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法條例
1. 如何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
1、人群健康保護
措施:遵守並執行國家或當地醫療部門制定的有關規定、條例和要求,採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預防傳染病,並定期進行滅蚊、滅鼠、滅蠅等工作。
2、綠色植被保護
措施:搞好生活營地的綠化、美化工作,臨時住房、倉庫、廠房等臨時施工設施,在設計及建造時,考慮美觀和與周圍環境協調的要求。
3、資源保護
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對全體員工加強然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盡量減輕對現有生態環境的破壞,創造一個新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不在施工區捕撈任何水生動物。
4、水源保護
措施:建設生活用水設施,生活供水系統按照衛生標准進行凈化,為施工人員提供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的飲用水。
水池附近不準堆放垃圾等廢棄物,不準修建滲水坑、滲水廁所,不準鋪設污水管道,不準居住人員等。
(1)固廢法條例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基本內容
環境保護措施是指在工程施工中,質量安全部全面負責施工區及生活區的環境監測和保護工作,並接受監理工程師的指導,定期對本單位的環境事項及環境參數進行監測,同時積極配合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對施工區和生活營地進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項環境監督監測。
當前我國環境污染治理對環境政策的需求巨大和迫切,借鑒國際經驗是制定和完善環境政策成本低廉但富有成效的重要途徑。
2. 江西省環境污染防治條例的第五章固體廢物污染防治
第四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支持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固體廢物產生者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固體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置,不能利用或者處置的,應當提供給他人利用或者委託他人處置。
電池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設置回收廢電池的站點。回收的廢電池,交由環保部門指定的單位集中處置。
第四十五條跨省轉移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應當經省環保部門批准後,方可轉移。
對非法轉移入本省的固體廢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提供堆放場地,不得銷售、加工和使用。
第四十六條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辦理經營許可證,並按照許可證的規定從事經營活動。
第四十七條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置危險廢物;不處置或者處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省、設區的市環保部門指定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代為處置,處置費用由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承擔。
第四十八條生產企業應當採取循環使用包裝物、簡裝產品等措施,減少使用包裝材料和產生包裝性廢物。
生產、銷售、進口被列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產品和包裝物的企業,應當承擔回收義務。
第四十九條飲食服務業不得使用以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為原料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食品容器。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第五十條在城市規劃區清運建築及房屋裝修垃圾、工程渣土或者單位自行清運生活垃圾,應當向城市市容環境主管部門申報,並按規定的時間、線路清運、傾倒到指定的地點。
第五十一條火車、汽車、船舶上的固體廢物不得向鐵路、道路兩側及水域傾倒。
第五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推進農村垃圾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