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乖法規律

乖法規律

發布時間: 2021-01-26 23:57:14

1. 乘法定律是什麼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用字內母表示:a×b=b×a

2、乘法結合律容: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後兩個數,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1)乖法規律擴展閱讀

題型一:

1、25×(4×9)

=25×4×9(乘法結合律)

=100×9

=900

2、4×9×25

=9×(4×25)(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9×100

=900

題型二:

23×(10+3)

= 23×10+23×3

=230+69

=299

題型三:

125×32

=125×8×4

=1000×4

=4000

2. 做人的原則

做人的原則:善良、有志向、有教養、樂觀、寬容、正直等。

一、有志向

做人應該有信仰,應該有信心。信仰是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航燈,自信是達到人生頂峰的動力。美好的前途來自於自強、自立、自信,不達目的不罷休,咬定青山不放鬆,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敗看成是人生的終審。

九、謹慎

智在於治大,慎在於畏小,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草率行動,堤潰自蟻穴,細微可不慎。恭為德首,慎乃行基。謹慎是「不糊塗」的基礎。一個處事謹慎的人,必然是頭腦清醒的人,必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塗。

3.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及注意點是什麼

三位數與兩位的個位和個位要對齊,十位數要跟十位數對齊,
先用兩位數的個位分別與三位數的每一位數相乘,
在用兩位數的十位分別與三位數的每一位數相乘,乘得結果的個位要與前面結果的十位對齊,
然後兩個結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結果了.

4. 乖法口訣表的規律是什麼

乘法其實就是加法的簡便運算,所以是相同家屬的和我們用乘法來表示,這也就是它的規律所在

5. 28X 25=7 X(4X 25)運用了什麼規律 A .乘法交換律B .乖法結合律 C .乘法分

選B 乘法結合律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6. 乘法運算定律是什麼

乘法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後兩個數,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6)乖法規律擴展閱讀

1、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以上幾個算式應注意利用乘法的意義進行理解: a + b 個 c 等於 a 個 c 加上 b 個 c ,而不能單純地依靠記憶,只有這樣才能在運算中熟練運用,減少失誤。

2、乘法分配律的實質與特點: 實質:利用乘法的意義將算式轉化為整十、整百數的乘法運算。 特點: 兩個積的和或差, 其中兩個積的因數中有一個因數相同; 或兩數的和或差乘一個數。

3、運用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簡化運算的實質與算式特點實質:把其中相乘結果為整十、整百、整千的兩個因數先相乘。通常利用的算式是:2 × 5 = 10 ; 4 × 25 = 100 ; 8 × 125 = 1000 ; 625 × 16 = 10000 ; 25 × 8 = 200 ; 75 × 4 = 300 ; 375 × 8 = 3000。

4、在乘法算式中,當因數中有 25 、 125 等因數,而另外的因數沒有 4 或 8 時,可以考慮 將另外的因數分解為兩個因數相乘、 其中一個因數為 4 或 8 的形式, 從而利用乘法交換律、 乘法結合律使運算簡化。

5、在乘法算式中,如果其中兩個因數的積為整十、整百、整千數時,可以運用乘法交換 律、乘法結合律來改變運算順序,從而簡化運算。

7. 語文表現手法有哪些

表現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樂景寫哀、以景結情、借古諷今、渲染、烘托、用典、虛實結合。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等幽州台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

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詩歌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

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詩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

5、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一動一靜,相輔相成。

6、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裡麵包含著辯證法。

7、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如: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看似詩中展現了一片溫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詩人卻因送故人遠別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悵。可見,樂景寫哀情,更能突出詩人送別朋友的悲傷和對朋友「西出陽關無故人」後生活的關心和同情。

8、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詩歌的前三句均是就樂聲抒情,結句詩人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

此時征戍者內心是濃濃的鄉思,還是渴望建功立業?是對現實的憂慮,還是對祖國河山深沉的愛呢?……不得而知,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9、借古諷今

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

如:台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劉禹錫《台城》)

全詩以台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10、渲染

我國傳統畫技之一,後借用來指文藝創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境所採用的強調、反復等多方面著意鋪敘的寫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秋詞》)

首句破題,以描寫秋景來渲染深宮寒夜的氣氛。

11、烘托

襯托中的正襯,亦稱「烘雲托月」。指通過特定的環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與渲染結合起來使用。

如: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

作者意欲極寫羅敷之美,卻未對羅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寫,而是通過描寫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時的驚嘆、贊賞、痴迷等各種反應,烘托出了秦羅敷的美貌,把讀者的聯想向篇處延伸、擴散,從而間接構成了極為活躍的視覺藝術效果。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詞人以廉頗自比,表示自己雖老卻不忘為過效勞的忠貞之情。

13、虛實結合

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採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

如: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地白如霜、棲鴉可見,詩人雖沒有明寫「月明」,但我們卻處處感到「月光皎潔」。實寫「地白」「棲鴉」,虛寫「月明」,暗扣「望月」這一詩題。

熱點內容
上班時間做私活怎麼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05:38:28 瀏覽:801
經濟法題目有一老夫妻 發布:2025-07-08 05:37:45 瀏覽:353
名詞解釋行政法主體 發布:2025-07-08 05:13:11 瀏覽:24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發布:2025-07-08 05:11:51 瀏覽:733
貴州松桃法律援助電話 發布:2025-07-08 05:11:38 瀏覽:984
民法典消費者權益的回應 發布:2025-07-08 05:01:13 瀏覽:677
合夥一人出資一人出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04:52:30 瀏覽:23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發布:2025-07-08 04:46:05 瀏覽:449
知識即道德 發布:2025-07-08 04:40:37 瀏覽:446
郭守傑經濟法2017網盤 發布:2025-07-08 04:36:25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