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禁毒規章制度

禁毒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1-24 20:21:39

❶ 西安公安局八處(省公安局八處)

2002年,西安市公安局八處與市局其他三個業務處合並,升格為西安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

刑事偵查局職責:掌握全省刑事犯罪動態,收集、通報、交流刑事犯罪信息;組織、指導和監督全省各市公安機關打擊刑事犯罪工作。

承辦上級交辦案件;組織、指導協調跨省、市刑事案件的偵查和重要案犯的緝捕工作;規劃刑事技術工作的發展,為全省重大疑難刑事案件提供技術支援;規劃警犬技術工作的發展。

西安市公安局是西安市人民政府的組成部分,屬西安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同時受中共西安市政法委員會領導。主要工作職能如下:

一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公安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市委、市政府、上級公安機關的指示,部署、指導、監督、檢查全市公安工作。

二 、管理全市公安機關110報警指揮系統,處理市區110報警、群眾求助和監督電話,對緊急治安事件和重大緊急情況,實施統一指揮調度。

三 、掌握影響穩定、危害國內安全和社會治安的情況,分析形勢,提出對策措施。

四 、主管和指導全市各類刑事案件、經濟案件的偵查等工作,組織、協調特別重大案件和跨區、縣(市)重大案件的偵破工作。

五 、指導、監督全市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依法管理戶籍、居民身份證、槍支彈葯、危險物品和特種行業,組織協調對重、特大治安事件和突發性事件的處置工作。

(1)禁毒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陝西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職責:

刑事偵查局職責:掌握全省刑事犯罪動態,收集、通報、交流刑事犯罪信息;組織、指導和監督全省各市公安機關打擊刑事犯罪工作;承辦上級交辦案件。

組織、指導協調跨省、市刑事案件的偵查和重要案犯的緝捕工作;規劃刑事技術工作的發展,為全省重大疑難刑事案件提供技術支援;規劃警犬技術工作的發展。

陝西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

❷ 我國現行禁毒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是:

《禁毒法》《戒毒條例》《強制戒毒辦法》《戒毒葯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麻黃素管理辦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聯合國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公約的決定》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是為了預防和懲治毒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07年12月29日通過,於2008年6月1日頒布施行。共計七章七十一條。

2、戒毒條例

《戒毒條例》已經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第16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7號 《戒毒條例》已經2011年6月22日國務院第160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是為了規范戒毒工作。

3、強制戒毒辦法

強制戒毒辦法,1995年1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法規。 根據《戒毒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1995年1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強制戒毒辦法》自2011年6月26日起廢止。

4、戒毒葯品管理辦法

《戒毒葯品管理辦法》於1995年6月18日由衛生部發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的有關規定,制定該辦法。

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禁毒的決定》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的

為了嚴懲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等犯罪活動,嚴禁吸食、注射毒品,保護公民身心健康,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特作規定。

❸ 《禁毒法》有什麼規定急急急

《禁毒法》於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總計七章,分別為總則、禁毒宣傳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國際合作、法律責任、附則。其中對於違反《禁毒法》應承擔的相關法律責任如下:

1、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紹買賣毒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2、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吸毒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或者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的,不予處罰。

3、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實驗研究、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進口、出口以及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種植活動中,

違反國家規定,致使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4、在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經營、購買、運輸或者進口、出口活動中,違反國家規定,致使易制毒化學品流入非法渠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5、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或者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條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娛樂場所經營管理人員明知場所內發生聚眾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販毒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依照前款的規定給予處罰。

(3)禁毒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第六十一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紹買賣毒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二條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吸毒人員主動到公安機關登記或者到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的,不予處罰。

第六十三條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的實驗研究、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進口、出口以及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種植活動中,違反國家規定,致使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葯用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四條在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經營、購買、運輸或者進口、出口活動中,違反國家規定,致使易制毒化學品流入非法渠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五條娛樂場所及其從業人員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或者為進入娛樂場所的人員實施毒品違法犯罪行為提供條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娛樂場所經營管理人員明知場所內發生聚眾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販毒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依照前款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十六條未經批准,擅自從事戒毒治療業務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業務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和使用的葯品、醫療器械等物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七條戒毒醫療機構發現接受戒毒治療的戒毒人員在治療期間吸食、注射毒品,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

第六十八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醫療機構、醫師違反規定使用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❹ 你好,我想問一下戒毒所有什麼規章制度

戒毒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戒毒工作,幫助吸毒成癮人員戒除毒癮,維護社會秩序,根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府統一領導,禁毒委員會組織、協調、 指導,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戒毒工作體制。 戒毒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戒毒、綜合矯治、關懷救助的原則,採取自願戒 毒、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社區康復等多種措施,建立戒毒治療、康復指導、 救助服務兼備的工作體系。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戒毒工作所需經費列入本 級財政預算。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禁毒委員會可以組織公安機關、衛生行 政和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開展吸毒監測、調查,並向社會公開監測、調查結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對涉嫌吸毒人員進行檢測,對吸毒人員進 行登記並依法實行動態管控,依法責令社區戒毒、決定強制隔離戒毒、責令社區康 復,管理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所,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 作提供指導和支持。 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管理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 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所,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持。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戒毒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會同公安 機關、司法行政等部門制定戒毒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戒毒醫療服務提供指導和支 持。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等部門依據各自的職 責,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提供康復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指導和支持。
第五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
第六條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需要設置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 所的,應當合理布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納入當地國民經濟 和社會發展規劃。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康復場所的建設標准,由國務院建設部門、發展改革 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司法行政部門制定。
第七條 戒毒人員在入學、就業、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 對戒毒人員戒毒的個人信息應當依法予以保密。對戒斷3年未復吸的人員,不 再實行動態管控。
第八條 國家鼓勵、扶持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戒毒科研、戒 毒社會服務和戒毒社會公益事業。 對在戒毒工作中有顯著成績和突出貢獻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 自願戒毒 *
第九條國家鼓勵吸毒成癮人員自行戒除毒癮。吸毒人員可以自行到戒毒醫療 機構接受戒毒治療。對自願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公安機關對其原吸毒行為不 予處罰。
第十條戒毒醫療機構應當與自願戒毒人員或者其監護人簽訂自願戒毒協議, 就戒毒方法、戒毒期限、戒毒的個人信息保密、戒毒人員應當遵守的規章制度、終 止戒毒治療的情形等作出約定,並應當載明戒毒療效、戒毒治療風險。
第十一條戒毒醫療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對自願戒毒人員開展艾滋病等傳染病的預防、咨詢教育;
(二)對自願戒毒人員採取脫毒治療、心理康復、行為矯治等多種治療措施,並 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戒毒治療規范;
(三)採用科學、規范的診療技術和方法,使用的葯物、醫院制劑、醫療器械應 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四)依法加強葯品管理,防止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流失濫用。
第十二條符合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條件的戒毒人員,由本人申請,並經登 記,可以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登記參加戒毒葯物維持治療的戒毒人員的信息應 當及時報公安機關備案。 戒毒葯物維持治療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 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第三章社區戒毒 *
第十三條對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責 令其接受社區戒毒,並出具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送達本人及其家屬,通知本人戶 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十四條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戒毒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社區 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無正當理由逾期不報到的,視 為拒絕接受社區戒毒。 社區戒毒的期限為3年,自報到之日起計算。
第十五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社區戒毒工 作領導小組,配備社區戒毒專職工作人員,制定社區戒毒工作計劃,落實社區戒毒 措施。
第十六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在社區戒毒人員報到後及 時與其簽訂社區戒毒協議,明確社區戒毒的具體措施、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的規 定以及違反社區戒毒協議應承擔的責任。
第十七條社區戒毒專職工作人員、社區民警、社區醫務人員、社區戒毒人員的 家庭成員以及禁毒志願者共同組成社區戒毒工作小組具體實施社區戒毒。
第十八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戒毒工作小組應當採取下 列措施管理、幫助社區戒毒人員:
(一)戒毒知識輔導;
(二)教育、勸誡;
(三)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指導,就學、就業、就醫援助;
(四)幫助戒毒人員戒除毒癮的其他措施。
第十九條 社區戒毒人員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履行社區戒毒協議;
(二)根據公安機關的要求,定期接受檢測;
(三)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日以上的,須書面報告。
第二十條社區戒毒人員在社區戒毒期間,逃避或者拒絕接受檢測3次以上, 擅自離開社區戒毒執行地所在縣(市、區)3次以上或者累計超過30日的,屬於《中華 人民共和國禁毒法》規定的「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
第二十一條社區戒毒人員拒絕接受社區戒毒,在社區戒毒期間又吸食、注射毒 品,以及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社區戒毒專職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向當地公安機 關報告。
第二十二條社區戒毒人員的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發生變化,需要變更社區 戒毒執行地的,社區戒毒執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將有關材料 轉送至變更後的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社區戒毒人員應當自社區戒毒執行地變更之日起15日內前往變更後的鄉(鎮)人 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社區戒毒時間自報到之日起連續計算。 變更後的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本條例第十六條的規 定,與社區戒毒人員簽訂新的社區戒毒協議,繼續執行社區戒毒。
第二十三條社區戒毒自期滿之日起解除。社區戒毒執行地公安機關應當出具 解除社區戒毒通知書送達社區戒毒人員本人及其家屬,並在7日內通知社區戒毒執 行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二十四條社區戒毒人員被依法收監執行刑罰、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社 區戒毒終止。 社區戒毒人員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社區戒毒中止,由羈押場所給予必要的戒 毒治療,釋放後繼續接受社區戒毒。

*第四章強制隔離戒毒 *
第二十五條吸毒成癮人員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所列情 形之一的,由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對於吸毒成癮嚴重,通過社區戒毒難以戒除毒癮的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 民政府公安機關可以直接作出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 吸毒成癮人員自願接受強制隔離戒毒的,經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所在地縣級、設 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同意,可以進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 場所應當與其就戒毒治療期限、戒毒治療措施等作出約定。
第二十六條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不適用強 制隔離戒毒的吸毒成癮人員,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作出社區戒 毒的決定,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的規定進行社區戒毒。
第二十七條 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自作出強制隔離戒毒決定之日起計算。
被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在公安機關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3個 月至6個月後,轉至司法行政部門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執行前款規定不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部門 共同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具體執行方案,但在公安機關的 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執行強制隔離戒毒的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第二十八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身體和攜帶物品進行檢 查時發現的毒品等違禁品,應當依法處理;對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其他物品,由強制 隔離戒毒場所代為保管。 女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身體檢查,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第二十九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設立戒毒醫療機構應當經所在地省、自治區、 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配備設施設備及必要的 管理人員,依法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提供科學規范的戒毒治療、心理治療、身體康 復訓練和衛生、道德、法制教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第三十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根據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性別、年齡、患病 等情況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實行分別管理;對吸食不同種類毒品的,應當有針對性 地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根據戒毒治療的不同階段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表現,實 行逐步適應社會的分級管理。
第三十一條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患嚴重疾病,不出所治療可能危及生命的,經強 制隔離戒毒場所主管機關批准,並報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備案,強制隔離戒毒場 所可以允許其所外就醫。所外就醫的費用由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本人承擔。 所外就醫期間,強制隔離戒毒期限連續計算。對於健康狀況不再適宜回所執行 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向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提出變更為社區 戒毒的建議,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建議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准 的決定。經批准變更為社區戒毒的,已執行的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折抵社區戒毒期限。
第三十二條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脫逃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立即通知所在 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並配合公安機關追回脫逃人員。被追回的強制隔離戒毒 人員應當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脫逃期間不計入強制隔離戒毒期限。被追回的強 制隔離戒毒人員不得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
第三十三條對強制隔離戒毒場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第四十七條第二 款、第三款規定提出的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延長戒毒期限的意見,強制隔離戒 毒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意見之日起7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對提前解除強制 隔離戒毒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的,批准機關應當出具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 決定書或者延長強制隔離戒毒期限決定書,送達被決定人,並在送達後24小時以內 通知被決定人的家屬、所在單位以及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
第三十四條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場所應當在解除強制隔離戒 毒3日前通知強制隔離戒毒決定機關,出具解除強制隔離戒毒證明書送達戒毒人員 本人,並通知其家屬、所在單位、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將其領回。
第三十五條強制隔離戒毒診斷評估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司法行政部門會 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三十六條強制隔離戒毒人員被依法收監執行刑罰、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或 者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由監管場所、羈押場所給予必要的戒毒治療,強制隔離戒 毒的時間連續計算;刑罰執行完畢時、解除強制性教育措施時或者釋放時強制隔離 戒毒尚未期滿的,繼續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第五章 社區康復 *
第三十七條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可以責令 其接受不超過3年的社區康復。 社區康復在當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執行,經當事人同意,也可以在戒毒康復場所中執行。
第三十八條被責令接受社區康復的人員,應當自收到責令社區康復決定書之 日起15日內到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報到,簽 訂社區康復協議。 被責令接受社區康復的人員拒絕接受社區康復或者嚴重違反社區康復協議,並 再次吸食、注射毒品被決定強制隔離戒毒的,強制隔離戒毒不得提前解除。
第三十九條負責社區康復工作的人員應當為社區康復人員提供必要的心理治 療和輔導、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指導以及就學、就業、就醫援助。
第四十條社區康復自期滿之日起解除。社區康復執行地公安機關出具解除社 區康復通知書送達社區康復人員本人及其家屬,並在7日內通知社區康復執行地鄉 (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
第四十一條自願戒毒人員、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人員可以自願與戒毒康復 場所簽訂協議,到戒毒康復場所戒毒康復、生活和勞動。 戒毒康復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為戒毒人員提供戒毒康 復、職業技能培訓和生產勞動條件。
第四十二條 戒毒康復場所應當加強管理,嚴禁毒品流入,並建立戒毒康復人 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機制。 戒毒康復場所組織戒毒人員參加生產勞動,應當參照國家勞動用工制度的規定 支付勞動報酬。

*第六章 法律責任 *
第四十三條公安、司法行政、衛生行政等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泄露戒毒人員個 人信息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 的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未與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簽訂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協議,不落實社區 戒毒、社區康復措施的;
(二)不履行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的報告義務的;
(三)其他不履行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監督職責的行為。
第四十五條強制隔離戒毒場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 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侮辱、虐待、體罰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
(二)收受、索要財物的;
(三)擅自使用、損毀、處理沒收或者代為保管的財物的;
(四)為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或者違反規定傳遞其他物品 的;
(五)在強制隔離戒毒診斷評估工作中弄虛作假的;
(六)私放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
(七)其他徇私舞弊、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5年1月12日國務院發布的《強制戒 毒辦法》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法治與愛護 發布:2025-09-06 17:15:15 瀏覽:940
立法解釋的溯及力 發布:2025-09-06 16:47:28 瀏覽:824
跨考翻譯碩士法律碩士 發布:2025-09-06 16:46:43 瀏覽:516
2016最新司法解釋刑九 發布:2025-09-06 16:35:57 瀏覽:485
溧陽法院拍賣信息 發布:2025-09-06 16:24:54 瀏覽:255
預防接種相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06 16:23:28 瀏覽:1
國際經濟法貿易 發布:2025-09-06 16:22:00 瀏覽:963
合同法解除撤銷訴訟時效時間 發布:2025-09-06 16:02:31 瀏覽:213
香港4大律師 發布:2025-09-06 15:56:34 瀏覽:74
介紹刻假章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6 15:34:06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