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築法規
Ⅰ 2016天津建築冬季施工有什麼新規定
2016天津建築冬季施工新規定如下:
在低溫時間較長、土粒較細、補給水較充回裕地區,其土壤在答凍結期間,由於土粒周圍薄膜水和毛細水的作用,土中水分不斷地向凍結線積聚,形成冰層,體積增大,以致土粒間的空隙無法容納而向上隆起,造成凍脹,其脹力可大至0.5~1.0兆帕。如不做妥善處理,基礎會被抬起,使建築物開裂、傾斜、抬高乃至倒坍。所以在凍脹土上建造建築物時,要考慮基礎形式,盡量減少底面及側面面積,合理確定其埋置深度,加強土壤保溫,做好地表排水。此外,鋪設砂墊層可以切斷土壤的毛細水作用,回填多孔材料也可防止凍脹影響。
一般宜在入冬前挖好,覆蓋保溫。必須在冬季開挖的部位,可在土表面覆蓋保溫材料或在冰凍前翻鬆表土。翻鬆厚度須視土質和負溫情況而定,一般不得小於0.5米。 覆蓋材料必須保持乾燥,其厚度應按各種材料的保溫性能和土壤可能達到的凍結深度計算決定。開挖凍土通常採用機械和爆破兩種方法。機械開挖凍土,可按土壤凍深用鏟運機或正鏟挖土機挖掘,也可用錘擊鬆土裝置砸擊凍土外殼,再用機械挖除。
凍土塊堅硬不易壓實,解凍融化後易導致塌陷,故回填盡量採用不凍土,如用凍土應限制其粒徑與摻用量。
Ⅱ 天津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的第十六章 建築間距
第一百二十二條 建築間距是指兩棟建築物或構築物外牆之間的水平距離。外牆應當包括保溫層和外加裝飾層,但不包括勒腳。
居住建築的計算間距是指遮擋建築的計算遮擋線與被遮擋建築外牆之間的距離。
遮擋建築的計算遮擋線為遮擋建築物的外牆線,不包括挑檐、建築物樓梯間、陽台等突出部分,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
(一)建築屋面挑檐挑出寬度大於或者等於0.8米的,挑檐計入計算遮擋線。
(二)建築物樓梯間、陽台等突出部分累計總長度超過同一面建築外牆總長度三分之一的,突出部分計入計算遮擋線。
(三)坡屋面建築應當分別計算屋脊頂面和檐口頂的遮擋因素,以影響大的為計算遮擋線。退層建築應當根據退層情況分別確定計算遮擋線。
第一百二十三條 低層建築為高度小於或者等於10米的建築。多層建築為高度大於10米,小於或者等於24米的建築。高層建築為高度大於24米的建築。
確定建築間距、退界距離和後退道路、建築物面寬、建築限高時,建築高度按下列規定計算:
(一)平屋面建築,有挑檐屋面的,自室外地面計算至檐口頂;有女兒牆的,自室外地面計算至屋面面層,但確定建築間距、後退道路時,自室外地面計算至女兒牆頂。
(二)坡屋面建築,確定建築間距時,按照屋脊頂面和檐口頂分別計算,以影響大的計算建築間距;確定其他情況時,屋面坡度小於或者等於45度的,自室外地面計算至檐口頂,坡度大於45度的,自室外地面計算至屋脊頂。
(三)樓梯間、電梯機房、水箱間等局部突出屋面的輔助用房,水平面積之和小於屋頂平面面積四分之一的,不計入建築高度;通風道、煙囪、裝飾構件、花架、通信設施等其他屋面突出部分,不計入建築高度。
有關規定對建築高度有限制的,從其規定。
第一百二十四條 多、低層建築與被遮擋居住建築平行布置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朝向為正南、南偏東或者南偏西≤15度的,與北側居住建築的計算間距不小於多、低層建築高度的1.61倍;屬於舊區改建的,建設項目內的新建住宅計算間距不小於多、低層建築高度的1.58倍,且均不得小於6米。
(二)朝向為其他方向的,與被遮擋居住建築的計算間距應當按照下表不同方位間距折減系數換算:第一百二十五條 多、低層建築與居住建築垂直布置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多、低層建築的山牆與居住建築的朝向為正南向、南偏東或者西≤45度檐牆的計算間距不小於12米;山牆寬度大於12米的,計算間距不小於山牆的寬度;山牆寬度大於14米的,按照檐牆計算。
(二)多、低層建築的山牆與居住建築的朝向為南偏東或者西>45度檐牆的計算間距按照檐牆計算。
第一百二十六條 多、低層居住建築與北側多層非居住建築間距不小於10米,與北側低層非居住建築的間距,按照北側低層非居住建築高度的1倍計算,且不小於6米。
第一百二十七條 多、低層建築與居住建築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兩幢建築的夾角≤45度的,按平行布置的建築控制計算間距;夾角>45度的,按垂直布置的建築控制計算間距。
第一百二十八條 多、低層建築與多、低層居住建築的山牆間距不小於8米。其中,對應山牆一側均開有窗戶且其中一個為居室窗戶的,屬於舊區改建的,間距不小於10米;其他區域的,間距不小於12米。
第一百二十九條 高層建築與處於其日照遮擋客體范圍內的居住建築的間距應當通過日照分析確定,一般應當滿足被遮擋居住建築每戶至少一個居室在大寒日有效日照時間不低於2小時的要求;屬於舊區改建的,項目內新建住宅在大寒日有效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且還應按遮擋建築的對應被遮擋朝向方向的遮擋面寬度計算,同時滿足本規定對建築間距的其他要求。
居住單元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接受日照方向窗的居室,只計算日照主方向檐牆一個方向窗。居住建築山牆開窗或者北向檐牆開窗的,不計入遮擋因素。
日照遮擋客體范圍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第一百三十條 高層建築與其北側朝向為南偏東或者南偏西≤30度居住建築的間距,舊區改建的改建區為高層建築對應被遮擋朝向方向的遮擋面寬度的1倍,其他區域為1.2倍。
高層建築與其東、西側朝向為南偏東或者南偏西>30度的居住建築的間距,改建區為高層建築對應被遮擋朝向方向的遮擋面寬度的0.8倍,其他區域為1倍。
高層建築與其他居住建築間距不小於14米。
第一百三十一條 被遮擋居住建築底部為非居住性質的,計算遮擋建築高度可以減除室外地坪至最低居住層室內地坪的高度,但最小計算間距不得小於14米。
第一百三十二條 被遮擋的臨時建築不計入遮擋因素。
本規定沒有規定的,不計算日照間距。
Ⅲ 天津市建築行業法律法規都有哪些用於企業內審
主要還來是國家的,建築法規體自系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建築法》以及相繼出台的《招標投標法》、《合同法》構成了規范建築活動的三大法律支柱。《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以及大量部門規章的出台,作為配套法規完善了建築法規的內容。
天津的主要有《天津市建築業企業管理暫行規定》、《天津市建築市場管理條例》、《天津市建設工程監理管理規定(修改)》等。
Ⅳ 誰能告訴我建築間距的距離天津市的規定是多少啊
按照國家規定(設計規范)以冬至日照時間不低於1小時(房子最底層窗戶)為標准。間距是用建築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 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也可以用: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
關於建築間距,具體還有以下相關規定:
非居住建築間距,除經批準的詳細規劃另有規定外,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多層平行布置時,其間距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1.0倍,並不小於6米;垂直布置時,其間距不小於9米,山牆間距不宜小於6米。
(二)高層平行布置時,其建築間距不小於較高建築高度的0.4倍,並不小於20米;垂直布置時,其建築間距不小於18米。山牆間距不宜小於13米。
(三)多、高層平行布置時,其間距不小於18米,垂直布置時,其間距不小於13米。山牆間距不宜小於9米。以上就是建築間距的規定。
居住建築與非居住建築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要求:
(一)被遮擋建築為居住建築,按居住房屋間距規定控制。
(二)被遮擋建築為非居住建築,按非居住建築間距規定控制,同時考慮視覺衛生的因素影響。
(三)多層建築山牆間距不宜小於8米,高層建築山牆間距不宜小於13米,多層與高層山牆間距不宜小於9米。這些都是房屋間距上的規定。
建築間距有法律上的規定,以居住、工作舒適為准則,如若不按照規定,在建設審批上一般是不會被通過的。
根據住宅建築日照標准確定建築間距系數:
表5.0.2-1住宅建築日照標准
建築氣候區劃 Ⅰ、Ⅱ、Ⅲ、VII氣候區 Ⅳ氣候區 Ⅴ、Ⅵ
氣候區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
日照標准日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時數(h) ≥2 ≥3 ≥1
有效日照時間帶(h) 8~16 9~15
日照時間計算起點 底層窗檯面
註:1、建築氣候區劃應符合本規范附錄A第A.0.1條的規定。
2、底層窗檯面是指距室內地坪0.9m高的外牆位置。
5.0.2.2 正面間距,可按日照標准確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間距系數控制,也可採用表5.0.2—2不同方位間距折減系數換算。
表5.0.2-2不同方位間距折減換算表
不同方位間距折減換算表表5.0.2-2 方位 0°~15°(含) 15°~30°(含) 30°~45°(含) 45°~60°(含) >60°
折減值 1.0L 0.9L 0.8L 0.9L 0.95L
註:1、表中方位為正南向(0°)偏東、偏西的方位角。
2、L為當地正南向住宅的標准日照間距(m)。
3、本表指標僅適用於無其它日照遮擋的平行布置條式住宅之間。
5.0.2.3住宅側面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1)條式住宅,多層之間不宜小於6m;高層與各種層數住宅之間不宜小於13m;
(2)高層塔式住宅、多層和中高層點式住宅與側面有窗的各種層數住宅之間應考慮視覺衛生因素,適當加大間距。
Ⅳ 天津市城鄉規劃條例第五十三條
《天津市城鄉來規劃條例》
第五源十三條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一)使用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不需要佔用土地的除外);
(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
(三)具有相應測繪資質單位出具的建設工程規劃放線測量技術報告;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需要建設單位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建設項目,還應當提交修建性詳細規劃。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符合規定條件的,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建設單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後,施工期間應當在施工工地顯著位置公開懸掛經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確認的建設工程總平面示意圖。
第六十三條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自核發選址意見書、規劃條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之日起一年內,辦理其他相關建設審批手續。逾期未辦理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同意延期的,原批准文件失效。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自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之日起一年內進行施工。逾期未施工或者未經原審批部門同意延期的,原批准文件失效。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申請延期的,應當在批准文件失效前十五日內向原審批部門提出。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准延期的次數不得超過兩次。
Ⅵ 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和管理辦法的辦法內容
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和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我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的建設和管理,科學合理配置和建設公共服務設施,保障居住區服務品質,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是新建住宅項目中必須控制以保障民生需求、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務設施,主要包括:教育、社區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區服務(含菜市場)、行政管理和市政公用等六類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非經營性公建按居住區、居住小區、組團三級配置。
本辦法所稱開發建設單位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和示範小城鎮投融資建設公司等。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移交和配套費收支管理等相關活動。
第四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管理工作。
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本辦法規定負責轄區內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的建設和相關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規劃、國土房管和審計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做好相關管理工作。
第五條 各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區域內以下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和管理工作:
(一)負責監督轄區內由開發建設單位實施的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項目的建設,組織實施移交等工作;參與轄區內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論證。
(二)負責提出轄區內獨立選址非經營性公建項目年度建設建議計劃,組織項目前期工作並負責建設投資計劃申報;負責組織轄區內獨立選址的非經營性公建設施建設。
(三)負責與開發建設單位簽訂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合同,向開發建設單位開具新建住宅准許交付使用非經營性公建配套證明。
(四)負責轄區內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配套費(以下簡稱公建配套費)的徵收。
(五)負責轄區內非經營性公建統計工作。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工作。
第六條 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應按照統籌平衡、規模適度、功能齊全、區位合理的原則,根據我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准進行規劃設計。
各級配套非經營性公建,應與同一街區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整體選址、整體出讓或劃撥。
第七條 規劃主管部門在下達居住用地規劃條件或選址意見時,應明確配套非經營性公建的名稱和規模要求。
國土主管部門應將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移交等內容,作為土地使用條件,在發布土地使用權出讓公告時予以公布。
開發建設單位在參與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競標活動時,應充分考慮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成本,自主報價。
第八條 同一街區內結合住宅建設的非經營性公建建設用地依住宅性質採取出讓或劃撥方式供應。未與住宅項目處於同一街區且獨立選址的非經營性公建建設用地採取劃撥方式供應。
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劃撥決定書中應當明確土地受讓人應承擔的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和移交義務。
第九條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展改革部門在審批(核准、備案)住宅項目時,要明確配套非經營性公建的投資和建設規模。
第十條 開發建設單位在報批修建性詳細規劃或總平面設計方案時,應當在規劃設計文件和總平面圖中標明配套非經營性公建性質、名稱、位置和規模等內容。
規劃主管部門在審批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前,應就規劃方案徵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書面意見,並反饋採納情況後批復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
開發建設單位應依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劃撥決定書約定的非經營性公建建設義務以及規劃主管部門批準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或總平面設計方案,編制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方案,並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開發建設單位與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批復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或總平面設計方案和經備案的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方案簽訂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合同,合同中應載明非經營性公建項目名稱、位置和建設規模,以及建設標准、開竣工日期、交付使用條件、設施移交等事項。
開發建設單位應按照合同約定按期完成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並將合同履行情況報告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二條 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應與住宅項目同步規劃設計、同步配套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不得銷售,建成後應無償進行移交。
第十三條 新建住宅項目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要求配建齊全非經營性公建。
未按照本辦法規定要求配建齊全非經營性公建的新建住宅項目,應當按規定標准向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繳納公建配套費。
第十四條 公建配套費按照住宅建築面積每平方米70元標准收取。公建配套費收費標準的調整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經市價格、財政主管部門研究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十五條 公建配套費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應納入區縣級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本著「區(縣)徵收、區(縣)使用」原則,收入全額上繳區縣級國庫,支出由區縣財政部門核撥。
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與開發建設單位簽訂的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合同,向開發建設單位開具繳款通知書,同時將繳款通知書抄送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區縣財政部門應按月向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市財政部門報送公建配套費收繳情況。
開發建設單位應在申領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前一次性足額繳納公建配套費。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發放新建住宅項目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時,應查閱開發建設單位與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簽訂的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合同及公建配套費繳費證明。
第十六條 公建配套費支出實施審批管理。所收費用統籌用於獨立選址非經營性公建設施建設和管理費用,不得超范圍使用。
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於每年10月30日前,將下年度獨立選址非經營性公建項目建設建議計劃報送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確定下年度全市非經營性公建建設計劃。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年度非經營性公建建設計劃和各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上報的項目申請,下達非經營性公建項目建設投資計劃,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下達的建設投資計劃向區縣財政部門申請核撥公建配套費。區縣財政部門根據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非經營性公建項目建設投資計劃向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撥付建設資金。
第十七條 市審計部門、財政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各區縣公建配套費收繳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八條 公建配套費不得隨意減免,國家和市人民政府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九條 納入出讓或劃撥用地范圍內的非經營性公建,由開發建設單位按照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合同以及規劃主管部門批準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或者總平面設計方案要求投資建設,建成後無償向區縣有關部門移交。
獨立選址的非經營性公建,由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使用公建配套費投資建設,建成後無償向區縣有關部門移交。
示範小城鎮配套的非經營性公建,由開發建設單位實施統一建設,建成後無償向區縣有關部門移交。
新家園居住區范圍內的非經營性公建的建設按照《天津市新家園居住區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津政辦發〔2007〕64號)執行。
第二十條 住宅開發項目依法轉讓的,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義務一並轉移。項目受讓方應在受讓項目後15日內持轉讓有效證明文件到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建設合同變更手續。
第二十一條 在核發新建住宅准許交付使用非經營性公建配套證明前,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對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進行實地核查。
對按合同約定完成非經營性公建建設且符合交付標準的開發建設單位,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受理申請5個工作日內核發新建住宅准許交付使用非經營性公建配套證明。
對未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的開發建設單位,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下發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非經營性公建交付標准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另行研究制定。
第二十二條 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參照我市直管公產房屋相關規定辦理產權登記,由所在區縣房屋管理部門實施統一管理。
開發建設單位應在取得新建住宅准許交付使用非經營性公建配套證明3個月內、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自行組織建設的非經營性公建應在取得竣工驗收備案3個月內,並辦理完畢房地產權證後,完成配套非經營性公建移交。
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組織有關單位及時辦理移交手續,同時組織各相關部門和接收單位與開發建設單位及時簽訂移交接管協議。
接收單位自移交接管協議生效之日起承擔非經營性公建的相關管理責任。
第二十三條 取得新建住宅准許交付使用非經營性公建配套證明的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非經營性公建交付標准進行移交,接收單位不得違反規定增加接收條件。
第二十四條 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應按照規劃設計用途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建設、使用單位不得將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出租、出售或抵押。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至2017年 4月30日廢止。市物價局、原市建委、市財政局《關於印發〈天津市住宅建設非營業性公建配套費管理辦法〉的通知》(津價房地字〔1997〕96號)同時廢止。
附件:新建住宅配套非經營性公建范圍表(略)
天津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天津市規劃局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津市財政局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Ⅶ 天津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的第十七章 建築退讓
第一百三十三條 沿建設用地邊界線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鐵路、軌道交通兩側的建築,退讓距離除應當符合消防、環保、防洪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規定外,還應當符合本章規定。
第一百三十四條 沿建設用地邊界線的建築,根據相鄰地塊情況按照下列規定退讓:
(一)相鄰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批准或者選址意見書已經核發的,依據其規劃性質確定建築間距,並按照確定的建築間距的0.5倍退讓。
(二)相鄰地塊為現狀建築或者修建性詳細規劃和總平面設計方案已經批準的,按照與現狀建築或者與已經定位的建築確定建築間距,進行退讓。
(三)相鄰地塊為其他情況的,按照本建築的用地性質作為相鄰地塊用地性質,確定建築間距,並按照確定的建築間距的0.5倍退讓。
第一百三十五條 沿城市道路兩側新建建築不得占壓紅線、綠線,並進行退讓。有綠線的,退讓綠線距離不得小於5米;無綠線的,退讓紅線距離不得小於8米。
第一百三十六條 新建有較大人流、車流集散的商貿、娛樂、體育、展覽、辦公、學校和大型商場等建築主要出入口一側,有綠線的,退綠線距離不得小於10米;無綠線的,退紅線距離不得小於15米。
第一百三十七條 底層局部架空且向社會提供開放空間的公共建築,有條件的,可以適當折減退讓紅線或者綠線的距離,但退線距離不得小於規定距離的0.6倍。
第一百三十八條 建築物的水平投影,不得逾越道路紅線和用地界線。
第一百三十九條 建築物地下部分及其地下圍護設施,不得逾越用地界線和道路紅線。
Ⅷ 有沒有關於建築方面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和系統集成專項資質管理暫行辦法
商品住宅性能認定管理辦法(試行)
建設工程勘察和設計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辦法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
天津市建設工程施工分包管理辦法
工程建設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市場管理規定
建設工程設備監理管理暫行規定
建設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
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
建築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暫行辦法
屋面防水關於發布國家標准《關於印關<二000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設國家標准制度、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01]87號)的要求,山西省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共同修訂了《程質量驗收規范》。我部組織有關部門對該規范進行了審查,現批准為國家國家標准,編號為GB0207-2002,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3.0.6、4.1.8、4.2.9、4.3.16、5.3.10、6.1.8、6.2.7、7.1.5、7.3.6、8.1.4、9.0.11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0207-94於2002年10月1日廢止。
本規范由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屋面防水前 言
本規范是根據建設部《關於印關<二000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設國家標准制度、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01]87號)的要求,由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對《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207-94和《建築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GBJ301-88修訂而成的。
在修訂過程中,規范編制組開展了專題研究,進行了比較廣泛的調查研究,總結了多年建築屋面工程材料、施工的經驗,按照「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式控制制」的方針,進行全面修改,先後參加部規范研究會、協調會議,並以多種方式廣泛徵求了全國有關單位的意見,對主要了反復論證,最後召開審查會議定稿上報。
本規范的主要內容為:總則、術語、基本規定、卷材防水屋面工程、塗膜防水屋面工程、剛性防水屋面工程 、隔熱屋面工程、細部構造、分部工程驗收。
本規范將來可能需要進行局部修訂,有關局部修訂的條文內容將刊登在《工程建設標准化》雜志上。
本規范以黑體字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屋面防水施工規范規范(二)-總則及術語屋面防水施工規范規范總 則
1.0.1 為了加強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統一屋面工程質量的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范。
說明:1.0.1 為了加強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按照建設部提出的「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式控制制」的十六字改革方針,本規范是將
有關建築工程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和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合並,組成了新的工程質量驗收規范,以統一屋面工程質量的驗收方法、程序和
質量指標。
1.0.2 本規范適用於建築屋面工程質量的驗收。
說明:1.0.2 本規范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屋面工程質量的驗收。按總則、術語、基本規定、卷材防水屋面工程、塗膜防水屋面工程、剛性防
水屋面工程、瓦屋面工程、隔熱屋面工程、細部構造和分部工程驗收等內容分章進行敘述。
1.0.3 屋面工程施工中所採用的工程技術文件以及承包合同文件,對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於本規范的規定。
說明:1.0.3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件》規定: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
。按工程設計圖紙施工,是保證工程實現設計意圖的前提。
由於《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的雙方主體是建設單位和總承包單位,因此總承包單位應當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對建設單位負責。本規范
明確屋面工程的施工質量,必須按承包合同的規定驗收,但合同文件的規定不得低於本規范的規定。
1.0.4 本規范應與國家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
說明:1.0.4 本規范是根據《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規定的原則編制的。本規范對屋面工程檢驗批、分項、分部(子
分部)的劃分,質量指標和驗收程序都提出了要求,同時還強調執行本規范時應當與《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配套使用。
1.0.5 屋面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准規范的規定。
說明:1.0.5 本條文是根據建設部印發建標(1996)626號《工程建設標准編寫規定》,採用了「屋面工程施工質量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
合國家現行有關標准規范的規定」典型用語。
2 屋面防水施工規范規范術 語
2.0.1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life of waterproof layer
屋面防水層能滿足求的年限。
2.0.2 一道防水設防 a separate wateproof barroer
具有單獨防水能力的一道防水層。
2.0.3 分格縫 diving joint
屋面找平層、剛性防水層、剛性保護層上預先留設的縫。
2.0.4 滿粘法 full adhibiting method
鋪貼防水卷材時,卷材與基層採用全部粘結的施工方法。
2.0.5 空鋪法 border adhibiting method
鋪貼防水卷材時,卷材與基層在周邊一定寬度內粘結,其餘部分不粘結的施工方法。
2.0.6 點粘法 spot adhibiting method
鋪貼防水卷材時,卷材或打孔卷材與基層採用點狀粘結的施工方法。
2.0.7 條粘法 strip adhibiting method
鋪貼防水卷材時,卷材與基層採用條狀粘結的施工方法。
2.0.8 冷粘法 cold adhibiting method
在常溫下採用膠粘劑等材料進行卷材與基層、卷材與卷材間粘結的施工方法。
2.0.9 熱熔法 heat fusion method
採用火焰加熱熔化熱熔型防水卷材底層的熱溶膠進行粘結的施工方法。
2.0.10 自粘法 self-adhibiting method
採用帶有自粘性膠的防水卷材進行粘結的施工方法。
2.0.11 熱風焊接法 hot air welding method
採用熱空氣焊槍進行防水卷材搭接粘合的施工方法。
2.0.12 倒置式層面 inversion type roof
將保溫層設置在防水層上的屋面。
2.0.13 架空屋面 elevated overhead roof
在屋面防水層上採用薄型製品架設一定高度的空間,起到隔熱作用的屋面。
2.0.14 蓄水屋面 impouded roof
在屋面防水層蓄一定高度的水,起到隔熱作用的屋面。
2.0.15 種植屋面 plantied roof
在屋面防水層上鋪以種植介質,並種植植物的屋面。
說明:2 術語
根據建設部建標[1996]第626號通知精神,在《工程建設標准編寫規定》第十五條中明確規定:標准中採用的術語和符合,當現行的標准中尚無統一規定,且需要給出定義或涵義時,可獨立成章,集中列出。按照這一規定,本章將本規范中尚未在其他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中規定的術語單獨列出15條。
屋面工程質量驗收方面的術語有下列二種情況:
1 在現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中尚無規定,是本規范首次提出的。如:倒置式屋面、架空屋面、蓄水屋面、種植屋面等。
2 雖在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中出現這一術語,但人們比較生疏的。如: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一道防水設防、冷粘法、自粘法、熱熔法等。
屋面防水施工規范規范(三)-基本規定
3.0.1 屋面工程應根據建築物的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級進行設防,並應符合表3.0.1的要求。
表3.0.1 屋面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
項目 屋面防水等級
Ⅰ Ⅱ Ⅲ Ⅳ
建築物類型 特別重要或對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築 重要的建築和高層建築 一般的建築 非永久性的建築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25年 15年 10年 5年
防水層選用材料 宜選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金屬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細石混凝土等材料 宜選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屬板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細石混凝土、平瓦、油氈瓦等材料 宜選用三氈四油瀝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金屬板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塗料、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細石混凝土、平瓦、油氈瓦等材料 可選用二氈三油瀝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塗料等材料
設防要求 三道或三道以上防水設防 二道防水設防 一道防水設防 一道防水設防
說明:3.0.1 屋面工程應根據建築物的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將建築屋面防水等級分為Ⅰ、Ⅱ、Ⅲ、Ⅳ級,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分別規定為25年、15年、10年、5年,並根據不同的防水等級規定防水層的材料選用及設防要求。
根據不同的屋面防水等級和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分別選 用高、中、低檔 防水材料,進行一道或多道設防,作為設計人員進行屋面工程設計時的依據。屋面防水層多道設防時,可採用同種卷材或塗膜復合等。所謂一道防水設防,是具有單獨防水能力的一個防水層次。
3.0.2 屋面工程應根據工程特點、地區自然條件等,按照屋面防水等級的設防要求,進行防水構造設計,重要部位應有詳圖;對屋面保溫層的厚度,應通過計算確定。
說明:3.0.2 根據建設部(1991)370號文《關於治理屋面滲漏的若干規定》:房屋建築工程屋面防水設計,必須要有防水設計經驗的人員承擔,設計時要結合工程的特點,對屋面防水構造進行認真處理。因此,本條文規定設計人員在進行屋面工程設計時,根據建築物的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確定建築物的屋面防水等級和屋面做法,然後按照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防水材料情況、經濟技術水平和其他特殊要求等綜合考慮防水材料,按設防要求的規定進行屋面工程構造設計,並應繪出屋面工程的設計圖;對檐口、泛水等重要部位,還應由設計人員繪出大樣圖。對保溫層理論厚度應通過計算後確定,作為屋面工程設計的依據。
3.0.3 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進行圖紙會審,並應編制屋面工程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
說明:3.0.3 根據建設部(1991)837號文《關於提高防水工程質量的若干規定》要求: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要組織對圖紙的會審,掌握施工圖中的細部構造及有關要求。這樣做一方面是對設計圖紙進行把關,另一方面使施工單位切實掌握屋面防水設計的要求,避免施工中的差錯。同時,制訂確保防水工程質量的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
3.0.4 屋面工程施工時,應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檢、交接檢和專職人員檢查的「三檢」制度,並有完整的檢查記錄。每道工序完成,應經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說明:3.0.4 屋面工程各道工序之間,常常因上道工序存在的問題未解決,而被下道工序所覆蓋,給屋面防水留下質量隱患。因此,必須加強按工序、層次進行檢查驗收,即在操作人員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工序間的交接檢和專職質量人員的檢查,檢查結果應有完整的記錄,然後經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進行檢查驗收後,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以達到消除質量隱患的目的。
3.0.5 屋面工程的防水層應由經資質審查合格的防水專業隊伍進行施工。作業人員應持有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上崗證。
說明:3.0.5 防水工程施工,實際上是對防水材料的一次再加工,必須由防水專業隊伍進行施工,才能確保防水工程的質量。本條文所指的是由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防水施工企業的規模、技術水平、業績等綜合考核後頒發資質證書的防水專業隊伍。操作人員應經過防水專業培訓,達到符合要求的操作技術水平,由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上崗證。對非防水專業隊伍或非防水工施工的,當地質量監督部門應責令其停止施工。
3.0.6 屋面工程所採用的防水、保溫隔熱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准和設計要求。
材料進場後,應按本規范附錄A、附錄B的規定抽樣復驗,並提出試驗報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屋面工程中使用。
說明:3.0.6 防水、保溫隔熱材料除有產品合格證和性能檢測報告等出廠質量證明文件外,還應有經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所指定的該產品抽樣檢驗認證的試驗報告,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產品標准和設計要求。為了控制防水、保溫材料的質量,對進入現場的材料應按本規范附錄A和附錄B的規定進行抽樣復試。如發現不合格的材料已進入現,應責令其清退出場,決不允許使用到工程上。
3.0.7 當下道工序或相鄰工程施工時,對屋面已完成的部分應採取保護措施。
說明:3.0.7 對屋面工程的成品保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工程在屋面施工完後,又上人去進行其他作業,如安裝天線、安裝廣告支架、堆放腳手架工具等,造成防水層的局部破壞而出現滲漏。所以,對於防水層施工完成後的成品保護應引起重視。
3.0.8 伸出屋面的管道、設備或預埋件等,應在防水層施工前安設完畢。屋面防水層完工後,不得在其上鑿孔打洞或重物沖擊。
說明:3.0.8 本條文強調在防水層施工前,應將伸出屋面的管道、設備及預埋件安裝完畢。如在防水層施工完畢後再上人去安裝,鑿孔打洞或重物沖擊都會破壞防水層的整體性,從而易於導致屋面滲漏。
3.0.9 屋面工程完工後,應按本規范的有關規定對細部構造、接縫、保護層等進行外觀檢驗,並應進行淋水或蓄水檢驗。
說明:3.0.9 屋面工程必須做到無滲漏,才能保證使用的要求。無論是防水層的本身還是屋面細部構造,通過外觀檢驗只能看到表面的特徵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肉眼是否會滲漏。只有經過雨後或持續淋水2h後,使屋面處於工作狀態下經受實際考驗,才能觀察出屋面工程是否有滲漏。有可能作蓄水檢驗的屋面,還規定其蓄水時間不應小於24h。
3.0.10 屋面的保溫層和防水層嚴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級風及其以上時施工。施工環境氣溫宜符合表3.0.10的要求。
表3.0.10 屋面保溫層和防水層施工環境氣溫
項目 施工環境氣溫
粘結保溫層 熱瀝青不低於-10℃;水泥砂漿不低於5℃
瀝青防水卷材 不低於5℃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冷粘法不低於5℃;熱熔法不低於-10℃
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 冷粘法不低於5℃;熱風焊接法不低於-10℃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塗料 溶劑型不低於-5℃,水溶型不低於5℃
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 溶劑型不低於-5℃,水溶型不低於5℃
剛性防水層 不低於5℃
Ⅸ 有哪些關於建築市場的法律法規,農民工管理的政策和規定
1、全國性的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招投標專法、城市房地屬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2、天津市的有: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轉市建設交通委市工商局擬定的天津市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規定的通知、天津市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房地產項目開發監管八項措施的通知、天津市建設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審查及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天津市建設委員會關於加強房地產開發投資計劃和項目資質預審管理的通知等。
3、農民工的管理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及條例和相關的部門規章。
Ⅹ 天津關於招投標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天津市監督管理辦法30號令、天津市招標投標條例、天津市建委文件建築(2004)1152號、專天津市建委170號文、屬關於我市施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現場踏勘工作的通知、天津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規范,主要就這些,其他的一些國家規定和行業規定天津市也執行。 補充一點,可以去天津建設工程信息網上的評標專家那一欄裡面的政策法規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