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河南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

河南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14 16:52:28

『壹』 論述題,農業環境保護法的任務和作用

農業環境保護法(agrieultural enviroment Proteetion law)國家調節人們在保護農業資
源和生態環境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 范。農業環境保護法,既是環境保護法的一部分,又 是農業經濟法的一部分。 沿革和發展古代國家已有某些關於保護海洋資
源和森林資源的法律規定。如古羅馬法規定,要保護 海洋和海岸的共有資源。公元9世紀查理曼帝國《查理 曼庄園救令》中也有「好好保護森林」、「決不容許把它
們砍伐和毀滅」的規定。1448年德國巴登州制定出專門 的《森林條例》,1669年法國制定了森林及水法,1836
年美國頒布了聯邦森林法,1935年英國制定了「聯邦食 品、葯品、化妝品法,』(其中明確規定農葯殘留允許量)。 較普遍地注意農業環境保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如日本制定了《農葯管理法》(1948年)、《水產資源保護 法》(1951年)、關於防止農用地土壤污染的法律(1967
年)、《公害對策基本法》(1967年)等一系列法律。在60 年代,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規定污染物排放標 准,建立一整套環境保護機構,並陸續頒布了諸如
限制〔廠排水的法律、關於限制煤煙排放的法律、 《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止法》、《農地土壤污 染防止法》、《自然環境保護法》等。日本政府設立了環
境保護廳,各都、道、府、縣普遍設立有環境保護部、 課、局,專門負責環境保護工作。蘇聯和東歐國家也 普遍注意農業環境的保護,制定有相應的法律。
中國的歷史文獻上,很早就有關於保護農業環境 的記載。夏代就有「春三月林木不登斧,以成草木之 長」的論述。商代設掌管森林的官職「山虞」。周代設有
「山虞」、「林衡」的官職,並有「孟春之日禁止伐木」的 規定。不到夏季不準入山采樵,不準捕捉幼獸幼鳥或 掏鳥卵,不準設置誘捕鳥獸的網、陷阱等。漢代、唐
代都有保護珍禽異獸、林木的法律規定。宋、元、明、 清也都有類似的禁令。如明代曾規定毀伐林木要治罪, 清代曾把東北天然森林劃為四禁區域。中國國民黨政
府也頒布過森林法、漁業法。全面注意農業環境保護 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50年政務院發布了 《關於嚴防森林火災的指示》,同時還發布了對稀有生
物和古跡、珍貴文物等的保護辦法。1955年國務院發 布了《關於渤海、黃海及東海機輪拖網漁業禁漁區的命 令》及其補充規定。同年農業部發出《關於開展農作物病
蟲防治和檢疫工作的通知》。1957年國務院批准農業部 發布《國內植物檢疫試行辦法》。1958年化工部、農業 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頒布了《農葯質量管理條例(試
行草案)》。1962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積極保護和合理 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指示》。1963年國務院頒布了《森
林保護條例》。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發布了《中 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 森林法(試行)》,國務院發布了《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
例》。1982年正式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 物檢疫條例》,國務院發布了《水土保持工作條例況1 983
年國務院發布了《植物檢疫條例》。1984年12月正式通 過並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所有這些法規 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主要內容①關於農業環境保護法的目的、任務 和權利、義務的法律規定,以及農業環境保護中侵權 違法行為的責任。②關於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
法律規定。包括合理使用土地、改良土壤、合理灌溉、 增加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保護江河湖泊、水塘、水 庫等水域的水質和水生資源,合理開采地下水和礦藏:
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合理採伐,,及時更新,防止火 災;保護和發展草原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生物 資源等。③關於防治工業污染和公害的法律規定。包
括嚴格控制工礦和其他企業超標排放廢水、廢渣、廢 氣及其他有害物質污染農業環境;農村工業發展無污 染、無公害企業;禁止船舶、醫院、屠宰場等向養殖
和灌溉水域及水源排放污水、傾倒垃圾;安裝排煙除 塵設備;農葯安全使用標准;污水灌溉、養殖的用水 標准;生物、氧化塘(溝)和自然凈化污水;土地處理
的推廣;合理使用化學肥料;農田、·森林、池塘、草 地應用的塑料、化學毒品、酸(鹼)性物質等廢棄物的 處理;動植物檢疫,病蟲害防治,有傳染病史的動物
屍體、遺物的處理;放射性物質污染、電磁波強輻射 的防止等。④有關改善農業環境的法律規定包括合 理調整農村聲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保持生態平衡;
農業環境保護的科學研究和監測、檢驗等。⑤關於農 業環境保護機構及其職責的法律規定。包括農業環 境保護機構的組建、人員配備、經費開支:制定農
業環境保護的工作條例、實施細則、技術標准以及 長遠規劃、年度計劃;組織農業環境監測、工程設計 審批和施工;對破壞農業環境的事件提出公訴、調查
和處理;組織國內外農業環境保護的經驗交流;對農 業環境保護幹部進行培訓和獎懲等。

『貳』 岳陽市農業局的事業站所

一、岳陽市植保植檢站
負責農作物病蟲測報網建設,負責全市農作物病蟲中長期發生趨勢的預測和中、短期全市農作物病蟲害的預報;依照《植物檢疫條例》進行植物檢疫,依照《農葯條例管理》搞好農葯市場管理,協助查處假冒偽劣農葯和防效檢查鑒定;負責指導全市大面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負責植保新技術、新農葯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應用,負責總結推廣、交流植保工作經驗和植保技術培訓、咨詢等工作。
二、岳陽市土肥工作站
負責基本農田劃定,耕地保養管理,組織實施基本農田保護;負責耕地地力監測、中低產田改良以及施肥技術推廣應用;負責農用肥料質量監管,肥料生產企業的產品檢驗與登記認證,新型肥料的評審和廣告審查;負責組織實施土壤肥料新技術的引進與試驗、示範、推廣。
三、岳陽市農業環境保護管理站
根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耕地保養管理辦法》組織實施生態農業建設。根據《湖南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的規定負責全市農業環境保護具體監督管理;全市生態農業建設;全市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產地認定及標志監督檢查,以及農業野生植物保護工作。
四、岳陽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依據《農業法》、《農業技術推廣法》,負責縣鄉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管理;豐收計劃科技項目的申報、實施、測產驗收、獎勵申報及其管理,農業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推廣;跨世紀青年農民,鄉鎮站農技人員,科技戶、示範戶和大面技術推廣、技術培訓及綠色證書的考評發證等工作。
五、岳陽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加掛岳陽市農民教育辦公室)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農村成人教育的方針、政策,不定期組織有關聯合辦學單位召開農廣校領導小組會議,負責所屬10所分校工作的宏觀調控和指導、督查及業務工作管理,組織各分校開展中專學歷教育,中專後繼續教育和聯辦大專的招生、協調、管理;組織開展農民素質教育工作和農民工轉移培訓(岳政辦函[2003]63號,農民素質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農廣校),指導各分校抓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
六、岳陽市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依據《農業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負責省、市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農產品、農業投入品、農業環境的例行質量檢測工作。承擔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檢驗、農資打假和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日常抽樣監督檢驗工作。承擔全市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雙邊或多邊認證檢測和名牌農產品評審工作。負責抓好各縣檢測體系建設,指導全市農產品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開展檢測工作。協助省廳和市政府搞好農產品、農業投入品、農業環境等質量標準的修改制定、收集、宣傳貫徹工作。
七、岳陽市種子管理站
負責宣傳貫徹《種子法》,促進農業發展;協助農業執法支隊做好農作物種子執法體系建設,受理、調處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案件處理;負責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負責引進、展示農作物新品種,負責農作物種子質量檢測及海南種子種植鑒定。
八、農業行政執法支隊
負責農業投入品安全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知識產權及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執法。

『叄』 概念農業環境保護的要素

在保護農業來環境方面,源我國已頒布的有關條例有《農田灌溉水質標准》、《農葯安全使用標准》、《農業環境保護工作條例》、《農業環境監測條例》等。此外,在《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和《漁業法》等法規中也有有關規定。內容主要包括對污染物的凈化處理、排放標准以及排放量和濃度的限制等。除立法手段外,還常輔以行政措施和經濟制裁,如排污收費、污染罰款等。

『肆』 我國農業環境保護法律有哪些內容

在保護農業環境方面,我國已頒布的有關條例有《農田灌溉水質標准內》、《農葯安全使用標准》、容《農業環境保護工作條例》、《農業環境監測條例》等。此外,在《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和《漁業法》等法規中也有有關規定。內容主要包括對污染物的凈化處理、排放標准以及排放量和濃度的限制等。除立法手段外,還常輔以行政措施和經濟制裁,如排污收費、污染罰款等。

『伍』 土地污染的法律規定

盡管我國土地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目前並沒有關於土地污染的專項立法,關於土地污染防治的一些規定大多散落在各個部門法中。《環境保護法》。該法第20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保護,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鹽漬化、貧瘠化、沼澤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推廣植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農葯及植物生長激素。《農業法》。該法第58條規定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當保養耕地,合理使用化肥、農葯、農用薄膜,增加使用有機肥料,採用先進技術,保護和提高地力,防止農用地的污染、破壞和地力衰退。《土地管理法》。該法第35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維護排灌工程設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止土地荒漠化、鹽漬化、水土流失和污染土地。《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該法對土地污染防治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①第十九條:國家提倡和鼓勵農業生產者對其經營的基本農田施用有機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葯。利用基本農田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保持和培肥地力。
②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逐步建立基本農田地力與施肥效益長期定位監測網點,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基本農田地力變化狀況報告以及相應的地力保護措施,並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施肥指導服務。
③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基本農田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和評價,並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環境質量與發展趨勢的報告。
④第二十五條:向基本農田保護區提供的肥料和作為肥料的城市垃圾、污泥,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土壤環境質量標准》。該標準是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而制定的,它規定了土壤環境質量分類和標准分級以及土壤監測的采樣方法和分析方法

『陸』 我們該怎樣保護黃河

我們要,減少用水量,減少農葯化肥的使用,不要在河堤捕魚,在平緩的地方建立沉澱池,關閉一些污染度高的工廠,在黃河邊種樹

『柒』 農業環境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中國的農業環境保護工作始於70年代初。隨後相繼成立了農業環境保護研究機構和農業環境保護監測所(站)。1981年成立農業環境保護協會和科技情報網,並在部分高等農業院校開設了農業環境保護系或專業,初步形成了農業環境的管理、監測、科研和教育系統。 農業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分述如下: 1、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世界各國已頒布幾十項有關農業環境保護的法律、條例,規定了50多種污染物的環境標准。中國已頒布的有關條例有《農田灌溉水質標准》、《農葯安全使用標准》、《農業環境保護工作條例》、《農業環境監測條例》等。此外,在《環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和《漁業法》等法規中也有有關規定。內容主要包括對污染物的凈化處理、排放標准以及排放量和濃度的限制等。除立法手段外,還常輔以行政措施和經濟制裁,如排污收費、污染罰款等。 2、農業環境監測 目的在於迅速掌握農業環境污染的現狀和動向,提供預報資料,以便及早採取相應措施,防止污染物質為害,並為制訂長期對策提供科學依據。監測內容以為害農業環境的主要污染物為重點,在緊急情況下,可進行特定項目的監測。 3、污染防治措施 除嚴格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外,尚可採取如下一些防治措施: ①利用植物防治。如選用具有較強抗性和耐污性的樹種營造防污林帶,以阻止大氣污染物的擴散,並通過林網吸收污染物質等。某些對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則可作為指示植物用來監測大氣污染。 ②利用某些生物的自凈能力。池、沼、庫、塘、湖泊等水域中的某些水生生物除能將酚、氰等毒物分解成無毒物質外,對汞、鎘、鉻、鋅等元素也有較強的吸收能力。 ③耕作措施防治。對已被污染的土壤,除發揮土壤自然凈化作用外,可通過深翻、刮土甚至換土等方法來消除污染。此外,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可提高土壤的凈化能力;施加石灰、磷酸鹽、硅酸鹽等可抑制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 ④合理使用農葯、化肥。如禁用和限制使用劇毒農葯和穩定性強的農葯,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以及利用天敵,培養抗性品種,採取綜合措施防治病蟲害等。 ⑤維護生態平衡。可採取的措施包括種植防護林,禁止對草原、森林和水域的不合理開發以及保護和利用天敵等。 知識總結:資源和環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礎。1992年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要求人類在利用環境和資源的過程中認真協調好社會、經濟和生態等各方面因素之間的關系,這是人類認識和發展戰略的一個重大轉折。

『捌』 江西省農業生產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什麼

江西省農業生產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農業生產技術還比較落後,相對回其他部門而言,農業存在著答大量的剩餘勞動力。


江西一些縣市大膽探索推進新型城鎮化,依靠產業推動,讓利於民,加快舊城改造,突破戶籍限制,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其經驗對推進中部地區城鎮化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8)河南省農業環境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江西被譽為全國最綠的省份之一,是全國唯一一個「綠色有機農產品示範基地試點省」。江西有豐富的農業資源,耕地面積4633萬畝,山地面積1.6億畝,水面面積2500萬畝,去年糧食實現「十三連豐」、連續四年穩定在420億斤以上。


然而,隨著江西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業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交織疊加,農業面源性、區域性污染日益突出,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

地貌上屬江南丘陵的主要組成部分。省境東、西、南三面環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錯分布,北部則為鄱陽湖平原。鄱陽湖平原與兩湖平原同為長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長江和省內五大河流泥沙沉積而成。

北狹南寬,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地表主要覆蓋紅土及河流沖積物,紅土已被切割,略呈波狀起伏。湖濱地區還廣泛發育有湖田洲地。水網稠密,河灣港汊交織,湖泊星羅棋布。

『玖』 農村的土地承包者有沒有權利賣自己地里的土有哪些處罰制度

沒有權利擅自將承包的耕地里的土賣掉,因為你將耕地里的熟土賣掉,等於破壞了耕地的種植條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如下: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條 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
第三十六條 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
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
禁止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第三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

《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十七條 承包方承擔下列義務:
(一)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於非農建設;
(二)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土地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佔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的規定,以非法佔用耕地罪定罪處罰:
(一)非法佔用耕地「數量較大」,是指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非法佔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
(二)非法佔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毀壞」,是指行為人非法佔用耕地建窯、建墳、建房、挖沙、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非農業建設,造成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

《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
第十二條 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交由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查處的土地違法案件,必要時可以督促辦理,上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發現下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對依法由其管轄的土地違法案件不查處或者不及時查處的,可以發出土地違法案件查處督辦通知書,必要時也可以自己依法查處。
第十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土地違法案件,土地管理部門應當立案:
(一)有明確的行為人;
(二)有違反土地法律、法規的事實;
(三)依照土地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追究法律責任的;
(四)屬本部門管轄和職責范圍內處理。
《查處土地違法行為立案標准》:
三、破壞耕地類
(一)佔用耕地建窯、建墳,破壞種植條件的;
(二)未經批准,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
(三)非法佔用基本農田建窯、建房、建墳、挖砂、採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從事其他活動破壞基本農田,毀壞種植條件的;

熱點內容
道德考察題目 發布:2025-08-20 14:45:01 瀏覽:357
上海浦東新區法院 發布:2025-08-20 14:38:27 瀏覽:986
行政訴訟法執法檢查 發布:2025-08-20 14:33:27 瀏覽:395
宇宙小鎮法官 發布:2025-08-20 13:49:15 瀏覽:89
勞動法中工傷陪償相關規定 發布:2025-08-20 13:49:15 瀏覽:971
市城市執法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0 13:49:03 瀏覽:487
合肥律師事務所咨詢 發布:2025-08-20 13:23:44 瀏覽:413
山東新泰人民法院門口 發布:2025-08-20 13:13:58 瀏覽:238
反光鏡被噴油漆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0 13:10:49 瀏覽:712
鐵道部政策法規司 發布:2025-08-20 13:09:51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