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羅斯法規

羅斯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20 22:33:02

Ⅰ 羅斯認為誠實是六種義務中最優先,最有強制力的的義務,是否正確

法定義務法定義務是指法定合同義務,是直接依據法律規定產生的而非由當事人約定的義務。 (合同法第 60 條第 2 款: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①通知義務:即合同當事人應將自己履行義務的情況及時通知另一方當事人。 ②協助義務:指合同當事人應協助對方履行義務,以使合同能順利履行的義務。 ③方便義務:指為對方履行合同義務提供方便的義務。 ④減損義務:即合同法中的 - 防止損失擴大 - ,是指由於主客觀原因而使一方遭受損失時,遭受損失的一方應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損失的擴大。 ⑤保密義務:指合同當事人負有將通過確立合同關系而了解到的對方的秘密予以保守的義務。 法定義務是指法律(廣義)所規定的義務。具體來說,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由於法律的規定所應承受的行為約束。 即法律規定你所必須履行的義務。即: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夫妻有相互扶養的義務;子女有孝敬父母的義務。以及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種種義務及約束規范等等。 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 必須履行 否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道德義務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道德義務是從人們所處的社會關系中產生的,不管個人是否意識到,客觀上必然會對他人、對社會負有一定的使命和職責。隨著社會關系的發展變化,道德義務的內容和范圍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因而它是具體的歷史的范疇。在階級社會中,道德義務本質上反映了各個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人們所處的社會關系的復雜性,決定了道德義務的多樣性,道德義務與政治義務、法律義務不僅在內容上不同,而且實現的形式也不相同。政治、法律義務主要依靠外在的強制力發生作用,拒絕盡這種義務,會受到相應的紀律或法律的追究。道德義務雖然也受外在的社會輿論的約束,但主要靠人們內心自覺的信念。
道德義務不受法律的強制.

Ⅱ 為什麼羅斯柴爾德說: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別說錢的力量是有限的,確實,在中國的體質下,金錢的能量,的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制,可是在資本主義的西方,錢能通神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並且羅斯柴爾德所擁有的財富,世人根本無法想像。量變引起質變!

Ⅲ 國際法的淵源主要是( )

國際法的淵源具有兩類:
一類是嚴格法律意義上的國際法淵源。包括國際條約和回國際習慣。答
一類是廣泛歷史意義上的國際法淵源。包括一般法律原則和確定法律原則之輔助資料(特指司法判例、國際法學說、重要國際組織的決議)。
國際法的淵源通常也可以分為實質淵源和形式淵源。
實質淵源是指在國際法規范的形成過程中,對其內容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種因素,它們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哲學、倫理等各個方面。
形式淵源是指國際法規范形成的各種外部方式。
《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第一款的全部列舉廣義上來說是國際法的形式淵源(一)法院對於陳訴各項爭端,應依國際法裁判之,裁判時應適用:①、不論普通或特別國際協約,確立當事國明白承認之規則者;②、國際習慣,作為通例之證明而經接受為法律者;③、一般法律原則為文明各國所承認者;④、在第五十九條規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國權威最高之公法學家學說,作為確定法律原則之補助資料者;在這條規約中,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是嚴格法律意義上的淵源,而後兩者是廣泛歷史意義上的淵源。

Ⅳ 「國際法」的淵源是什麼

國際法的淵源具有兩類:
一類是嚴格法律意義上的國際法淵源。包括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
一類是廣泛歷史意義上的國際法淵源。包括一般法律原則和確定法律原則之輔助資料(特指司法判例、國際法學說、重要國際組織的決議)
國際法的淵源通常也可以分為實質淵源和形式淵源。
實質淵源是指在國際法規范的形成過程中,對其內容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種因素,它們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哲學、倫理等各個方面。
形式淵源是指國際法規范形成的各種外部方式。
《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第一款的全部列舉廣義上來說是國際法的形式淵源(一)法院對於陳訴各項爭端,應依國際法裁判之,裁判時應適用:①、不論普通或特別國際協約,確立當事國明白承認之規則者;②、國際習慣,作為通例之證明而經接受為法律者;③、一般法律原則為文明各國所承認者;④、在第五十九條規定之下,司法判例及各國權威最高之公法學家學說,作為確定法律原則之補助資料者;在這條規約中,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是嚴格法律意義上的淵源,而後兩者是廣泛歷史意義上的淵源

國際法淵源中的一般法律原則

《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第1款將一般法律原則列為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法之後國際法的第三種正式淵源。然而,如何理解和解釋一般法律原則的確切涵義,特別是關於一般法律原則是否等於自然法的問題,國際法學術界對此一直尚存爭議。
一、國際法淵源的爭議
國際法淵源在國際法理論界一直被視為一個重要問題而倍受關注。對於國際法淵源內涵的研究,不僅可以豐富和完善國際法學研究體系,對指導國際法實踐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關於國際法淵源的概念,學者們有不用的見解。周鯁生教授認為「所謂國際法淵源可以有兩種意義:其一是指國際法作為有效的法律規范所以形成的方式或程序;其二是指國際法淵源第一次出現的處所。從法律的觀點說,前一意義的淵源才是國際法的淵源;後一意義的淵源只能說是國際法的歷史淵源。」在我國國際法學者中,有的採取前一種意義,如朱荔蓀等著《國際公法》。有的採取第二種意義,如王鐵崖主編的《國際法》。英國《奧本海國際法》採取第二種意義。我覺得第二種意義雖然被相當一部分學者所擁護,但不能令人完全信服。所謂的國際法淵源第一次出現的處所,很多都是些國內法規定的或者是學說所提出的原則及規范,在沒有通過長期反復適用,為國際社會所接受並承認其具有法律約束力,形成國際習慣或成為造法性條約確認為公認的國際法原則之前,不具有國際法的效力。
既然國際法淵源的概念有所爭議,國際法淵源的種類也相應的存在分歧。主要有兩種見解:一種見解認為,國際法淵源只包括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而一般法律原則、司法判例和學說只能是確定國際法原則的補助資料;另一種觀點認為,除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外,還有其他種類的國際法淵源——也就是《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所規定的:一般法律原則、司法判例和公法學說。學者們的看法並不一致,但把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作為國際法的兩個主要淵源卻是沒有分歧的。我認為《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只是指出法院對於陳訴各項爭端進行國際司法裁判之依據,規約明確地把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同確定國際法原則之補助資料分開,並沒有指出這些依據就是國際法淵源。這也是很多學者的觀點。
《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規定:法院裁判案件時可適用「一般法律原則,為文明各國所承認者」。既然要經過承認,而其國家是通過國際條約或者國際習慣而明示或默示承認的,那麼,在這個意義上,一般法律原則就已經融合與兩大國際法淵源——條約和習慣,而不是獨立的國際法淵源。
然而在實踐中,歐洲法院也可以通過判例將成員國法律體系中業已存在的、共同的一般原則吸收為共同體法的一般原則,並常常將一般法律原則作為「補漏」的手段,以不成文法的形式主要用於憲法基本權利和普通行政法兩個領域。
二、確定一般法律原則的原因
確定一般法律原則為文明各國所承認者作為國際法院裁判依據,主要是出於對國際法缺陷加以補充的考慮:擔心由於缺乏可適用的法規而無法裁定;擔心法律不明確而無法確定;擔心解釋有疑義而無法裁定。為此,確定一般法律原則以使司法機關裁定遇到法律規范缺乏時有所依據,使不明確的法律得以明確,使容易發生疑義的法律規范獲得確定的內容。
根據菲德羅斯和西瑪的考證,國際法編纂委員會當初將第38條第1款寫入《國際法院規約》出於下列三個主要原因:1)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法不可能窮盡國際法的全部淵源,因此務必要由國際法院加以補充;2)國際法院「法的發現」范圍須受可以客觀判準的一般法律原則的制約;3)一般法律原則並非新的法律淵源,而是各國的法律實踐在先。
三、一般法律原則的內容
一般學者認為,一般法律原則就是自然法原則。也就是,把國際法設想為應用於國際關系得正義原則。自然法也稱為理想法、必然法、理性法、原始法、客觀法。另有以奧地利學者沃爾夫為代表的觀點指出,一般法律原則還來自法律與國家觀念的一般原則。還有的學者直接認為一般法律原則有兩類:國際法一般法律原則和國內法一般法律原則。
(一)保障基本權利原則
公民基本權利原則即人權原則的核心部分。它是德國《基本法》(憲法)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在德國《基本法》中具有特殊地位,《基本法》規定,憲法所保障的人權高於一切,任何法律(包括聯邦議會頒布的法律)如果與之抵觸,都應歸於無效。德國司法界一致認為、共同體法也不得與該原則相沖突。 歐洲共同體成立以後,法院最關心的問題是保證共同體法的獨立性和共同體法的優先權,因此,法院一般拒絕審查共同體機構的法令是否違反成員國憲法的問題。在1958年第1號案件中,共同體法院就認為沒有義務保證成員國國內法的某些原則在共同體層面上加以實施,甚至無法使內國法的法律規則得到尊重。但法院並沒有否定今後有改變這種情形的可能性。1969年11月共同體法院第一次確認了基本權利原則為共同體法的一項一般法律原則。
住在烏爾姆市的埃里希·施陶德是一位殘廢軍人,享有購買減價黃油的資格。然而他認為,要求權利人向售貨員公開其姓名和地址等與德國《基本法》所載基本權利精神不符。於是他就在1969年5月向斯圖加特行政法院起訴烏爾姆市,並請求法院宣布臨時處分,廢止社會保障局的規定。共同體法院在對該案進行先予裁定的時候發現:與相關法律的德文文本不同,按法文及義大利等文本中的規定,當事人不必提供個人信息。由於成員國的語文皆為共同體的正式語言,這樣,以哪一種文本的規定為依據就成了棘手的問題。法院最終否定了依據大多數文本的解釋的思路,認為:在該案的判決詞中,共同體法院宣布,「人的基本權利包含在共同體法的一般原則之中,法院保證其受到尊重」(1969年第20號文件)。1969年7月29日歐共體委員會頒布了一項《修正決定》將原決定的第4款作了更改。在此後的一系列判例中,共同體法院又進一步確立和發展了這一觀點。
(二)平等與不歧視原則
平等與不歧視其實也屬於人權原則的一部分,是歐洲共同體基礎條約的基本精神之一。《歐洲共同體條約》的某些條款明確規定必須實行平等與不歧視原則。在此基礎上,共同體法院又通過一系列案例,將平等與不歧視的精神確定為共同體法的一般法律原則。
在1971年第11號案件「薩巴蒂妮訴歐洲議會案」中,共同體法院遇到了因性別不同而產生的歧視問題。薩巴蒂妮是一位義大利婦女.在設於盧森堡的歐洲議會秘書處工作,按規定享受出國補貼。但當她與一盧森堡男子結婚以後,歐洲議會便終止了她的出國補貼,理由是,按規定,在本國以外工作的共同體雇員,一旦與當地人結婚,便失去了享受出國補貼的資格,除非他(她)是一家之長。而所謂的一家之長,除了少數特殊情況之外,一般都指男子,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名男性共同體雇員處於薩巴蒂妮的同樣地位,可以繼續享受出國補貼。由於存在明顯的性別歧視,薩巴蒂妮便將此事訴諸共同體法院。法院最後判定,取消薩巴蒂妮出國補貼的決定無效。

(三)行政行為的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原是德國法律體系中的一項原則。德國《基本法》的某些條款體現了這一原則。這項原則的主要內容為:一公共當局只有為了某種公眾而採取措施時,才能對公民設定義務,此種義務應為目標之實現所必需,如果所設定的義務與預期的目標明顯不合比例,則有關措施必須取消。根據這一原則,政府機構為實現某項目標而採取的措施,必須是實現目標所必不可少的。同時,此類措施實施時,對某一部分的公民造成的影響與損害不得與公眾的得益不成比例,否則,有關法律應予以取消。70年代中期,在歐洲共同體范圍內,奶粉生產嚴重過剩。針對這種情況,共同體理事會通過563/76號規則制訂了一項計劃,規定飼料生產者在生產飼料時必須加入成員國干預機構所掌握的脫脂奶粉,代替原來用以保證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所使用的大豆,以此來緩解共同體奶粉生產過剩的矛盾。但是,奶粉的成本遠遠高於大豆,這項法規的實施必然對飼料生產者造成損害,飼料買主拒絕支付由這項規則而引起的成本上漲。有關企業遂以破壞為由向歐洲共同體法院提起訴訟。在該案(1976年第114號案件)的審理中,共同體法院判定有關此項計劃的規則無效,理由之一就是該法規違反了比例原則。法院認為,強制購買脫脂奶粉並非是減少奶料生產過剩的必不可少的辦法,同時,也不能以損害飼料生產者利益的措施來達到這一目的,該項規則所造成的損害與其所欲達到的目標不成比例。共同體法院通過這一判例,將比例原則吸收為共同體法的一項一般法律原則。
(四)法的確定性原則
包括保護合法期望的原則和禁止訴及既往的原則。前一項原則來源於德國法。根據這項原則,共同體機構制定的法律措施不得違反該措施適用對象的正常的、合法的期望和謹慎處事之要求。在一般條件下,根據其所具有的知識和獲得的經驗能產生的合理期望。如當事人所抱有的期望不具備這些條件,不能認為是合法的期望。而共同體機構制定的法律措施如果違反了這種合法期望,則不予執行。
(五)關於後一項原則
在特殊情況下,法院決定不應具備追溯效力。[3]例如在上述1976年的德芙琳案中,法院判決《歐洲共同體條約》第141條對男女同工同酬的保障具有直接效力,但把賠償僅限於該案的原告,否則,可溯到第141條的生效期1962年,從而給被告及其他同類企業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並使之面臨破產風險。這時,法院判決的追溯效力將給經濟活動帶來嚴重的不確定性。法院指出:「出於影響到公共和私人所有利益之法律確定性的重要考慮,原則上不可能重開過去的爭議。
晚近的一些學術資料顯示,國際法學界開始對此問題採取一種更為客觀的立場。撇開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一般法律原則應該是可以從各種國內法律規則中抽出來的原則,「否則,這些原則作為國際法特殊規則的一個淵源的運用就被曲解了」。事實上,國際法院到目前為止盡管很少有適用一般法律原則的機會,卻也曾經援引善意原則(《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 2款)。一般法律原則進入國際法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標志,因為規約當事國業已明確承認在條約和習慣之外還存在另一個正式的法律淵源。很多國際法庭雖然不受規約的拘束,但都有依照一般法律原則判決的經歷。

Ⅳ 什麼是德里克羅斯規則

所謂德里克·羅斯規則.具體規則是一名結束新秀合同前的球員如果滿足兩次入選全明內星陣容或者兩次入選聯盟最容佳陣容或者當選常規賽MVP這三個條件之一,他的續約年薪最高可占據球隊規定的30%的比例,而並非此前頂薪合同中25%的比例。因首創用於羅斯,故名。還有卡梅羅·安東尼規則等。

Ⅵ NBA有哪些不成文規定

NBA發展了這么多年,很多規則在不斷的修改完善,不管是什麼歷史都是會有很多約定俗成的事情,久而久之就被傳承下來,形成了不成文的規定,NBA當然也有很多獨有的不成文規定。接下來簡單列舉幾點。
第一條,裁判誤判在球場上是一個很常有的事情,因為裁判員不是機器,他不可能精確到每分每秒,或許看到每一個細節動作,所以很可能會誤判。而且由於規則原因,很多判罰是無法改判的。當裁判員意識到自己誤判以後,一般在下一兩個回合給吃虧的球隊找回哨子,吹上一些無關緊要的犯規。例如什麼進攻三秒。


NBA不成文規定還有很多,例如球員和啦啦隊隊員之間不允許談戀愛,怕影響比賽。這些規定大家都默默的遵守著。

Ⅶ 俄羅斯是什麼制度的國家

強力總統制.新型聯邦制 在俄羅斯政治體制走向何處上昔日民主派發生了嚴重分歧。以葉利欽為首的總統派認為當前的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力的總統帶領國家渡過社會經濟危機,所以應建立總統制的模式。而以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議會派認為應該建立議會至上的民主政治,通過議會監督制約總統。隨著分歧加深,俄羅斯陷入了深刻的政治和憲法危機。一時間,總統和議會雙方紛紛拋出新的憲法草案,試圖以基本法的形式承認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1993年9 月就在雙方已經不可調和之時,葉利欽果斷採取措施用武力之舉鎮壓和解散議會。接著再次利用全民公決的方式通過新的總統制憲法。1995年5 月俄羅斯議會通過了新的《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法》,規定了俄羅斯總統選舉的組織、程序和方法。至此,俄羅斯現行的政治制度架構基本完成。 俄羅斯新的聯邦制度已初見端倪。但地方和中央等各利益主體博弈結果使聯邦條約終未在1993年12月憲法中明確規定。憲法僅僅突出了各主體平等的原則。這主要表現為俄羅斯聯邦議會聯邦委員會(上院)由每個主體來自立法和執行機關的2 名代表組成。但是,這也隨著普京上台以來的改革而發生變化。2000年5 月13日普京簽發命令決定按地域原則在俄羅斯建立由共和國、邊疆區和州組成的7 大聯邦區(中部聯邦區,西北聯邦區,北高加索聯邦區,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烏拉爾聯邦區,西伯利亞聯邦區,遠東聯邦區)。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每個聯邦區任命一位總統全權代表。全權代表要使國家元首能在相應的聯邦區范圍內履行憲法職能。接著,普京提出修改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組成原則等一系列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措施。普京的舉措和影響意味著俄羅斯在經過長達10年之久的中央權威流失後開始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發展方向,即強調中央集權和總統權威的民主制。 參考資料: http://www.zisi.net/htm/sxrd/2005-04-07-18377.htm

Ⅷ 中國爵位與西方爵位有什麼關系

中國爵位與西方爵位沒有什麼關系。

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這是周的制度。近代以來,剛好用來翻譯西歐的爵位。反過來,歐洲人也有count、ke之類的歐洲爵位,來翻譯中國歷史上的侯、公。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是中國王朝時代的五等異姓爵位,公認起源於周代。周朝建國後,確立天下之主為周天子,稱號為「王」。「王」以下設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以此分封給宗室和功勛大臣,每一級所享受的俸祿、冠冕服飾、宅邸規格都是不一樣。

而至於西方的爵位劃分大體與中國相當,也是劃分有五級:Duke(公爵)、Marqui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和Baron(男爵)。

在西方貴族制中,英國5級貴族大致定型於13—15世紀。它與中國周初的5級貴族分封制不同,不是在某一特定時刻一次建立起來的,而是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漸形成,最終成為定製的。

(8)羅斯法規擴展閱讀

古代中國爵位的含義

眾所周知,周朝實行分封制,周天子為王,諸侯被封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如果按照爵位來稱呼,應該只有公爵可以稱公,但事實卻不是這樣,像齊國和秦國都是侯爵之國,齊桓公、秦穆公甚至名列春秋五霸。

王在周王朝轄區內,王是指周天子而言。另有個別並非天子的王者,如呂王、豐王等,都屬戎狄首領。春秋金文中的稱王諸侯,仍限於同周室關系較疏的蠻夷君長,即徐、楚、吳、越四國。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到了北宋時期的時候,就沿襲了隋唐五代的爵位制度,還在全國進行了大范圍的封賞,對於皇族的成員,以及功勛不較大的大臣們也是進行了封爵。這時候爵位就多了很多的名字,就被分為十二個等級。其中就有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

在西漢時期的時候,漢高祖劉邦就和大臣們共同定下了「非劉不王」誓言。宋朝雖然沒有這樣的誓言,但是也是有一定的規定,就是只有皇子以及皇室兄弟才能夠被稱為王。

到了宋代的時候,親王已經不再屬於是世襲制,而親王諸子就算是嫡子也不能稱王,整個宋朝裡面,「嗣王」只加封給過四個人,宋神宗第一個被加封為嗣王的人。比如齊桓公,孔文子並不是公爵和子爵,只是一種尊稱。

Ⅸ 俄國和規范

俄羅斯憲法法院判決的規范意義

在俄羅斯,憲法法院判決作為法(包括憲法)源的作用問題是相當現實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憲法法院只是法律適用機關,不創設新的法律規范;另一種觀點認為,憲法法院在適用法律的同時還創制著法律,其許多判決具有規范意義,成為法(包括憲法)源。

筆者贊同後一種觀點。因為適用法律本身根本無法排除造法活動,相反,許多法律主體在適用其他法律主體創制的規范時,需要以自己規范性文件的形式進行,這實際上就是在創制新的法律規范。例如政府,其在履行公認的執行權的總職能(組織法律實施)時,也自己造法。相對於法律,這完全可以稱為法律適用。

這種觀點也完全適用於憲法法院。「憲法法院的判決在法律文件體系中佔有特殊地位。它們既不能歸入適用法律文件也不能歸入立法文件;它們把二者結合起來了。」

但是,憲法法院不是人們所說的法律適用者,即具有創制規范性文件法的「理想形式」。換句話說,任何憲法法院不是所謂「積極的」立法者,而是在其審查其他機關多數是國家機關的規范性文件過程中創制新的規范。憲法法院的這種作用使其具有「消極」立法者的特點。許多作者與其說是從其外在形式不如說是從其創制新規范的可能性本身看到憲法法院的這種積極作用。正如一位著名學者指出的:憲法法院的判決並非固有現代法律體系所接受的形成規范性文件的典型方式,憲法法院的決定不能認為具有正式法律的內部特徵——條、節、章、部分等等。而且憲法訴訟活動的目的也不同,但這原則上關系不大。

既然社會關系是在憲法法院作出判決以後才確定,那麼顯然應當談談有關憲法法院決定的建設性的意義及其對發展社會關系的影響問題。憲法法院形成的規范,或者可能成為社會關系形成的基礎,或者體現為相應的機關對其規范性文件進行修改。一位學者因此指出,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的判決決定著新的立法調整的變數,實質上是設計新的法律規范「模式」,其通過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的法律觀點間接地表現出來,具有全社會必須執行的特徵。它們形成憲法性法律,對於實現和發展部門(現行的)立法具有實踐意義。

俄羅斯學者Л.В.拉扎列夫認為:如果議會履行的是專門立法的任務,則執行權履行的就是在立法者直接或間接地授權下依法使規范具體化的職能,目的是保障法律的實施,而憲法法院相對於立法權與總統執行權的規范創制,履行的則是使法律具體化的職能,目的是保障對法律的理解與法律的表述完全一致,保障法律(成文法)在憲法性法律范圍內發揮效力,為憲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眾所周知,憲法法院在審查現行規范性文件時,有權認為其與憲法相抵觸,全部或者部分無效,使法律或者其有關條款失去效力。有些國家將這稱為憲法法院廢除法律及其規范的權力。有些國家包括俄羅斯聯邦,則認為憲法法院只能認為而不能決定某規范無效,要正式廢除該規范的效力則需要其制定機關來決定。這種觀點在2001年12月15日通過的對1994年聯邦憲法性法律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法的補充條款中已經有所反映。

在不涉及以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反映憲法法院的權力比較合理問題的同時,我們要指出的主要問題是:憲法法院認為無效且廢除法律或其規范的判決的規范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在這方面憲法法院已經接近「積極的」立法者,雖然是以獨特的、只有其才具有的方式。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院長B.д.卓爾金認為,從廣義上講,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參與規范創制活動,這是憲法法院參與規范創制過程的一個方面。

當然,憲法法院解釋憲法是創制新規范的最典型的方式。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的實踐中,在這方面創制新規范的案例數量最多,因此,有理由說這個機關在創制規范,其文件具有規范意義。而且可以說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方式。

首先,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有對俄羅斯聯邦憲法進行直接正式解釋的權力。這是解釋憲法的唯一機關:其他任何人,包括聯邦會議不論是全體還是其任何一院(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都無權對俄羅斯聯邦憲法作出正式解釋。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的作用就是要表明其傾向於一種適用憲法規范的方案,使其具有規范意義,而這絕對就是在創制新規范,其既能夠與憲法規則結合起來,同時也具有獨立的規范意義。我們能夠列舉出各種各樣的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解釋俄羅斯聯邦憲法的決議。

其次,不能排除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順便」作出的解釋也產生相應的規范。其新穎之處在於,與專門解釋文件一樣,在社會關系的規范基礎的幾種方案中,憲法法院傾向於一個,並以此作為相應的社會關系產生或存在的依據。

憲法法院不僅在使各種規范條例符合俄羅斯聯邦憲法而進行審查時這樣做,而且在審理國家機關許可權爭議時也這樣做。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實踐中有各種各樣的例子。

關於憲法法院的文件(包括新法律規范)的法律效力問題。存在以下觀點:

——憲法法院的文件,包括創制新法律規范的那些文件,總體上來看,其法律位階具有僅次於憲法的性質;

——既然憲法法院的這些文件出現以後,沒有憲法法院的解釋意見,相應的憲法規范已經不可能適用,這些文件便上升到憲法的高度;

——類似文件的位階甚至可以高於憲法,與其說根據規范意義,不如說由於位階因素:解釋文件者的地位應當高於文件和通過該文件的機關。

國名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羅馬語:Rossiyskaya Federatsiya 英語: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羅斯(Russia)。上海話中稱之為「羅宋」,羅宋湯由此而得名。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Киев)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東斯拉夫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
漢語譯名
中國(Китай,俄語簡稱,音意約同「契丹」)對俄國的稱呼是通過較早接觸俄國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R輔音開頭的詞。所以借用其他語言以R開頭的詞時,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俄羅斯在俄語中是Россия,蒙古語音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漢語通過蒙古語間接音譯時就譯為俄羅斯。
國旗

俄羅斯國旗

俄羅斯國旗俄羅斯聯邦的國旗採用傳統的泛斯拉夫色,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
長方形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藍、紅三色。
旗幟中的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藍色代表亞寒帶,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志,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三色的排列顯示了俄羅斯幅員的遼闊。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徵,藍色代表了純潔與忠誠,紅色則是美好和勇敢的標志。
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蘭學習造船術時,他意識到需要為俄國的海軍設計一面軍旗。他因此效仿荷蘭的三色國旗設計,但顏色是另選的(當時的荷蘭國旗是橙-白-藍三色)。彼得大帝當時選擇的顏色是紅、白、藍三色,也就是後來的泛斯拉夫色。
1883年5月7日這面旗幟正式成為俄國國旗,1917年十月革命後三色旗被取消。1991年8月21日這面旗幟再次被採用,成為獨立的俄羅斯聯邦的國旗。
國徽

俄羅斯的國徽
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採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的、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紅色盾
俄羅斯的國徽面上
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鷹頭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徵皇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騎士和一匹白馬。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它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1453年,曾輝煌一時的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戰死。他的兩個弟弟,一個臣服於奧斯曼帝國,另一個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兒索菲亞·帕列奧洛格逃到羅馬。後來,這兩兒一女在其父死後被羅馬教皇撫養成人。當時的羅馬政治家們為了藉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土耳其人,便用聯姻的方式將索菲亞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婭由此佩戴著拜占庭帝國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國家。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璽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這只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二十世紀末,國家杜馬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國花

俄羅斯教堂

俄羅斯教堂俄羅斯國花仍為向日葵。
國歌
《俄羅斯人的祈禱》(1815年)
《工人馬賽曲》(1917年)
《國際歌》(1918年-1944年)
《牢不可破的聯盟》(1944年-1991年)
《愛國歌》(1991年-2000年)
《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Гимн России)(Hym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2000年12月25日至今)。
曲:亞歷山德羅夫 / 詞:米哈爾科夫
歌詞大意:
「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
俄羅斯,我們可愛的家園。
堅強的意志,巨大的榮耀
是你亘古不變的財寶!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從南方的大海到北極疆域
到處是我們的森林和田野。
你舉世無雙!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無限的理想境界,廣闊的生活空間
時代為我們開辟了未來。
對祖國的忠誠給我們以力量。
過去,現在,直到永遠!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面積
1707.55萬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占蘇聯領土面積的76%),水域面積佔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蘇聯已於1991年解體。
人口
俄羅斯人口分布極不均勻,歐洲部分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4/5。而廣大東部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佔全國的73%。1.41億(2008年政府估計,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209名)。性別比為0.88。
民族
俄羅斯共有民族130多個。其中俄羅斯人佔79%。主要少數民族有德意志、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里、哈薩克、奧塞梯、布里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蒙古、印古什、圖瓦等。
民族 人口(千) 百分比 宗教信仰
俄羅斯族115868.5 79.82% 東正教
烏克蘭族2943.52.03%東正教、天主教、聯合教派
巴什基爾1673.81.5% 伊斯蘭教(遜尼派,下同 )
楚瓦什族1637.21.13% 東正教
車臣族1361.00.94%伊斯蘭教
亞美尼亞族1130.20.78% 基督單性論教派、東正教
莫爾多瓦族844.50.58% 東正教
白俄羅斯族814.70.56%東正教、天主教

俄羅斯風光

俄羅斯風光阿瓦爾族757.10.52% 伊斯蘭教
哈薩克族655.10.45% 伊斯蘭教
烏德穆爾特族636.90.44%東正教
亞塞拜然族621.50.43% 伊斯蘭教
馬里族604.80.42% 東正教
日耳曼族597.10.41% 新教、天主教
卡巴爾達族520.10.36%伊斯蘭教
奧塞梯族514.90.35% 東正教、伊斯蘭教
達爾金族510.20.35% 伊斯蘭教
猶太族500.00.34% 東正教、猶太教
布里亞特族445.30.31% 東正教、佛教、薩滿教
雅庫特族444.00.31% 東正教、薩滿教
庫梅克族422.50.29%伊斯蘭教
印古什族411.80.28%伊斯蘭教
列茲金族411.60.28% 伊斯蘭教
聯合教派是指行東方禮儀的天主教。基督教的這一變種產生於16世紀末,當時由於東正教會與天主教會的聯合,把許多東正教徒變成了天主教徒,但他們保留了傳統的東正教儀式。
穆斯林意為信仰真主的人,大多屬於遜尼教(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在俄羅斯聯邦有車臣族、阿瓦爾族、
冬宮
巴什基爾、 哈薩克族、亞塞拜然族、卡巴爾達族、達爾金族、印古什族、奧塞梯族(部分人信仰)、庫梅克族10
冬宮
個信仰伊斯蘭的民族。他們遵守《聖訓》,這是穆罕默德的戰友記錄並流傳至今的穆罕默德的基本生活規范和言行的匯編。
薩滿教是一種流傳甚廣的部落文化現象,是兼有魔法性質的宗教。主要包含一種使人陷入癲狂狀態的技巧。很多專家認為薩滿教是魔教的一個特殊變體,其前身是一神教。
猶太教派則是信仰猶太教的教眾。其核心是信仰唯一的神——耶和華——和使命、相信死後另一個世界的報應、相信以色列民族是上帝所選的民族。在猶太教基礎上產生了基督教。猶太教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的宗教。
基督單性論者是基督教徒,他們不承認羅馬教會451年對基督兩種本性(神和人)的闡釋,只承認基督耶穌是神,否認其具有人的本性。
語言
俄語(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羅斯聯邦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有30多種語言。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目前俄語是四個獨聯體國家的官方語言。
宗教
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2001年俄權威社會調查機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東正教,5%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天主教和猶太教的各為1 %,0.8 %信奉佛教,其餘信奉其它宗教。

俄羅斯海軍'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

俄羅斯海軍'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俄羅斯人被認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個民族,在現實生活和文學作品
中,東正教所宣傳的愛與寬恕的思想處處可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爾斯泰等著名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滿了種種宗教的哲理。
事實上,在十世紀以前,俄羅斯諸國、金帳汗國、克山汗國、羅斯公國等的主要宗教是本土的多神教,直到988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才把基督教定為國教。俄羅斯的基督教化經歷了數百年的時間,期間一度與多神教並存,而後相互融合,從此成為今天俄羅斯最主要的宗教。
東正教對俄羅斯文化影響深遠,其宗教思想已經滲透進日常生活,成為傳統思想的組成部分。以宗教為媒介傳入俄羅斯的還有拜占庭的宗教藝術和希臘文化。在俄羅斯建有大批的拜占庭風格的教堂建築,教堂內匯集了大量精美的宗教題材的聖像畫、壁畫、鑲嵌畫和雕塑等藝術作品。在語言文字方面,9世紀希臘傳教士西里爾兄弟創制了一套字母,記錄斯拉夫語,翻譯和編撰宗教文獻,現代俄語字母正是由此發展而來的,故又稱為西里爾字母。

俄羅斯儀仗隊

俄羅斯儀仗隊除東正教外,俄羅斯各民族信仰的宗教還有伊斯蘭教、薩滿教、佛教
(喇嘛教)、猶太教等。信仰伊斯蘭教的主要是分布在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一些民族。薩滿教是一種原始宗教,多神崇拜是其主要特徵之一。「薩滿」一詞為通古斯語的音譯,意為「巫」。薩滿主持祭祀,並為人「驅邪治病」。信仰薩滿教的主要是西伯利亞和北部的一些民族。信奉佛教(喇嘛教)的民族主要有卡爾梅克人、東布里亞特人等,而信仰猶太教的則是一些移居俄羅斯的猶太人。
貨幣
盧布是俄羅斯的本位貨幣單位。輔幣是戈比。1盧布=100戈比。紙幣面額有10、50、100、500、1000、5000盧布,1盧布,2盧布,5盧布,10盧布鑄幣,另有1、5、10、50戈比鑄幣。
首都
莫斯科(Moscow)。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作為首都,既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交通樞紐,還是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中心。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平均氣溫:1 月-9.3℃ , 7 月18.2℃.莫斯科作為歐洲特大型城市之一,自然人民生活水平較高了。
主要城市
聖彼得堡――全國第二大城市,被譽為「北方之都」,西北聯邦區首府。地處波羅的海沿岸的綜合性工業中心。
葉卡捷琳堡――全國經濟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烏拉爾聯邦區首府。地處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
下諾夫哥羅德――全國人口第四大城市,伏爾加沿岸聯邦區首府。位於奧卡河和伏爾加河交匯處的重工業城市。
新西伯利亞――全國人口第三大城市,西伯利亞聯邦區的中心城市。位於西伯利亞大鐵路和鄂畢河的交匯處。
羅斯托夫――南方聯邦區首府,位於頓河的入海口。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遠東第一大城市,俄羅斯東部出海口,世界知名旅遊城市。
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緊靠著世界知名淡水湖-貝加爾湖的兩座城市。
摩爾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終年不凍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
行政區劃
聯邦區 2000年5月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將把俄聯邦83個實體(共和國、邊疆區和州)按地域原則聯合成8個聯邦區,目的是鞏固國家統一,強化總統對地方的管理體制。這8個聯邦區分別為:

斯莫爾尼宮

斯莫爾尼宮中央聯邦區(莫斯科)
西北聯邦區(聖彼得堡)
南方聯邦區(頓河畔羅斯托夫)
伏爾加沿岸聯邦區(下諾夫哥羅德)
烏拉爾聯邦區(葉卡捷琳堡)
西伯利亞聯邦區(新西伯利亞)
遠東聯邦區( 哈巴羅夫斯克)
北高加索聯邦區(皮亞季戈爾斯克)
(註:括弧內為各聯邦區中心)
俄羅斯聯邦現由83個聯邦主體組成:
(1)21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迪格)、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莫爾多瓦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北奧塞梯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韃靼斯坦)、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恰瓦什共和國;
(2)9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泰梅爾自治區和埃文基自治區2007年1月1日並入)、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彼爾姆邊疆區(原彼爾姆州 和科米-彼爾米亞克自治區)、堪察加邊疆區(原堪察加州和科里亞克自治區)、外貝加爾邊疆區(原赤塔州和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
(3)46個州: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達州、沃羅涅日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茨克州(2008年1月1日烏斯季奧爾達布里亞特自治區並入)、加里寧格勒州、卡盧加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羅馬州、庫爾干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下諾夫哥羅德州、諾夫哥羅德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奧倫堡州、奧廖爾州、奔薩州、普斯科夫州、羅斯托夫州、梁贊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托木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州、雅羅斯拉夫爾州、利佩茨克州、克麥羅沃州
(4)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 ;
(5)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6)4個自治區:涅涅茨自治區、漢特—曼西自治區、楚科奇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節日
新年:1月1日
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
祖國保衛者日:2月23日(原蘇聯建軍節)
衛國戰爭勝利日:5月9日
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國慶日):6月12日 (1990年)
人民團結日:11 月4日(紀念莫斯科打敗波蘭入侵)
和諧和解日、十月革命節、軍人榮譽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紀念日)
憲法日:12月12日
宇航節:4月12日(1962年蘇聯為紀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謝肉節:謝肉節又名「狂歡節」,是俄羅斯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之一.舉
辦謝肉節的時間在復活節過後的第八周,一共有七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名稱:第一天為迎節日,第二天為始歡日,第三天為大宴狂歡日,第四天為拳賽日,第五天為岳母晚會日,第六天為小姑子聚會日,第七天為送別日.人們會在謝肉節期間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比如舉辦化裝晚會,跳假面舞等等.
公歷新年:1月1日;東正教聖誕節:1月7日;俄歷新年:1月13日;祖國保衛者日:2月23日(原蘇聯建軍節);國際婦女節:3月8日;勞動者團結日:5月1日(原國際勞動節);勝利日:5月9日(偉大衛國戰爭勝利日);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國慶日):6月12日;人民團結日:11月4日,系2004年新設立。
國家元首
總統德米特里·阿納托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Д. Медведев;Dmitry Medvedev),2008年3月當選,2008年5月8日就任總統;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Vladimir Putin),2008年5月8日上任。俄羅斯共有三任總統。
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議長瓦蓮京娜·馬特維延科;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議長鮑里斯·格雷茲洛夫;
文化和自然遺產
勘察加火山,貝加爾湖,西高加索山區,喀山克里姆林宮建築群,費拉蓬特修道院,索洛韋茨基群島,聖彼得堡,諾夫哥羅德歷史古跡,基日島鄉村教堂。
編輯本段
歷史
俄羅斯歷史始於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第三種觀點不能被認為是有充分根據的,第一種觀點也很難被無條件地接受。我們應當承認,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經常作為其文件接近憲法本身位階的機關出現。問題根本不在於它表現出對憲法的某種不敬,不受憲法規范約束等等。問題在於:俄羅斯聯邦憲法允許憲法法院這樣解釋憲法規范,以至於如果沒有憲法法院的解釋規范要適用憲法規范已經不可能。

但是,這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如果在某個階段中發現憲法的多數規范受憲法法院的法律觀點束縛,則憲法法院不能過分地擴大其規范創制活動。其次,應當在憲法法院已經通過以及將要作出的解釋判決的基礎上進行憲法改革,並將相應的條款寫進基本法。

憲法法院創制規范的問題與其對立法程序的影響也有關。有些憲法法院(其中也包括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有立法動議權,有些憲法法院則沒有這一權力,但是它們仍然既可以通過以後會體現在法律中的解釋判決對立法程序產生影響,也可以通過憲法法院判決中包含的為立法機關進行立法活動確定的指導意見對立法程序產生影響。

Ⅹ 俄羅斯用什麼時間標准

俄羅斯是對外是統一使用莫斯科時間(UTC+3時區),即比北京慢5小時。

莫斯科時間是九個俄羅斯時區中西端第二個。莫斯科時間自2011年3月27日以來全年採用UTC+4時區.2014年10月26日,俄羅斯全境結束夏令時,恢復冬令時,莫斯科時區於當地時間10月26日2:00倒撥一小時,重新變為UTC+3(比北京時間慢5小時)。

當然,由於俄羅斯土地比較大跨UTC+2至UTC+12,因些國內也和莫斯科有一些時差。如圖: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時區:UTC+2至UTC+12),簡稱俄聯邦或俄羅斯,位於30°~180°E,50°~80°N,地跨歐亞兩洲,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以俄羅斯人為主體民族,由193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俄羅斯人占總人口的81%。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成為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建立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冷戰期間蘇聯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熱點內容
追男律師 發布:2025-08-27 01:07:21 瀏覽:951
經濟法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發布:2025-08-27 01:07:07 瀏覽:879
浦東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27 00:47:36 瀏覽:380
二胎超生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27 00:42:44 瀏覽:387
社會與法普法一線 發布:2025-08-27 00:37:57 瀏覽:764
規章制度管理員 發布:2025-08-27 00:12:27 瀏覽:576
法律知識我知道黑板報 發布:2025-08-27 00:09:05 瀏覽:889
法院案卷整理 發布:2025-08-27 00:07:50 瀏覽:984
霞山法院執 發布:2025-08-27 00:06:33 瀏覽:108
法官下判決不同意 發布:2025-08-27 00:06:27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