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從業法律法規
㈠ 如何遵守憲法法律和黨的紀律,嚴格執行企業規章制度,敬法畏紀,廉潔從業
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版制度自信;權如何站穩黨和人民立場,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公私觀、是非觀、義利觀,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
維護黨的團結,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不搞團團伙伙,不搞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遵循組織程序,不超越許可權辦事;服從組織決定,不跟組織討價還價,不欺騙組織、對抗組織;嚴守組織紀律,遵守領導幹部外出報備、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不向組織隱瞞個人重大事項;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讓他們擅權干政,不讓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㈡ 12388是舉報哪些問題的
12388是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統一舉報電話 ,受理范圍有以下六項內容:
1、 對黨組織、黨員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黨的紀律行為的檢舉控告。
2、對監察對象(監察法規定的六類公職人員,下同)不依法履職,違反秉公用權、廉潔從政從業以及道德操守等規定,涉嫌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權力尋租、利益輸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費國家資財等職務違法犯罪行為的檢舉控告。
3、黨員對黨紀處分或者紀律檢查機關所作的其他處理不服,提出的申訴。
4、監察對象對監察機關涉及本人的處理決定不服,提出的申訴;被調查人及其近親屬對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律法規、侵害被調查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提出的申訴。
5、對原行政監察機關作出的政紀處分和其他處理決定不服未超過申請期限,提出的申訴。
6、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批評建議。
拓展資料:
全國紀檢監察機關12388統一舉報電話於2008年6月26日正式開通,受理群眾對黨員及領導幹部和國家公務員違反黨紀政紀行為的檢舉控告,或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方面的意見建議。
自1988年以來,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相繼設立了舉報電話。通過舉報電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受理了大量群眾舉報,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案件線索,從中篩選了一批高質量的信訪信息。
舉報電話拓寬了對黨員領導幹部和國家公務員的監督渠道,以其方便、快捷的優勢,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於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使用不同的舉報電話號碼,不方便舉報人記憶和使用;有的舉報電話和辦公電話混用,影響了舉報電話作用的發揮。
為進一步暢通信訪舉報渠道,方便廣大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全國紀檢監察機關於日前試開通了12388統一舉報電話。
這是繼2005年7月1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開通網上舉報以來,拓寬信訪舉報渠道、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的又一重要舉措。據介紹,群眾舉報時,本地用戶直接撥打12388,異地用戶加撥相應長途電話區號,即可向中央紀委監察部以及全國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反映有關問題。
㈢ 如何遵守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自覺做到公正,廉潔從業
、把心思放在做好工作上,而不是放在如何賺的錢上;、拿本單位上級發給的錢,其他的錢一概不要;
㈣ 《廉潔自律准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兩部法規解決了哪幾個主要問題
中共中央近日印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全面從嚴治黨樹立了道德高線和紀律底線,備受各界關注。
黨建領域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修訂後的兩大黨規,把黨的十八大以來治黨管黨的實踐成果轉化為道德和紀律要求,通篇貫穿著「全面」與「從嚴」兩個關鍵詞,吹響了全面從嚴治黨新的號角,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彰顯一種堅強決心——與時俱進完善黨內法規,切實解決管黨治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日前公布的今年中央第二輪「巡視清單」顯示,「管黨治黨不嚴」是被巡視單位的一大共性問題——有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有的對違規違紀問題查處不及時,有的黨的領導弱化,有的沒有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一些黨員和黨組織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已成為黨的一大憂患。」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指出,與此同時,現行一些黨內監督法規制度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有必要加以修訂和完善。
現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僅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規范,未能涵蓋8700多萬黨員,適用對象過窄;「8個禁止」「52個不準」均為負面清單,缺少正面倡導;一些內容與「廉潔」主題沒有直接關聯,主題不夠突出。
而現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則存在著紀法不分的突出問題,許多條款與刑法等國家法律規定重復。「這實際上是降低了對黨員的要求,無法體現黨的先進性,導致了『要麼好同志,要麼階下囚』的現象。」謝春濤說。
為把黨規黨紀的權威性、嚴肅性真正在全黨樹立起來,中央自去年下半年著手對上述兩部關聯度較高的黨內法規先行修訂。今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准則和條例。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態度在此次修訂中得到充分體現。兩個法規回答了『全面,覆蓋到何種程度』『從嚴,嚴格到什麼份上』等問題,彰顯了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釋放了越往後執紀越嚴的信號。」謝春濤說。
樹立一條道德高線——修訂後的准則成為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黨內廉潔自律規范
專家普遍認為,這次對准則的修訂「動作很大」,無論法規的名稱還是內容都有較大變化,形成了黨執政以來第一部堅持正面倡導、面向全體黨員的黨內廉潔自律規范,也向全體黨員發出了道德宣示,對全國人民作出了庄嚴承諾。
《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經修訂更名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
「從『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到『中國共產黨』,從『廉潔從政』到『廉潔自律』,都體現了『全面』二字。」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指出,新准則將適用范圍擴大到全體黨員;其中,對黨員領導幹部的自律規范,不再限於「廉潔從政」,而是擴展到「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等方面。
准則修訂過程中,突出重點、刪繁就簡,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向善,將「8個禁止」「52個不準」等負面清單內容移入同步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使現行的18條、3600餘字的准則,濃縮成8條、309字的自律標准。
針對全體黨員,准則圍繞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系,提出「四個堅持」;針對黨員領導幹部,准則圍繞「廉潔」二字,從公僕本色、行使權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風等四個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條款、字數少了,但微言大義,緊扣『廉潔』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追求,很有『經典感』。」高波認為,這是一條既面向全體黨員,又突出關鍵少數,看得見、摸得著、易懂易記易執行的高線。
釐清一份負面清單——刪除70餘條與國法重復內容,增加「拉幫結派」等違紀條款,條例修訂充分體現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
10月16日,中央在相關案件通報中使用的一些新提法尤為引人注目:周本順「不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楊棟梁「進行非組織政治活動」,潘逸陽「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余遠輝「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
這些「紀言紀語」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而這些成果又轉化為紀律要求,納入到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
以問題為導向,新修訂的條例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權權交易、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謀利,侵害群眾利益、漠視群眾訴求、強迫命令、辦事不公、侵害群眾民主權利,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工作失職,生活奢靡、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等違紀條款。
條例的修訂,除上述「一增」外,還有「一減」「一整合」。
「一減」即刪除了原條例中70餘條與法律法規重復的規定,代之以黨組織和黨員必須「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黨組織和黨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都必須受到追究」等專門規定,以實現黨紀與國法的既相互分開又有效銜接。
謝春濤認為,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將使黨員在突破法律「底線」前先觸碰到黨紀「底線」,跌倒後就不會摔大跟頭,本質上體現了對廣大黨員的愛護。
「一整合」即將現行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整合修訂為6類,分為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行為的處分。
「現行規定界限模糊,中間難免留下縫隙,彈性較大。這次把紀律具體化、細分化,相當於『勾縫』,覆蓋面更大,覆蓋得更嚴實,讓黨員有了更明確的遵循。」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戴焰軍認為,這些變化無不體現了一個「嚴」字。
傳遞一個明確信號——黨內法規不是「橡皮泥」「稻草人」,要嚴格按照準則和條例辦事,把黨規黨紀刻印在全體黨員心上
立德向善,立規懲惡,准則和條例的出台,進一步扎緊了管黨治黨的「籠子」,下一步關鍵是要落到實處。
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審議通過兩項法規時明確提出,各級黨委要擔當和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各級紀委要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領導幹部要發揮表率作用,帶頭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保證把紀律和各項黨內法規執行到位。
高波認為,貫徹落實好准則和條例,關鍵要做到「學、思、踐、悟」四個字。「學」就是既學習法規文本,又領會其中深意;「思」就是將現階段工作實際與兩大法規「對表」,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踐」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嚴格按照準則和條例辦事;「悟」就是在「學、思、踐」中形成共識,並用來進一步指導實踐。
「兩項法規的修訂,堅持以黨章為遵循,是黨章關於廉潔自律與紀律要求的具體化。」謝春濤認為,應以學習貫徹落實兩項法規為契機,喚醒廣大黨員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樹立起黨章的權威,把黨規黨紀刻印在心上。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指出,准則和條例作為黨內法規,都是「帶電的高壓線」,絕不能成為「橡皮泥」「稻草人」,執行起來不能搞特殊、不能有例外,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要發揮表率作用,敢於擔當、敢於較真、敢於斗爭。
條例規定,各省、區、市黨委可根據本條例,結合各自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單項實施規定。專家們建議,應加快配套制度建設,著手修訂完善其他黨內法規,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㈤ 為什麼說廉潔自律是黨紀法規的基本要求
從某種意義上講,手中掌握一定權力的公務員,無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都存在著腐敗的風險。尤其是公務員始終處於腐蝕與反腐蝕考驗的前沿,職位越高風險越高,權力越大風險越大。防患未然、廉潔自律,對公務員來說,不僅是一種思想境界,而且是一種責任要求,要重責而不能輕責。
政府廉政建設責任制是我們黨建黨以來,特別是執政以來的一項創造性制度。黨中央早在1998年就發布了《關於實行政府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經過十二年的實踐,2010年底又進行了修訂。我們每一個領導崗位都是「一崗雙責」,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廉政建設的責任。
我們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始終把政府廉政建設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來抓,不允許有絲毫的懈怠和麻痹。希望大家經常認真地看一看、深入地想一想、仔細地查一查,怎麼來擔當這份責任,如何來履行這份責任。
公務員要管住自己。只有管住自己,才能管好他人。廉潔自律既是一種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能力。小節上如過不了關,大節上就過不得硬。要使工作不失職、小節不失守,不僅要他律,更要靠自律。自己能管住自己,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有效的預防。
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有一天和大臣議事之後,忽然向左右的群臣提出了一個問題:「天下何人最快活」?
有的說官居萬人之上最快活,有的說富甲一方最快活,有的說金榜題名時最快活,有的說他鄉遇故知最快活,有的說久旱逢甘霖最快活。他聽後都不滿意。
沉默了片刻,有個叫萬鋼的大臣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
朱元璋聽後連說:「見解獨到」。
遵守紀律的人,一定是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快活的人、一個值得黨和人民信賴和重託的人!作為公務員,不僅要守住小節,而且要管住小節,對於一些小節問題,要及時提醒、及時糾正,防止積小成大、因小失大。廉潔自律,防患未然,我們既不能遷就自己,更不能放縱他人,在廉政建設責任上防患於未然、止之於未發。
㈥ 事業在編教師能注冊法人開公司嗎
事業在編教師不能注冊法人開公司,不能從事、參與營利性活動或者兼任職務領取報酬,違者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等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樹立並維護黨和國家工作人員為民務實、廉潔奉公的良好形象,特提出並重申如下紀律要求:
1、嚴禁黨和國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經商辦企業。即禁止黨和國家工作人員違規個人獨資或者與他人合資、合股經辦商業或者其他企業;禁止黨和國家工作人員以個人或他人名義入股的形式經辦企業;禁止黨和國家工作人員私自以承包、租賃、受聘等方式從事商業和其他經營活動等。
2、國家工作人員,是指一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國家各級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各級司法機關、各級軍事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其他依法從事公務,並領取相應報酬的人員也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范疇。
(6)廉潔從業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
第五條 處分的種類為:
(一)警告;
(二)記過;
(三)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
(四)開除。
其中,撤職處分適用於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第六條 受處分的期間為:
(一)警告,6個月;
(二)記過,12個月;
(三)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24個月。
㈦ 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和條件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三十八條 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
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
1、政治思想條件,即要能堅持原則、廉潔奉公。
2、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即要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由於不同類型的單位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的要求不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沒有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應當具備哪一檔次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作出具體規定。
3、工作經歷條件,即主管一個單位或者單位內一個重要方面的財務會計工作時間不少於二年。
4、政策業務水平條件,即熟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掌握本行業業務管理的有關知識。
5、組織能力,即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
6、身體條件,即要求身體狀況能夠適應本職工作的要求。
(7)廉潔從業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作用:
1、強化會計核算,降低企業運行成本。
會計核算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利用價值形式和專門方法對企業經營活動及其成果進行核算,既對已發生的經營業務進行反映,也為未來經營進行預測和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2、加強會計監督,提高企業效益。
會計監督是指利用貨幣計價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綜合的監督,包括事前監督、事中(日常)監督和事後監督。在利用價值指標進行貨幣監督的同時,也要進行實物監督,以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3、做好會計分析,為決策提供參考。
會計機構負責人要根據會計核算提供的會計信息,對企業經營過程及其經營成果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及時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而會計分析應當善於運用岡素分析法,從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方面進行。
會計機構負責人要善於運用敏感分析,應當事先知道哪一個參數影響小、哪一個參數影響大,影響程度如何,而掌握這些數據對企業經營影響、對企業發展決策都有著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4、參與經濟預測和決策,當好參謀助手。
企業要發展,就要不斷推出新產品,就必須進行事前預測,然後才能進行科學決策。作為會計機構負責人要利用在實際工作中掌握的大量會計數據,以及統計資料、業務資料、生產記錄等。
5、合理處置企業會計工作,提高會計辦事效率。
會計機構負責人要組織會計人員學習業務技能,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要定期召開專業研討會,研究具體工作問題;要制定對會計人員考核辦法,定期進行考核;要參與研究會計人員的任用和調配;要組織籌集資金,節約使用資金。
㈧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是法律法規么
不是,是黨內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制定的。
㈨ 財務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財務的工作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賬務處理:即整理原始單據、填寫記賬憑證、專對賬、結賬、編制財務報表等;屬
開票和報稅:發生銷售業務時,及時並正確開票;發生付款業務時,確認發票的回收;月末、季末、年末通過櫃台或者網上申報的方式,替公司申報當期應交稅費,報送報表,包括增值稅、營業稅及附加、所得稅、印花稅等各項稅款,並及時催促出納繳交稅款;
檔案管理:定期裝訂憑證、裝訂帳簿、以及整理、保管其他相關會計檔案。
注意: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公司,可能對具體的崗位有具體的要求,例如有的財務會計內容還會涉及到盤點、統計、稅籌等特殊職能。
㈩ 路政的職能有哪些
路政的具體職責:
1.負責管理和保護公路路產;
2.實施公路巡查;
3.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制止、查處各種違章利用、侵佔、污染損壞和破壞路產的行為;
4.控制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
5.審批從地面、公路上空或地下、(跨)穿越公路的其他設施的建築事宜;
6.對在特殊情況下,佔用公路和超限運輸車輛通過公路進行審批,並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7.維護公路養護、施工作業現場得正常秩序;
8.為處理違反公路管理法規得行為,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詢問、取證,查閱有關文件、檔案、資料和原始憑證;
9.對損壞路產或發生侵權行為又不接受查處得車輛,責令停止行駛;
10.辦理有關路政復議案件,參與有關路政案件得訴訟活動;
11.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權。
(10)廉潔從業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路政的歷史
1、殷商時期的路政
殷商時,稱道路為「行」。商王太戊命費侯中衙為「車正」,管理道路事宜。據《韓非子 內儲說上篇》記載:「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這是路政管理法之始。
2、西周與東周時期的路政
西周早起出現了「道」字,到中後期出現了「路」字。
周人認為道路的優劣可以反映國家的興衰。如《詩經 小雅》中記載「叔叔周道,鞠為茂草」,被認為預示西周衰亡;《國語 周語》記載了單襄子曾因陳國的司空不重視道路的修建養護和管理,向周王預言陳國滅亡。
西周設司空,負責道路修建管理,並建立司空視塗的制度。西周還規定「立鄙食以守路」,有專人維護管理野外道路。
戰國時,各諸侯國沿襲西周制度,由司空負責路政管理。
3、秦漢時期的路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修築馳道,「東窮燕、齊,南極吳、楚」。重要道路的修治由皇帝下詔,地方路政沿襲戰國時制度,由郡守、縣令負責。
秦律規定:私移道路標志處「耐」刑;棄灰於路處以「黥」刑。
兩漢時,大司空負責全國路政管理工作,管理體制沿襲秦制。修治維護道路成為地方官吏的重要政務之一。
4、魏晉南北朝時期沿襲了前代的管理方式,北魏對通往中山的「直道」非常重視,建立了每次「南北征巡」均需維修道路的制度。
5、隋統一全國後,恢復漢魏舊制。據《隨書 百官制》記載:路政管理由尚書省工部主管,地方由州刺史及縣令負責。
5、唐承隋制,太宗下詔要求」率土之內,道路無壅」。代宗下詔,明確規定要求地方巡視道路,管好道路。並重申,不得在官路上耕種及砍伐樹木,路樹缺損要及時補植。