樓開展各種體育活動。7、要珍惜生命。防止出現溺水、觸電、交通安全事故、不要到有安全隱患的河涌、水庫、海灘游泳。不要亂動帶電設備,遵守交通法規,做文明的行路人;不在沒有家長的陪同下私自組織各種的外出旅遊活動。8、培養正確的網路道德,不到營業性網吧參與各類活動;不與有不良行為的人員來往,將交友的范圍界定在本班本校。9、遇到問題、遭遇侵害時,一定要及時與家長、老師、公安機關取得聯系。

㈢ 湖北省學校安全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安全管理,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學生和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學校安全管理、應急與事故處置等相關工作。

本條例所稱學校,包括幼兒園、中小學校(含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專門學校)、高等學校等。

本條例所稱學校安全,包括學校(含校園及周邊)和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學生和教職工人身財產安全以及學校的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應當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實行政府負責、屬地管理、社會協同、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將學校安全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保障學校安全工作經費;建立健全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開展學校安全工作督導與考核、獎懲。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職責做好轄區內學校安全工作。

學校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依法協助當地人民政府開展學校安全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學校安全工作進行統籌協調、監督和指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其他學校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公安、應急管理、司法行政、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第六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人民團體應當協助做好學校安全工作。

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志願者和個人參與學校安全工作,維護學校安全。第七條學校應當依法履行校園安全工作主體責任。

學生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接受學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義務,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校外安全管理。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公安等部門應當建立學校安全投訴、舉報機制,公布投訴、舉報電話等。

任何單位、個人發現危害學生和教職工人身財產安全以及學校安全的行為,可以向教育、公安等部門投訴、舉報。接到投訴、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媒體應當開展學校安全知識及法律法規宣傳,播出或者刊發有關公益廣告,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學校安全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在學校安全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或者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安全管理職責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的學校安全風險防控協調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和解決學校安全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具體工作由教育部門承擔。

鄉鎮(街道)、村(社區)、校園周邊單位和家庭應當與學校合作,開展校地共建、家校共建,共同維護校園及周邊安全。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分類制定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標准和規范,建立學校安全動態監測機制,制定學校安全風險清單並向社會公開。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部門和其他學校主管部門應當對學校安全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指導、督促學校建立健全和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二)對學校主要負責人、學校安全機構負責人等進行安全培訓,指導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和培訓;

(三)會同有關部門對學校開展專業化、制度化、常態化的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學校安全隱患;

(四)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應對聯動機制,指導學校妥善處理學校安全事故;

(五)協助當地人民政府開展學校安全事故的救援和調查處理;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二條學校舉辦者應當按照學校安全防範有關規定,為學校配齊安全保衛人員和防衛器械提供條件和保障。第十三條學校的建(構)築物應當符合國家抗震設防和相關建設標准;學校的規劃、選址應當避開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環境污染以及其他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區域。

已建學校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應當採取措施予以消除;難以消除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學校遷移。

㈣ 雲南省學校安全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學生、教職工和學校的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涉及學校安全,以及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涉及學生與教職工安全的事項,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遵循以人為本、積極預防、依法管理、社會參與、各負其責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學校的安全工作負有領導、協調、監督、檢查的職責,應當將學校安全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制。第五條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所管理的學校安全負有責任,應當將學校安全工作納入目標管理年度考核內容,制定學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督導檢查,指導學校落實安全工作措施和妥善處理學校安全事故,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公安、衛生、交通、文化、工商、建設規劃、城市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環保等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的學校安全管理工作。

學校對本校安全管理負有主要職責,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應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當發生學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第六條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督促和審核公辦學校將所需安全保障經費列入年度預算。財政部門應當按照預算管理的有關規定從教育經費中優先安排學校安全保障經費。

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應當保障學校安全工作所需經費。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學校應當維護教職工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為教職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第二章學校安全工作制度第八條學校應當建立下列安全工作制度:

(一)安全教育、宣傳制度;

(二)安全保衛和安全檢查制度;

(三)突發事件以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報告、應急處理制度;

(四)教育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五)危險建(構)築物報告、應急處理制度;

(六)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七)葯品、危險品、實驗室物品管理制度;

(八)衛生防疫和重大傳染病的防治、應急處理制度;

(九)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十)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申報審批制度;

(十一)安全工作獎懲制度。第九條學校應當配備相應的專職或者兼職安全保衛人員,並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公辦學校根據需要在現有內設綜合管理機構內,經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批准後設立安全保衛機構並配備保衛人員。第十條學校安全保衛機構和人員履行下列職責:

(一)落實學校安全保衛制度,維護學校治安秩序,預防和制止違法犯罪活動;

(二)做好學校防火、防盜、防爆炸、防治安事故工作;

(三)查驗出入學校人員的證件和車輛、物品的有關手續;

(四)管理學校安全防範設施,及時報告安全隱患;

(五)保護在學校內發生的刑事、治安案件現場,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發案現場秩序,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調查、處理工作;

(六)做好安全防範的宣傳工作。第十一條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安全教育列入教育教學計劃,指導學校按照計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應當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疾病預防、避災避險、禁賭、禁毒防艾、法制教育等內容。第十二條學校應當制定學期、學年安全教育計劃,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認知能力和法律責任能力,採取安全管理保護預防措施,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並根據安全教育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演練。

有條件的學校應當設立心理咨詢室,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心理咨詢輔導員,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程或者講座,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咨詢輔導。第十三條學校每學期開學前一周為安全工作檢查周;學校每學期開學後第一周為安全教育宣傳周。第十四條學校對教學、科學研究、社會實踐活動需要的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源等危險品,應當設立符合條件的專門場所,指派專人保管,並制定購買、運輸、保管、使用、登記、注銷的安全管理措施。

醫學類和開設生物專業的學校,應當加強對各類實驗室及生物活體樣本、生物制劑等特殊物品的管理,其安全標准應當符合國家規定。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室,其設立和管理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國家規范標準的相關要求。

㈤ 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安全防範能力,預防和處理學校安全事故,保障學生、教職工和學校的合法權益,維護學校秩序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的管理、保障、教育、培訓、應急處置和事故處理等工作。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應當遵循教育規律,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堅持政府負責、屬地管理、家校共建、社會協同、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安全工作,完善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建設學校安全防控體系。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學校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學校落實安全制度情況進行指導、監督、檢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依法維護校園周邊的治安和交通秩序,指導學校做好校園安全保衛工作,及時依法處置學校突發事件和違法犯罪案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城市管理、交通運輸、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主管部門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根據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的學校安全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根據職責做好本轄區學校安全工作。第五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第六條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採取措施保障學生在學校期間以及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的安全。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保障公辦學校安全工作所需經費。民辦學校舉辦者應當足額保障學校日常安全工作所需經費和提供其他必要條件。
各級人民政府可以採取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學校加強安全人員配備,開展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第八條學生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接受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不得從事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活動。
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責任,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第九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團體應當協助做好學校安全工作。
鼓勵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開展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研究,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學校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下開展學校安全培訓、宣傳和評價等工作。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危害師生身心健康、生命安全行為的,應當及時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等有權處理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第十一條新聞媒體應當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校安全知識宣傳,發布有關學校安全的公益廣告,客觀、公正地報道學校安全事件和安全事故信息,營造良好的學校安全輿論環境。
發生學校安全事故,出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信息或者不完整信息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學校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澄清。第二章校園安全管理第十二條學校履行下列安全管理和教育職責:
(一)建立學校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制;
(二)明確負責安全管理工作的機構和人員,確定崗位安全管理責任;
(三)開展學校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
(四)進行學校日常安全管理,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
(五)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依法處置學校突發安全事件;
(六)建立學校安全事故調查處理機制,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應當建立教職工崗位安全職責和考核制度。
公辦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和民辦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第十三條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在學校安全工作中應當履行以下責任:
(一)向學校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
(二)書面告知學校學生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異常情況;
(三)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校外安全管理;
(四)教育學生改正不良行為;
(五)其他需要在學校安全工作中履行的責任。
成年學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近親屬應當將前款第二項規定的情況書面告知學校。

熱點內容
規章的頁面設置 發布:2025-10-13 10:07:49 瀏覽:588
全國法律公司如何 發布:2025-10-13 09:52:07 瀏覽:745
慈溪市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10-13 09:52:06 瀏覽:221
檢察機關法治建設 發布:2025-10-13 09:39:17 瀏覽:351
行政法中誠實守信原則 發布:2025-10-13 09:36:58 瀏覽:267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38條 發布:2025-10-13 09:26:14 瀏覽:926
2014年中國民法學研究會 發布:2025-10-13 09:20:25 瀏覽:612
法律知識掌握的少 發布:2025-10-13 09:16:08 瀏覽:347
運輸公司駕駛員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13 09:10:39 瀏覽:329
山西省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2025-10-13 09:06:09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