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精神病法律法規

新精神病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26 06:40:01

1. 中國法律有規定精神病殺人不犯法

精神病人殺人不犯法是因為他們在法律上不是完整的人,即喪失民事行為能版力。

精神病人刑事責任權是指精神障礙人實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後的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又對這三級刑事責任能力規定了不同的責任承擔。其中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輕度精神病人,包括那些患有輕度精神病、精神發育不全、神經官能症及病態人格的精神障礙者。

我國《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 精神病傷人一般法律怎麼處理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新精神病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精神病人類別

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2]第18條第1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應否負刑事責任,關鍵在於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

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並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療。

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於前兩種精神病人之間的一部分精神病人。

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這種人並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樣,完全不負刑事責任。但是這種人作為精神病人,其刑事責任能力畢竟又有所減弱,因此,我國刑法規定對這種人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精神病人刑事責任

3. 我國關於精神病方面的法律法規有那些

《中華復人民共和國精神制衛生法》是一部規范精神障礙患者治療、保障精神障礙患者權益和促進精神障礙者康復的法律,於2013年5月1日正式實施。
《精神衛生法》規定了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並設專章規定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用人單位、學校、醫務人員、監獄等場所,社區、家庭、新聞媒體、心理咨詢人員等在心理健康促進和精神障礙預防方面的責任。
《精神衛生法》第七十一條提出加強對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職業保護,提高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的待遇水平,並按照規定給予適當的津貼。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因工緻傷、致殘、死亡的,其工傷待遇以及撫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精神衛生法》規定,精神障礙患者或者其監護人、近親屬認為行政機關、醫療機構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侵害患者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訴訟。賦予患者相關的司法救濟權,將司法手段作為保護患者人身權利的最後一道防線,是重要的「兜底」保障措施。讓患方成為提起訴訟的法律主體,是法治社會的進步,也將推動建立完善的溝通渠道。

4. 有關精神病患者最新法律規定

癲癇病患者與原告在民事糾紛時產生的醫療費用

5. 有關精神病患者最新法律規定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專神病人,由屬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據此,如果你父親是精神病,依法由你母親擔任第一監護人,其次才是你們爺爺和奶奶,接下來才是你姑姑。
你母親可以作主,將你父親送到精神病院治療。
你是未成年人,不承擔監護責任。

6. 法律對精神病是怎麼規定的

只有精神分裂症才可以免責,而且必須是正在發病時的精神分裂症,如果沒發病時進行的行為,即使患有再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也一樣要負全責

7. 國家對精神病人的政策

國家對精神病患者有以下方面的政策:

1、是可享受殘人待遇,個回人營業或家人經商可免稅,答家庭貧困戶還可以享受低保,特困家庭的民政有困難補助,

2、是可免費服用傳統、常規的抗精神類西葯,但需要辦理「殘疾證」。

拓展資料:

精神病人:

是指各種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腦功能紊亂,臨床表現為精神活動異常的人。具體表現為感知覺、思維、注意、記憶、情感、行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識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礙。由於心理活動障礙,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客觀現實,喪失社會適應能力,或傷害自身和擾亂社會秩序者總稱為精神病人。

在精神病人的管理問題中關鍵是醫療。

在現今醫學發展的條件下,國家應多層次、多渠道地開展精神病院內外的醫療活動。應按人口開辦有一定床位的精神病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的精神科,以利患者住院治療。此外,還應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區醫療,藉以擴大治療面,使患者就近就醫、就近收容或管理。由於精神病的治療與管理具有很強的社會性,故各級行政區劃均應設置精神衛生領導機構,以協調各方面的力量,使病人得到社會照顧與監護,使精神衛生事業得以發展。

8. 我們國家法律是怎麼規定精神病人犯罪的

精神病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犯病期間犯罪不負刑事責任,但在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犯罪的,要付刑事責任。

9. 精神病人違反治安管理如何鑒定法律法規

精神病人只要不是精神病發作狀態,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還是要被處罰的,如果在發作期間不能控制自己,可以免於刑事或者行政處罰,但是民事賠償還是要負責的。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