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部門規章說法有誤
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內意見,國務院認為容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既不是簡單的上位法與下位法關系,也不能按照簡單的法律效力范圍寬廣關系來判斷效力問題。因此,不能簡單地確定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誰高誰低,發生沖突時應該對誰優先適用,而需要國務院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來調整這種關系。根據《立法法》有關規定,國務院有權對部門規章進行合法性審查和判斷,有權撤銷和進行改變,但無權改變撤銷地方性法規。如果國務院對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發生沖突時,認為要優先適用部門規章,必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貳』 法律法規、法規性文件、部門規章和司法解釋等之間的矛盾之處
你想問的是如果有矛盾怎麼解決嗎?
法律法規大於部門規章,如果法律法規之間矛盾,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再然後就是新法優於舊法,司法解釋一般是對法條的解釋和補償,不存在矛盾問題。
『叄』 關於法律規范的效力層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 地方復性法規高於部門制規章
相同效力層級的法律規范的沖突。
指法律規范的制定機關不同但法律效力層級相同的各種法律文件之間的沖突。
包括國務院不同部門制定的規章之間的沖突;部門規章與地方性規章之間沖突等。
送請主管機關解釋或者裁決。
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認為國務院各部門的規章之間及規章與地方性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裁決。
《立法法》主要規定如下:
第七十九條 【法律與行政法的效力】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因此,A、B正確。
第八十二條 【規章的效力】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因此D正確。
根據「排除法」可以認定,C項錯誤。因此答案為C。
回答是否滿意???正確的話,望採納!
『肆』 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之間的效力問題
樓主你的理解有些錯誤,不能因為規定不一致,就認定他們的效力大小,而應專該深入看其屬本質
1.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的矛盾,指定的雙方是地方人大和國務院各部門,難以區分大小,所以需要國務院裁決
2.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的矛盾,國務院個部門和地方政府之間也沒有高低之分,所以也要國務院裁決。
2.地方性法規與地方政府規章的矛盾,因為制定雙方是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是向地方人大負責的,所以是可以區別高低的。
樓主不要用比大小的角度考慮這個,而應該用矛盾產生的原因來解決這樣的制度設置。一家之言,同參考
『伍』 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錯誤的是【B】
解析:4點不同
(1)出發點不同。推銷的出發點是企業,企業有什麼就賣什麼。因此,工廠的生產是起點,市場銷售是終點,研究的范圍是有始有終的一條線。營銷的出發點是顧客,顧客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就賣什麼;需要多少就賣多少。因此,市場是工作的起點,但市場又是終點,生產只是中間環節,研究的范圍是循環往復的一個圓。
(2)目的不同。推銷和營銷都要取得利益。但推銷的目的是目前利益,工作上是短期行為,銷售上是一錘子買賣。只要今天吃飽飯,明天、後天餓肚子也在所不惜。營銷的目的是長遠利益,工作上是長遠設計,要與顧客建立長期的互利關系,不強調一次的得失,而追求長期的利益最大化。
(3)手段不同。推銷和營銷都要運用多種手段。但推銷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營銷則強調多種手段的組合運用,並以有利於消費者為條件。因此,不能單憑是否運用廣告手段來區分是搞推銷還是搞營銷。
(4)過程不同。市場營銷是一個完整的循環往復的工作過程,而推銷僅僅是市場營銷鏈條當中的一個環節。從管理的角度,市場營銷管理包括三個層次:一是規劃(策劃),主要工作內容是通過分析現狀,制定市場戰略,規劃未來。二是管理,其主要職責是搞好市場、人員等管理工作。三是實施,即根據營銷策劃方案或營銷計劃,將營銷的各項工作落實到各相關部門和個人,根據策劃方案要求和標准有條不紊地予以落實並監督檢查的過程。而推銷或銷售僅僅是實施過程中一個部門或環節的工作。
『陸』 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應如何區分
區別: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1、制定者不一樣: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在其許可權內制定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文件,稱為「部門規章」。
2、效力不一樣:
法律的級別是最高的,其次是法規,然後再到部門規章。
3、含義概念不一樣: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6)下面部門規章說法有誤擴展閱讀:
三者發布:
1、國家行政法規的制發主體是國務院。
2、部門規章的主要是國務院各部門。
3、政府規章的制定主體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城市、計劃單列市的人民政府。
以上這些單位或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都可用「公布令」來發布。而其他一些地區和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而制定的,不屬於法規、規章的「類規章性文件」,不能用「公布令」發布,只能用「通知」予以發布。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法律
網路--法規
網路--規章
『柒』 部門規章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情況下,地方規章和部門規章在各自領域內發生法律效力。
《立法法》第八十二版條規定:部門規權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立法法》第八十六條第三項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捌』 下面哪個部門不能制定規章
1、國務院
部門規章 憲 法 第 90 條 第 二 款 規 定 : 「 各 部 、 各 委 員 會 根 據 法 律 和 國 務 院 的 行 政 法 規 、 決 定 、 命 令 , 在 本 部 門 的 權 限 內 , 發 布 命 令 、 指 示 和 規 章 。 」 ( 《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常 用 法 律 大 全 》 第 15 頁 )
部 門 規 章 是 國 務 院 各 部 門 、 各 委 員 會 、 審 計 署 等 根 據 憲 法 、 法 律 和 行 政 法 規 的 規 定 和 國 務 院 的 決 定 , 在 本 部 門 的 權 限 范 圍 內 制 定 和 發 布 的 調 整 本 部 門 范 圍 內 的 行 政 管 理 關 系 的 、 並 不 得 與 憲 法 、 法 律 和 行 政 法 規 相 抵 觸 的 規 范 性 文 件 。 主 要 形 式 是 命 令 、 指 示 、 規 章 等 。 如 國 家 科 委 制 定 的 《 科 學 技 術 保 密 規 定 》 , 勞 動 部 發 布 的 《 技 工 學 校 招 生 規 定 》 等 , 都 屬 部 門 規 章 。
部門規章的解釋: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個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是部門規章。
『玖』 有哪些屬於部門規章
在稅收方面,部門規章制度主要包括:
細則實施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的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的實施細則的資源稅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的規定稅收暫行規定固定資產投資方向
」實施細則的土地增值稅暫行規定》實施細則的契稅暫行規定》實施細則的印花稅暫行規定》「臨時措施的建設費用管理文化事業」
行政規章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部門及其委員會發布的在其職權范圍內調整行政事項的規范性文件。
部門規章,通常簡稱「規章」,由國務院直屬各部委、委員會、部門、局制定。它們通常被稱為「措施」和「條款」,而不是發布的命令。
(9)下面部門規章說法有誤擴展閱讀:
在現行稅法中有9個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噸位稅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銷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規定的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的適用范圍:
其效果體現在處理不同層次的稅法之間的關繫上。如果低效力的稅法與高效力的稅法相沖突,那麼低效力的稅法就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